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岔河鎮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轄鎮)

鎖定
岔河鎮隸屬山東省濰坊壽光市,位於渤海之濱,北臨大家窪鎮,是我國著名的產鹽基地、鹽化工基地。歷史沿用侯鎮公社、岔河鄉、岔河鎮等。1994年設立岔河鎮,2001年撤銷併入侯鎮
岔河鎮 轄21個行政村, 5502户,總人口19132人。總面積89平方公里,耕 地面積2.57萬畝。 1995年,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0%; 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2.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7%;財政收入459萬元,比上年增 長了25%;農民人均純收入2340元,比上年增長330元;農村儲蓄餘額3844萬元, 比上年增長了21%。 立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大科技、物質投入,農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中文名
岔河鎮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
面    積
89 km²
人口數量
19132人

目錄

岔河鎮經濟概況

199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500萬元,糧食平均畝產575公斤,總產980萬公斤;種植 棉花4500畝,棉花總產15萬公斤。 鎮村企業發展迅速。全鎮已形成紡織、鹽及鹽化工、建築築路、汽車維修等 門類,產品70多個花色品種。鎮辦企業8家,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職工2100人。 1995年, 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9億元,利税121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30% 和23%;工業性固定資產投入完成1600萬元,新上和技改項目10個。鎮辦企業金 河紡織集團總公司被命名為首批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 文教、 衞生、交通、通訊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設鎮醫院1處,鎮村聯 辦衞生室5處,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全鎮中小學在校生2844人,教職工230人, 擁有“濰坊市規範化學校”2處。交通、通訊發達,開通了500門程控電話,國道 辛水公路、昌大公路貫穿鎮境,1995年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 [1] 
岔河鎮農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鎮初步形成了糧、棉、牧、果四大支柱產業。199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4500萬元,比1990年增長了143%。糧食平均畝產575公斤,總產980萬公斤, 分別比1990年增長了81%和95%。棉花面積4500畝,棉花總產15萬公斤。 果園發展到5000畝,1995年果品總產437萬公斤,比1990年增長了210%。1995年建飼養小區10個,飼養蛋雞、肉雞30萬隻,大家畜年末存欄1100頭,生豬出欄5000頭,藍狐3000只,畜牧業總收入1000萬元,比1990年增長了101%。 農業生產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每年大搞以引火、改土、治鹼為主的農業基本建設,先後修建引黃、引彌乾渠25萬米,防滲渠3萬米,整平改造土地1.9萬畝,增打機井21眼,配套橋涵閘、揚水站等建築物300餘座。每年搬動土石方100萬立方米以上,投入工日40萬個。
岔河鎮 岔河鎮
鎮村企業發展迅速。在鎮村企業方面,堅持新上、技改結合,管理改革並重。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共完成新上、技改項目30餘個。全鎮企業已形成紡織、鹽及鹽化工、建築築路、農修汽修等四大門類70多個花色品種。鎮辦企業8家,固定資產8000多萬元, 職工2100人。個體私營企業以氯化鎂加工為主,已發展150户,氯化鎂年產量6萬噸,此項年創產值2100萬元,利税250萬元。1995年,全鎮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9億元, 利税1210萬元,分別比1990年增長了375%和311%。鎮辦骨幹企業金河紡織集團總公司,下設棉紡、針織、成衣、化纖、包紗等10個企業,固定資產5500萬元,年創產值1億元, 利税900萬元, 1995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國家大(二)型企業。 [2] 
外經外貿工作已經起步。先後辦成中外合資企業3家,出口創匯產品主要有成衣、棉紗、包紗等,遠銷北歐、東南亞、港台、南韓等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萬美元。 第三產業蓬勃興起。充分發揮地處辛沙、昌大公路交通要道的地理優勢,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逐步開發,大力發展路域經濟,先後興建了服務小區、商業網點和農貿市場,199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000萬元,比1990年增長260%。 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

岔河鎮社會事業

岔河鎮教育

鎮辦初中1處,小學11處,中小學在校生2844人,教職工230人,擁有“濰坊市規範化學校”2處。岔河鎮被評為省級義務教育先進單位和濰坊市基礎教育先進單位。

岔河鎮衞生

設鎮辦醫院1處,鎮村聯辦衞生室5處,推行了農村合作醫療。

岔河鎮郵電

開通了550門程控電話。電力:建起了35千付變電路。

岔河鎮交通

鎮區內柏油路總長度7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 鹽業生產。全鎮宜鹽面積2.5萬畝,滷水資源豐富,儲量約有70億立方米,且埋藏淺、元素全、滷度高,平均滷度11度。岔河鎮充分發揮這一資源優勢,先後建成鹽田18萬公畝,年產原鹽40萬噸位。近幾年,立足提高原鹽質量,大力進行鹽田技術改造和工藝設備的更新, 新上塑苫鹽田2.7萬公畝,結晶池全部達到了塑苫化。同時,推廣“新、深、長”工藝,加大機械化作業程度,強化質量檢測,原鹽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優一級品率達到了100%,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