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岳飛第三次北伐

鎖定
岳飛的第三次北伐發生於紹興六年(1136年)十一月期間。岳飛率岳家軍反擊偽齊劉豫的進攻,是一次小規模的北伐,進軍至蔡州一帶收兵,俘獲偽齊戰馬三千匹。
(概述圖片來源 [1] 
名    稱
岳飛第三次北伐
發生時間
1136年
地    點
鄧州、唐州、蔡州等地
參戰方
宋軍、偽齊軍、金軍
參戰方兵力
金、齊聯軍五萬人以上,岳家軍三萬八千人以上
主要指揮官
岳飛
劉豫

岳飛第三次北伐戰爭背景

岳飛第三次北伐偽齊舉兵攻宋

岳飛第二次北伐剛剛結束,偽齊劉豫就立刻組織反攻。劉豫先是向金廷請求援兵,這時金太宗已經病死,原來的當權人物,也是劉豫的主要靠山高慶裔被殺,曾經執掌大權的完顏粘罕(漢名宗翰)也已失勢,完顏撻懶(漢名昌)一派開始掌權。完顏蒲魯虎(漢名宗磐)反對派援兵給劉豫,新繼位的金熙宗於是只讓完顏兀朮(漢名宗弼)屯兵濬州黎陽縣(今河南浚縣西北),以觀動靜 [2] 
劉豫未請到金兵,便強行在偽齊境內簽發鄉兵二十萬(一説三十萬),於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兵分三路向南宋淮南西路發動進攻:一路由劉豫次子劉麟從壽春府(治下蔡,今安徽鳳台縣)進犯廬州(治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一路由劉豫侄子劉猊自紫荊山出渦口攻濠州定遠縣(今安徽定遠縣);一路由孔彥舟由光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縣)趨六安軍(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市)。這樣的部署,正擊中了南宋軍事佈局中“張俊劉光世楊沂中韓世忠岳飛分屯諸州,而沿江上下無兵”的弱點。 [3] 

岳飛第三次北伐張浚獻策退齊

劉豫謊稱聯合了金軍一齊南下,南宋方面駐屯廬州的劉光世和駐屯泗州盱眙縣(今江蘇盱眙縣)的張俊聞訊大恐,馬上向宋廷請求增兵,而且準備放棄廬州、盱眙南撤。朝中左相趙鼎也主張退保江南,並建議宋高宗調岳飛全軍東下支援淮西,高宗同意了。在鎮江府(治丹徒,今江蘇鎮江市)視師的右相兼都督張浚接到趙鼎為宋高宗草擬的“條畫項目”,馬上上書表示反對,認為一旦放棄淮南則江南亦不可保,向高宗提出各軍掩擊可保必勝的策略,並反對調岳家軍東下,“岳飛一動,則襄、漢有警,復何所制” [4]  。宋高宗接到張浚奏札,認識到守衞淮南的重要,轉而同意張浚的主見,但他仍把保淮希望寄託在岳飛身上,下詔急令岳飛“催促全軍人馬急去江、池州 [5]  ”。岳飛因多年在盛夏冒暑用兵,又為母喪痛哭過甚,目疾正劇烈發作,以至住所中都要用厚重的簾幕遮光 [6]  ,但他還是奉命遣發兵力前往江州(治德化,今江西九江市)。
張浚堅持貫徹自己的主張,當他聽到劉光世開始後撤的消息,便立即向劉下令: “若有一人渡江,即斬以徇! ”宋高宗也授命張浚:“有不奉命,當依軍法從事!”劉光世懾于軍令,不得不重返合肥。偽齊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沒有金人作靠山,其戰鬥力並不強,三路進攻分別被韓世忠、楊沂中、張俊等部擊退 [7]  ;淮西宋軍乘勝追擊,然而劉光世遇伏大敗 [8]  ,張俊、楊沂中攻打壽春府,也不克而還 [9]  [1]  [10] 

