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岐山

(陝西省岐山縣北部山脈)

鎖定
岐山,千山餘脈,當地俗稱北山,即《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鳳凰之別名)鳴於岐山”之地。廣義的岐山指位於陝西省渭河北岸岐山縣扶風縣北部與麟遊縣交界的系列山嶺,狹義的岐山指其主峯箭括嶺。岐山縣以境內有岐山而得名。
岐山是渭河支流七星河、苜蓿河等的發源地。是岐山縣石灰石主要產地。境內山峯林立,溝壑縱橫,坡面黃土覆蓋厚薄不一,川地少,適宜發展林牧業。 [1] 
岐山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商代末期,古公亶父率周部族由豳遷岐,在岐下週原地區建邦立國。周秦漢唐時期,岐地或在畿內,或近京都,因而文化遺址比比皆是。著名的周原遺址、周公廟九成宮都在岐山腳下。 [2] 
中文名
岐山
別    名
北山
所屬山系
六盤山東延支脈千山山脈東延南支
地理位置
陝西省岐山、扶風縣北部與麟遊縣交界
走    向
東西
主    峯
箭括嶺,1594米
面    積
222.67 km²
平均海拔
960~1651米

岐山位置境域

岐山在陝西省的位置及地勢 岐山在陝西省的位置及地勢
岐山,六盤山東延支脈千山餘脈,岐山縣民俗稱北山。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渭河與其支流漆水河之間,西起溈水河支流橫水河東岸,東至漆水河西岸,北至漆水河南岸,南至渭河谷地北緣。
岐山山脈位置及走向 岐山山脈位置及走向
岐山北麓為麟遊縣,南麓為岐山縣、扶風縣,西麓為風翔縣。其中,岐山縣境內面積222.677平方公里,含西方鄉的孟家山、牛家山、西方、祝家河、澇川、南溝,蒲村鄉的崛山溝、冢子河,祝家莊鄉的曹家溝、南木川,京當鄉的交界及縣屬崛山林場。 [3] 

岐山地質地貌

岐山山體組成物質以分水嶺為界,北為石灰岩及二迭紀(約2億8千5百萬年前至2億3千萬年前)砂頁岩;南為奧陶紀(約5億年前至4億4千萬年前)石灰岩。全區大部為黃土覆蓋,太白山、鳳凰山、蓮花寺、野狐嶺、鐵橛山一帶則岩石裸露地表,出露厚度250~300米,呈厚層狀,表面有岩溶及風化現象,走向西北,傾向西北或東北,角度40°~60°。節理髮育:二組節理斜交,為風化節理,溝谷近山口部分,兩側及溝底部有厚層的洪積物質堆積。 [4] 
溝壑縱橫,主樑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960~1651米,起伏明顯,深山山勢陡峻,淺山樑脊較寬,多屬直斜形斜坡,坡面黃土覆蓋厚薄不一。山坡地佔92%,僅澇川、祝家河等處有少量川地。是發展林牧業生產基地, [3] 

