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明島

鎖定
崇明島,是長江三角洲東端長江口處的沖積島嶼,也是中國第三大島嶼,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最大的沙島,成陸歷史有1300多年,被譽為“長江門户、東海瀛洲”,2010年代全島面積1269.1平方公里。 [1] 
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崇明島大部屬上海市崇明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啓隆鎮和南通市海門區海永鎮,位於崇明島北端。
2023年6月,崇明島入選“和美海島”名單。 [41] 
中文名
崇明島
外文名
Chongming Island
地理位置
上海市北部長江口
面    積
1269.1 km²
別    稱
崇明沙洲
島嶼類型
河口沖積島
行政隸屬
上海市崇明區、江蘇南通市海門、啓東

崇明島名稱由來

崇明島名稱的由來,按《上海地名志》來源於島上所設地區名。公元10世紀五代楊吳在顧俊沙(又稱西沙,是形成崇明島的最初兩大沙洲之一)設崇明鎮,是為崇明名稱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賜鹽場為崇明州,明太祖曾賜“東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 [2]  清代宣統年間刊印的《江蘇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稱謂:“三沙,在崇明縣東北。《蘇州府志》:宋建中靖國初,又湧一沙於姚劉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謂之崇明沙。紹興初盜邵青聚黨於崇明沙,將犯江陰,劉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僅指島嶼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國時,地圖中始標註有“崇明島”的地名(下圖)。 [3] 
民國地圖中的崇明島 民國地圖中的崇明島

崇明島位置境域

崇明島的位置 崇明島的位置
崇明島的地域範圍 崇明島的地域範圍
崇明島,也稱崇明沙洲,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東經121°10′~121°54′,北緯31°27′~31°51′(《上海地名志》 [2]  )(121°09′30″~121°54′00″,北緯31°27′00″~31°51′15″)(《崇明縣誌》 [4]  )。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隔長江口南支水道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嘉定區及江蘇省太倉市、常熟市相望。隔長江口北支水道與江蘇省南通市啓東市、海門區相鄰。東臨東海,是長江的門户。
《上海地名志》載:全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狀狹長如卧蠶,面積1160平方公里 [2]  ;1990年代版的《崇明縣誌》則記為:全島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區屬817平方公里。 [4]  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官網記錄全島面積1269.1平方公里,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 [1]  [40]  次於台灣、海南兩島為中國第三大島和第一大沙島,主要由長江輸出的泥沙淤積而成。 [2] 
由於1972年,屬海門的永隆沙與崇明島漲連,屬啓東的興隆沙也稍後逐漸連接本島,故也屬崇明島的部分。
永隆沙,20世紀初由江心暗沙淤漲而成。漲出時間在清同治四年至宣統二年(1865~1910),地面高程在2~2.3米之間。該島岸線長13.77公里,陸域面積18.13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塗面積5.53平方公里。1968年和1969年先後進行圍墾,共有耕地l12480畝,並開始種植作物。1970年在該島西北部建海門良種站,島的東南部建啓東良種場,種植稻、麥、蠶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1990年代前建置永隆鎮。
興隆沙,在永隆沙以東,也是由江心暗沙逐漸淤漲形成的沙島,1976年該島漲出。1990年代該島岸線長23.38公里,陸域面積12.18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塗面積23.89平方公里。1980年圍墾2000畝,1985年建興隆良種場,至1991年共圍墾17200畝,作物種類基本與永隆沙類似。1990年代時建置興隆鎮。 [5] 
西端東風沙一帶地形 西端東風沙一帶地形
崇明島南部地貌 崇明島南部地貌
崇明島東南端地貌 崇明島東南端地貌
東端東灘濕地公園一帶地形 東端東灘濕地公園一帶地形
北端海門海永鎮地形 北端海門海永鎮地形

崇明島形成變遷

唐武德年間露出長江水面,初為西沙、東沙兩沙洲,北宋時期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三沙。以後修建江海堤防,岸線乃趨穩定。明末清初平洋、西阜、平安等沙島先後與本島相連成一島。 [2] 
據史載,14世紀後半葉至16世紀,崇明島歷經滄桑之變,島岸漲坍無定,曾迫使縣治五遷其地。至21世紀初,崇明島四周已建成高8米,頂寬5米,長達200餘公里的環島大堤,並築有200餘道丁字壩,以阻止南岸坍蝕,而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為上海市提供豐富的土地資源。島北長江口北支水道日益淤淺,崇明島逐漸向江蘇省啓東市、海門市靠攏。 [2] 

