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長聘副教授、研究員)

鎖定
崔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長聘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崔巍
畢業院校
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金融學
研究領域
行為金融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心理學、實證金融學

崔巍教育背景

1997年——2001年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國際經濟系 經濟學學士
2001年——2002年 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經濟學系 經濟學碩士
2002年——2006年 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經濟學系 經濟學博士
2006年——至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任教

崔巍研究領域

行為金融學 公司金融學 金融心理學 實證金融學 [1] 

崔巍講授課程

公司金融 證券投資學 行為金融學導論 公司金融專題 行為金融學 [1] 

崔巍主要作品

崔巍著作

《社會資本、信任與經濟增長》,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行為金融學案例》,編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年5月
《行為金融學》,專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年6月 [1] 

崔巍論文

Cui, Wei “Social Trust,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53 (6), 2017。
崔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時代演變”,《經濟問題》,2019年第10期。
崔巍:“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我國的經驗數據”,《經濟問題探索》,2019年第8期。
崔巍、邱麗穎:“户籍身份、社會分割與居民幸福感——基於不同影響機制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家》, 2019年第1期。
崔巍:“社會資本、政府績效與經濟增長:來自我國的證據”,《當代財經》,2018年第3期。
崔巍:“社會資本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嗎?——基於不同社會資本類型的經驗證據”,《經濟問題探索》,2018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4期全文轉載。)
崔巍、文景:“社會資本、法律制度對金融發展的影響——替代效應還是互補效應?”,《國際金融研究》,2017年第11期。
崔巍、陳盼、賀琰:“我國社會資本測量體系的建立——以北京市為例”,《城市問題》, 2017年第10期。
崔巍:“論社會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支撐與促進”,《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第54卷。(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10《國民經濟管理》2017年第9期全文轉載。)
崔巍、陳琨:“社會信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於經濟收斂模型的視角”,《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6年第8期。
崔巍:“論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6年第4期。
崔巍、陳琨、崔曉瑭:“重複交易背景下的信任生成模式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第2期。
崔巍、李學林:“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公司金融決策的影響”,《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
崔巍:“信任,市場參與和投資收益的關係研究”,《世界經濟》,2013年第9期。
崔巍:“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差異性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的視角”,《經濟學動態》,2013年第3期。
崔巍:“證券投資中的信任及影響因素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第9 期。
崔巍:“流言、股價異動與市場的波動性”,《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第39卷。
崔巍:“信任水平的提高會增加個人投資者的收益嗎?——一項基於STZ方法的實驗考察”,《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
崔巍:“證券市場中的流言及其影響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1期。CSSCI收錄。(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63《投資與證券》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崔巍:“金融市場中的流言:產生、傳播及其影響”,《上海金融》,2010年第11期。
崔巍:“社會信任及其經濟意義”,《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6期。
崔巍:“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研究及在我國的實踐意義”,《中國軟科學》,2010年第4期。
崔巍:“投資者非理性視角下的公司投資行為”,《生產力研究》,2010年3月。
崔巍:“金融市場中羊羣行為的模擬研究及啓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第46卷。
崔巍:“投資者的羊羣行為分析——風險迴避下的BHW模型”,《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崔巍:“信息成本與金融市場中的羊羣行為——對BHW模型的改進與拓展”,《經濟科學》,2008年第6期。
崔巍:“當代中國的生存課題——生活市場化”,《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第1期。
崔巍:“淺論遼寧農業的產業化問題”,《經濟科學》,2000年第6期。
崔巍:“新時期遼寧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農業經濟》,2000年第12期。
推進新型城鎮化,提高農村移民的幸福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兩會筆談,2019年3月。
“居民幸福感與中國夢的實現”,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兩會筆談,2018年3 月。
“推進社會資本建設,激發人才紅利的潛力”,《身向雄關那畔行》(孫祁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
“一帶一路建設:信任是基礎”,《時代節點的眺望》(孫祁祥主編),2016年8月。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全面改革深化年》(孫祁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中國製造”需要重生的勇氣和努力,《第一財經日報》,2015年5月。
“個人檔案管理制度有待改革”,《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9月。
“‘姜你軍’為何捲土重來?”,《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5月。
“對假期經濟亂象的思考”,《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10月。
“‘我們選擇了信任’——從馬雲的卸任演講談起”,《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5月。
“行為經濟學學科綜述”,《中國經濟學年鑑(201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
“談談創業板投資的心理邏輯”,《證券日報》,2010年2月。