岐山主要山峯

岐山縣境內
首陽山,位於縣城東北30公里,京當鄉西塢村北,為岐山向東南突出的一個山樑,底寬約800米,長約1000米,頂部緩平,形似丁字壩,山腳人工林帶圍繞,上為草甸,制有水準點。相傳為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斃的地方。
箭括嶺 箭括嶺
岐山,俗稱箭括嶺。《漢書·地理志》載:“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唐代學者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説:“岐山在美陽,即今之岐山縣箭括嶺也。”位於縣城東北約30公里,祝家莊鄉岐陽村北,有東西二峯,中為缺口,形似箭括而得名。東峯海拔1594米,西峯海拔1549米,缺口有一古道,寬約10米,是隋唐帝王去九成宮的必經之路。斷崖有摩崖刻字,遒勁有力。山體由石灰岩組成,峯巒聳翠,綠草如茵。山之陽平原廣漠,土壤肥沃,村落棋佈,此即“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地方——周原。
鐵橛山,位於祝家莊鄉杜城村西北約0.5公里。南北走向,海拔1059米,石質堅硬,基岩裸露,植被較少,遠望像座黑鐵塔。頂巔制有水準點,眉麟公路繞西側而過。東側有一小嶺,名兔兒嘴,亦名兔兒嶺,相傳為文王回西岐時所經之“兔兒坡”。
三龍山,在箭括嶺西北,崛山之東。羣峯簇擁,三巔獨露。
崛山 崛山
崛山,位於縣城東北約20公里,蒲村鄉崛山溝村之北。據清嘉慶十五年(1810)《重修珍珠洞碑記》:“此山靈空窾竅。多石室穴窟,故稱崛山。”一説東晉時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於此譯經,觀此山與印度釋迦牟尼説法處之耆闍崛山相類,故以名之。《一統志》名曰耆闍山。兩峯對峙,巨壑中分,故有東、西崛山之分,均為南北走向。東崛山長1.5公里,主峯海拔1530米;西崛山長約2公里,海拔1651米。兩峯相距約2.5公里,壑中有通往麟遊人行小道。山勢陡峭,斷崖迂迴,樹林茂密,奇觀勝景無窮。循崛山溝而上,先東山,後西山依次排序,其名勝有:洞溝門、龍鳳坪、瘦驢嶺、景陽洞、八仙台、二陽洞、三陽洞、珍珠洞、三皇洞、蓮花洞、皇經台、伽藍殿、天王殿、睡佛殿、羅漢崖、朝佛殿、梳妝樓、東石碣、西石碣、捨身崖、文殊殿、香山殿、梅花石等,為岐山縣旅遊勝地,舊志列“崛山名剎”為吱山八景之一。
獨山,位於縣城東北故郡鄉畫圖寺村北0.5公里,為一橢圓形土丘,頂寬坡緩,全為耕地。
四方山,位於獨山北側約0.5公里。東西走向,長約0.5公里,東麓腳下為黑溝口,形似頭西尾東面南之卧虎,頂巔較平,故名。
蓮花山,在獨山西北側約1公里,其下稍東有劉家村,層峯疊翠,迂迴數里,中間凹下,有泉水清澈見底,登高俯視,形若蓮蕊含珠。
神農山,位於縣城東北故郡鄉索王村北約1公里,南北走向,東西寬約0.5公里,翠柏環繞,微露頂巔,遠望似一雄偉的綠色金字塔。
北太白山,位於西方鄉澇川杜家東側,為羣山中的一個獨峯。東西長1公里,南北寬1.2公里,海拔1336米,山頂緩平,面積約30畝。有太白廟、戲樓等建築,農曆七月十二日有廟會。“文化大革命”中此建築被拆毀,廟會今廢。
天柱山,位於縣城正北約5公里,山勢高峻,萃出羣峯,如柱擎天,故名天柱山。《括地誌》、《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記要》等書,均誤稱岐山。
書卷山,在天柱山北側,層疊聳秀,疑似書卷,故名。
鳳凰山 鳳凰山
鳳凰山,亦稱鳳鳴崗,在縣城西北7.5公里處,西北東南走向,西高東低形似卧蟾,俗名蟾嶺坡。植被較好,《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鳳凰之別名)鳴於岐山”,相傳即此處。下有唐代所建周公廟,風景幽雅,是旅遊勝地。鳳凰山:在縣城西南,山前小巒桀出。端部一石島,延至杜河岸,形若鳳頭,狀若飲水。隋文帝遊幸仁壽宮,相傳鳳鳴於此山而得名。山腰有甄侍郎墳,近年來已故的縣委書記甄富等相繼葬於此。山上有縣級機關營造的刺槐林,並間有松柏,相互掩映。 [5] 
五將山,在縣城西北、西方村北5公里處,因山上有五將廟而得名。南北走向,山體長3.5公里,主峯海拔1640米,山勢崢嶸,為岐山、麟遊兩縣的界山。前秦王苻堅避燕兵於五將山,被後秦王姚萇部將吳忠所擒,即此處。 [3] 
麟遊縣境內
主要有:
石臼山,位下九成宮鎮東嶺村附近,距縣城10公里,海拔1539米。突兀陡峭,巨石嶙峋,絕頂有一巨石,中有一臼,直徑60公分,深14公分。相傳為仙人搗藥之臼,因此而得名。
青蓮山,位於九成宮鎮永安村東,距縣城7.5公里,俗名青涼山,又名筆架山。海拔1523.5米。此山有五峯,狀若蓮花半開放,故名。
四堆山,又名無雙山,海拔1503.7米,位於九成宮鎮東南與扶風縣交界處,距縣城20公里。山有四峯,形勢險要。明末。張一明領導農民起義軍在此山抗擊官兵月餘。
五將山,海拔1640米,位於良舍鄉康家溝老附近,距縣城20公里。相傳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因派五將到康家溝老接娶逃難時所訂之妻姜康娘,其時康娘已半老,途中愧怒而猝亡,五將恐懼上山自縊,後人在山上修五將廟,山下有康女墳。據《資治通鑑》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西燕皇帝慕容衝攻克長安,前秦帝苻堅,應戰失利,求籤雲:“帝出五將久長得”,即率數百騎與妻、子出奔於此山,旋即被姚萇(後秦開國皇帝)部將吳忠所擄,縊死於新平佛寺。 [5] 
扶風縣境內
岐山,在扶風縣境內稱喬山。是岐山向東延伸的支脈。
喬山,古名美山,俗稱北山,亦稱野河山。位於縣境最北部,距縣城25公里,東西長13.7公里,南北最寬處6公里。北與麟遊縣以四嘴山為界,南至喬山南麓的天度、南陽、黃堆3個鄉沿山地區,東鄰永壽縣店頭鎮地界,西連岐山縣京當鄉北部。面積約149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19.8%。喬山主峯瓦罐嶺,海拔1579.8米,長寬各2公里。峯頂西南東北走向,山樑呈雁列狀分佈,山頂系層層青石,山腰天然牧草,山腳人工林木。山溝多呈V形,切割深度200~300米,自然形成梁溝相間形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基岩裸露,緩坡為石灰岩風化殘積土覆蓋,厚度0.5米左右。局部有風化岩溶,厚度0.5~1.0米,其餘大部分為黃土覆蓋。清代進士劉承纓《瓦罐嶺》詩:“吳雙路近五六堆,縹緲中天翠黛開,為少八峯非楚岫,因多一島不蓬萊。紫竹時吐林中秀,紅藥多從石上栽,近有法僧新構宇,朝間驅虎夜驅雷”。
其它主要山峯有:
明月山,又名鳳泉山,俗稱中觀山(今南陽鄉),山壑有清風洞。古時山上建有淨光寺和集仙觀,已廢。
龍泉山,位於明月山之西,俗稱西觀山(今黃堆鄉)。隋時山上建有龍泉寺,已廢。寺中有隋時舍利塔銘一方,存縣博物館。
馬泉山,位於明月山之東,俗稱東觀山(今天度鄉)。
梁山,位於馬泉山東,與永壽縣交界。周太王遷岐逾此山。
明月、龍泉、馬泉、梁山均屬喬山南脈,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四郎山,因山頂有四郎廟而名。海拔1350米,由西向東延伸,長1公里,寬0.5公里。
四嘴山,本縣與麟遊縣界山,古稱吳雙山。清河州訓導劉涇《四嘴山》詩:“何事崇岡斷復連,峯巒嵐氣逼長天。危嶺高下如聯袂,運岫參差效比肩。遙指層巒朝鬥宿,仙着飛閣繞雲煙,蠶叢邇日無人到,惟有仙人任往還。”
火石山,亦為扶、麟界山。
四郎、四嘴、火石山和姜家嶺、劉家梁等,均屬裏山,海拔1079.4~1450米。一般坡度30°~60°。梁峁坡表層系石塊、石片、石粒和土粒組成,低凹緩坡系紅土、料礓紅土、石渣土、碳酸鹽褐土組成。 [6] 

