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明區

鎖定
崇明區,上海市轄區,位於上海市東北部,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3平方千米,西接長江,東瀕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啓東市一衣帶水 [69] 截至2023年,轄16個鎮、2個鄉。 [70]  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68號。截至2022年末,崇明區共有户籍人口66.9萬人。 [71] 
崇明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素有“長江門户、東海瀛洲”之稱。 [69]  五代設靜海都鎮(今南通崇明鎮;元,崇明鎮升為州。明,崇明降州為縣。1958年,改隸上海市;2016年,撤縣設區。境內有G40滬陝高速,S128陳海公路是崇明南部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崇明主要景點有崇明學宮、唐一岑墓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獲得中國長壽之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榮譽稱號。 [1-2]  [38] 
2022年,崇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16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8237元,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48.6億元。 [71] 
中文名
崇明區
外文名
Chongmi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10151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上海市
地理位置
上海市北部、長江入海口處
面    積
1413 km²
下轄地區
16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城橋鎮人民路68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編碼
20215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6.9 萬(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 [71] 
著名景點
崇明學宮
唐一岑墓
上海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車牌代碼
滬C
地區生產總值
404.16 億元(2022年) [71] 

崇明區歷史沿革

楊吳天祚三年(937年),在顧俊沙設立崇明鎮,屬靜海都鎮遏使(今南通),崇明沙洲始有建置。末,李昪取代楊吳,國號大齊,後改國號唐(史稱南唐),繼續管轄崇明鎮。李璟繼位後,崇明鎮轄於靜海制置院(今南通)。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周軍佔南唐江北地,置靜海軍,旋改通州(今南通),轄靜海縣、海門縣,廢崇明鎮建置。
北宋,恢復崇明鎮建置,仍歸通州海門縣轄。南宋,韓侂冑、張循王、劉婕妤各有莊園設在姚劉沙,以取漁鹽之利。嘉定十五年(1222年),在姚劉沙設置天賜鹽場,抽徵鹽税,徑隸通州,淮東制置司領之。
崇明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崇明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3張)
元初,崇明隸兩淮都轉運使。至元十四年(1277年),因天賜鹽場舊址建崇明州,隸屬於揚州路。並於西沙設巡檢司,僅存的道安村改為道安鄉。
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改州為縣,仍隸揚州路,屬通州。洪武八年(1375年),改隸蘇州府。弘治十年(1497年),崇明縣兼隸於太倉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崇明縣專隸於太倉州。
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於江蘇南通、松江。1928年3月,外沙析置啓東縣。1949年6月,崇明解放,隸屬南通專區。
1958年12月,改隸上海市
2016年3月,撤銷崇明縣,設立崇明區。 [1]  [62]  [65-68] 

崇明區行政區劃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撥十二沙(山前、永興、扁擔、大年、小年、萬盛、龍珠、三角、丁家、藤盤、楊椿、湯家)隸通州。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十一沙(半洋、富明太平、烏桂、復興、大洪、戲台、永年、大安、小安、日盛)屬海門廳。光緒初年,與寶山縣爭崇寶沙,被判中分為界。
1928年3月,崇明外沙(又稱北沙)劃出,與海門縣呂四等地,設置啓東縣。
崇明區地圖
崇明區地圖(2張)
2005年5月,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劃入崇明縣。
2009年11月,長興撤鄉建鎮。 [62] 
截至2021年10月,崇明區下轄16個鎮、2個鄉: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鎮三星鎮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新海鎮東平鎮長興鎮新村鄉橫沙鄉。另轄:前衞農場、東平林場、上實現代農業園區, [3]  區人民政府駐城橋鎮人民路68號。

崇明區地理環境

崇明區位置境域

崇明區,介於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之間,西接長江,東瀕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江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啓東市一衣帶水,總面積1411平方千米。 [62] 

崇明區地形地貌

崇明島,地處長江入海口,面積1267平方千米,東西長80千米,南北寬13~18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凇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口南支水道,東鄰橫沙島,北伴崇明島。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千米,南北寬2~4千米。面積88平方千米,其中灘塗面積8.5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千米(不包括前衞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千米,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位於長江口南支東端,三面臨江,一面臨海。西靠長興島,北與崇明島遙相呼應,南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島呈海螺形,南北長12千米左右,東西寬8千米左右。平均海拔2.8米。總面積56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地面積26.8平方千米。尚有灘塗資源0米以上13333.33公頃、-5米以上44666.67公頃。周邊岸線30餘千米,其中南端約有2千米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62] 

