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鎖定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學技術部於2005年4月18日正式批准建設,2007年1月通過科技部驗收。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建立時間
2005 年4 月18 日
機構管理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行政隸屬
中科院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位於基礎研究,通過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綜合理論與方法,重點研究大陸岩石圈的組成、構造和演化歷史,殼-幔過程與盆-山系統等。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為手段,通過建立野外穩定實驗室,研究中國及鄰區大陸岩石圈的物質、結構與狀態,認識在固體地球整體行為中岩石圈的動力學過程,探索地球內部圈層相互作用的機理,為固體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的建立做出創新性貢獻。 [1]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長期目標

在岩石圈演化研究領域做出創新性貢獻,為構建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全方位開放,實施全新運行機制,聚集和培養優秀青年科學家,實現多學科實質性交叉融合,使之成為岩石圈演化領域的國際性研究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以及吸引、凝聚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 [2]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工作

立足於地球系統科學理論框架,着眼於岩石圈構造演化研究領域的國際前沿重大科學問題,以地球深部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為研究主線,系統解剖大陸岩石圈的組成、結構、形成機制和演化過程,為岩石圈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做出創新性貢獻,同時為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實驗室將大陸岩石圈的形成、改造和破壞過程與機理作為研究重點,主要包括:
(1)以華北克拉通為代表的早期大陸岩石圈的形成與演化;
(2)以華北東部為代表的大陸岩石圈的改造與破壞過程;
(3)以大別-蘇魯-秦嶺-柴北緣與青藏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為代表的大陸深俯衝過程及殼-幔相互作用;
(4)以北方及中-東亞造山帶為代表的增生型造山作用與大陸增生;
(5)以喜馬拉雅型造山帶為代表的陸-陸碰撞造山過程中山根形成與演化機制。 [3]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學術團隊

據“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資料:實驗室主任為朱日祥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陳顒院士。實驗室有固定人員45人,其中研究員26名,副研究員13名,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5人。固定人員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3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1人、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5人、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侯德封獎”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3個、中科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1個。 [4]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項目成果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大陸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的有顯示度的成果。在開放與流動管理機制下,發揮了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的交叉融和優勢,形成了學術自由與開拓創新的良好科研氛圍和一支有影響的研究隊伍。實驗室的研究骨幹人員主持和承擔了多項科技部“973”和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同時,在“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相關學科及其配套實驗與觀測設備的建設。“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有一定影響的實驗室。 [5]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歷史發展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岩石圈構造演化重點實驗室“。為推動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和國際地球物理與大地測量聯合會(IUGG)共同組織的國際岩石圈計劃的進行,聯合國內對岩石圈演化這一研究領域有志趣的科學家共同進行高水平研究,在孫樞院士的建議下,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申請組建“中國科學院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於1989年5月經科學院批准正式對外開放。第一任實驗室主任為鍾大賚研究員、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由孫樞院士擔任。
1999年,根據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基地建設的總體佈局,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進行了整合,“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成為整合後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開放實驗室之一。2000年,“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研究實驗室”更名為“岩石圈構造演化重點實驗室”。
200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岩石圈構造演化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依照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總體要求,為適應固體地球科學的發展趨勢和更好地服務於國家需求,調整和增加了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力量,向科技部提出了建設“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
2005年3月至5月,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數理和地球二個學科領域的41個國家、部門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岩石圈構造演化重點實驗室”作為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參加了評估。2005年8月12日,科技部發文(國科發基字[2005]325號)公佈了評估結果。“岩石圈構造演化重點實驗室”被評為優秀實驗室,在地球學科參評的27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部門實驗室11個)中排名第三(前二名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免評實驗室)。
2005年4月18日科學技術部於正式發文(國科發基字【2005】111號)批准建設“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5年7月26日,中國科學院發文(計任通字【2005】5號)聘任朱日祥同志為“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聘任陳顒同志為”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8月2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發文(質球所字【2005】048號),聘任王清晨、張中傑、葉凱為實驗室副主任,聘任翟明國、鄭永飛、陳曉非為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同時聘任了11名學術委員會委員。 [6]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單位主任

朱日祥,男,1955年生,中國科學院院士。1978年畢業於山西大學物理系,1984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獲博士學位,法國奧爾良大學榮譽博士。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第三世界科學院地球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獲第三世界科學院地球科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地球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在極性轉換期間地磁場形態學、地質時期地磁場古強度變化與地球深部過程的相關性以及沉積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領域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性的成果。在中國開闢了地質時期地磁場古強度研究新領域,論證了地磁極性倒轉頻率與地磁場強度呈負相關性,將古地磁學的研究範疇拓展到認識地球內部過程。主持創建了集成岩石磁學、古地磁學和地磁場古強度研究的綜合實驗室,開拓了新的實驗技術和方法,實驗室成為岩石磁學與古地磁學領域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中國該研究領域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 [7]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部

實驗室的三個研究部為:大陸岩石圈的形成機制及大陸板塊聚合過程中的岩石圈演化研究部、地球深部過程與岩石圈的改造和破壞研究部、岩石圈精細結構地球物理探測研究部。固定研究人員和流動研究人員依照不同的研究方向承擔着各自的研究任務。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技術支撐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開展地球化學分析測試和地球物理觀測研究的各類實驗室,構成了四大實驗觀測系統,即:岩石圈物質成分與性質分析測試系統、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地質年代學測定系統和數據處理計算系統。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