岳飛第三次北伐戰爭前奏

岳家軍 岳家軍
在宋廷不斷向鄂州岳家軍大本營遞發詔旨和省札時,淮西的劉光世、張俊等已奉命還軍迎戰,但宋高宗仍然堅持召岳家軍東下 [11]  。待岳飛率軍趕到江州,淮西戰事已成定局,高宗只得又命岳飛回師 [12]  。然而岳家軍主力部隊和襄陽府等地前沿守軍的調動 [13]  ,卻給了偽齊可乘之機。十月底及十一月初,劉豫又捲土重來,聯合部分金軍,向岳家軍防區發動猛烈進攻。金齊聯軍有兩個主攻方向:一是指向岳飛軍新收復的商州(治上洛,今陝西商洛商州區)、虢州(治虢略,今河南靈寶市)地區,一是直指唐州(治泌陽,今河南唐河縣)、襄陽府(治襄陽,今湖北襄陽市)、鄧州(治穰縣,今河南鄧州市)地區,而以後者為此次進攻的主要目標。金、齊軍出動的兵馬相當雄厚,僅向虢州進攻的金軍就有一萬五千餘人,馬三千餘匹,偽齊軍二萬餘人,馬二千餘匹;進攻商州的一股為一萬餘人;侵犯唐、襄、鄧、信陽軍的兵力也非常“厚重” [14] 
岳飛於十一月上旬左右啓程返鄂,途中就接到部將的告急軍情,十一月十五日,岳飛即親自率軍連夜渡江,支援前沿部隊 [15] 

岳飛第三次北伐戰爭過程

岳飛第三次北伐岳家軍北上反擊

岳飛出師之前,部將們就已多次抵擋住金、齊軍的進攻:在虢州,統制官寇成兩次擊退上千騎兵的進攻 [16]  ;十一月十日,王貴以少擊眾,在離唐州何家寨 [17]  不遠的大標木大敗兵力勝己近十倍的劉豫之弟偽齊五大王劉復,劉復僅以身免 [18]  ;次日,駐守信陽軍(治信陽,今河南信陽市)的崔邦弼的部將秦祐也於長台鎮(今河南信陽市北長台關)“殺散賊馬” [16]  ;寇成也反攻得勝,但他擅殺俘虜五百人,岳飛認為其功不抵罪,上奏請罰 [19]  。岳飛命張憲率一萬人馳援鄧州,迎戰偽齊西京留守司統制郭德、魏汝弼、施富、任安中等部共五萬人,張憲以輕兵誘敵之計大敗偽齊軍,俘虜郭德、施富等一千人,俘獲戰馬五百餘匹,魏汝弼等逃回西京河南府(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被派往唐州的牛皋率將官王剛等人以步兵八千於方城縣(今河南方城縣)東北的昭福擊敗數萬偽齊軍,追擊至和尚寨,斬將官馬汝翼,並俘虜一千人,俘獲戰馬三百多匹 [20-21] 
岳飛到達唐州前線時,大敗劉復的王貴一軍已經追擊偽齊進入蔡州境內(治汝陽,今河南汝南縣),岳飛決定帶二萬兵力(其中戰鬥部隊一萬四千人)和十天的糧草跟進,如能攻佔州城,則相機奪取,佈置完防務,再行班師。岳飛對蔡州州城做試探性的進攻,但城池防守嚴密,一時難以強攻急下,因糧草不能持久,岳飛決定班師 [22] 

