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岫巖皮影

鎖定
俗稱“驢皮影”,明清時傳入岫巖,是深受民眾歡迎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中文名
岫巖皮影
別    名
“驢皮影”
傳    入
明清
傳統影目
《四平山》、《五鳳山》

岫巖皮影發展歷史

皮影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經過與滿族文化的不斷融合、演變,在岫巖境內逐漸形成了南、北、中3派,分別以哨子河的趙連信、韭菜溝的方延棟、石灰窯子的趙德懷為班頭,風格各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全縣有19箱60多部影目,傳統影目有《四平山》、《五鳳山》、《西遊記》、《萬寶陣》、《凌花鏡》、《破洪州》等。1950年後出現新編歷史故事《黃巢》,並創作現代影目《參軍光榮》、《識字好》、《送公糧》、《劉胡蘭》、《中朝兩國》等20餘部。1953年和1955年,縣內皮影藝人蔘加全省影戲調演,先後獲優秀表演獎。1979年黃花甸鄉和偏嶺鄉藝人於高偉、汪福文,將原23.3公分高的小影人,改製為40公分高的大影人,雕刻美觀大方,色彩清新,使皮影藝術的挖掘整理和創作革新又產生了一次突破。1984年全縣有皮影10餘箱,從影藝人60餘名。

岫巖皮影岫巖皮影發展

岫巖皮影由於融入了大量羣眾喜愛的滿族單鼓、東北大鼓、二人轉、東北秧歌、莽式舞等曲調,形成了具有強烈滿族特色的滿族皮影專調與影詞。

岫巖皮影特色

岫巖羣眾喜歡看緊鑼、緊板、爽快、不粘套的滿族皮影,因此岫巖皮影專調粗放、豪爽、能將人們內心世界裏的感情充分喧泄出來,深受觀眾的喜愛。影掛(即皮影戲的前奏和過門,是唱詞中的銜接音樂)分長掛、短掛,影掛的變化根據伴奏者的水平,按照唱腔落音即興發揮。岫巖皮影的樂器配置也與其他皮影不同,除配有四胡外,還配有板胡、二胡、京胡、三絃、墜琴、揚琴等,演唱起來氣勢渾厚,優美動聽。一些老年滿族影迷習慣於遠離影窗,專聽唱奏韻味。
岫巖皮影影詞也獨具特色。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雖然現在滿族民眾已不用滿語,但在滿族聚居地區仍較普遍地通用很多滿語詞彙。滿族皮影之所以深受滿族民眾的歡迎喜愛,主要是在皮影演唱中廣泛運用了滿族民間用語和地方方言、土語,具有極為濃郁的民間特色。
近年來,岫巖皮影多次參賽獲獎,曾兩次獲得遼寧省皮影調演一等獎,並走出國門,參加美國伊利諾斯州皮影影人展出,深受好評。岫巖皮影著名藝人石灰窯子鄉孫崇林、黃花甸鄉呂正業等仍活躍在表演舞台上,為豐富滿鄉民眾的文化生活不斷做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