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謨閣

鎖定
在清朝200多年的歷史中,崇謨閣比敬典閣啓用的次數更少,更為沉寂。除了皇帝本人及內閣少數官員,幾乎沒有人確切知道里面放了些什麼。
中文名
崇謨閣
所屬年代
清朝
類    別
文物
出土地點
瀋陽故宮

崇謨閣險些變成空屋的名閣

鮮為人知的皇家檔案館
鮮為人知的皇家檔案館(3張)
進入瀋陽故宮大清門後向左轉,與去敬典閣的方向相對,穿過西掖門便是瀋陽故宮的西所。崇謨閣是西所最後的一座建築,因為沒有獨立的圍牆,所以它的外觀呈開放狀態。
這是一座面闊五間的二層歇山式黃琉璃瓦頂樓閣,建築樣式與敬典閣完全相同,也是於乾隆首次東巡的1743年確定建設的項目,歸屬到“敬典閣等工程”當中,並於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完工。
不過,這當中還有個插曲。乾隆帝首次東巡時説了,瀋陽是大清朝的發祥地,歷朝的《實錄》都應該抄寫滿、漢文各一部送到這裏尊藏。當時北京故宮中的皇史宬和內閣正在進行前朝《實錄》的抄寫,所以當時乾隆就下旨,讓原班人馬再給奉天府抄一份。
活兒是派下去了,但是抄完之後《實錄》放在瀋陽故宮什麼地方,乾隆沒有明説,這讓下邊辦事的官員犯了難。
《清高宗實錄》記載,當年7月,禮部官員回覆皇帝的第一句話就是“臣等伏思”。不知道當時的官員們趴在那裏想了多久,最後,禮部官員説,在北京有皇史宬尊藏《實錄》,在奉天,他們看崇政殿後面的鳳凰樓既高大又漂亮,可以擔當尊藏《實錄》重任,所以請皇帝下旨讓人辦理。
乾隆皇帝也許事太多,就把他當初建“敬典”、“崇謨”二樓搞“金匱石室之藏”的打算給忘得一乾二淨,居然同意了禮部的建議。
下邊的官員遵旨照辦,他們把鳳凰樓進行了改造,將“鳳凰樓原樓梯挪改,樓中面上下開門,東北安窗”。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乾隆還到皇史宬出席了“恭送五朝《實錄》尊藏盛京”的儀式。從此,也就是從公元1750年開始,瀋陽故宮鳳凰樓開始尊藏清朝歷代皇帝的《實錄》。
這樣一來,造成的直接後果是崇謨閣在建成之日起就閒置了,僅在乾隆二十八年鳳凰樓進行修理時,崇謨閣曾作過《實錄》的臨時存放點短暫用過,鳳凰樓修理完成後,就又變回一座空屋子。

崇謨閣崇謨閣一空就是30年

幸運的是,乾隆又想起崇謨閣了。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8年,乾隆找來軍機大臣説,在奉天留都的正殿後面建了敬典、崇謨兩個樓閣,我問下頭人了,告訴説崇謨閣現在還空閒着呢,這跟當初建這個閣的想法不相稱啊!
怎麼辦?乾隆對大臣們講,你們告訴盛京將軍弘晌,派人到崇謨閣裏去量一下,如果那裏足夠寬大,能夠放得下書櫥,就把五朝實錄搬到那裏去尊藏吧。
弘晌回覆得飛快,因為本來那裏就是等着搞“金匱石室之藏”的,當初就已經把金龍大櫃也一併打造好了。就這樣,《實錄》進入了崇謨閣。
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佟悦説,實錄簡單地説就是一部手寫的史書,《清實錄》就是一部以清朝皇帝家庭為主線的國史。
從實錄的編修情況可以看出,實錄編修與清玉牒編修有很大不同,玉牒是每10年編修一次,實錄是每換一個皇帝才編修一次,所以整個清代十二帝有十一位編寫了實錄,而自從崇謨閣開始啓用後,總共才有6次增加尊藏的事件,這本身就決定了崇謨閣要比它的姊妹建築安靜得多。
在《清實錄》中多次提到“金匱石室之藏”,金匱石室按字面講,是指用金屬封緘的櫃子,用石頭修築的房子,這個提法從秦漢就開始使用,是指古代國家秘藏重要文書的地方。
從這個意義上講,後人將敬典閣和崇謨閣稱為清朝在瀋陽故宮的皇家檔案館是名副其實的。
同治年間,當時負責編修咸豐實錄的官員發現,崇謨閣裏的櫃子已經裝滿了,立即報告給皇帝。同治便安排人在原有金龍大櫃的上面,再打造22座金龍頂櫃,把上代祖宗們的實錄安放到裏面,將下面的金龍櫃裏騰出空間安排咸豐實錄。
瀋陽故宮崇謨閣現在的樣貌是上個世紀80年代落架翻修過的。在古建築維修當中,落架翻修是複雜程度最高的大修,崇謨閣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落架翻修反映了當時建築構架中主要承重構件已經嚴重殘損,有必要徹底整修或更換。那次,崇謨閣的大修長達5年時間。
記者去看崇謨閣的時候,天陰着,不久還下起了小雨。鮮亮的紅漆廊柱,簇新的黃色琉璃瓦,那個新勁兒讓人很難找到滄桑沉重的感覺。只有仰頭向上,才能看到字跡斑駁的崇謨閣牌匾的一角。細雨中,遊客大都從閣前匆匆而過,間或有人駐足片刻,但簡短的文字介紹沒有拉住遊客的腳步。
記者突然感到,如果沒有人細講,崇謨閣100年前經歷過的往事真的便會像打到青磚上的雨珠,瞬間了無蹤跡。
崇謨閣就這樣寂寞並清靜着……

崇謨閣關鍵詞清實錄

《清實錄》即官修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記。清沿前制,每當皇帝死後,即開設“實錄館”,負責纂修這一朝實錄,事畢即行撤銷。終清一世,共纂成包括《滿洲實錄》在內的清太祖至清穆宗十朝皇帝的十一部實錄,另加遜清時期完成的《清德宗實錄》,共計4363卷,合稱《清歷朝實錄》,通稱《清實錄》。溥儀雖僅在位3年,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實錄》的人員完成了《宣統政紀》,雖未用實錄之名,但體例與實錄無異。在清代,實錄從未刊佈,只繕寫若干部藏書於京師、盛京兩地的宮禁之中,極少有人能夠閲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