岐山主要溝塬

北原,位於岐山南麓,橫水河、河以北,為山前洪積扇,東寬西窄,西北高,東南低,坡度3~10°。東西長約28.5公里,南北寬約11.3公里。含益店鎮、鳳鳴鎮、大營、故郡、北郭、蒲村、祝家莊、青化、京當7個鄉。北部沿山一帶,溝壑縱橫,土壤脊薄,但質地較好。中南部原面起伏不大,土層深厚,土質良好,馮家山水庫北乾渠橫穿其間。
佛指溝,又名鳳鳴溝,在縣城西2.5公里處,與鳳翔縣橫水鄉交界,南北走向,北自周公廟,南至鳳鳴鎮陳家河,全長7公里。自北至南依地段名為東溝、杜家溝、佛指溝、鳳鳴溝等。內有小溪,可灌沿溝農田。
硯瓦溝,位於縣城東6公里處,南北走向,北起岐山南麓,南至龐儀村,縱貫故郡鄉西部,全長8公里,上段名底寺溝,下段名硯瓦溝。有泉數眼匯流成溪,1960年後於底寺溝、千集村各築水庫1座。
龍尾溝,在縣城東10公里處,南北走向,北起太白峽,南至河,全長15公里,主溝道深30至40米,寬約100米,溝底比降1/40。上段名孔頭溝,下段名龍尾溝,分築水庫3座,總庫容1136萬立方米。有清泉2眼,春初冰消,溪流遂以興波,故有“龍尾春波”之稱,為岐山舊時八景之一。
馬尾溝,在益店鎮西1.5公里處。初名谷,後因溝內有野生大麻又稱麻葉溝,南北走向,北起岐山南麓,南至益店鎮侯家灣,主道長10公里,深30米,寬約30米。溝內有泉2眼,水庫2座。 [3] 

岐山礦藏資源

岐山山區,石灰石藏量大,易開採。分佈在北部山區,岩石裸露且已開採的有西方鄉(距縣城18公里處)、祝家莊鄉的大石溝、小石溝及秦嶺北麓落星鄉黑溝河等處。白堊土:分佈於恢弘山一帶,可作燒製水泥原料。硯石:在崛山的南溝,石質較細。 [7] 

岐山氣候特點

岐山地區地處內陸,屬暖温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冷暖乾濕分明。春季(3至5月)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温日較差大,易出現寒潮、大風、霜凍和春旱天氣;夏季(6至8月)氣温最高,降水量最大,光照充足,但因地形和熱力作用的差異,降水分佈不均,夏初和伏天多旱,後期常有大風、暴雨、冰雹出現;秋季(9至11月),初秋陰雨連綿,氣温緩降,濕度較大,光照減少,後期秋高氣爽,氣温猛降,乾旱少雨,季風顯著,大陸性強。冬季(12月至來年2月)氣候寒冷,乾燥少雨。 [8] 