崇明區土壤

崇明區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鹽土3個土類,以及8個土屬、35個土種。土壤耕作層厚度一般在3至5寸。3個土類呈東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條帶狀分佈。水稻土主要分佈在海橋、三星、合作、廟鎮、江口、港西、城橋等鄉及鰲山、新河、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南地區,佔全區集體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佈在綠華、港東、建設、新民、大新、港沿、合興、裕安等鄉及鰲山、豎河、堡鎮、五滧、向化、汲浜、陳家鎮等鄉沿南橫引河一線以北,佔全區集體耕地的39.99%;鹽土主要分佈在西北至東北部沿江沿海一帶,佔全區集體耕地的10.14%。

崇明區氣候

崇明區,地處北亞熱帶,四季分明,氣候温和濕潤,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温15.2℃。 [62] 

崇明區水文

崇明區地處長江入海口,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均受沿海潮汐影響,屬平原感潮河網地區,周圍潮汐屬非正規淺海半日潮型,流向基本為往復流。

崇明區自然資源

崇明區植物資源

崇明區除蘆葦、關草、絲草等外,遍及全區的各種草類主要有:馬齒莧(別名五行草、長壽菜,俗稱專諸草)、益母草(別名對月草、白花益母草)、蒼耳草(別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頭婆、狗耳朵草)、佩蘭(俗名蘭草、大澤蘭、孩兒菊、千金草、省頭草)、澤漆草(俗名貓兒眼睛草、乳漿草、倒毒傘、一把傘、龍虎草、鐵骨傘)、旋復草(俗稱蟛蜞頭花、金錢花、野油花、滴滴金、金錢菊、滿天星)、扁血草(別名扁竹、粉節草、通生草、桌面草、路邊草、七星草)、蒲公英(俗名鬼公英、黃花郎、婆婆丁、黃花早)、墨旱蓮(別名金陵草、蓮子草、墨斗草、墨菜、豬牙草、白花草、水旱蓮)、瓜婁(別名婁皮、婁仁、木瓜皮、木瓜子)、老虎腳爪草、土牛膝、紫浮萍、江剪刀草(俗名野油菜、蟛蜞菜)、杞子根(又名枸杞)、鳳茄(別名山茄子、鳳茄子)、龍葵草(俗稱五宅茄、烏疔草、七粒扣)、燈籠草(俗名酸漿草、天泡草、天燈籠)、金銀花、蘿摩(俗名天將克、奶漿草、婆婆針線花)、牽牛子(俗名黑醜、白醜、狗耳草)、沒娘藤(俗名金絲草;大葉金錢草)、天仙藤、車前草、竹葉絲草、茅根、望江南(俗名羊角豆、大吳風草)、雞尿藤(俗名臭屁藤)、螞蟻草、酢漿草、鳳尾草、葎草、瓦松(俗名瓦道花)、香附(俗名莎草、回頭草)、水蜈蚣(俗名水香草)、蒲包根(俗名水蠟燭)、烏蘞莓(俗稱野葡萄藤)、地膚子草(俗名掃帚草)、金絲荷葉草、枸骨(俗名貓兒刺)、鐵扁擔、臭梧桐、馬鞭草、地丁草、小青草、苦楝、水浮蓮、九龍根、大薊草、小薊草、馬蘭、牛頭令、合子草、紅澤蘭、青蒿、虎仗草、掛金燈、葶藶子、紫蘇子、水花生、綠萍、苣蕒、黃瓜草、苦菜、野刺莧、反枝莧、野大豆、田青、金花菜、藜、小藜、灰綠藜、拉拉藤、翅鹼蓬、繁縷、大馬蓼、水蓼、婆婆納、碎米薺、泥胡菜、天明精、血見愁、水竹葉、大蓬蒿、鼠麴草、大丁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馬唐、稗、牛筋草、白羊草、看麥娘、雀稗、狗牙根、結縷草、沼莎草、菰聚合草、小根蒜、金盞花、一年蓬、千金子、豬秧秧、地錦、刺果毛茛、鴨舌草等。

