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乾佑

鎖定
崔乾佑(?~759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叛將安祿山部下,唐朝名將。
出身博陵崔氏破落之家。驍勇善戰,進入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幕府。參與發動安史之亂,帶兵攻取洛陽,大敗名將封常清。先後發動靈寶之戰潼關之戰,打敗並俘虜名將哥舒翰。攻取長安城和河東郡,屢建功勳。大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於河東郡,兵敗後投奔安慶緒,授天下兵馬使。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贏得鄴城之戰的勝利,不久史思明發動政變,隨同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一同被殺。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主要成就
參與安史之亂
本    名
崔乾佑
家    世
博陵崔氏

崔乾佑潼關之戰

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安祿山洛陽稱大燕皇帝。叛軍開始着手攻打潼關,由崔乾佑負責指揮。
潼關守軍雖然在兵力上佔優勢,但多是未經訓練之兵,戰鬥力與叛軍無法相提並論,且主將哥舒翰又重病在身,於是選擇了固守。崔乾佑為了將唐軍誘出,製造了種種假象,他把精兵都隱藏起來,只留一些老弱殘兵在外招搖,還到處散佈所謂陝郡叛軍只有四千,且缺乏訓練,不堪一擊的謠言。這些假話當然對久經沙場的哥舒翰不起作用,但卻對不懂軍事、且與哥舒翰有隙的宰相楊國忠發生了影響,老邁昏庸的唐玄宗也對這些謠言信以為真,不斷催促哥舒翰出關迎敵。無奈,初四,哥舒翰率兵出關,影響大唐帝國命運的潼關大戰開始了。 [1] 
哥舒翰軍雖缺乏訓練,但畢竟有二十萬之眾,實力不可小視。崔乾佑決定佔據險要,誘敵深入,然後斷其退路,以求全殲唐軍。六月初七日,雙方會戰於靈寶西原。崔乾佑將精兵都藏於陣後,只派出萬餘士卒,且佈陣混亂,有疏有密,有前有後,官軍將士見了都笑叛軍不會用兵。哥舒翰看到叛軍兵少,遂命令全軍發起進攻。王思禮率精兵五萬在前,龐忠率眾十萬隨後,哥舒翰自帶兵三萬在高丘督戰。雙方剛一交戰,叛軍就大敗而逃,官軍尾隨追擊,毫無防備。見官軍進入狹道,叛軍伏兵四起,自高地向官軍投擲滾木、石塊,官軍大亂。由於道路狹窄,士卒擠作一團,根本無法施展。哥舒翰命人用馬拉氈車為前隊,去衝擊叛軍,想衝出一條路來。崔乾佑見狀,遂用幾十輛草車阻住牛車,放火焚燒,並命士卒高聲吶喊。一時濃煙滾滾,官軍睜不開眼,只聽四周喊殺聲,以為叛軍在煙火之中,於是召集弓箭手射擊,直到天黑,箭已射盡,才發現根本沒有叛軍。這時崔乾佑派出進行迂迴的同羅騎兵在官軍背後發起了攻擊,官軍腹背受敵,徹底潰敗了。士卒們紛紛逃命,很多人淹死在黃河中。叛軍乘勝追擊,官軍後軍見前軍戰敗,也紛紛逃往潼關。潼關外有三道重壕,原是為了阻擋叛軍,此時卻成了官軍的死亡陷阱。潰敗的人馬落入壕中,深達一丈的壕溝很快填滿,死傷不計其數。殘兵逃入關中的只有八千餘人。兩天後,崔乾佑輕而易舉的攻克了潼關。 [1] 
潼關失守,長安已成了不設防城市。但安祿山為了謹慎起見,並沒有立即進攻長安,而是命崔乾佑駐守潼關,觀察唐軍動向。六月十三日清晨,唐玄宗倉皇逃離京師長安(今陝西西安),“馬嵬兵變”之後奔走成都。留守京師的京兆尹崔光遠向安祿山獻城投降。安祿山遂派心腹孫孝哲帶兵進入長安。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改當年為至德元年(756年)。 [2] 