岐山水文特徵

岐山地區平均徑流深68.5毫米,分佈不均,由深山區向淺山區兩邊遞減。最高值區為丘陵山區,可達100毫米。降水豐富,蒸發量小,地面坡度大,滲透係數小,徑流係數0.15,有利於產流;最低值區為黃土台塬,50毫米,其條件與丘陵山區相反。因此,岐山是寶雞一帶多條河流的源地。
漆水河銅川姜女祠段 漆水河銅川姜女祠段
漆水河,古稱漆沮水。在岐山北麓。古時水側有較大湖泊,曰西水滸。湖中養有鰉、鮮、白條、黃鰭、鮎、鯉等魚。周先民以這些魚為祭品,祀奉祖先,漆水以澄水和御家河會流點為界,上游稱杜水,下游為漆水,亦有通稱為漆水。杜水源出招賢鄉的寧裏村至堡子山納麥衣溝水。經招賢鎮折向東南,全流匯入的溪流有南溝河,板橋河、消水溝河,至良舍鎮向東流,納廟底河、寒北河、曹渠河、西方河、後亭子河諸澗流水,至九成宮鎮附近,北馬坊河、清水河匯入。經九成宮鎮南,流向東南,又納三善溝水、至祈家河北,受五龍泉水後與澄水匯入,始稱漆水,後納孫家河、馬家河、董家河、史家河、武申河(馬家河、董家河等右岸邊支流亦源於岐山)等水出境,經乾縣過武功南流入渭。長201.3公里。 [9] 
湋水,由橫水河、雍水河於大營鄉河交村匯合而成,橫水河源於岐山西麓鳳翔縣,沿岐山南麓而東,西由鳳鳴鎮孫家河村入境,雍水河西由孝子陵鄉河北堡入境,匯合後東流,於棗林鄉香房村入扶風縣境,流長共33.5公里,年產徑流量1824.0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河流曲折,洪、枯水量變差較大。 [36] 
七星河,在岐山南麓。發源於岐山縣祝家莊、京當兩鄉的岐山南麓,南流經青化鄉於趙家村入扶風縣境匯入溈水河。境內流長7公里,年產徑流量642.3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
苜蓿河,在岐山北麓。發源於岐山縣祝家莊鄉岐山,北流至交界入麟遊縣匯入漆水河,境內流長4.5公里,年產徑流量145.7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流域內全是山地。 [1] 
潤德泉,在岐山南麓。在岐山縣縣城西北7.5公里的周公廟內。唐大中二年(848)宣宗李忱賜名。泉口直徑20釐米,深3公尺,每小時湧量126立方米,上有石砌八角形欄檻,水中硫酸鹽、鐵等含量很低,遊離二氧化碳較高,含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及稀有元素多種,水色清瑩,水味甘甜可口。主要由岐山裂隙水補給,有時裂隙受阻泉水即涸。為縣舊時八景之一。 [10] 

岐山土壤植被

岐山深山、中山區海拔1300~1670米,以石灰岩上發育的普通褐土為主;淺山區海拔約1000~1300米,為普通褐土,並有較多古土壤和在紅棕色古風化殼上形成的紅土及紅膠土;山前坡耕地海拔300~1000米,主要由更新世古土壤發育的紅土為主,新黃土殘留不多,但故郡鄉、北郭鄉及京當鄉的山前坡地也覆蓋有不同厚度的新黃土。其上發育的土壤有白墡土、黃墡土和二合土;山麓和洪積、沖積扇上部,坡度較緩,多修成梯田,新黃土和老黃土混雜一起為二合土。山麓下部洪積沖積扇海拔650~800米為紅紫土、褐墡土和淤墡土;沖積扇向南過渡到黃土台原,其分界在鳳鳴鎮附近,黃土台原區主要土壤為紅紫土和黑紫土,溝坡和原坡為白墡土和黃墡土。 [11] 
岐山北麓地區屬灌木草原植被類型區,主要以天然森林、灌木自生林和草本植物為主。隋以前古森林生長茂盛,隋帝修建仁壽宮,將今縣城直至崔木以東樹木砍伐殆盡。唐代繼續修建,再加上歷代兵荒、水、火災害。古之森林和自然植被受到破壞。嗣後,荒山、林地任其墾荒。建國後,縣人民政府提出還林還牧,歷年植樹造林,有計劃的墾荒和採伐林木,植被有所恢復。山樑陽坡、半陽坡多為草本羣落。山樑陰坡,半陰坡多為喬木、灌木羣落,溝坡多為灌木羣落。漆水河以南的岐山、鳳山天然林灌木林分佈廣,佔全縣總面積的50%,植被類型主要是雜灌。北部和中部殘塬地區,農耕地比重大,佔總面積的32%,植被差,唯有村莊道旁之零星樹木。 [12] 
南麓岐山縣一側,氣候温和,有利植物生長,早自商代(約公元前11世紀)就有“周原”的美稱。周成王六年曾“大蒐於岐陽”。唐貞觀六年(632)太宗李世民於“冬十一月丙辰,狩於岐山”。可見那時岐山縣境,還是森林茂密、珍禽異獸雲集的地方。後由於墾植、濫伐、放牧等使自然植被逐漸縮小,至建國前,全縣林木覆蓋率僅為0.3%。此後通過辦林場,封山育林,“四旁”植樹,至1981年,林木覆蓋率已上升到18.9%。北山區為13~31%,川原為9.9%(不包括農作物覆蓋度),改善了生態環境。岐山深山屬刺槐、油松水土保持林區;岐山淺山為刺槐柿子水土保持經濟林區。 [13-14] 

