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真宮

鎖定
道教宮觀。在江西省樟樹市區東南的閤皂山東峯南麓。全稱大萬壽崇真宮。初為葛玄入山時創建的卧雲庵,後改稱靈仙館,唐稱閤皂觀;屢毀屢建,規模漸廣,至北宋徽宗時已有房屋一千餘間,主要建築有;寥陽殿、吳天殿、葛仙殿、東嶽殿、藏經樓、御書閣、玉像閣、正一堂、靖谷堂、丹井室等,外圍四十九座道堂;先後稱景德觀、崇真宮、萬壽崇真宮、大萬壽崇真宮。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遭火焚燬。現存宮宇由正殿和廂房組成,坐北朝南,總建築面積280餘平方米,系1992年重建;正殿頂覆琉璃瓦,彩壁飛檐,內奉葛玄、張道陵、許遜三尊道教仙真坐像。四周青環翠繞,清幽恬靜。是閤皂山中著名的道教宮觀。
中文名
崇真宮
地    區
江西省樟樹市區
全    稱
大萬壽崇真宮
類    型
道教宮觀

崇真宮基本信息

道教宮觀。俗稱“娘娘宮”。明朝弘治十一年正式敕建。故址位於明朝北直隸河間府興濟縣(今河北省滄州市滄縣興濟鎮)。崇真宮在明孝宗張皇后孝康敬皇后)出生地張氏舊宅東側(今興濟鎮魚市口以東)。
《嘉靖河間府志》:明孝宗御製崇真宮碑文
《嘉靖河間府志》:明孝宗御製崇真宮碑文(3張)
據明修《嘉靖河間府志》(卷三之《建置》)與《興濟縣誌書》中記載,崇真宮前“舊有金鐘”一鼎,鐘上鑄文曰“天德二年十一月初七”、“匠人孫士(口)”等字樣,或為金代所鑄。
張皇后入宮十二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十二日,孝宗皇帝派司禮太監李榮、內宮監太監李興到興濟督工,正式敕建重修崇真宮。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庫斥款,中宮張皇后也捐資相助。歷時一年,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五月十九日告成。
崇真宮分前、中、後三大殿,俗稱“無樑三座殿”。前為三清殿,中為靈應殿,後為普濟殿。左三殿為天齊殿、照靈殿、迎暉殿;右三殿為顯象殿、廣濟殿、歲通殿。另外,還建有昭寧祠、保善祠等。崇真宮所祀,除真武大帝外,自天帝而下直到道家所載諸神塑像。《興濟縣誌書》中贊崇真宮曰“規模宏麗,冠絕一時”。
關於明孝宗正式敕建崇真宮的説法:一説崇真宮系張皇后的“誕育之鄉”,稱“皇后毓慶之所”;一説崇真宮是張皇后省親之行宮,俗稱“娘娘宮”。
《興濟縣誌書》中關於崇真宮的各處記載
《興濟縣誌書》中關於崇真宮的各處記載(4張)

崇真宮文物重現

2013年8月25日,興濟鎮建國街村工人在修復村內排水管道時,偶然發掘出刻有“中宮”(張皇后)與“崇真宮”字樣詳文的石碑(下半部)。碑身(半部)高約兩米,寬約一米,為漢白玉材質。碑文為工筆正楷,刻有“中宮誕靈”“崇真宮”“以奉神明““供奉香火”“佔地三十頃八十五畝六分”等字樣,詳具了建築構造、建築面積與立碑日期【碑文日期應為(弘)“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等內容。以下半部碑文及日期瞭解,非河間府志所載十二年“御製崇真宮碑”,或為弘治十五年與張皇后家族先塋同年所立崇真宮或張皇后行宮另一御製石碑(“御製太保昌國公先塋碑”同為弘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立)。另半部石碑仍在發掘中。

崇真宮張皇后家族

太保昌國公張巒(張皇后父親)先塋(俗稱娘娘墳),位於興濟縣城東南(今興濟毛鬃廠、郵政局西側)。系張皇后之曾祖張迪、祖父張綬、堂祖父張縉、叔父張岐等的墳塋。繫於弘治十一年四月至翌年五月,與崇真宮同時修建。其建制,居中是供奉逝者神主牌位的享堂,前有供祭祀、觀賞人等行走的廊廡通道,再前是重門,四周繞之以垣牆。墓前分別立有鉅額石碑,上書祭祀碑文。前面開闊地甬道兩旁樹有石人、石馬、石獸等等,規模相當壯觀。整個塋墓的規制及凡儀、品式等,均同葬於北京香山的張皇后之父張巒塋墓大致相同。宮觀及宮前的御文石碑在文革中相繼被毀。 [1] 
參考資料
  • 1.    (明)樊深,(明)蕭蕃,(當代)馬曉坤,範橋一郎.《嘉靖河間府志》,《興濟縣誌書》,《清季淳儒:俞樾傳》,興濟崇真宮碑發掘照片:天一閣藏書,天津古籍書店,浙江人民出版社,明朝嘉靖年,1980年,2006年,2013年:卷3之《建置》十九頁-二十頁,86頁-88頁、162頁,18頁-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