崇明區動物資源

崇明區獸類主要有黃鼠狼(俗稱黃狼),早年有刺蝟,現瀕絕跡。蟲類有蛇、壁虎、蜈蚣、大蟾蜍(俗稱癩蛤蟆)、青蛙、蚯蚓、蝸牛等。還有農作物害蟲的天敵147種。
崇明區鳥類品種繁多,東部地區是候鳥遷徒途中的棲息之地,常有丹頂鶴等珍稀鳥類歇足。侯鳥有132種,分別是:黑頸鸊鷉、綠鷺、中白鷺、夜鷺、黃斑葦、大麻、黑臉琵鷺、鴻雁、豆雁、白額雁、小天鵝、赤麻鴨、翹鼻麻鴨、針尾鴨、綠翅鴨、花臉鴨、羅紋鴨、赤頸鴨、赤膀鴨;白眉鴨、青頭潛鴨、鳳頭潛鴨、綠頭鴨、長尾鴨、斑頭秋沙鴨、普通秋沙鴨、松雀鷹、燕隼、鵪鶉、灰鶴、紅胸田雞、黑水雞、彩鷸、鳳頭麥雞;灰斑鴴、金(斑)鴴、蒙古沙鴴、鐵嘴沙鴴、中杓鷸、白腰杓鷸、紅腰杓鷸、黑尾睦鷸、斑尾睦鷸、鶴鷸、紅腳鷸、澤鷸、青腳鷸、白腰草鷸、林鷸、小青腳鷸、磯鷸、灰鷸、翹嘴鷸、翻石鷸、孤沙錐、大沙錐、扇尾沙錐、豆鷸、紅腹濱鷸、細嘴濱鷸、紅胸濱鷸、長趾濱鷸、烏腳濱鷸、尖尾濱鷸、黑腹濱鷸、彎嘴濱鷸、三趾鷸、勺嘴鷸、闊嘴鷸、反嘴鷸、紅頸瓣蹼鷸、灰瓣蹼鷸、普通燕鴴、海鷗、銀鷗、白額燕鷗、棕復杜鵑、大杜鵑、小杜鵑、長耳鴞、普通夜鷹、赤翡翠、三寶鳥、灰沙燕、家燕、金腰燕、毛腳燕、山鶺鴒、白鶺鴒、黃鶺鴒、田鷚、樹鷚、北鷚、水鷚、灰山椒鳥、虎紋伯勞、紅尾伯勞、黑枕黃鸝、禿鼻烏鴉、寒鴉、紅尾歌鴝、紅點頦、紅脅藍尾鴝、北紅尾鴝、白眉地鶇、虎斑地鶇、灰背鶇、烏灰鶇、白腹鶇、斑鶇、鱗頭樹鶯、北蝗鶯、大葦鶯、黑眉葦鶯、黃眉柳鶯,極北柳鶯、冕柳鶯、白眉(姬)鶲、黃眉(姬)鶲、鴝(姬)鶲、烏鶲、北灰鶲、白腹藍(姬)鶲、燕雀、黃雀、黑尾蠟嘴雀、錫嘴雀、黃胸鵐、黃喉鵐、灰頭鵐、赤胸鵐、小鵐、
崇明區鳥類還有小鸊鷉、灰雁、小葦、斑嘴鴨、環頸雉(雉雞)、紅腳苦惡鳥、白胸苦惡鳥、骨頂雞(白骨頂)、劍鴴、金眶鴴、環頸鴴、小杓鷸、半蹼鷸、黑嘴鷗、紅嘴鷗、白翅浮鷗、山斑鳩、珠頸斑鳩、火斑鳩、普通翠鳥、藍翡翠、雲雀、山鷚、慄耳短腳鵯、北椋鳥、灰椋鳥、喜鵑、小嘴烏鴉、鷦鷯、藍點頦、金眶鶲鶯;棕頭鴉雀、震旦鴉雀、麻雀、白腰文鳥、金翅雀、白頭鵐等類。

崇明區人口

崇明區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崇明區常住人口637921人。 [21] 
截至2021年末,崇明區共有户籍人口67.29萬人,比上年減少0.29萬人。户籍人口出生2018人,出生率2.99%;死亡7271人,死亡率10.78%;人口自然增長率-7.79%。 [37] 
截至2022年末,崇明區共有户籍人口66.9萬人,與上年相比減少0.38萬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1855人,出生率2.8‰;死亡7722人,死亡率11.5‰;人口自然生長率為-8.7‰。 [71] 