岐山文物勝蹟

岐山南麓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到扶風許家河,西到眉麟公路,北到岐山腳下,南到扶風的紙白、岐山的范家營”(周原遺址標誌碑文)。1976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力量在周原遺址進行科學發掘時,在京當鄉鳳雛村南發掘出一座大型宮室建築基址。此基址南北向,偏西北10度。南北長45.2米,東西寬32.5米,面積1469平方米。房屋都建築在高1.3米的夯土台基上。有東西門房、前堂、後室、東西廂房、過廊等約32間。大門南向、外有影壁。大門內至前堂為中院,前堂至後室之間以過廊分隔為東西兩小院。整組建築規模宏大,佈局謹嚴,左右對稱,在當時是相當富麗堂皇的。據古建專家研究,這組建築,其性質應是先周王室所建之宮室。其始建年代遠在武王滅商之前。它的發現為研究古代宮室制度及我國建築史提供了物質依據。 [15] 
周公廟 周公廟
周公廟,在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處鳳凰山南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區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形如箕似囊,與《詩·大雅·卷阿》首句“有卷者阿,飄風自南”所述相似,廟區古木森森,泉流潺潺,環境清幽。廟北有山,形似卧蟾,羣眾呼為蟾嶺,而舊省、縣誌均稱作鳳凰山,以為《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崗”、《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都指此山而言,此山坡上萬木叢生,四季長青,遠望之景色頗佳,異於他山。
 潤德泉  潤德泉
周公廟東院之潤德泉,舊志稱作“周邸治泉”,列為岐山八景之一。泉水清瑩如鏡,味甘如醴。泉之淵池周圍八角形石欄檻上有浮雕藻飾,並有龍吻、鰲頭、奇神、怪獸等立體造形。泉水由龍口噴出,玉浪滾滾飛濺,沿渠道南流以出廟區。渠岸兩旁,花木叢林,綠草如茵,風景如畫。潤德泉水出廟區南流十餘里,即與橫水匯流。1956~1959年,北郭公社農民在縣、社黨政領導下,先後在周公村、董家台一帶修築水庫四座,引蓄泉水,澆灌農田,獲益甚大。但潤德泉水源來自地殼淺層裂隙之流水,由於地殼運動之故,水道時通時阻,泉水亦隨之時出時涸,不能保證經常使用。因此,1973年寶雞市地下水工作隊在周公廟大門外打成兩眼自噴井,使100米深處的地下水沿着30釐米粗的鋼管子從井口滾滾噴出,日夜不息。 [16] 
崛山景陽洞,在東山的瘦驢嶺上。深20、寬25、高15米。洞內舊有無瓦房21間,並有巖縫溜水積聚所成的滴泉一眼,盈而不溢,清澈可飲。其東北懸崖間有八仙台、二陽洞、三陽洞等石窟,無路可通,必須攀索登梯而上,險不可言。
崛山珍珠洞,在東山頂的西部。其境峭壁千仞、危崖若墜。崖半有石洞多所,俱西南向。昔人鑿崖架設棧道以通各洞,但須匐身縮足而過。其最西一洞,名珍珠洞。洞內有橢圓形巨石,高大約丈餘。表面滿身鏽結小石子,狀如米粒成串,又如蠟融汁淋,頗似珍珠簇聚其上,故名珍珠石。站立石上,南望山外,則相距百里之遙,且隔以崇山峻嶺的渭河、秦嶺之水光山色隱約可見,故稱奇觀。珍珠洞的左方,又有皇經台、三皇洞,均在陡壁危崖間,下臨深溝,茫茫莫計尋丈。欲至其境,必須攀素猱升而上,或緣木蟹行而過。
崛山西山諸勝。西山萬木叢生,穿林而上,有羊腸鳥道七十二盤。山上五峯拱羅,勢若戟列。南峯有天王殿、睡佛洞、十八羅漢洞等。中峯有梳妝樓、琉璃殿等。東西二峯稱為東石碣、西石碣。東石碣突出如塔,高聳插天。其南崖幽深險僻,鳥跡罕到。俗傳妙善公主嘗捨身於此,故稱捨身崖。北峯稱為香山,其上有妙善公主殿,殿壁有連環懸塑,工藝可觀。岐境舊多僧寺,而以崛山僧寺最為著名,故稱崛山名剎,縣舊志列為岐山八景之一。 [17] 