崇明島形成過程

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奔瀉東下,流入河口地區時,由於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於此逐漸沉積。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造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佈的河口沙洲。這樣一來,崇明島便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後形成大島,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變化。
618~626年(唐武德年間),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水中漲出兩個沙洲。兩洲隔水70餘里,時名東沙、西沙(又名顧俊沙),這就是島的前身。1025年(宋天聖三年),於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因姚、劉兩姓先居而得名),並與東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姚劉沙西北隔水50裏處漲出三沙(因三次疊漲而成,故名;又説因句容朱、陳、張三姓先居而得名)。
十六世紀沙州狀態 十六世紀沙州狀態
1271~1368年(元朝),先後漲出營前沙、馬馱沙、張蒲沙等10餘沙。元末明初,東沙坍沒,西沙坍存無幾,三沙北漲,姚劉沙南坍北漲,漸與三沙連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後漲出馬鞍沙、陳恩沙、高明沙、小陰沙、長沙、袁家沙、響沙、高頭沙等30餘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諸沙漲坍頻繁。姚劉沙與三沙坍沒,西沙、陳恩沙、樊濂沙等先後陷於水,平洋沙先大漲而後大坍,而長沙卻與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圍的袁家沙、吳家沙、響沙、南沙諸沙漲連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島在漲中連成東起高頭沙、西至平洋沙,長200裏、寬40裏的一個大島。
清初以前沙州狀態 清初以前沙州狀態
1644~1722年(清順治、康熙年間),又漲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東三沙等30餘沙。
清末,全島上已有長沙、響沙、吳家沙、新灶沙、日興沙、日旺沙、永豐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終興沙、仙景沙、永寧沙、龍珠沙、洪勳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頭沙、七滧小陰沙、向陽沙、永壽沙、東旺沙、小團沙、爛沙、孫家沙、東大阜沙、長安沙、協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脅裏沙、永慶沙、新鎮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滿洋沙、長興沙、協興沙、北沙、永旺沙、楊家沙、惠安沙、永興沙、日盈沙、連珠沙、西慶升沙、南連升沙、北連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協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處。 [6] 

崇明島沙洲漲坍

崇明島的發展演變,千餘年來,經歷了無數沙洲漲坍。
東沙於618~626年(唐武德年間)露出水面。位置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江中,東臨大海,西涉江至太倉洲,南涉江至吳淞港,東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縣,西北涉江為狼山。1025年(宋天聖三年),東沙與新漲成的姚劉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沒。對照今圖,東沙的一部分約在今向化鄉六滧大隊和汲浜鄉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帶。
西沙呈帶狀,與東沙同時露出水面,它在東沙的西面,與東沙隔水70餘里。南與常熟、太倉、嘉定隔水20餘里。沙洲上舊有平等、道安、釋樂3村。五代初置崇明鎮於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僅存道安一村。該沙在明正德時漲出之長沙(今縣城所在地)東南一水之隔處。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城橋鎮南門外三四里處的江中。
姚劉沙於1025年(宋天聖三年)左右露出水面,與東沙北部接壤。初為鹽場,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在該沙建崇明州城。以後該沙不斷南坍北漲,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與西北三沙連成一片。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沒。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前進農場、富民農場至啓東縣西南一帶。
三沙於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於姚劉沙西北隔水50裏。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與姚劉沙漲連。1529年(明嘉靖八年),縣城曾遷移三沙馬家浜。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始坍。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無存。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三沙洪一帶。
平洋沙漲於明建文中。1507年(明正德二年)定名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30餘里,南與白茆港隔水相望。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縣城四遷於此。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後,坍存部分漸與長沙接壤。對照今圖,其位置約在今三星鄉以西直至海門縣三和鎮一帶。
長沙於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露出水面,在姚劉沙西南,隔水60餘里,平洋沙東南。該沙成陸後,位置基本未產生過遷移,大致在今城橋鎮周圍一帶。1583~1588年(明萬曆十一年至十六年),縣城五遷於此。而後,漸與萬曆中漲出的吳家沙、袁家沙、響沙等連成一片,開始形成大島。 [7] 

崇明島地質地貌

崇明島地質概況

崇明島由長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江海交互作用下不斷加積而形成。島內地勢坦蕩,遍遍被第四紀疏鬆地層所掩覆。
經鑽探揭示,在三四百米疏鬆沉積層下面,埋藏着堅硬的基底巖系,其中最老的地層為紫紅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質泥岩等,主要分佈在島的西北部廟鎮至草棚鎮一帶;其餘地區則被侏羅紀上統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佔據。
本島新構造單元隸屬於江蘇濱海拗陷南緣。自晚第三紀以來,新構造運動以持續沉降為其特點。因此,島內沉積了厚層(最厚達480米)的新第三紀和第四紀地層。
新第三紀地層,巖性以灰綠色粘土、亞粘土與砂礫石為互層,並夾有弱膠結的薄層鈣質砂岩和鐵質砂岩,均是陸相堆積。層厚60~130米。
第四紀地層,堆積厚度可達320~350米。且自下而上,海相性明顯趨於增強,而陸相性則趨於減弱。縱觀第四紀不同地質歷史時期的沉積地層,其巖性、巖相特徵基本如下:
下更新統:褐黃色雜藍灰色粘土、亞粘土與黃灰、灰白色砂礫層間互,發育網紋狀、雜斑狀構造,且具硬塑性。粘性土內遍含鈣質、鐵錳質結核,以陸相堆積為主。底界埋深320~350米。
中更新統:藍灰色、灰褐色粘土、亞粘土與含礫中粗砂、中細砂互層,具軟塑性,含螺殼碎片及少量微體古生物化石。反映當時的沉積環境為河口濱海——河湖相。底界埋深150米左右。
上更新統:灰、灰褐色或藍灰色亞粘土,與含礫中粗砂、細砂互層。含礫砂結構鬆散,亞粘土具軟塑性。貝殼化石和微體古生物化石無論是種屬和數量都有所增加,沉積相以濱海——濱岸淺海相為主,並間夾河湖相沉積地層。底界埋深100米左右。
由於古長江水系在大理冰期低海面時強烈的下切和沖蝕作用,全島缺失上更新統頂部的暗綠色硬粘土層。
全新統為冰後期沉積。其下部巖性以灰黑色粘土、亞粘土或亞砂土、細粉砂互層,多含泥鈣質結核和腐植物碎屑;中部為褐灰、灰黑色淤泥質粘土、亞粘土夾薄層粉砂;上部則為黃灰、灰色亞粘土、亞粘土夾粉砂,多鐵錳質結核和斑點。全新世地層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濱岸淺海——河口濱海相或三角洲沉積。底界埋深一般在45~62米。
崇明基底岩石斷裂構造亦較發育,大致以NE——NEE向(北東——北東東向)和NW向(北西向)斷裂較常見。NE——NEE向構造主要為陳家鎮斷裂、城橋鎮——新光斷裂、江口斷裂、沙溪——呂四斷裂;NW向構造為三星——新光斷裂等,其中以陳家鎮斷裂和沙溪——呂四斷裂規模較大。岩漿活動僅在堡鎮——新開河一帶見有燕山期紅色中粗粒全晶質花崗岩分佈,其面積達70餘平方公里。 [8] 