崇明區經濟

崇明區綜述

2022年,崇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25億元,增長4.7%,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96.15億元,下降11.8%;第三產業增加值283.76億元,下降2.1%。 [71] 
人民生活
2022年,崇明區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37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5元,增長6.2%。 [71]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崇明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79.8億元,比上年下降22.8%。從資金來源看,財政性投資方面,全年完成投資53.2億元,比上年下降45.2%,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9.6%;社會性投資方面,全年完成126.6億元,比上年下降6.8%,部分項目遭遇供應鏈瓶頸、物流運輸不暢、生產經營受阻等階段性問題。從投資構成看,建設項目投資全年完成89.6億元,下降31.4%;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前三季度對投資總額支撐作用明顯,第四季度有所下滑,全年完成90.2億元,下降11.9%,金悦逸庭、泊岸華庭、怡雅園、右岸雅苑等項目建設完成。從區域分佈看,城橋、長興、陳家鎮三大重點地區全年共完成投資134.2億元,佔全區投資總額的74.7%。 [71] 
財政
2022年,崇明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48.6億元,比上年增長37.2%。其中,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9億元,比上年下降16.6%。全區實現税收收入381.5億元,比上年下降16.8%,其中,增值税184.4億元,比上年下降23.9%,佔税收總量的48.3%。第一、二、三產業實現税收比重分別為-0.03%、28.89%和71.14%。
2022年,崇明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1.6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交通運輸支出、教育支出、衞生健康支出佔據前四位。繼續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綜合施策,加大各類資金統籌調劑力度,加強支出管理,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71] 

崇明區第一產業

2022年,崇明區實現農業總產值56.5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種植業產值30.4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0.6億元,下降50.1%;畜牧業產值10.5億元,增長38.9%;漁業產值12億元,增長5.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億元,增長6.7%。
2022年,崇明區完成15.7萬噸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綠色優質農產品認證率90%以上,綠色優質認證面積36.05萬畝,有25家45個產品新取得綠色認證、6家8個產品新取得有機認證、57家100個產品的綠色食品認證得到續展。開展256家綠色認證企業證後監管和檢查。加大農藥經營企業、門店監管力度,全年共檢查門店170家次,農藥實名制銷售率達95%。應用蔬菜綠色防控2.6萬畝,水肥一體化5280畝,實施土壤保育3800畝,全面推廣水產綠色養殖方式。完成17.87萬畝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創建,其中水稻面積16.4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47萬畝。 [71] 

崇明區第二產業

2022年,崇明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79.5億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9.7億元,比上年下降5.9%。海洋裝備產業完成總產值347.7億元,比上年下降0.1%,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2.5%。全區六大主導行業呈“二增四減”,實現產值392.5億元,比上年下降4.1%。全區實現工業銷售產值480.6億元,工業產銷率為100.2%;實現出口交貨值35.8億元,同比下降39.2%;工業戰略新興產業完成產值213.2億元,可比下降2.5%。 [71] 

崇明區第三產業

2022年,崇明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9億元,比上年下降6%。
2022年,崇明區各鄉鎮、園區引進各類企業2.2萬户,比上年下降57.2%;實現招商税收349.2億元,比上年下降21.3%,佔全區税收總額的91.5%。
2022年,崇明區累計進出口額145.1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出口額42億元,下降17.1%,進口額103.1億元,增長22.2%。全年新批准三資企業227家,比上年減少141家;三資企業累計投資29581萬美元,下降62.7%;累計註冊資本29570萬美元,下降68.2;累計合同外資16931萬美元,下降72.8%;實到外資17811萬美元,增長15.5%。
2022年,崇明區共接待遊客1240.6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4.7%,實現旅遊營業收入32.7億元,比上年下降35.4%。 [71] 

崇明區政治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副區長
截至2023年11月 [4-5]  [64] 