岐山北麓

玉女潭 玉女潭
玉女潭,位於麟遊縣九成宮南15裏之魚塘峽,潭深2米許,寬7米,長10米,水清如鏡,舊志載:隋文帝幸仁壽宮時,常在此晏羣臣觀濤。唐高宗避暑萬年宮,武則天在此沐浴,並賦詩“山窗遊玉女,間户對瓊峯,,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美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唐代以後常有詩人、遊客到玉女潭觀賞、賦詩。唐代詩人杜甫詩云“絕谷空山玉女潭,深源滾滾出青蓮。衝開巨峽千年石,瀉入成龍百尺瀾。驚浪翻空蟬恍若,雄風震地鼓滇然。翠華當日時遊幸,幾度臨流奏管絃”。 [18] 
九成宮遺址 九成宮遺址
九成宮(遺址),為隋開皇十三年(593)在麟遊縣城所在地(九成宮鎮)營造的帝王避暑離宮。隋命名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更名為九成宮,永徽二年(651)改名為“萬年宮”,乾封二年(667),復九成宮原名。其建築秀麗壯觀,為隋唐離宮之冠。乾封二年增建太子宮以後再未修葺,九成宮日漸敗落。開成元年(836)一場暴雨,沖毀了九成宮正殿,營造至水毀241年。九成宮遺址,地面上僅存《醴泉銘》、《萬年宮銘》兩尊記事石碑,和20世紀末考古工作者發掘出的殿、閣、廊基、柱石、水井等遺蹟。 [19] 

岐山社會經濟

岐山歷史

岐山南北,是周人的發祥地。周的始祖后稷,十數代傳至公劉,遷居於豳。公劉九傳至古公亶父。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周氏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來到岐山(箭括嶺)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視古公為仁人,扶老攜幼皆來歸附。
古公亶父率眾在周原建邦立國,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三年成都,並改革戎狄舊俗,設立官司;採用助耕制,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定國號為周,粗具國家雛形。“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史記·周本紀》)。周文王稱聖以後,追尊古公亶父為“太王”。 [20] 

岐山農業

岐山南麓糧牧林區位於岐山南麓沿山坡地帶,包括京當、祝家莊、蒲村、故郡、鳳鳴、北郭6個鄉鎮的23個村,18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94810畝,佔全縣耕地的13.1%。本區土地坡度較大,土壤瘠薄,質地較好,以三、四等地為主;降水較少,光熱條件較好;地下水開採困難,農田灌溉以抽灌為主,有效灌溉面積18260畝,佔全區耕地的19.7%。 [21] 

岐山交通

古今翻越岐山的道路示意圖 古今翻越岐山的道路示意圖
岐山,為渭河沿岸岐山、扶風、風翔與麟遊之間的交通阻礙。歷史上,麟遊為周人早期居住地,扶風、岐山為後期周原居住地。所以當時越岐山之路主要是周人的遷徙之路,即”周人之路“。即夏末時,周代先祖不率族人由邰(武功)出發,溯漆沮水(漆水河,此水在麟遊上游稱杜水,下游稱漆沮水,入乾縣稱好疇河,入武功稱武亭川)而上,越梁山,至豳亭之路。後又沿此路入南山“取歷取緞”,商武乙時又沿此南下遷周原。
隋路。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在麟遊建仁壽宮,多次遊幸。據麟遊舊志稱“箭括山在縣南五十里,險峻為南來門户,隋文避暑乃伐山通道”,由長安經武功,扶風至麟遊。經考察,箭括嶺以北交界至永安,尚有部分路段路形隱約可見。
唐路。唐貞觀四年(630),唐太宗詔改仁壽宮為九成宮,太宗、高宗相繼遊幸。據麟遊康熙志稱“尉遲澗在縣東三十里,入長安便道。兩山險阻,中橫一澗,太宗幸九成宮時,尉遲敬德開修輦路左右盤旋以達山上”。即沿周人之路,由長安起,經武功,溯漆水向上至麟遊,後來又沿隋路通行。高宗時又多從武功、好疇至麟遊。但滄桑變化,今時杜水河谷路形莫辨,不通車馬。當時又開闢了麟鳳古道,此路為唐王駐蹕九成宮時,駐鳳官員與南來使節奏對朝賀必經之道。其具體路線由鳳翔縣城過老君頂、姚家溝、亢家河,上十八嶺坡,經石門關、三官廟、良舍至麟遊。 [22] 
岐山達麟遊古道。由岐山縣治出北門,折而東北至南吳邵村,即不通車馬,為人行小道。裏許至幹河溝,逾橋又東北至李家溝,逾溝上吳邵坡即北山麓,小澇川、大澇川,上曬藥嶺,又東北至西崛山,又北至四灣裏,又北至五將山,接麟遊南界,路約計25公里,此即入北山之路。 [23]  此路所經崛山溝隘口,位於岐山縣東北20公里祝家莊鄉馬家河,隘內分崛山溝和曹家溝,直伸山內,是通往麟遊的交通要道,山頭密佈,地勢險要,戰時便於防守。 [24] 
眉(縣火車站)麟(遊縣)公路,原名麟岐路,由麟遊鎮頭至麟岐交界之一段,長11.5公里;岐山縣段由京當、祝家莊、益店、棗林4個鄉(鎮),越岐山,至麟遊縣九成宮鎮。岐山縣長42.2公里,其中山路12公里。 [25]  後因此路延伸至眉縣馬家站,遂改名眉麟路。
鳳翔麟遊道(麟鳳路):與鳳靈道疊至狼溝橋,經糜杆橋、老君頂、姚家溝、亢家河鋪、石門關、三官廟、良舍至麟遊縣城。隋代駐鳳翔府官員去仁壽宮貢奏經此道。民國始稱麟鳳路。 [22]  [26] 