崇明島地貌特點

崇明島地勢坦蕩低平,島上無山崗丘陵。地面高程標高3.21—4.20米(以吳淞為0米)佔總耕地的90.65%;低窪地標高在3.20米以下,佔總耕地的3.48%;高亢地標高在4.21米以上,佔總耕地的5.87%。海堤和河岸兩旁堆疊土標高則在6.0米以上,佔總面積的1.38%。
島上地形總趨勢是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新村鄉、新海農場北部、紅星農場南部、長征農場東部、長江農場中部、永隆沙、虹橋墾區、建設鄉中部和北部、新民鄉東北和東南部、大新鄉北部、豎河鄉中部和東北部、大同鄉東南部、東平河口兩側、港沿鄉北部及五滧鄉中部等地區,地面標高均在4米以上。界河口兩側、鴿龍港北口西側、東平河河口東側,部分地面標高超過4.5米。海橋、合作、三星鄉北部和西南部、廟鎮鄉、江口鄉南部、小豎河兩側、城橋鄉東北部和南部、鰲山鄉南部、向化鄉東北部、汲浜鄉西北部、裕安陳家鎮兩鄉東南部、前哨農場、陳家鎮鄉和五滧墾區的地面標高在3.5米以下。地面標高3.2米以下的低窪地區分佈在裕安鄉北部、張網港口兩側,局部窪地地面標高低於3.0米。 [9] 

崇明島水域環境

崇明島位於長江口,每日有晝夜兩次潮汐。解放前的最高潮位為5.7米,發生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農曆八月初三。1955~1984年,堡鎮站最高潮位為5.67米;1964~1984年,南門站最高潮位為5.80米。兩次最高潮位均出現在1981年9月1日(農曆八月初四),兩站潮位差13釐米(兩地相距22.5公里)。
1955~1984年,堡鎮站最低潮位為-0.19米,1964~1984年,南門站最低潮位為-0.28米,兩次最低潮位均出現在1969年4月5日(二月十九日)。
漲潮潮差:1955~1984年,堡鎮站為2.33~2.63米,最大潮差4.45米,最小潮差0.20米,均出現在1972年。1964~1984年,南門站為2.29~2.54米,最大潮差4.62米,最小潮差0.18米,分別出現在1984年和1972年。
落潮潮差:1955~1984年,堡鎮站為2.33~2.65米,最大潮差4.67米,最小潮差0.04米,分別出現在1984和1968年。1964~1984年,南門站為2.32~2.54米,最大潮差4.85米,最小潮差0.02米,分別出現在1984和1969年。 [10] 

崇明島水文

崇明島地表水

全年降水徑流量加上長江引潮量,豐水年可獲得淡水27.78億立方米,平水年有26.56億立方米,枯水年有25.81億立方米,特枯年也有25.01億立方米。農業、副業、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豐水年只需4.133億立方米,平水年需4.753億立方米,枯水年需5.693億立方米,因此,水資源富足有餘。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當長江大通站(安徽省銅陵以西)下泄流量低於每秒1萬立方米時,鹹潮上溯,無法引潮灌溉。 [11] 

崇明島徑流

崇明島的水道 崇明島的水道
崇明島的水道歷來有洪、港、滧、河、溝五種。兩沙之間流水,日久漸狹,因勢利導成渠的稱洪;入江海之口,有潮汐漲落,可泊舟船的稱港或滧。在兩狀交界處掘土成渠,以供蓄泄的稱河;由鄉民自開的田間水道稱溝。
清康熙年間,全島有各種水道66條。民國時期,島上有通江干河80條(其中大多僅一端通江)。解放後,經水道整治,現有骨幹河道32條,河線總長444.50公里。南橫引河橫貫全島,全長78.51公里,北橫引河全長37.8公里。30條南北向幹河東西排列,貫穿引河,中有橫河623條與之分別相交。兩相鄰幹河間距約2公里,兩相鄰橫河間距約1公里,另外,橫河間還分佈泯溝15080條,兩相鄰泯溝間距100米,縱橫交錯的水道組成了繁密的河網,密度為每公里河溝線長10.7公里。 [12] 