崇明區交通運輸

上海長江隧橋 上海長江隧橋
2021年,崇明區軌交崇明線一期工程(浦東到長興段)進入施工階段,長興島站已取得綠卡批覆。滬渝蓉高鐵項目,北沿公路改建工程、建設公路改擴建工程、崇明大道新建工程及崇明生態島環島防汛提標一期工程、陳海公路提升工程已完成項目建設;崇明生態島環島防汛提標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崇明生態島環島防汛提標一期工程生態修復提升正在推進前期工作。堡鎮汽車站改造工程已完成,進入試運營階段。崇明島公共貨運碼頭建設工程正在施工建設階段。
2021年,崇明區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項目17個,共計31.84千米。申報新河鎮、三星鎮、綠華鎮、港西鎮等4個示範鎮以及天亭路、虹橋路等11條示範路創建工作。花博園區周邊道路新建和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北沿輔道建成通車,相關配套道路照明工程完成並投入使用。南門、新河、石洞口水上客運場站改造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花博會新增水上運力“新徵程”鋁合金雙體高速船建造完成並投入運營。花博期間,集約化運輸167.96萬人次,佔比80.3%。
2021年,崇明區優化,完成公交站點規苑化建設(電子站牌一期),涉及7條線路、260套電子站牌。報廢柴油車36輛,更新新能源車58輛。2017-2021年累計更新新能源公交車607輛,公交車新能源化比例為95%左右。2021年8月在長興地區投放500輛公共自行車,全區共有1500餘輛公共自行車。落地落實城橋鎮利民路、堡鎮大通路、長興鎮豐福路三處申崇線下客點。

崇明區公路

滬陝高速 [2] 上海地鐵崇明線 [60]  穿過崇明區。

崇明區水運

水路有南門―石洞口、南門―寶楊、吳淞口―堡鎮等航線8條。截至2014年,崇明內河通航里程430千米,擁有航道里程173.84千米,其中六級航道161.68千米,七級、八級航道12.16千米。崇明區擁有五大客運碼頭和十大貨運港口的密集型水上交通網絡。

崇明區社會事業

崇明區教育事業

2022年,崇明區持續開展托幼一體化建設,新增向化幼兒園普惠性托育點,全區16個鄉鎮的34所幼兒園開設45個託班,提供900個託額,其中公辦園所提供840個託額,完成普惠性托育點鄉鎮覆蓋率89%、公辦園開設託班比例85%的目標。推進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化建設,項目化推進《義務教育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實施“2+X”攻關項目研究;調整完成崇西、崇中、崇東和長橫4個同學段學區組織架構;上海市實驗小學長興分校如期招生辦學。深化高中育人方式變革,全面實施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參與本市特色高中、“雙新”示範校項目校創建;完善以選課走班為特點的教學管理體系,2022年高考成績創近三年新高。
2022年,崇明區新建上海市實驗學校東灘高級中學項目,完成各單體工程的結構封頂;新建城橋生態社區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完成工可編制申報和施工圖審計等前期工作;上海交大國際農業與生態學院建設項目,完成騰地動遷和土地出讓;新建長興完全中學項目,做好項目控規編制、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與有關學校達成合作辦學意向;上外賢達學院項目施工進度按計劃推進。 [71] 

崇明區科學技術

2022年,崇明區,徵集各類科研課題187項,確定110個課題立項。引入上海碳中和技術創新聯盟入駐崇明,助力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碳中和示範區建設。推進崇明碳中和技術集成示範納入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崇明區碳中和狀態智能監測、評估與響應技術研究示範平台”等4個課題作為市級課題完成立項。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共有413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44家企業報名參加“2022年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其中,72家企業入圍共獲得了1430萬元市、區二級科技創新資金的支持,2家企業獲推薦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45個項目獲得了2303萬元市、區二級張江專項資金的支持。服務科技企業發展,全年完成認定登記技術合同813項,合同成交金額277073.69萬元;做好2022年度科技創新券區級配套補貼工作,19家科技企業共計財政補貼70.93萬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審批510家,比去年增加8家。
2022年,崇明區完成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編制,累計建成5G基站(邏輯站)3436個,本區萬人5G基站佔有率全市第一;梳理規模超過100個標準機架(2.5kW)的在用數據中心、在建數據中心,以及“十四五”期間規劃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底數,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資源優化配置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智能回收箱、智能取餐櫃、智慧零售終端等便民服務智能終端設施部署,為市民提供便捷的數字化服務體驗;完成政務外網二期工程建設,通過了市大數據中心的現場評估驗收,總體評價良好。 [71] 

崇明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崇明區圖書館 [7] 
國家一級文化館:上海市崇明區文化館 [8] 
2022年,崇明區承接市級各類活動40場,受眾3500人次;開展區級配送文藝演出220場,受眾27350人次;文藝輔導100場,受眾6650人次;藝術導賞50場,受眾3650人次;展覽展示100場次,受眾16650人次;農村數字電影1780場,受眾55612人次。籌辦文旅節慶活動,舉辦以“蝶變新時代花朝新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花朝節和以“饗受崇明不一樣的人間煙火”為主題的2022上海崇明鄉村文化旅遊節暨首屆美食狂歡季系列活動。 [71] 

