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達柯爾

鎖定
山達柯爾,遊戲《龍與地下城》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遊歷與探索之神,費倫神系,弱等神力。
山達柯爾是一位寡言的孤獨神祇,他用行動來展現自己的理念。他看似仁慈卻不失嚴厲,有時也會展露出幽默的一面。由於他近年來積極地降臨凡間親自吸收信徒,因此教會的規模有逐漸壯大的跡象。馭風者穿着隨風飄揚的深色斗篷、皮製的輕便甲冑、以及一雙從不觸及地面的靴子,他總是手持厚重的雙手巨劍,以帝王般的姿態 現身。雖然高大英俊的山達柯爾行動之時寂靜無聲,但他周圍總是環繞着翻騰呼嘯的狂風。
中文名
山達柯爾
外文名
Shaundakul
別    名
馭風者(Rider of the Winds)
援助之手(the Helping Hand)
登場作品
遊戲《龍與地下城》及其衍生作品
聖    徽
穿着旅者斗篷的馭風長鬚老者
居住界域
月之門(Gates of the Moon)
陣    營
混亂中立(CN)

山達柯爾角色生活

神職:旅行(travel),探索(exploration),傳送門(portals),礦工(miners),商隊(caravans)
信徒:探險家,旅行商隊,遊俠,傳送門使用者,半精靈
牧師陣營:混亂善良(CG),混亂中立(CN),混亂邪惡(CE)
神域:風(Air),混亂(Chaos),傳送門(Portal),保護(Protection),貿易(Trade),旅行(Travel)
喜好武器:陰影之劍(Sword of Shadows)、雙手巨劍(greatsword)
教義(Dogma):
以身作則將援助之手的教導散佈到世界各地去,並 努力對商旅(尤其是那些尋找新的未知土地與貿易商機的開拓者)們宣揚他的教義。應當盡力發掘並淨化他的古老聖壇。乘上流動的風,不論它往哪去都隨着它走。 信賴援助之手,幫助身陷困境之人。找出大地與海洋中所藴含的一切寶藏。前往遠方旅遊,成為第一個見到初升朝陽、高聳山巔、以及肥沃山谷的人。永遠讓你的腳 步朝向未曾造訪的地區。
牧師與神殿(Clergy & Temples):
山達柯爾的牧師們通常都會離開自己居住之地,為 旅人、貿易商隊、以及探礦遠征隊擔任嚮導與護衞。有許多教會內的成員為冒險隊伍擔任嚮導,或者自己也成為探險者。此外,也有少數成員加入了豎琴手同盟。無 論如何,他們都儘可能地努力尋找或頻繁造訪山達柯爾的廢棄聖壇(尤其是位於迷斯˙卓諾城中那座宏偉神殿),直到獲得充足資源後在該地重建聖壇。自從山達柯 爾將“傳送門”(Portals)納入自己管轄的神職範圍之後,他也開始指派牧師們去尋找並確認費倫大陸上各地的傳送門,以利流通貿易與開展探險。
山達柯爾喜歡信徒們建造聖壇來崇拜他,此類聖壇大多坐落於極為偏僻(甚至毫無人煙)的地區。山達柯爾的聖壇大多是建於高處的石制講台,其上放置一把石制座椅 (或王座),且周圍有一根以上的穿孔石柱-當狂風吹過時便會發出聲響。這類聖壇大都位於月之海地區(Moonsea)與科米爾地區(Comyr)的巨石地 (Stoneland),有些已經見證了上千年的歷史。
山達柯爾在城市中很少有正規的神殿,連帶的在城市中也沒有多少信徒。由於他的牧師們都熱愛流浪,因此神殿中的駐守牧師也時常替換-每當有新成員抵達時原本的牧師便會出外探險。
山達柯爾的牧師一般都穿着深色的斗篷與適於在荒野中活動的裝束,他們通常偏好銀色與各種深沉的色彩。許多人也會在手套(不論是皮製或鐵製)的手背處佩帶聖徽。
馭風者的教會內部組織十分鬆散,許多教派都獨立各自為政。此外,教會內部也缺乏嚴謹統一的神職階級劃分-不過那些從動盪年代之前就已經侍奉馭風者的人都廣受 其它成員敬重。自動盪年代之後,出現了好幾個以山達柯爾之名成立的軍事性組織-“臨峯教團”(Fellowship of the Next Mountain)是一個由許多獨立行動牧師與遊俠組成的團體,其成員致力於探索劍灣(the Sword Coast)與月之海地區北部之中未知的荒野偏僻區域;而“陰影之劍騎士團”(the Knight of the Shadow Sword)是個由戰士與遊俠組成的菁英團體,其總部位於迷斯˙卓諾城(Myth Drannor)中的“山達柯爾王座”神殿(Shaundakul’s Throne),成員們都努力地驅逐盤據在街道上與廢墟中的種種邪惡存在。最初之時,騎士團的成員們重新強化了位於迷斯˙卓諾城中這座古老神殿的防禦設 施,並以之作為活動基地,然後派出許多斥候探查這座廢墟城市;“西風騎手” (Riders of the West Wind)則是個由牧師與少數遊俠組成的僱傭兵團,專門護衞並帶領貿易商旅穿越未知的荒野區域前往其它遙遠的國度。