崇明島地下水

地下水位較高,據1981~1983年測定,地下水位波動值在81.6~88釐米之間,平均為85.7釐米。受降水量影響,升降變幅較大。地下水在初夏梅雨季節和秋季陰雨季節為高位期。地下水位上升到離地面31~46釐米,與耕層漬水和地表水互相溝通,造成三水相連,往往會出現短暫性的農田澇漬現象。 [13] 

崇明島土壤植被

崇明島土壤分佈

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鹽土3個土類,以及8個土屬、35個土種。土壤耕作層厚度一般在3至5寸。3個土類呈東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條帶狀分佈。水稻土主要分佈在海橋、三星、合作、廟鎮、江口、港西、城橋等鄉及鰲山、新河、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南地區,佔全縣集體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佈在綠華、港東、建設、新民、大新、港沿、合興、裕安等鄉及鰲山、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北,佔全縣集體耕地的39.99%;鹽土主要分佈在西北至東北部沿江沿海一帶,佔全縣集體耕地的10.14%。
土壤表層質地多輕壤、中壤,並常有深度不一的砂層,按表層質地分為黃泥(土)、僵黃泥(土)、黃夾砂(土)、砂夾黃(土)、砂土和濱海鹽土。 [14] 

崇明島植被

除蘆葦、關草、絲草等外,遍及全縣的各種草類,也是一宗豐富的植物資源。它們長於河邊路旁、岸坡、田間,不僅是畜禽的天然飼料,而且是寶貴的藥材資源,其中可供藥用的有百餘種。草類主要有:馬齒莧(別名五行草、長壽菜,俗稱專諸草)、益母草(別名對月草、白花益母草)、蒼耳草(別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頭婆、狗耳朵草)、佩蘭(俗名蘭草、大澤蘭、孩兒菊、千金草、省頭草)、澤漆草(俗名貓兒眼睛草、乳漿草、倒毒傘、一把傘、龍虎草、鐵骨傘)等。 [15] 

崇明島自然資源

崇明島地面高程3.2~4.4米,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温潤,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屬副熱帶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三麥、玉米、棉花、油菜、蔬菜,附近水域是上海主要的水產捕撈基地之一。 [2] 

崇明島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黃鼬、刺蝟等。每逢春秋候鳥遷徙季節,成羣鳥類在水草豐美的東灘停留覓食。國家級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江豚、黑鸛、白頭鶴、大天鵝、小天鵝、雀鷹等。 [2] 

崇明島灘塗資源

島地處江海之交,長江下泄泥沙在島周圍形成廣闊的灘塗,此為本縣得天獨厚之處。1956到1984年共圍墾612560.7畝。1984年,高程在0米以上的灘塗有42萬餘畝,其中在吳淞標高2米以上的20.55萬畝,標高3.2米以上的13.6萬畝,標高3.6米以上、已具備圍墾條件的8萬餘畝。北部和東部泥沙淤漲迅速,灘塗面積較大。灘塗上繁殖生長石璜(土雞)、螠蟶、蟛蜞、蘆葦、關草、絲草、蘆竹等動植物,藴藏着較豐富的生物資源。尤其是螠蟶,藴藏量極大。北沿大部分地區都有,僅北四滧至前哨農場東沿20公里一段,估計藴藏量即達600噸,北八滧沿海螠蟶密度每平方米20~30個。 [16] 
水產資源
崇明三面為長江漁場,東面緊靠呂四、嵊山和舟山等漁場。海洋水產有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鰳魚、墨魚、海蜇、梭子蟹等,以帶魚和鯧魚為主,蝦、蟹及小雜魚佔比重也較大。長江水產以經濟魚類為多,主要有面丈魚、刀魚、鳳鱭(籽魚、鳳尾魚)、毛鱭(刀魚的幼魚)、河鰻、鰣魚、鮠魚、鱸魚、鯔魚以及蟹、白蝦、青蝦、蟹苗、鰻苗等。面丈魚歷史最高年產量8500擔(1961年),最低年產量300擔(1978年)。刀魚年產量2000~3000擔。鳳鱭資源較穩定,最高年產量17300擔(1978年),最低年產量4300擔(1962年)。蝦類年產量5000擔左右,毛鱭年產量3500~4000擔,蟹苗主要供國內22個省市養殖。鰻苗主要出口日本。
島上河溝產有鯽魚、河蟹、河蝦及其他雜魚。 [17] 

