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岑家梧

鎖定
岑家梧,是中國當代民族學者和民俗學者,研究原始社會史和文化史。1931年廣州中山大學社會系讀書,1934年赴日留學,研究人類學和考古學。在研究中,岑家梧發表了大量的著作:如《史前史概論》《圖騰藝術史》《史前藝術史》等。在他所涉史前藝術史學、藝術學民俗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各個領域,都有重大的建樹,為學界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文名
岑家梧
逝世日期
1966年
職    業
原始社會史和文化史學者
主要成就
史前藝術史、藝術、社會學等
出生地
海南省澄邁縣
代表作品
《史前史概論》
《中國圖騰制及研究史略》

岑家梧人物簡介

岑家梧(1912~1966),中國當代民族學者和民俗學者,廣東海南澄江縣人,今海南省澄邁縣人。他l931年秋考入廣州中山大學社會系讀書,1934年夏赴日留學,先後在東京立教大學及帝國大學研究人類學和考古學。抗戰期間,他曾在雲南昆明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從事西南民族社會的研究工作,還在貴州大學和貴陽大夏大學、四川社會教育學院等校社會系任教授,併到西南民族地區做民族調查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從l946年起,岑家梧先後在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中南民族學院任職,曾擔任中南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等職。

岑家梧個人作品

岑家梧對原始社會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濃烈的興趣,早在日本學習期間就撰寫了《史前史概論》《圖騰藝術史》《史前藝術史》三部著作。抗戰期間,他在西南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準備結合大量的民族誌和民俗志資料,撰寫一部有特色的中國原始社會史。這期間,他撰寫了《西南種族研究之回顧與前瞻》《盤瓠傳説與瑤畲的圖騰崇拜》《中國圖騰制及研究史略》《西南宗教及其文化》《中國民俗藝術概説》《海南島土戲之研究》等一系列民族學、民俗學方面的論文。1949年以後,岑家梧出版了《西南民族文化論叢》《中國藝術論集》等專著,並發表了有關西南民族社會、經濟、文化和民俗方面的學術論文數十篇。l984年,岑家梧的遺著《中國原始社會史稿》,由他的親屬增補未完成的章節後出版。
新中國成立,萬象更新。對於一切事物都要重新評價。1951年初,他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人類學研究的自我批判》中説:“我深知對於舊的人類學、史前學而至藝術學都有一點基礎,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調查工作,也有一些經驗,今後仍然要繼續這項工作,是毫無疑問的。”當年7月,他參加了中央訪問團,任第二團副團長,到廣東粵北和海南島訪問瑤、黎、苗等少數民族。1953年岑家梧調往武漢中南民族學院執教,不久被任命為副院長。1956年,全國人大民委組織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時,岑家梧到北京參加了籌備工作,負責審編《社會性質調查參考提綱》,給全體調查人員作了《關於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的一些問題》的報告,並擔任了廣東組的組長。這一次田野調查從1956年10月開始,到1957年7月第一階段結束,岑家梧深入到保亭縣毛道鄉黎族“合畝”制地區作重點調查,在此基礎上寫出了《海南島黎族“合畝”制的調查研究》《海南島黎族的紡織工業及歷史上的“吉貝”題》等多篇重要論文發表在《光明日報》《史學月刊》上。

岑家梧人物生平

1912年出生於海南澄邁縣永發鎮岑後村一個農民家庭的岑家梧,曾先後被聘為西南聯大、貴州大學等多所院校教授。在滇、黔執教期間,他多次深入窮鄉僻壤,開展民族社會調查或作文物和藝術考古。儘管歷盡艱辛,餐風宿露,而收穫卻十分可觀。其人生和學術生涯雖然短暫,但他卻以驚人的速度寫出了逾百萬字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在他所涉史前藝術史學、藝術學、民俗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各個領域,都有重大的建樹,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學界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岑家梧學習經歷

由於父母早喪,家境貧寒。天資聰穎的岑家梧從小刻苦自礪,每天雞一報曉就爬起牀讀書,並持之以恆,在鄉里小有名氣。1926年,他14歲時不得不輟學而隨鄉人到廣州找工作,後因獲得一位族伯的幫助,才得以在廣東省立第一中學入讀初中。
初中畢業時,他得到著名金石學家容庚教授的支持,到北平進了輔仁中學高中。半年後因交不起學費而停學,開始了在北平圖書館的自學生涯。館內豐富的藏書,為他打開了一扇扇知識之窗,他的視野隨着知識的增進而更為開闊了。他發奮讀書,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同時開始給報刊寫點小文章,賺點稿費維持生活。新中國成立前的關於史前藝術史的三部經典之作。
岑家梧於1931年如願以償地考入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系裏何思敬、許地山、胡體楷等名師如雲。在名師的引導下,他勤奮研讀,打下了深厚的專業基礎。他尤其是對《古代社會》的作者摩爾根長期深入印第安人部落作社會調查深表敬佩,如他所説已“偷偷立下志願,夢想着像摩爾根一樣到邊地去,研究中國的古代社會。”隨後,岑家梧從事民族學研究長達28年之久,學術成果頗豐。論文集《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是其代表作,他為中國民族學的起步和發展作了很大的貢獻。早在上世紀40年代初,岑家梧就提出了建立“中國民族學”的主張,開始了構築中國民俗學體系的嘗試,並建立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理論體系。他被尊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一代宗師,自有由來。他所著《圖騰藝術史》,是一部專門研究圖騰藝術的專著。他的重要貢獻在於揭示了圖騰藝術產生的原因,深刻地闡明瞭圖騰與藝術的關係,被公認為一部前所未有的開拓性專著。另一部《史前藝術史》,則是通過對藝術現象的考察和研究,探討史前藝術形成的原因,藝術特徵和發展演變的過程。它和《圖騰藝術史》構成雙璧,被稱為史前藝術史的兩部經典之作。
1934年初夏,剛讀完大三的他得到在南洋經商的族伯岑廷樹資助東渡扶桑,進入東京立教大學攻讀史前考古學,又在帝國大學師從松樹僚博研究體質人類學。在日三年,先後寫成《史前藝術史》《史前史概論》和《圖騰藝術史》三部著作,此三本書先後在商務印書館出版。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岑家梧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底隨着中山大學遷校雲南,他便開始了對雲南東南部苗族地區的田野調查,1940年調查結束。1945年抗戰勝利,岑家梧於次年春天回到廣州任教,一直到1949年冬天廣州解放。

岑家梧遭受迫害

正當岑家梧重新煥發學術青春,打算大展宏圖之時,1966年的空前大浩劫卻無情地把他吞噬了。這位時年54歲的一代宗師遭受迫害,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痴迷的人類學、民族學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