崔乾佑河東之戰

崔乾佑平定長安後,率軍北上攻取河東諸郡。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叛軍大將史思明在太原又被李光弼打的大敗,戰爭主動權開始轉向唐軍。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鑑於河東介於兩京之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遂計劃首先收復河東。他派人秘密潛入河東,與陷於叛軍中的原唐朝官員秘密聯絡,以為內應。二月初十日,郭子儀進兵河東郡。二月十一日,朔方軍兵至河東城下,城內司户參軍韓旻等為內應,唐軍順利攻入城中。崔乾佑措手不及,慌忙跳城逃脱,到城北糾集士兵反撲,又被郭子儀擊敗,損失慘重。崔乾佑率殘兵逃往安邑,安邑人開城放叛軍入城,當人馬進入一半時,突然閉門襲擊,把入城叛軍全部殺死。崔乾佑僥倖並未入城,率剩餘人馬自白徑嶺逃往洛陽,投奔安慶緒 [3] 

崔乾佑鄴城之戰

至德二載(757年)九月至十一月,以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等為主帥的唐軍連敗叛軍,先後收復兩京,崔乾佑隨安慶緒逃往鄴城。不久,叛軍大將蔡希德田承嗣等率軍來援,叛軍軍勢又復。安慶緒派崔乾佑與蔡希德攻打河內,但未攻克。此時,叛軍內部出現內訌。安慶緒聽信讒言,殺了大將蔡希德,蔡的部下紛紛逃亡。為了穩定軍心,安慶緒任命資歷老道、頗有軍功的崔乾佑為天下兵馬使,總攬兵權。但崔乾佑剛愎好殺,士卒都不願為其效力。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軍集中九個節度使,以宦官魚朝恩為指揮,對叛軍發起總攻。十月,官軍攻打衞州安慶緒親率崔乾佑、田承嗣及大軍七萬來援,分為三軍,崔乾佑領上軍,田承嗣領下軍,安慶緒自領中軍。此時郭子儀命令弓箭手埋伏於營壘之中,自己出兵誘敵,詐敗而走,叛軍追擊至壘下,弓箭手萬箭齊發,叛軍大敗,安慶緒之弟安慶和被官軍擒殺於陣前,官軍攻克衞州。郭子儀趁勝追擊,再敗叛軍於愁思崗,前後斬殺叛軍三萬多人。安慶緒率殘部退入鄴城死守,派部將薛嵩史思明求救,並説情願將帝位讓與史思明史思明遂自范陽發兵十三萬救援鄴城。 [4] 