崇明島社會經濟

崇明島建置

崇明的前身——東、西兩沙於唐初露出水面,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始有人居住。約在五代初設鎮。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在三沙設天賜鹽場,隸通州,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場為州,始筑州城於姚劉沙,隸揚州路,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州為縣,先隸揚州,後改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期間,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淪陷期間曾隸上海特別市),解放後先隸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改隸上海市。2016年7月22日,改崇明縣為崇明區。 [18] 
永隆沙,1970年代前江蘇省海門縣居民聚居而稱永隆鎮(非建置鎮),1993年3月,時海門縣(1994年改市,2020年改區)在永隆沙建立了海永鄉人民政府。興隆沙,原為啓東縣農業良種繁育場屬地,聚居地稱興隆鎮,1992年建啓東市(1990年縣改市)設立啓隆鄉。 [5] 
2015年,江蘇省撤銷啓東市啓隆鄉,以原啓隆鄉行政區域設立啓隆鎮,鎮政府駐永興街262號。撤銷海門市海永鄉,以原海永鄉行政區域設立海永鎮,鎮政府駐海長路68號。行政區劃調整後,啓東市啓隆鎮行政區域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3857人,轄2個居委會。海門市海永鎮行政區域面積13.9平方公里,人口5400人,轄1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 [19] 

崇明島隸屬糾紛

永隆沙,1865年(清同治四年)露出水面,1920年坍失,1937年前後又漲出。位於合隆沙東北,東起張漲港,西至推蝦港,東西長約16公里。該沙露出水面後,崇明縣即有人前往種青和收割蘆草。解放前夕,啓東縣也有人過江到該沙北部從事同樣生產。1956年起,永隆沙不斷北坍南漲,日益向本島靠攏。1965年與本島僅隔一條800米寬的泓槽,離啓東三和港則有4500米。1968年,啓東、海門兩縣派人過江,在永隆沙圍地27000餘畝。1972年,永隆沙與崇明島漲連。1978年,崇明縣因啓東、海門在永隆沙圍墾後,鴿龍港向北排水受堵,獨資於永隆沙建造北鴿龍港水閘。建閘後,海門縣提出要本縣補償開河建閘損失的100畝土地。1981年,上海市補助海門縣60萬元,在鴿龍港兩側建丁壩6道。永隆沙西北部11000畝土地現被海門農場佔用,東部16000畝土地被啓東五七農場佔用。
黃瓜沙(興隆沙),位於永隆沙以東、長江北支深泓以南江中,1970年代初露出水面。該沙東西狹長,形似黃瓜,故名黃瓜沙。離崇明縣虹橋墾區750至1000米,距啓東縣2000至3000米。0米以上高程灘地長約13公里,寬約1至3公里,總面積4萬餘畝。1976年,啓東縣前去種青。1978年,崇明、啓東兩縣在該沙種青時,為歸屬發生爭執。1979年初,啓東縣派員來崇磋商歸屬問題,雙方口頭商定,兩縣均不上沙種育。但不久啓東縣又派人前往種植蘆葦。秋,啓東縣委書記孫秉謙來崇,與崇明縣縣委書記沈傑繼續協商,未果。1980年春,啓東縣到該沙圍地2385畝。1981年6月20日,崇明縣去電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通專署,要求制止啓東圍墾,以免發生糾紛。6月26日,又向上海市政府報告,要求省、市協商劃界,解決爭端。9月9日,江蘇省圍墾指揮部電台南通地區水利局,謂“興隆沙(即黃瓜沙)與有關方面有爭議,決定將已下達該沙的補助工程(水閘一座)計劃予以撤銷”。1月,啓東縣仍到該沙建閘,並在1982年冬擴圍。崇明縣再次向江蘇省水利廳報告,仍無結果。1983年2月12日,崇明縣向國務院辦公廳報告,要求解決崇明與啓東在長江北支的界線問題。3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以(83)國辦函字29號文件批覆:“在長江北支,崇明島和新淤出的土地,均歸上海市管轄和經營,江蘇、上海之間以江蘇1990年代的陸地線為界。”但在1983和1984年,啓東縣仍兩度在該沙擴圍。 [20] 

崇明島經濟

崇明地處鹹淡水交匯處,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蟹苗和鰻苗最為珍貴。1974至1984年,為全國22個省市提供蟹苗169860.4斤,為外貿部門提供鰻苗12290斤。崇明緊靠呂四、佘山、嵊泗等漁場,水產品種逾百,主要經濟魚類有刀鱭、鳳鱭、銀魚、鯔魚、鯧魚、鰳魚、帶魚、達氏鱘以及蝦、蟹、海蜇等。1984年捕撈量27.2萬擔,是1949年的10.9倍。崇明境內魚塘密佈,淡水精養魚塘面積15127畝。1984年全縣水產總量共34.1萬擔,崇明成為全國重點漁業縣和上海市淡水魚生產基地。
崇明灘塗廣闊,1984年,吳淞地面標高零米以上有42萬餘畝。灘塗上盛產石璜、螠蟶、蟛蜞、蘆葦、關草、絲草、蘆竹。東部灘地是丹頂鶴、天鵝等珍稀候鳥的棲息地。1981年中日兩國協定保護的227種鳥類中,本縣可見132種。黃鼠狼是本縣較重要的野生動物資源。1984年全縣收購黃狼皮16331張。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可供藥用的就有百餘種。
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漁樵為生。980年(宋太平興國五年),曾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鹽,鹽業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劉沙和三沙均設有鹽場,元朝時鹽業仍十分興旺。以後土質變淡,鹽業漸衰。明清時期,農業、棉紡織業和沙船業成為崇明的主要經濟支柱。沙船業盛時有近700艘沙船從事海運;棉紡業興旺時,曾有“織機聲徹夜相應”之説;農作物中,糧食作物有水稻、三麥(大麥、小麥、元麥)、玉米、三豆(蠶豆、赤豆、黃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香料、中藥材等,此外還有薯類、瓜果和蔬菜。崇明棉花纖維長、衣份高,現被列為生產出口紡織品的特級原料。 [21]  2010年代始,崇明島定位於“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建設,主要以綠色農業、生態產業為主。 [22] 