崇明區體育事業

2022年,崇明區完成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20個,新建市民健身步道15公里,新建(改建)市民多功能運動場10片,新建長者運動健康之家5個,新建市民健身驛站8個。橫沙市民健身中心正常推進。東灘自行車小鎮配套項目納入第五輪生態島三年行動計劃。積極謀劃體育產業發展,印發《關於促進崇明體育產業發展的扶持獎勵辦法》,完善“兩鎮一帶十基地”規劃佈局,加快建立崇明體育產業發展的服務體系。推進東灘自行車小鎮、西沙康養旅居小鎮建設。積極推進活力新康養融合發展,引導“武醫養”活動項目向西沙康養旅居小鎮集聚。
2022年,崇明區承辦上海市國際龍獅網絡大師賽、第三屆東灘騎行節等全國比賽2項,上海紅土網球賽等市級賽事6項,舉辦第五屆上海(崇明)休閒體育大會等區級賽事35項,鄉鎮委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600多場次,組隊參加2022上海城市業餘聯賽等市級活動40多次。專業賽事方面,組建市運會崇明代表團,召開參賽動員會;完成市運會參賽運動員註冊22個項目,確定市運會參賽隊員337人;完成市運會反興奮劑宣傳和簽約工作,開展運動員反興奮劑宣教和集體宣誓;成功舉辦市運會馬術障礙賽和公路自行車賽。
2022年,崇明區34名教練完成國家級和市級通識培訓;完成2022年(第一批)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體育專業及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報名;完成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複核5人;向市級運動隊輸送競技體育人才22名。在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上,本區獲60金、36銀、42銅,實現了參賽項目、參賽運動員和獎牌數超過上屆市運會的目標。 [71] 

崇明區醫療衞生

2022年,崇明區開展醫聯體藥品集中議價採購,2021年啓動第一批和第二批藥品集採,至今分別節約1847萬元和820萬元採購資金,2022年8月第三批共有三大類別11個藥品確認中選,中選藥品藥價平均降幅46.95%,最大降幅達66.72%。開展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全年共節約耗材採購費用1277萬元。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全年簽約21.26萬人,簽約率84.57%,長護險評估2-6級的失能老人實現應籤盡籤。提升社區衞生服務能級,完成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互聯網醫院平台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間,共發放連花清瘟77.14萬盒、六神丸31.32萬盒、中藥預防方6.60萬帖;完成2022—2023年市中醫藥科研立項申報,完成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人才類項目培訓,7人完成上海市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引領計劃申報,14名鄉村醫生參加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 [71] 

崇明區社會保障

2022年,崇明區制訂本區新一輪促進就業扶持政策,審核發放各項區級就業扶持資金3548.21萬元。貫徹落實市級援企穩崗政策,制訂本區企業職工線上培訓實施辦法、兩項穩就業補貼實施細則,共審核通過企業2808家次,涉及1.95萬人次,補貼金額1461.03萬元。推進重點羣體就業幫扶,開展各類招聘活動90場次,805家次單位提供崗位3070個,區內全年新增就業921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人數4581人;幫助480名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創業,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7.62萬人次,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454人,本市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現就業比例91.93%,城鄉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的指標以內,均已完成年度目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建設區職業培訓信息系統;完善線上培訓信息審核系統,共受理955家企業備案申請,培訓職工8.49萬人次,發放補貼資金1422.36萬元。深化創業帶動就業,共審批通過市、區級創業補貼資金申請362家次,發放863.27萬元。統籌推進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完成轉移來滬就業農村勞動力1263人,其中脱貧勞動力278人,均已完成年度指標。
2022年,崇明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引導無賬户人員參保,新納保178人,城鄉居保覆蓋率99.74%,居全市第一;全區城鄉居保參保人數20.97萬人,養老人數16萬人。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至1300元,養老金平均領取水平1520元。修訂徵地人員保障政策,共辦理徵地項目23個,落實被徵地人員社會保障293人,發放徵地養老人員生活費1080.1萬元。依法開展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工作,共受理工傷認定案件2302件,鑑定1922件。加強養老服務政策支撐,制定《崇明區養老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新增2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分中心)(市指標2家),新增10家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市指標1家),改建50張認知障礙照護牀位(市指標50張),實施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120户(市指標50户),新建26家市級示範睦鄰點(市指標8個),新增2家鄉村長者照護之家(市指標2家)、3家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無市指標)。完善社區“養老顧問”試點,試點社區養老顧問點368個,社區養老顧問員807名,接待12786人次。
2022年,崇明區開展元旦春節幫困送温暖活動,投入救助資金4865.77萬元,受益羣眾9.9萬多人次。對低保、重殘等部分困難人員發放糧油幫困電子卡12580張,充值虛擬金額1118.48萬元。疫情期間,兜住兜穩困難羣眾基本生活,發放菜價臨時補貼17824人次、178.24萬元;發放臨時價格補貼53001人次、557.01萬元;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14929人次、1555.08萬元,實施臨時救助37人、4.92萬元。啓動價補聯動機制,發放9月份臨時價格補貼59409人、421.8萬元。截止12月,全區累計救助各類困難對象383967人次,發放救助金22658.32萬元(含綜合幫扶1840人次,583.5萬元)。 [71] 