崔乾佑被處死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史思明在鄴城外面大敗唐朝官軍,遂解鄴城之圍,收軍屯於城南。安慶緒擔心史思明入城後奪了帝位,於是與崔乾佑、孫孝哲商議閉門堅守,遭到其他將領的反對。安慶緒無奈,派張通儒高尚去試探史思明,史思明對他們一面大表忠心,一面厚加收買,還派安太清入城騙安慶緒説要與他分天下。安慶緒中計,率高尚、崔乾佑、孫孝哲等人出城與史思明歃血為盟。史思明早已埋伏了甲士,以殺父之罪殺了安慶緒,崔乾佑作為安慶緒心腹,也一起被殺。 [5-6]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九·本紀第九·玄宗下》:(天寶十五載)六月癸未朔,顏真卿破賊將袁知泰於堂邑,北海太守賀蘭進明收信都。庚寅,哥舒翰將兵八萬與賊將崔乾祐戰於靈寶西原,官軍大敗,死者十六七。其日,李光弼與賊將史思明戰於常山東嘉山,大破之,斬獲數萬計。辛卯,哥舒翰至潼關,為其帳下火拔歸仁以左右數十騎執之降賊,關門不守,京師大駭,河東、華陰、上洛等郡皆委城而走。
  • 2.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十·郭子儀》:(天寶十五載正月)是月,哥舒翰為賊所敗,潼關不守,玄宗幸蜀,肅宗幸靈武,子儀副使杜鴻漸為朔方留後,奏迎車駕。七月,肅宗即位,以賊據兩京,方謀收復,詔子儀班師。八月,子儀與李光弼率步騎五萬至自河北。時朝廷初立,兵眾寡弱,雖得牧馬,軍容缺然。及子儀、光弼全師赴行在,軍聲遂振,興復之勢,民有望焉。
  • 3.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十·郭子儀》:賊將崔乾祐守潼關。二年三月,子儀大破賊於潼關,崔乾祐退保蒲津。時永樂尉趙復、河東司户韓旻、司士徐炅、宗子李藏鋒等,陷賊在蒲州,四人密謀俟王師至則為內應。及子儀攻蒲州,趙復等斬賊守陴者,開門納子儀。乾祐與麾下數千人北走安邑,安邑百姓偽降,乾祐兵入將半,下懸門擊之,乾祐未入,遂得脱身東走。子儀遂收陝郡永豐倉。自是潼、陝之間無復寇鈔。
  • 4.    《舊唐書·卷十·本紀第十·肅宗》:(乾元元年)九月庚午朔,右羽林大將軍趙泚為蒲州刺史、蒲同虢三州節度使,貝州刺史能元皓為齊州刺史、齊兗鄆等州防禦使。庚寅,大舉討安慶緒於相州。命朔方節度郭子儀、河東節度李光弼、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淮西襄陽節度魯炅、興平節度李奐、滑濮節度許叔冀、平盧兵馬使董秦、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鄭蔡節度使季廣琛等九節度之師,步騎二十萬,以開府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癸巳,廣州奏大食國、波斯國兵眾攻城,刺史韋利見棄城而遁。十月乙未,以鳳翔尹李齊物為刑部尚書,以濮州刺史張方須為廣州都督、五府節度使。郭子儀奏破賊十萬於衞州,獲安慶緒弟慶和,進收衞州。甲寅,上皇幸華清宮,上送於灞上。許叔冀奏:「衞州婦人侯四娘、滑州婦人唐四娘、某州婦人王二孃相與歃血,請赴行營討賊。」皆補果毅。壬申,王思禮破賊二萬於相州。十一月丁丑,郭子儀收魏州,得偽署刺史蕭華於州獄,詔復以華為刺史。是日,上皇至自華清宮,上迎於灞上。上自控上皇馬轡百餘步,誥止之,乃已。十二月癸卯,以河南節度崔光遠為魏州刺史,遣蕭華赴相州行營。甲辰,以昇州刺史韋黃裳為蘇州刺史、浙西節度使。庚戌,以户部尚書李峘充淮南、浙西觀察使、處置節度使。丙寅,立春,上御宣政殿,讀時令,常參官五品已上升殿序坐而聽之。時王師圍相州,慶緒食盡,求於史思明率眾來援。丁卯,思明復陷魏州,刺史崔光遠出奔。
  • 5.    《舊唐書·卷十·本紀第十·肅宗》:(乾元二年)三月丁卯朔。己巳,皇后祀先蠶於苑中。壬申,相州行營郭子儀等與賊史思明戰,王師不利,九節度兵潰,子儀斷河陽橋,以餘眾保東京。
  • 6.    《舊唐書·卷二百上·列傳第一百五十上·安祿山·子慶緒》:(乾元元年)九月,肅宗遣郭子儀等九節度率步騎二十萬攻之,以魚朝恩為軍容使。初,子儀之列陣也,使善射者三千人伏於壘垣內。明日接戰,子儀麾其屬偽奔,慶緒逐之,伏者齊發,賊黨大潰。使薛嵩求救於史思明,言禪讓之禮。思明先遣李歸仁以步卒一萬,馬軍三千,先往滏陽以應。及至滏陽,子儀之圍已固,築城穿壕各三重,樓櫓之盛,古所未有。又引水以灌城下,城中水泉大上,井皆滿溢。以安太清代乾祐為都知兵馬使。思明南攻魏州,節度使崔光遠南走,思明據其城數日,即乾元二年正月一日也。思明偽稱燕王,立年號。慶緒自十月被圍至二月,城中人相食,米鬥錢七萬餘,鼠一頭直數千,馬食隤牆麥〈麥弋〉及馬糞濯而飼之。思明引眾來救。三月六日,子儀等戰敗,遂解圍而南,斷河陽橋以守穀水。思明領其眾營於鄴縣南。慶緒使收子儀等營中糧,尚六七萬石,復與孫孝哲、乾祐謀閉門自守,議更拒思明。諸將曰:「今日安可更背史王乎!」張通儒,高尚,平冽謂慶緒曰:「史王遠來,臣等皆合迎謝。」對曰:「任公暫往見思明。」思明與之涕泗,厚其禮,復命歸城。經三日,慶緒不至。思明密召安太清令誘之。慶緒不獲已,以三百騎詣思明。思明引入,令三軍擐甲執兵待之。及諸弟領至於庭,再拜稽首曰:「臣不克負荷,棄失兩都,久陷重圍,不意大王以太上皇故,將兵遠救。」思明曰:「棄失兩都,用兵不利,亦何事也。爾為人子,殺汝父以求位,庸非大逆乎?吾為太上皇討賊。」即牽出,並其四弟及高尚、孫孝哲、崔乾祐,皆縊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