崇明島軍事

崇明島雄據長江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歷來為江海要鎮,駐有重兵鎮守。宋嘉定時設邊海巡檢司;明永樂中設水寨,始有水師;明總兵張名振、鄭成功與清軍喋血海上,崇明島首當其衝。清代崇明縣地方行政長官多為七品縣令,而駐軍首腦卻是二品總兵。解放前夕,國民黨駐崇部隊有一師之多。
明嘉靖年間,倭寇頻頻犯境,屢遭本縣兵民(又稱沙兵)的痛擊。崇明沙兵在抗倭戰鬥中,驍勇善戰,威名遠揚。1938年3月18日,日軍侵崇後,本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了英勇不屈、前仆後繼的抗日武裝鬥爭。 [23]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1月至5月,倭寇多次犯崇。5月7日夜,倭寇攻陷縣城。知縣唐一岑身先士卒,率軍民與入城倭寇展開浴血巷戰,終於將倭寇驅逐出城,唐一岑因傷重殉國。9日,大批倭寇又攻入城內,盤踞縣署,並燒盡縣署附近民宅。城中兵民拼死與倭寇搏鬥,殺死倭寇200餘名,迫使殘寇敗逃出城。 [24]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8月6日,明末名將鄭成功率部自寧南退,來攻崇明。8日,鄭派部將樑棟宇等至城下勸降。11日黎明,鄭兵包圍縣城,用巨炮轟擊,毀西北角城樓百餘堞。接着,又填沒護城河,架起雲梯猛攻。鄭軍連續7次攻城,並在城樓與守城清軍展開肉搏戰,仍未攻克縣城。14日,鄭成功引兵南去。 [25] 
解放後,本縣廣泛開展擁軍愛民活動。駐軍與人民相互支持,緊密配合,使崇明島基本上形成了以永久性防禦設施為骨幹,駐軍為主體,廣大民兵密切配合的、較為全面的防禦體系,成為東海前哨的一個堅強堡壘。 [23] 

崇明島陸路交通

崇明島島上交通

1949年9月,南門港恢復客運。1951年始築縣道支線。1954和1958年改建、拓寬陳海公路。1958年南橫引河及配套支流開挖後,內河通航。同年,各公社成立運輸站,開始興築鄉鎮公路。1967年,北沿公路築成通車。1975年長江運輸船舶基本實現運輸機械化。1984年本縣有南門、堡鎮、三沙洪3個港區和其他貨運碼頭41座。 [26]  目前環島公路已經建成,連通各重要集鎮及農場。 [2] 
陳海公路 陳海公路
陳海公路,是崇明島上最長的幹線公路,東起陳家鎮,西至新海農場。1954年4月,駐崇部隊在民工配合下鋪築陳家鎮至堡鎮路段碎磚路面,10月完成,全長22.3公里。1958年6月,集中民工13萬人,改建堡鎮至三星鎮路段,鋪築碎磚路面,10月築成,全長48.7公里。1963年11月,利用三星鎮至新海農場原有路段,修築碎石公路5.16公里。至此,東起陳家鎮,西止新海農場的公路全部築成,名陳海公路,全長76.16公里,成為橫貫縣境南部的交通幹線。1969年至1984年間,先後撥款887.46萬元,對陳海公路分期進行改建,包括路面結構的改造和路面的拓寬、部分路段的改道和截彎取直。同時改建橋樑26座,新建橋樑14座。1984年,陳海公路全長76.16公里,其中渣油路面68.01公里,路面寬6至10.5米;碎石路項8.15公里,路面寬3至5米。 [27] 
北沿公路,東起牛棚鎮,西止牛棚港,為橫貫崇明島境北部的縣道幹線公路,全長73公里,與陳海公路平行,東西兩端相連,形成環島公路。1965年,本縣成立築路工程指揮部,組織技術人員查勘定線。1966年3月至8月,先後完成土地徵用、材料採運、鋪築路基、埋設涵管等工作。1967年8月,路面工程竣工,9月完成15座雙曲拱橋的建造工程,9月17日全線通車,工程總投資424萬元。1972年至1978年,全線改鋪渣油路面。北沿公路的建成,對加強本縣國防建設,溝通城鄉交通,發展農墾事業起了很大作用。 [28] 

