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鄉鉅變

(由董子畏改編、賀友直繪製的連環畫)

鎖定
《山鄉鉅變》是由周立波原著、董子畏改編、賀友直繪製的一套連環畫。該套連環畫共四冊,是以周立波編著的,講述湖南山村風景和當地特有的風情民俗長篇小説《山鄉鉅變》為作品原型創作。 [1-2] 
《山鄉鉅變》連環畫講述了在1955年,湖南省的一個鄉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農業改造道路而出現了新的面貌。該連環畫以白描的形式刻畫形象、安排情節,風格真實細膩生動,藝術性較高,為中國連環畫史上的代表作之一。 [3-4] 
書    名
山鄉鉅變
類    別
連環畫
原作品
長篇小説《山鄉鉅變》
原    著
周立波
改    編
董子畏
繪    畫
賀友直

山鄉鉅變內容簡介

《山鄉鉅變》連環畫講述的是1955年湖南省一個僻靜的山鄉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高潮。壯闊的波瀾觸動了每一個角落,引起巨大的矛盾,在父子、夫妻之間,在每個人的心靈之內,都展開了深刻的衝突。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激烈的鬥爭,使經濟基礎、社會習俗、家庭生活、愛情觀點與人和人的關係都起了變化,整個山鄉出現了新的面貌。 [4] 

山鄉鉅變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1956年,隨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政策到來,藝術屆創作也相對繁榮起來。196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40週年,此時根據反映“土地改革”的勝利,以周立波編著的長篇小説《山鄉鉅變》為原型,改造資本主義內容的《山鄉鉅變》連環畫被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40週年獻禮而創作。 [1-2] 
創作過程
1959年春節前,賀友直回到上海,完成了第一冊的草圖及部分正稿。他最初堅持西洋畫法,最終被拒後放棄。於是放棄了多年的學觀民族線描藝術傳統經驗,以自身不熟悉的、暫時還不易掌握的明暗表現方法去表現,再加上製版條件的限制,於是印出來的作品黑乎乎一片,看不清內容。未達到周立波原著中湖南農村所的情調氣氛。 [1] 
限於當時的印刷工藝及紙質,初稿及第二稿暗部有些不清晰,畫面效果不夠理想。定稿對畫面構圖及內容做了一定修改。修改後用線精細,運用了中國傳統藝術風格白描。 [1] 

山鄉鉅變藝術鑑賞

該作品吸收了如《清明上河圖》《水滸葉子》的用線及中國古典繪畫表現形式。定稿在技法、構圖、取景及視角、用線與初稿均有差別。從繪畫技法上看,最根本的區別是將初稿所用西洋繪畫技法改為吸收了西洋透視和寫實畫法的中國傳統線描技法。這種初稿和定稿的選擇,還應有“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因素。將寫實主義融入中國傳統線描繪畫技法就很合時宜,沒有完全西化,具有民族性,將新中國的藝術和傳統中國畫區別了出來。
初稿用墨色較多,黑白交錯且對比強烈。由於缺少過渡色,畫面路顯生硬,也不排除印刷技術問題。用作品創作年代的印刷術和審美來看,初稿也未必比定稿遜色。初稿雖然少了清潤秀美,但卻有定稿所沒有的歷史厚重感和政治運動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和沉重感。此外,定稿的人物刻畫以寫實為主,展現了人物表情等細節。畫面更統一且沒有加多餘排線,投影,明暗和中間色,因此更乾淨簡練和純粹。 [1] 

山鄉鉅變作品評價

中國連環畫出版社總編輯姜維樸《賀友直和連環〈山鄉鉅變〉〈白光〉及其他》:“《山鄉鉅變》連環畫的出現,將中國連環畫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峯,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連環畫藝術以至中國人物畫新的發展。” [5]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編輯室編輯魯丁《重讀〈山鄉鉅變〉連環畫》:“《山鄉鉅變》連環畫中的山水、樹木、村莊、田野、房舍、農具以及其他小道具都安排得非常妥善,並恰到好處地襯托着人物的活動。” [6] 

山鄉鉅變作品影響

所獲榮譽
《山鄉鉅變》連環畫在1963年文化部與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中獲得一等獎,被譽為中國連環畫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7] 

山鄉鉅變出版信息

作品名
改編
繪畫者
出版年
出版社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山鄉鉅變·第1冊》
董子畏
賀友直
2011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山鄉鉅變·第2冊》
新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9]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山鄉鉅變·第3冊》
董子畏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山鄉鉅變·第4冊》
新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1] 

山鄉鉅變作者簡介

  • 原著者
周立波(1908年—1979年),原名周紹儀,又名鳳翔,湖南益陽人。現代作家。 [12] 
  • 改編者
董子畏,《山鄉鉅變》連環畫2011版腳本改編者,於該版連環畫第三冊畫完時去世,具體去世時間不詳。 [13] 
  • 繪畫者
賀友直(1922年11月—2016年3月16日),出生於上海,浙江寧波北侖新碶西街人。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第二屆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4] 
參考資料
  • 1.    夏銀河.賀友直連環畫《山鄉鉅變》創作過程及鄧秀梅藝術形象分析[J].美術學報,2016
  • 2.    沈其旺.從“形者融靈”到“貴適天真”——連環畫《山鄉鉅變》的創作藝術再探索[J].美術大觀,2009:54-55.
  • 3.    夏徵農,陳至立.大辭海·美術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159
  • 4.    董子畏,賀友直.山鄉鉅變 連環畫·第1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07:1
  • 5.    姜維樸.賀友直和連環畫《山鄉鉅變》《白光》及其他[J].連環畫報,2016:58.
  • 6.    甘肅人民出版社編輯部.創作學習資料·9.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77:103
  • 7.    王文.連環畫大師賀友直去世曾創作《山鄉鉅變》[J].《東方收藏》,2016:6-6.
  • 8.    董子畏,賀友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 山鄉鉅變 第1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05:版權頁
  • 9.    新吾,賀友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 山鄉鉅變 第2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05:版權頁
  • 10.    董子畏,賀友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 山鄉鉅變 第3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05:版權頁
  • 11.    新吾,賀友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百種紅色經典連環畫 山鄉鉅變 第4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05:版權頁
  • 12.    周立波:現代著名作家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引用日期2020-11-12]
  • 13.    張立憲.讀庫0604.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09:27
  • 14.    孫思著.聆聽.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06:8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