岳飛第三次北伐牛蹄之戰

得知岳飛班師,劉豫此前在蔡州附近設下的由李成、李序、商元、孔彥舟等十將率領的十萬伏兵立即出動,意圖堵截圍殲北進蔡州的岳家軍,甚至直搗鄂州岳家軍大本營。岳家軍退至白塔時,李成率兵追來,王貴指揮騎兵迎戰,打退這支追兵,並追擊了五宋裏有餘 [23]  。李成仍不肯罷休,增兵再追,遭遇負責殿後的踏白軍統制董先。董先憑藉地勢故佈疑陣,命麾下將士埋伏在樹林中,自己單槍匹馬佔據一座河橋待敵。李成見了董先,便道:“汝勿走,我今先擒汝!”董先回應道:“我定不走,只恐汝走耳!”偽齊軍懷疑有伏兵,不敢貿然直進,派兵挑戰時,董先便喚出一二隊戰士迎戰;偽齊軍稍一退卻,岳家軍就又返回林中。雙方僵持良久,岳飛親率大軍前來接應,李成望見羣山中如銀流般湧出的岳家軍,登時率先逃遁,偽齊軍隨之逃奔了幾十宋裏。岳飛渡河緊追不捨,將偽齊軍趕至牛蹄地方,趁他們正欲進食,發動伏兵,四面合擊齊軍。偽齊軍驚亂不已,擁入山澗而死者不計其數,屍體堆積滿谷。此戰中,岳家軍俘虜了偽齊幾十員將領,幾千名兵士,並俘獲戰馬三千匹 [24-26]  [1]  [10] 

岳飛第三次北伐戰爭結果

牛蹄之戰結束後,岳飛下令將俘獲的偽齊將官押解到“行在”平江府(今江蘇蘇州),而給偽齊兵士們分發銅錢,將他們全部釋放,並親自對他們訓話説:“汝皆中原百姓,國家赤子也,不幸為劉豫驅而至此。今釋汝,見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軍前進恢復,各率豪傑,來應官軍。”俘虜們歡呼而去 [27] 
班師後,因為“掩殺逆賊五大王劉復、李成等,累立奇功”,王貴晉升為正任的棣州防禦使,牛皋升為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和建州觀察使 [28]  [1] 

岳飛第三次北伐戰爭評價

岳飛第三次北伐政治評價

岳飛此次打退金齊聯軍的進攻,前後不到一個月。這次回援,又一次粉碎了偽齊軍的反撲,使得劉豫岌岌可危的兒皇帝地位再次受到動搖,加快了這個金人傀儡被廢黜的進程。據宋廷嘉獎岳飛的制詔,説這次北伐“加兵宛、葉之間,奪險松柏之塞”,“至於牛蹄之役,尤嘉虎鬥之強,積獲齊山,俘累載道” [29]  ,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岳飛第三次北伐軍事評價