崇明島島外交通

崇明島向南通過上海長江隧橋與上海市區連接,向北通過崇啓長江大橋連接。承載線路為G40(滬陝高速公路)上海市段,為連接華東、華中與西北地區的主通道。南起上海浦東高東五號溝,向北越長江南支經崇明跨長江北支,至崇啓長江大橋滬蘇省界。分上海長江隧橋段(上海浦東高東五號溝—崇明陳家鎮長江南支)和崇啓通道段(崇明陳家鎮—長江北支崇啓長江大橋滬蘇省界)兩段建設。崇啓通道全長約52公里,分為江蘇段和上海段,其中上海段長為30.735公里。江蘇段終於江蘇省啓東市匯龍鎮,與已建成的寧啓高速公路相接。上海段接線道路長28.52公里,長江大橋長2.48公里,江蘇段長江大橋長4.67公里,接線道路長18.52公里。全線雙向6車道,大橋於2008年8月1日奠基,同年12月26日上海段動工興建,2009年2月28日江蘇段開工建設。同年10月31日上海長江隧橋段通車。2011年12月24日,崇啓通道段通車。 [29] 
上海長江隧橋 上海長江隧橋
崇啓長江大橋 崇啓長江大橋
上海長江隧橋,位於上海市東部。自浦東接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過長江南港水域,經長興島再過長江北港水域,止於崇明島陳家鎮,全長25.5公里。
南港上海長江隧道長8.95公里,西起上S20(外環高速公路)立交,穿越西南港水域,在長興島新開河處登陸。其中穿越水域部分為7.5公里。為上、下佈局的雙管隧道。單管內設三條車道,共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
北港上海長江大橋工程連接長興島至崇明島,全長16.55公里。按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並通過崇明島內高速公路及長江北支跨江工程與江蘇啓東市相連,成為中國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為世界上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交通部確定的國家重點公路建設規劃中G40(滬陝高速公路)上海市境段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12月動工興建。2009年10月31日通車。 [30] 

崇明島港口碼頭

崇明四面環水,與島外往來悉憑舟船。元代即同北方有海運貿易。明萬曆年間設官渡、民渡,有船與太倉、瀏河等地對渡。崇明沙船是我國木帆船四大船型之一。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崇滬間始闢客輪航線。1927年島內首辦汽車客運。1929年興築公路後,汽車運輸漸興。1937年,全縣有大小汽車30輛,以客運為主。 [26] 
通航港口有南沿、北沿之分。解放時,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海洪港、廟港、鴣港、施翹河、南門港、二條豎河、新河港、堡鎮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奚家港;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上白港、上小豎河、老滧港、灣港、相見港、富民港、北四滧。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出於軍事需要,除施翹河、新河港、堡鎮港、灣港外,其餘港口曾一度封閉。
解放初,港口大部恢復通航。1956年起經過興修水利,整治河道,並港建閘,港口有所變動。1984年,本縣南沿通航港口有新建港、廟港、鴿龍港、三沙洪、南門港、老滧港、東平河、新河港、堡鎮新港、六滧港、奚家港11個港口,可通航60噸級至150噸級船舶;北沿通航港口有界河、鴿龍北港和堡鎮北港3個港口,可通航60噸級至100噸級船舶。 [31] 

崇明島主要港口

南門港 南門港
南門港,位於崇明縣南部長江邊。因地處崇明縣城南門外,故名。共有客運碼頭兩座、貨運碼頭3座。1972年在今址建客運碼頭,跑道長112米,寬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躉船長60米,寬10米,鋼質結構,可供雙體客船靠泊,靠泊能力1000噸級。1986年新建候船室,售票樓,建築面積2806平方米。1990年代新建客運碼頭1座,規模同前。貨運碼頭2座:1966年建於砌立坡石碼頭1座,長100米,可供4艘百噸級船舶候潮停靠;1972年建海岸固定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碼頭1座,長64米,寬12米,兩端各有跑道一條,可供千噸級貨駁和海輪停靠。闢有至吳淞的客運航線和至石洞口、瀏河的車客渡。年旅客流量約26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約37.2萬噸,車輛流量為6.6萬輛次。南門港客運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光緒三十三年後,先後設有朝陽、大運、南陽輪埠。民國21年(1932年),大運輪埠改名天運輪埠。至民國33年,三個輪埠均廢。1949年9月,在崇安路東側建客貨兩用碼頭。1953年淤淺,客輪改泊崇安路口海軍碼頭。1960年該碼頭淤淺,在南門港東側另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客貨兩用碼頭。1972年該碼頭改建為貨運碼頭,在其東側建新客運碼頭。 [32-33] 
堡鎮港客碼頭 堡鎮港客碼頭
堡鎮港,位於崇明縣東部堡鎮鎮南。以鎮名得名。初建於民國16年(1927年)。1974年建成的貨運碼頭長77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年貨物吞吐量約125萬噸。1979年和1989年建成客運碼頭2座,有鋼質躉船各長60米,靠泊能力均為1000噸級;客運大樓建築面積3035平方米。闢有至吳淞、十六鋪、石洞口的客運、車客渡航線。年客流量約250萬人次,車流量4萬餘輛次。 [34] 
新河港,位於崇明縣中部新河港閘外。以河流名得名。車客渡碼頭長160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靠泊能力500噸級。候船室建築面積650平方米。與吳淞、石洞口通航。年客流量約19.2萬人次,車流量7.2萬輛次,貨物吞吐量54.6萬噸。初建於1964年,1988年改建成現狀。 [33] 
三沙洪港區,是崇明島西部主要港區。1976年撥款307萬元興建,1978年10月建成。港區建有套閘1座,中孔高11米,寬12米,可通行300噸級船舶,閘橋上可行駛重型機動車輛。三沙洪港區航道和泊船區面寬100米,底寬80米,長800米,底深-0.5米。港區混凝土駁岸碼頭長400米,可靠泊10艘150噸級船舶,倉庫建築面積960平方米,貨場為10000平方米,港區內泊船區經常保持2.5米水深,颱風季節可同時容納100艘船舶避風。1984年,港區置有起重吊車16台,皮帶輸送機15台和其他機械設備,1990年代年貨物吞吐能力300至350萬噸。 [35] 

