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岱河

鎖定
岱河是1935年人工開挖的河道,發源於蕭縣的三座樓於淮北市郊區雙莊匯入龍岱河全長41.42km,來水面積789km。1957年為了減輕岱湖窪地的災情,開挖了新岱河,利民溝由三座樓改道向南在岱橋入岱河。
1958年為了開發閘河煤田,挖了蕭濉新河,岱河從瓦子口以上截入蕭濉新河,岱河被分為上、下兩段,稱岱河上段、岱河下段。1973年又把利民鐵路以北的來水改道入大沙河,至此鐵路以南至瓦子口的改道段稱岱河上段,屬蕭濉河水系,
該河道長35.05km,集水面積278km。而三座樓至岱橋的岱河老道稱老岱河,屬岱河上段的支流,全長20.32km,集水面積103.86km,其中銅山縣來水面積16.15km。 [1] 
中文名
岱河
外文名
Dai River
地理位置
安徽蕭縣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03.86km
長    度
41.42km

岱河歷史沿革

1935年人工開挖的河道,發源於蕭縣的三座樓於淮北市郊區雙莊匯入龍岱河全長41.42km,來水面積789km。1957年為了減輕岱湖窪地的災情,開挖了新岱河,利民溝由三座樓改道向南在岱橋入岱河。
1958年為了開發閘河煤田,挖了蕭濉新河,岱河從瓦子口以上截入蕭濉新河,岱河被分為上、下兩段,稱岱河上段、岱河下段。
1973年又把利民鐵路以北的來水改道入大沙河,至此鐵路以南至瓦子口的改道段稱岱河上段,屬蕭濉河水系,
岱河 岱河
上世紀90年代因沿岸開設大量小造紙廠而污染嚴重,後經治理水質有所恢復,但因長久淤積,已難以恢復至原來清澈美麗的狀態。

岱河地理環境

岱河位置

岱河上段是蕭縣中部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自龍海鐵路南董莊至瓦子口入蕭濉新河,全長35.05km,流域面積278km,其中山丘區面積41.8km。流域內有蕭縣楊樓鎮、聖泉鄉、龍城鎮、馬井鎮、杜樓鎮等5個鄉鎮,人口中16.746萬人,耕地27.6萬畝。
岱河

岱河地質

流域內為歷史上的黃泛區,土地表壤為沙土、沙壤土,土壤較肥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黃豆、棉花等旱作物。糧食年平均單產500kg以上,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
主要支流有老岱河、利民支溝、利黃溝、曲仙河等。流域內主要地形為山丘、平原,北部高程37.5左右,岱湖窪地最低高程33..4米,山峯高程246.2m,流域內西北至東南自然比降約1/7000,每逢暴雨,山水、高地水順勢匯流較快,搶佔河槽,澇水無法及時排出,洪澇災害嚴重,岱湖窪地受災最重,制約了本流域國民經濟的發展,亟需儘快治理。

岱河河道治理

日前,蕭縣岱河上段治理工程順利通過了市水利局組織的竣工驗收。
蕭縣近年來把岱河治理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按照三年清淤、五年綜合整治,分期、分批、分段逐步治理。該縣在2009年投入200餘萬元治理7公里和2010年投入100多萬元治理1公里的基礎上,再投入300餘萬元治理1.5公里,以切實改善流域環境,造福沿岸百姓。在治理工作中,區內所有污染企業一律關閉,廁所、垃圾站點一律搬遷,生活污水下水道一律改向,確保治理後的岱河不被再污染。
驗收委員會通過查看工程現場,聽取參建單位彙報,審閲工程檔案資料,認為該工程已完成單元工程個數35個,合格率100%,其中優良28個,優良率71.8%,重要隱蔽單元工程與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全部優良。驗收工作組經過認真討論,一致同意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