岐山林業

岐山山區,丘陵起伏,土質較差,水土流失嚴重;光熱條件較差,降水較多但分佈不均;水資源缺乏,水利條件很差。宜重點發展林牧生產,建立林牧業基地。 [21] 
主要的林區,有岐山縣崛山林場,1963年在西方牧場的基礎上建立。初設柳灘、槐莊、冢子河和洞溝四個工區,1970年增設苜蓿河、箭括嶺和崛山溝三個工區。1987年在祝家莊設木材銷售站。經營面積138000畝,林業用地77000畝。屬造林林場。 [27] 

岐山建置

岐山,主要分佈於麟遊和岐山縣、扶風縣之間。
岐山縣城 岐山縣城
岐山縣以境內有岐山而得名,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商代末期,古公亶父率周部族由豳遷岐,在岐下週原地區建邦立國。秦漢時,岐地屬雍縣。北魏置周城縣,北周置三龍縣。隋開皇十六年(596),三龍縣治西移40裏,更名岐山縣。西周早期,周文武伐戎狄,逐獫狁,戰密須,敗耆(國)滅崇(國),開拓疆土,強固國力,而後東進翦商。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師出斜峪,屯兵五丈原,與魏將司馬懿大戰於渭濱,師未捷而身隕。東晉義熙十一年(415),夏將赫連建與後秦將領姚弼戰於龍尾堡,兵敗被擒。唐中和元年(881),黃巢起義軍5萬之眾,與唐軍爭鋒於龍尾溝,義軍輕敵中伏,2萬多戰士壯烈犧牲。西周有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周公姬旦、召公姬奭。春秋時期有協助秦穆公固國強兵、開拓疆土的丞相蹇叔。唐代有故里在鳳鳴鎮李家道村的我國著名天文歷算學家李淳風,有膽識超人、不辱使命的和逢堯。至於宰地方、治州縣、勤政廉潔、為民稱頌而見於舊志者則舉不勝舉。 [2] 
扶風縣城 扶風縣城
扶風縣,扶風縣古稱美陽,是中國黃河流域古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相傳4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神農氏為首領的姜氏部落在這裏定居,建立了有邰氏部落。商代後期,周人在古公亶父率領下,從邠地遷居“岐邑”,歷經三代,滅商而建立西周。此後250餘年間,這裏一直是西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戰國時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在這裏置美陽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廢,境域西半部歸周城縣,東半部歸武功縣。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復設美陽縣,後又廢,歸岐山縣。唐武德三年(620)設川縣(今縣址)。貞觀八年(634)改名扶風縣。南宋金時改稱扶興縣,旋復原名。此後至民國年間,均稱扶風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8年12月併入興平縣,1961年8月分出。扶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古遺址168處,古墓葬14處,古建築24處。其中以周原遺址和古剎法門寺最為著名,還有隋文帝楊堅泰陵,漢伏波將軍馬援墓,漢史學家班固墓,明代建築羣城隍廟等。 [28] 
麟遊縣城九成宮鎮 麟遊縣城九成宮鎮
岐山北麓,麟遊縣是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的縣。遠自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仰韶文化時期,氏族部落在此聚居。商周時,為周部族繁衍生息之地。秦漢時西置杜陽縣,東置漆縣。隋義寧元年,置鳳棲郡,尋以宮中獲白麟,更郡名曰麟遊,並以名縣。唐武德初改為麟州,貞觀元年,廢州以縣屬府。宋、金、元、明、清至今一直置縣,皆無更改。
麟遊開發較早,大禹治水時與后稷“治漆及岐”,“漆沮既從”,麟遊居民皆習后稷之業,農業初有發展。夏末,后稷後裔公劉,從邰(武功)遷豳(彬縣),踏遍杜地,一度居此,設置堡寨曰杜林,作為周氏族的居民點之一,後始定都於豳,又沿漆沮水(今麟遊漆水河)南下渡渭,入南山取材。商代中葉,周氏族傳至古公亶父,受北方民族侵略,去豳逾梁山(頁嶺一帶),以杜地為居點,墾荒興農,故有“天作高山、大王荒之”之謂,然後,“率西水滸”,南遷周原,以岐陽為中心,發展農業。當時又把杜地作為北防獯鬻的前哨陣地。故舊志稱“麟介彬岐之間,實太王發祥之基,禮明樂備,俗厚民淳,自古稱最”。先秦在雍建都395年,麟地有墓葬遺蹟。漢時所用之鐵萃、鐵鏵、鐵鏵土,有發現,證明當時屬農耕地區,亦屬周秦祖先發祥之地。
隋唐時,以其“東望翦華,西瞻隴坂,南府荼原,北臨石柱”,形勢險要,難攻易守;距京都長安較近,行旅方便;南靠關中平原,供應無乏,遂成為隋唐離宮九成宮之所在地。隋文帝來仁壽宮時在箭括嶺斬山修道,以達麟遊。 [29] 