崇明島渡口

崇明島上,渡口眾多,歷史較長,舊時有官渡、民渡之分。據明正德《崇明縣誌》載,當時已有津渡2處,渡船5艘,東渡自蝦港至西沙新港,水路約70餘里;西渡自西沙第五港至太倉瀏河,約50餘里。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始設官渡,共有7處:南斜洪渡口有渡船2艘,一自施翹河至太倉南關,名長渡;一自南洪至劉家渡,名短渡。施翹河渡口可至七丫、瀏河及本邑平洋、西阜、山前、大安4沙。雙港渡口一至山前沙,一至大安沙。新開河、當沙頭港、二滧渡口至吳淞江。王家港渡口一至橫涇,一至白茆。清初張名振、鄭成功進兵崇明時,僅開放施翹河,與七丫口對渡,其餘渡口均關閉。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恢復通行。
1911年至1984年,本縣先後設渡口29處。其中南沿渡口先後有海洪港、倉房港、廟港、鴣港、施翹河、南門港、二條豎河、新開河、堡鎮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12處,主要與上海、太倉、寶山、川沙、海門對渡;北沿渡口先後有上白港、上小豎河、老滧港、灣港、相見港、富民港、路港、合隆沙新開港、北推蝦港、二海港、北四滧、北八滧、牛棚港、北鴿龍港、五·七農場、直河港、北堡港17處,主要與海門、啓東對渡。南沿渡口於1973年全部廢棄。1984年,北沿渡口有牛棚港、北鴿龍港、五·七農場、直河港和北堡港5處。 [36] 
至1994年,主要渡口有:
牛棚港渡口,位於躍進農場北端,與江蘇省海門市青龍港隔江相望。有混凝土結構的江岸碼頭1座,混凝土躉船1艘及候船室和其他用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江岸跑道長25米,寬4米,碼頭跑道長16米,寬4米;候船室可供500名旅客候船。1989.年,在碼頭東側建造車渡碼頭1座,引橋長260米,寬40米。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公交車可直達渡口。
五七農場渡口,位於長征農場北端永隆沙東部,與啓東市三和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2班,建有候船室和售票房4間,候船室可供200名旅客候船。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北鴿龍港渡口,位於長征農場北端永隆沙西部,與海門市靈甸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1班,建有候船室、售票房3間s候船室可供150名旅客候船,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北堡港渡口,位於港沿鄉北沿,與啓東市三條港、吳倉港對渡。建有混凝土結構固定式碼頭1座,長10米,寬3.5米,渡口建400平方米候船室,可供300名旅客候船,候潮開航。每日來回1班。渡口設有飯店、旅館。
新村渡口,1991年11月建造,位於界河閘外。碼頭長8.5米,寬4米,泊位1個,與江蘇啓東市大新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2班,渡口處設有飯店、旅館。
新民渡口,1993年10月建造,位於北推蝦港港口東側。碼頭長8.5米,寬4米,與江蘇啓東市洪陽港對渡,候潮航行每日來回1班。 [37] 

崇明島對外航線

島南南門港、堡鎮港有定期班輪通上海市區,西北牛棚港有客輪通江蘇海門市,交通方便。 [2]  水上客運有崇明至上海,崇明至海門,崇明至啓東3條航線。
崇滬之間,舊時以木帆船為主要載客工具。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首航汽船海珠號。1953年9月,崇滬線客運由上海輪船公司經營,1956年改由長江航運局上海分局經營,1958年由上海市輪渡公司經營,1966年改由上海市內河航運公司經營。1970年9月,第一艘雙體客輪投入營運。雙體客輪核定載客2000名,能抗8級風,航行平穩,客艙寬敞。1984年崇滬客運航線有3艘雙體客輪常年行駛南門至吳淞和堡鎮至吳淞,每日各兩班。1984年5月,增開一班從南門至吳淞間的早晚班客輪。 [38] 
崇海、崇啓之間,明清時期,已有木帆船載客,自北沿渡口與海門、啓東對渡。解放後曾先後闢13條航線。1970年前,該航線客遠渡船均為機帆船,客位少,設備簡陋。1970年後渡船更新,間有新渡輪投入營運。航線全長一般為20公里,也有長至45公里和短至10公里的。 [39] 

崇明島所獲榮譽

2023年6月,入選“和美海島”名單。 [4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