第三次北伐論其規模、聲勢和戰績,是岳飛四次北伐中最小的。但是,淮西劉光世、張俊和楊沂中三部共同作戰,方才打敗來犯的偽齊軍;而從商州到信陽軍,地域更加廣闊,岳家軍在單獨作戰的情況下,少數前沿部隊仍能擊敗金、齊聯軍,由防禦轉入反攻。相形之下,仍然顯示了岳家軍的戰鬥力。然而由於秦檜秦熺父子對歷史的篡改,淮西的戰績被誇大了,岳家軍的軍功卻被抹殺了 [30]  [1]  [31]  [10] 
參考資料
  • 1.    王曾瑜.《盡忠報國——岳飛新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 2.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下稱《要錄》)卷105紹興六年九月庚寅。
  • 3.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下稱《會編》)卷169,《要錄》卷105紹興六年九月庚寅,《朱文公文集》卷95張浚行狀,宋·李綱《梁溪全集》卷91《奏陳防秋利害札子》,宋·熊克《中興小紀》卷20引《趙鼎事實》。劉豫所籤鄉兵數,《會編》作二十萬人,《要錄》作三十萬人。
  • 4.    《要錄》卷105紹興六年九月庚寅,卷106紹興六年十月丁酉,《朱文公文集》卷95張浚行狀。
  • 5.    宋·岳珂《鄂國金佗稡編》(下稱《金佗稡編》)卷14《目疾乞解軍務札子》。
  • 6.    《金佗稡編》卷13《乞宮祠札子》,卷14《乞終制第三札子》,卷7《鄂王行實編年》。
  • 7.    《要錄》卷106紹興六年十月丁酉,戊戌。
  • 8.    宋·趙鼎《忠正德文集》卷8《丁巳筆錄》。
  • 9.    《會編》卷170,《要錄》卷106紹興六年十月癸丑。
  • 10.    龔延明.《岳飛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 11.    《金佗稡編》卷1高宗手詔,卷14《目疾乞解軍務札子》,《鄂國金佗續編》(下稱《金佗續編》)卷7《目疾令不妨本職治事省札》。據《要錄》卷106,十月四日戊戌,張浚已督劉光世還軍,十月十日甲辰,楊沂中捷於藕塘,而岳飛遲至十月十六日,尚未發兵,都督行府亦於同日仍在催促岳飛出兵。
  • 12.    《要錄》卷106紹興六年十一月癸酉。
  • 13.    《金佗稡編》卷14《目疾乞解軍務札子》。
  • 14.    李綱《乞遣兵策應岳飛奏狀》(《梁溪全集》卷92)引岳飛公文:“今月(紹興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據統制官寇成等四狀申,稱自虢州獲捷〔之〕後,再撫存商、虢、西京長水、福昌、永寧、伊陽一帶百姓了當。於十月二十七日探報蕃、偽賊馬侵犯鐵嶺關,其守隘鄉兵統領申,稱賊馬厚重,支吾不住。成等所統人馬不多,遂移寨前來橫澗,設伏堤備。於二十九日,有馬軍千餘匹前來見陣,掩擊敗走,殺死賊兵百餘人,奪馬二十餘匹,內辨認得有蕃人三二十人。至三十日,有軍馬千餘騎再來衝突,成等鼓率官兵向前,迎敵掩殺,賊馬退走,殺死數十人,活捉八人。內七人系蕃人,重傷,相繼皆死,問不得蕃人頭領姓名。一名系劉豫人高收通,説得蕃人有一萬五千餘人,馬有三千餘匹;劉豫有二萬餘人,馬有二千餘匹,依舊系偽王太尉、韓觀察、傅安撫、成大尹等統率。當時追趕,問其賊眾埋伏數路,分頭依布前來。成等為見賊馬勢重,即時拽領軍馬,於朱陽五里川擇利下寨。伏乞使司火速星夜差撥軍馬,前來救援。同日,又據商州駐紮準備將賈彥十一月初一日申:蕃、偽賊馬一萬餘人,已犯商洛縣。又據統制官王貴十一月初四日申:何家寨偽五大王聚集蕃、偽賊馬重厚,亦有在舊唐州下寨,侵犯襄陽界分。並鎮汝軍賊勢重厚,見侵犯鄧州界作過。貴雖已遵依使司差到幹辦於大夫備傳指揮,措置事宜,更乞疾速差撥軍馬前來,同共掩擊。並於十一月十一日,據統制官崔邦弼今月初六日申:賊馬侵犯信陽軍作過,遣發將官秦祐,於長台鎮殺散賊馬,追趕至望明港大寨。為見賊馬眾多,卻拽領軍馬回信陽軍下寨。伏乞使司疾速差添軍馬前來,同共掩殺。飛契勘諸處申,賊馬分路前來侵犯,意欲決圖上流。飛雖目疾未安,不免將帶在寨軍馬,過江措置外,申本司照會。”
