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岑家灣遺址

鎖定
岑家灣遺址,是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盆地內,距離東谷坨遺址北約700米處的岑家灣南。
岑家灣遺址是歐亞大陸最早具有準備石核技術的遺址,表明具有與阿舍利技術相似技術能力的古人類在110萬年前就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並發展出了一套與舊大陸西部不同的生存策略和與之適應的技術表現形式。 [3] 
中文名
岑家灣遺址
地理位置
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盆地

岑家灣遺址遺址簡介

岑家灣遺址文化層以黏土和極細砂為主,層內發育弱的水平層理,顯示淺水湖濱沉積特點。石製品刃緣磨圓度低,文化遺物空間分佈存在多個聚集,石製品的拼合率高,且拼合組內石製品的水平與垂直距離多在1米之內等特點,顯示該遺址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微弱的湖濱片流的影響,石製品空間位置未受明顯改造,石製品的完整程度高,古人類活動是遺址形成與埋藏的主要因素,是古人類技術與行為研究的理想遺址。 [2] 

岑家灣遺址歷史沿革

1984年,遺址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謝飛發現,20世紀謝飛主持4次發掘。 [3] 
1986年進行發掘,發掘面積45平方米,出土石器近千件。石器種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等,以小型器為主。在文化面貌上與東谷坨遺址相近。岑家灣遺址年代為90—97萬年前。 [1] 
2019年,裴樹文等對遺址進行補充發掘,共出土2000餘件石製品和豐富的動物化石,是泥河灣盆地出土遺物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之一。 [3] 

岑家灣遺址遺址研究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裴樹文研究團隊聯合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歷史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外科研單位,對泥河灣盆地岑家灣遺址的石器技術特徵開展了系統研究,揭示了歐亞大陸最早的“準備石核技術”(Prepared core technology)。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