Cui, Wei “Social Trust,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53 (6), 2017。
崔巍:“居民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時代演變”,《經濟問題》,2019年第10期。
崔巍:“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我國的經驗數據”,《經濟問題探索》,2019年第8期。
崔巍、邱麗穎:“户籍身份、社會分割與居民幸福感——基於不同影響機制的實證研究”,《經濟學家》, 2019年第1期。
崔巍:“社會資本、政府績效與經濟增長:來自我國的證據”,《當代財經》,2018年第3期。
崔巍:“社會資本一定會促進經濟增長嗎?——基於不同社會資本類型的經驗證據”,《經濟問題探索》,2018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4期全文轉載。)
崔巍、文景:“社會資本、法律制度對金融發展的影響——替代效應還是互補效應?”,《國際金融研究》,2017年第11期。
崔巍、陳盼、賀琰:“我國社會資本測量體系的建立——以北京市為例”,《城市問題》, 2017年第10期。
崔巍:“論社會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支撐與促進”,《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第54卷。(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10《國民經濟管理》2017年第9期全文轉載。)
崔巍、陳琨:“社會信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於經濟收斂模型的視角”,《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6年第8期。
崔巍:“論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6年第4期。
崔巍、陳琨、崔曉瑭:“重複交易背景下的信任生成模式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第2期。
崔巍、李學林:“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公司金融決策的影響”,《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
崔巍:“信任,市場參與和投資收益的關係研究”,《世界經濟》,2013年第9期。
崔巍:“我國區域金融發展的差異性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的視角”,《經濟學動態》,2013年第3期。
崔巍:“證券投資中的信任及影響因素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第9 期。
崔巍:“流言、股價異動與市場的波動性”,《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第39卷。
崔巍:“信任水平的提高會增加個人投資者的收益嗎?——一項基於STZ方法的實驗考察”,《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
崔巍:“證券市場中的流言及其影響研究”,《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1期。CSSCI收錄。(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F63《投資與證券》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崔巍:“金融市場中的流言:產生、傳播及其影響”,《上海金融》,2010年第11期。
崔巍:“社會信任及其經濟意義”,《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6期。
崔巍:“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研究及在我國的實踐意義”,《中國軟科學》,2010年第4期。
崔巍:“投資者非理性視角下的公司投資行為”,《生產力研究》,2010年3月。
崔巍:“金融市場中羊羣行為的模擬研究及啓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第46卷。
崔巍:“投資者的羊羣行為分析——風險迴避下的BHW模型”,《金融研究》,2009年第4期。
崔巍:“信息成本與金融市場中的羊羣行為——對BHW模型的改進與拓展”,《經濟科學》,2008年第6期。
崔巍:“當代中國的生存課題——生活市場化”,《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第1期。
崔巍:“淺論遼寧農業的產業化問題”,《經濟科學》,2000年第6期。
崔巍:“新時期遼寧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農業經濟》,2000年第12期。
推進新型城鎮化,提高農村移民的幸福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兩會筆談,2019年3月。
“居民幸福感與中國夢的實現”,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兩會筆談,2018年3 月。
“推進社會資本建設,激發人才紅利的潛力”,《身向雄關那畔行》(孫祁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
“一帶一路建設:信任是基礎”,《時代節點的眺望》(孫祁祥主編),2016年8月。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全面改革深化年》(孫祁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中國製造”需要重生的勇氣和努力,《第一財經日報》,2015年5月。
“個人檔案管理制度有待改革”,《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9月。
“‘姜你軍’為何捲土重來?”,《第一財經日報》,2014年5月。
“對假期經濟亂象的思考”,《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10月。
“‘我們選擇了信任’——從馬雲的卸任演講談起”,《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5月。
“行為經濟學學科綜述”,《中國經濟學年鑑(201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
“談談創業板投資的心理邏輯”,《證券日報》,2010年2月。
“以規制約束創業板的非理性”,《中國經濟》,2010年第2期。
“不可忽視信心的乘數效應”,《中國經濟》,2009年第9期。
“以規制約束創業板的非理性”,《中國經濟》,2010年第2期。
“不可忽視信心的乘數效應”,《中國經濟》,2009年第9期。 [1] 

崔巍主持課題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項目(18YJA790017),課題負責人。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JDJGB051),課題負責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項目(10YJC790035),課題負責人。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課題負責人。2006年10月—2007年12月。 [1] 

崔巍榮譽獎勵

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9年。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學科研貢獻獎,2018年。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年。
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年。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學優秀獎,2017年12月。
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16年6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6月。
北京大學優秀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者,2015年6月。
第三屆北京大學曹鳳岐金融發展基金金融教學優秀獎,2014年5月。
北京市高校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二等獎,2007年5月。
北京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演示競賽獲三等獎,2007年1月。
北京大學三和國際基金獎學金,1998-1999。 [1] 
參考資料
  • 1.    崔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