崇明區歷史文化

琵琶藝術(瀛洲古調派)
琵琶藝術(瀛洲古調派),發源並長期流傳於上海市崇明島,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賈公達、範正奎、李連誠、宋慧玉等糅合南北琵琶演奏風格,承襲古曲而自出新意,逐漸形成了瀛洲古調派。琵琶演奏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勁,輪法密而清”,主張“慢而不斷,快而不亂,雅正之樂,音不過高,節不可促”。演奏曲目多為文板小曲,每曲描寫一個場景或一種事物,既可獨立演奏,又可組合聯奏,這在中國琵琶流派中是絕無僅有的,為中國著名的琵琶流派。 [9]  2008年,琵琶藝術(瀛洲古調派)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119。 [10] 
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是流行於江蘇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區的絲竹音樂的統稱,因樂隊主要使用二胡、揚琴、琵琶、三絃、秦琴、笛、簫等絲竹類樂器而得名。
江南絲竹曲調優美淳樸,清新悦耳,輕快明朗,綺麗優雅,其技法豐富多彩,變化層出不窮,顯現出“小、細、輕、雅”的藝術風格。是江南水鄉音樂文化的傑出代表,其演奏技法和音樂風格藴藉含蓄,包含着追求謙沖、協調的深刻文化內涵,在民族音樂史、戲曲、民俗等方面都深具實踐和理論研究價值。 [11]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 
崇明山歌
崇明山歌,是流傳在崇明島上的“民歌”與“民謠”的總稱。具有江南民歌特徵,但又具有自身特色。以獨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語言樸素、清新、自然、流暢,既乾脆坦率,又生動形象,幽默含蓄、真摯感人。內容豐富多彩,其中尤以勞動歌、生活歌、情歌、哭喪歌等數量最多。常用的崇明山歌曲調有“四句頭山歌”“對花調”“倚欄杆調”“採茶調”“東沙調”“牌名調”“喊牛調”“白魚號子”“香袋調”等30多種。 [12]  2021年,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3] 

