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廷獻

(民國人物)

鎖定
崔廷獻(1875~1942) [2]  ,字文澄,山西壽陽人,1905年就學於日本法政大學政治、國際、法律等科。1906年回國後任山西法政學堂齋務長、山西諮詢局總參議等職。
1918年被推舉為山西省議會議長,1928年繼南桂馨之後為天津市市長。1930年10月,晉系失敗後去職。1932年任晉綏綏靖公署首席參事、綏遠省設計委員會副委員長。 [1] 
文徵
所處時代
中國
出生地
山西壽陽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本    名
崔廷獻

目錄

崔廷獻人物生平

崔廷獻(1875~1942),字文徵,清末壽陽縣庫倉村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考取優貢。後任塾師。入太原“令德堂”進修。之後任山西大學堂分監督。
光緒三十年(1904),赴日本法政大學學習。次年加入同盟會。冬季回國時,值山西各界人士開展反對英商福公司霸佔礦權的鬥爭,崔廷獻以滿腔熱情參加。被推為爭礦代表,進北京向清政府請願,並與英國有關各方直接談判交鋒。光緒三十三年(1907)鬥爭取得勝利,深受晉人讚譽。先後歷任山西政法學堂齋務長、山西諮議局總參議、山西農村實業鐵路堂助理、教育總會副會長、同蒲鐵路協理等職。宣統元年(1909)赴奉天,任葫蘆島開埠局局長。
辛亥革命後,歷任山西省都督府內務兼財政司長,並一度代行民政長事務。任內,以多留地方税、少繳國税的辦法支持閻錫山,引起袁世凱不滿,受到排擠,改任都督府書記官,保晉礦務公司經理。民國6年(1917),出任山西省政府“六政”考核處處長,負責在全省推行閻錫山的“六政”(水利、蠶桑、禁煙、種樹、剪髮、天足)“三事”(畜牧、造林、種棉)等政策。翌年起,歷任山西省議會議長兼留日預備學校校長、育才館教務主任、山西政務廳長、河東道尹兼河東鹽運使。
民國15年(1926)後,助閻錫山辦理平津衞戍總司令部事宜。不久接替南桂馨任天津特別市市長。面對經濟蕭條,社會混亂不堪的局面,宣傳三民主義,整頓警察隊伍,加強市政建設,並實施振興工業,發展商業,提倡國貨,抵制洋貨,提高市民購買力等策略。對教育事業最為重視,着手整頓教育,接收縣立小學一百四十所,社會教育機關四處。為解決失學兒童多、無固定資金、師資嚴重缺乏三大問題,從地方捲煙税中每月撥六萬元,由煙草公司直撥教育局。委派時子周籌建師範學校,並於民國18年(1929)辦平民教育學校六十處,增設市立小學十處。第二年設立天津市義務教育委員會。同時還首次以地方出資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成立天津圖書館、美術館、民眾教育館,建築體育場等。民國19年(1930),蔣馮閻等軍閥大混戰,閻方失敗。東北軍入關,即將進駐天津。崔廷獻冷靜對待局勢。其間批准撤銷“自新院”,釋放薄一波、徐彬如、李運昌等三十多名中共黨員和進步青年。民國19年(1930)10月,向張學良派來的天津市長臧啓方交付印信離職。民國21年(1932),任太原綏靖公署首席參事,後被推為綏遠省政設計委員會委員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攜家眷避居香港九龍。民國31年(1942)病故。臨終前,囑家人一定要安葬於原籍,親屬不得入英國國籍。並囑長子崔吉如將壽陽縣城的益壽慶商號一百五十餘間私產房舍捐贈壽陽中學。學校為之築“了心亭”紀念(了心為其別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