  • 15.    《金佗稡編》卷18《進兵渡江申省狀》。
  • 16.    見上引李綱《乞遣兵策應岳飛奏狀》中轉引岳飛公文。
  • 17.    《金佗續編》卷5《照會偽齊已差人佔據州郡省札》。《金佗稡編》卷7《鄂王行實編年》説“時偽齊於唐州北何家寨置鎮汝軍”系誤。
  • 18.    《金佗稡編》卷19《何家寨捷報申省狀》,卷7《鄂王行實編年》。
  • 19.    《金佗稡編》卷9《遺事》,《金佗續編》卷3《寇成等擅殺賊兵宣諭戒勵諸軍詔》,《要錄》卷107紹興六年十二月己亥。
  • 20.    《會編》卷207《嶽侯傳》。王剛,原作王綱,據《金佗稡編》卷16《郾城縣北並垣曲縣等捷奏》,《金佗續編》卷12《乞追回王剛所帶人數當直使喚省札》改。
  • 21.    《三朝北盟會編》卷207《嶽侯傳》  .岳飛資料網——夢繞神州路[引用日期2015-03-16]
  • 22.    《金佗稡編》卷19《何家寨捷報申省狀》,《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蹟,《宋會要》兵18之38。
  • 23.    《金佗稡編》卷7《鄂王行實編年》,《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蹟。
  • 24.    《金佗稡編》卷7《鄂王行實編年》:”(王)貴等回至白塔,李成率劉復、李序、商元、孔彥舟、王爪角、王大節、賈關索等並兵來,絕貴歸路。貴以馬軍迎擊,賊兵盡敗,追殺五里餘。還至牛蹄,賊復益兵追及之,有數千騎,方渡澗,為董先所擊,盡擁入澗中,積屍填谷。得馬二千餘匹及衣甲、器仗等,降騎兵三千餘人。賊兵之繼來者,望見官軍,皆引遁。“
  • 25.    《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蹟:“董先為殿,劉豫伏兵俟我軍退,則追而掩之。我之後軍逢彼踏白者,為親戚,且素聞公(岳飛)之德,遂泄其計曰:‘汝宣撫自來,有兵二萬人,七分披帶,持十日糧,今糧盡而歸。劉豫遣李成等十大將,各將萬人,先各賜宅一區、宮女十人,徑來掩彼軍。約盡擒之,直造鄂州。我軍人持一繩,得南軍,穿其手心,每十人作一串,鼓行東下,今即至矣。’董先見賊悉得我軍之實,馳報公。董先遂擇險地,伏其軍於林莽中,獨據河橋以待之。須臾,李成等至,見董先,舉繩以告之,悉如踏白者之言,謂董先曰:‘汝勿走,我今先擒汝!’先答曰:‘我定不走,只恐汝走耳!’賊見董先待之閒暇,疑有伏,不敢徑進。每遣兵來戰,董先則旋出林中兵一二隊以應之;彼退,則又歸於林中,賊益疑。相持久之,公領大軍復回。李成等望見如銀山擁出於眾山中,即遽奔潰。公渡河追之,三十里而止,擒其將數十人,俘其軍數千人而歸。”
  • 26.    《金佗續編》卷28孫逌編《嶽王飛事蹟》:“(董)先遂與牛皋等議日:‘諸君要與虜戰,今日正當效力,須死戰可矣。’既擊虜,先身插數小旗,用小鼓、小鑼與虜騎對壘,使步人皆坐。先出戰,走馬觀軍畢,候虜騎近,出小旗,軍起立,再旗,戳定,鳴小鼓,前擊。虜眾不動,鋪槍作走勢。虜騎方向前,再鳴鼓向敵,又未動。如此者三,虜騎動,分四頭項擊。虜騎歸至唐州界牛蹄、白石,方飯,伏起,旗幟遍山,虜實驚怖,俘獲甚眾,得馬三千疋,騎兵千餘人。王得此馬三千疋,軍勢大壯。先除軍職、正任承宣使。”
  • 27.    《金佗續編》卷27黃元振編岳飛事蹟。
  • 28.    《要錄》卷109紹興七年三月甲子,《宋會要》兵18之38。
  • 29.    《金佗稡編》卷1高宗手詔,《金佗續編》卷2《起復太尉加食邑制》。
  • 30.    由於秦檜父子對歷史的篡改,使得岳家軍紹興六年冬的戰績在《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重要史籍中幾乎一無所述,只能依據《金佗稡編》卷7《鄂王行實編年》、一些原始文件和較可信的記錄得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 31.    王曾瑜.岳飛幾次北伐的考證[J].文史(第六輯),197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