崇明區風景名勝

解放崇明島登陸紀念碑
解放崇明島登陸紀念碑 解放崇明島登陸紀念碑
解放崇明島登陸紀念碑,位於上海市崇明縣新河鎮新藝村。1999年6月2日,被公佈為崇明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4]  1949年5月30日,為解放崇明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二十五軍七十五師從長江南岸瀏河口橫渡長江,主力從新河鎮海橋港登陸。6月2日,島上守敵投降,崇明島全境解放。 [15] 
豎河鎮大燒殺遺址
豎河鎮大燒殺遺址,位於上海市崇明區豎新鎮躍進村1016-1號。佔地面積5.3畝,內設豎河鎮大燒殺遇難同胞紀念碑、3000平方米祭掃廣場和300平方米的侵華日軍豎河鎮大燒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豎河鎮大燒殺遺址傳承着崇明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深刻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侵華、侵崇的滔天罪行,有力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篡改和美化侵略歷史的倒行逆施,有效維護和還原歷史事實真相,警示世人銘記歷史、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倡導愛國自強、維護和平。 [15] 
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上海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上海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
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由“一園三館一站”組成,西沙地質公園,崇明島西沙濕地科普館,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館、前衞村木化石科普館及崇西濕地科學實驗站。 [16] 
崇明區烈士館
崇明區烈士館,位於崇明中部新河鎮新開河路279號,始建於1951年,原名烈士紀念塔,1957年更名為崇明縣烈士館,2017年更名為崇明區烈士館。佔地面積14520平方米。烈士紀念設施主要有: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碑、革命史蹟陳列館和廣場雕塑。 [15] 
崇明區科技館
崇明區科技館,位於崇明區城橋鎮崇明大道7887號。建築總面積5000平米,展區面積2700平米。科技館展區共兩層,設序廳、四個主展區和4D科普影院六個部分。 [15] 
崇明區檔案館
崇明區檔案館,位於崇明區城橋鎮定瀾路1588號,總建築面積12840平方米,是華東地區較為先進的檔案館之一,實現了五位一體的功能定位——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保管基地、檔案利用服務中心、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文件管理中心作用於一身。館內常設“老物件新故事——崇明生活記憶展”,展現百年間崇明民生的變遷。又設“崇明生態島建設史料展”,圍繞崇明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旅遊資源、經濟發展、生態建設等主題,展示勤勞樸實的崇明人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創造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15] 

崇明區地方特產

崇明白扁豆
崇明白扁豆,上海市崇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崇明白扁豆,肉質細嫩易酥,清香味美,是夏淡季節餐桌佳餚,還可製成湯糰餡料。含維生素B、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磷、鐵、鋅、鈣等多種礦物元素,其蛋白質、澱粉和糖類的含量高於蓮子,具有滋補調養之功效。 [18]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上海市崇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崇明老毛蟹,又名中華絨螯蟹、崇明清水蟹,因其兩隻大螯上生滿了細密的絨毛,故俗稱“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特點。崇明老毛蟹個小、殼薄,肉質細密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物質。
2007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崇明老毛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9]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上海市崇明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崇明老白酒,有着700多年的歷史積澱,其釀造技法2009年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2007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崇明老白酒”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9] 
崇明沙烏頭豬
崇明沙烏頭豬,上海市崇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沙烏頭豬是太湖流域著名的地方豬種之一,產於長江口的崇明島,屬於江海型豬種,以產仔數多、繁殖力高而著稱,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繁殖力高等特點,其肉質鮮美、肉色鮮紅、嫩而多汁。[1-2]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崇明沙烏頭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2] 
崇明香酥芋
崇明香酥芋,上海市崇明區特產。
崇明香酥芋,獨具風味,不僅肉質細膩,而且自帶甘香,即使長時間煮燜,也不會糊爛,即使表面酥軟,裏面也是依舊保持着粉酥香甜的口感。 [23]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上海市崇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崇明白山羊,是崇明區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等特點,經國家農業部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崇明白山羊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崇明白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4] 
崇明金瓜
崇明金瓜,上海市崇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金瓜,成熟瓜皮金黃色,故名金瓜。味形似海蜇,鮮嫩清香,鬆脆爽口。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崇明金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5] 
崇明水仙
崇明水仙,上海市崇明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崇明水仙,是上海唯一獲評“雙地理標誌”的特色花卉,同時也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6] 

崇明區著名人物

朱顯謨
朱顯謨,1915年生於上海崇明。194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保所第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譽所長。 [27] 
施藴渝
施藴渝,女,1942年4月出生,生物物理學家,籍貫崇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28] 
施仲衡
施仲衡,1930年12月生於蘇州,籍貫上海崇明。1949年8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9月唐山工學院土木系學習,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9] 
殷成章
殷成章,上海崇明人,1915年3月出生,1940年10月參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蘇南行署秘書,華東大區財政部税務總局會計處、華東大區財政部預算處處長,中央財政部預算司常務副司長,貴州省財辦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7] 

崇明區榮譽稱號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30] 
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31] 
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32] 
全國雙擁模範城 [33]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 [34] 
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 [35]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36] 
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37] 
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38] 
“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39] 
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40] 
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41]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42]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43]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44] 
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45] 
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46] 
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47] 
首批“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 [48] 
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49] 
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50] 
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51] 
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52] 
創建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第一批)
[53]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
試點地區 [54]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 [55] 
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 [56] 
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 [57] 
2021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58] 
畜牧大縣和畜禽糞污資源量大縣 [59] 
2022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 [61] 
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 [6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