岐山經濟

岐縣為農業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兼種穀、豆、薯類;經濟作物有油菜、辣椒、烤煙、大葱、大蒜等,尤以秦椒、大蒜最為著稱。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2]  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188.63億元,全縣人均生產總值40405元。全年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總產值(現價)40.85億元,全年共播種農作物86.37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25.86萬噸。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1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元。 [30] 
麟遊縣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業生產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種植業各類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40萬畝,其中糧食麪積32萬畝左右,主要是小麥和玉米,佔糧食麪積的80%以上,此外還有高粱、豆類、蕎麥、糜谷等雜糧。經濟作物常年種植8萬多畝,主要是烤煙、蔬菜、藥材。畜牧業發展主要是牛、羊、豬養殖,是中國布爾羊之鄉和陝西省秦川牛養殖基地。 [31]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54億元,同比增長13.1%,增速列全市12個縣區第一位;地方財政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4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97億元,同比增長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1.82億元,同比增長24.1%;畜牧業總產值5.51億元,同比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5元,同比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96元,同比增長9.4%。先後榮獲中國避暑養生休閒旅遊最佳目的地、中國最佳文物古蹟旅遊勝地、中國最美鄉村休閒旅遊示範縣等多項榮譽稱號。 [32] 
扶風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全省糧食主產縣、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全縣優質糧食麪積35萬畝,糧食年產量30萬噸。蘋果24萬畝、獼猴桃3萬畝、核桃等雜果1.1萬畝,果品年產量35萬噸,已形成北部蘋果產業帶、南部獼猴桃產業帶、中部雜果和苗木繁育基地產業帶的“工”字型果業發展格局,年生產銷售各類苗木2億株,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果樹苗木基地。 [33]  2018年扶風縣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39.87億元,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11億元,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67億元,全縣地方財政收入:31169萬元,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7元。 [34] 

岐山軍事

周伐戎滅崇商小乙二十六年,西北方的戎狄進攻周人,掠奪財富,佔領土地,為避其侵擾,古公亶父率族人翻梁山,循漆水,來到岐山之下週原定居。並打敗尾追而至的戎狄,勢力日漸壯大,為開創周室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屯軍五丈原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修棧道,以木牛流馬運糧集斜峪口,率大軍十萬,由斜峪至眉,開始了第五次攻取關中的戰爭。 [35] 
參考資料
  • 1.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三章 水文 第一節 河流
  • 2.    岐山縣誌 概述
  • 3.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二節 地貌
  • 4.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 5.    麟遊縣地方誌編篡委員會.麟遊縣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 貌 第五節 主要山峯
  • 6.    扶風縣誌 建置、自然、人口 第二編 地質地貌 第二章 地貌 第一節 山
  • 7.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地貌 第一節 地質
  • 8.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二章 氣候
  • 9.    麟遊縣志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節 河 流
  • 10.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三章 水文 第三節 泉
  • 11.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土壤植被 第二節 土壤分佈
  • 12.    麟遊縣志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六章 植、動物 第一節 植 物
  • 13.    岐山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土壤植被 第三節 植被
  • 14.    岐山縣誌 卷六 農 林 第五章 林 業 第三節 森林狀況
  • 15.    岐山縣誌 卷二十四 文物 第一章 文化遺址 第二節 周原遺址
  • 16.    岐山縣誌 卷二十四 文物 第九章 名勝古蹟 第一節 周公廟 潤德泉
  • 17.    岐山縣誌 卷二十四 文物 第九章 名勝古蹟 第三節 崛山名剎
  • 18.    麟遊縣志第二十一編 九成宮 第四章 勝 跡 第四節 玉女潭
  • 19.    麟遊縣志 第二十一編 九成宮
  • 20.    岐山縣誌 卷二十六 人物 第一章 傳略
  • 21.    岐山縣誌 卷六 農 林 第二章 農業區劃
  • 22.    麟遊縣志第八編 交通郵電 第一章 交 通 第二節 道 路
  • 23.    岐山縣誌 卷九 交通郵電 第一章 交通運輸 第二節 古道路 古渡口
  • 24.    岐山縣誌 卷十九 軍事 第六章 防禦設置 第一節 地面設施
  • 25.    岐山縣誌 卷九 交通郵電 第一章 交通運輸 第三節 公路
  • 26.    鳳翔縣誌第十一卷 交 通 第一章 道路 第一節 古道與驛站
  • 27.    岐山縣誌 卷六 農 林 第五章 林 業 第一節 機 構
  • 28.    扶風縣誌 縣情概述
  • 29.    麟遊縣志 概述
  • 30.    岐山縣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岐山縣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9-02-04]
  • 31.    農業經濟   .麟遊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20]
  • 32.    2018年卷《寶雞年鑑》麟遊部分資料  .麟遊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20]
  • 33.    扶風概況  .扶風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20]
  • 34.    扶風縣2018年度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扶風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20]
  • 35.    岐山縣誌 卷十九 軍事 第七章 兵事紀略
  • 36.    第一節 河流  .卷二 自然地理 第三章 水文 第一節 河流[引用日期2024-01-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