山達柯爾人際關係

歷史/與眾神的關係(History/Relationship):
山達柯爾是曾在月之海地區(Moonsea)廣受崇敬的古老神祇(那時他具有中等神力的強度),他存在的歷史甚至比太姬分裂成太摩拉與本莎芭時還要久遠的 多。但他的教會規模與信徒數量在迷斯˙卓諾城(Myth Drannor)陷落後亦隨之衰退,他的力量也降低到僅餘微弱神力(Demigod)的程度。之後,本莎芭冒用他的名號在蠻野牛沙漠(Anauroch) 地區挑起各遊牧部族間的不合,因此時至今日當地人民都仍咒罵馭風者是“危險的沙中潛伏者”(Treacherous Lurker in the Sand)。然而,在動盪年代之後,山達柯爾的力量再度回覆到弱等神力的程度,他也與阿卡狄(Akadi,風元素女神)、梅莉凱(Mielikki,森林 女神)以及她的盟友、蘇倫、太摩拉、以及精靈神系內的勇敢神祇結為盟友。由於他不喜歡隱藏秘密,且樂於將各個隱藏地區的訊息廣為流傳,因此馭風者挺身而出 反對莎兒;此外,他也與破壞其名聲的本莎芭展開激烈的鬥爭。

山達柯爾角色經歷

馭風者的教會隨着歌聲之城迷斯˙卓諾(Myth Drannor)的陷落而趨於式微,不過在動盪年代之後又開始重新發展-這是因為渥金(Waukeen,貿易與財富女神)在動盪年代過後失蹤了十幾年(她 的神殿也在那時相繼崩毀),因此許多商人(特別是旅行商隊)一度轉而改信山達柯爾。雖然當渥金迴歸之後這些人大部分又迴歸原來的信仰,但有部分(尤其是染 上流浪癖)的商人卻仍然是馭風者的忠實信徒,因此教會的規模仍維持着穩定的發展。如今,他在城市中的神殿已吸引了許多勇敢無畏的冒險者與探險家加入,教會也想得知他們冒險的相關傳聞。
山達柯爾的牧師在每日清晨風向轉變(因氣温提升)之後祈禱以獲得神術。教會內的聖日是每年的4月15日,信徒們稱這天為“馭風節”(Windride)。在當天黎明時,山達柯爾會引導他的牧師們對自己施展“御風而行”(Wind Walk,能力不足者也會對自己施展“氣化形體”Gaseous Form),然後在高空中乘風飛行。他們會在黃昏時回覆原狀(並安全地)着陸-通常是降落在某個他們先前從未造訪過的地區。山達柯爾的牧師們也會在特定時 機或條件下舉行一些儀式-每當風向發生重大轉變時,他們便會進行簡短的祈禱;而每當發現一個未知的地區(比如一座山谷、湖泊、或者島嶼),他們也會在首次 發現的地點附近豎立一座小型的石制王座,並在其上標示山達柯爾的聖徽(如果條件許可,還會再用“塑石術”Stone Shape建造一座馭風者的聖壇)。山達柯爾的牧師通常兼職遊俠或風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