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介於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
[1]
山西省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80.1%。山西省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2-3]
目錄
山西歷史沿革
編輯山西省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併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11]
考古表明,遠古時代,山西南部是人類初曙的起源地。運城垣曲縣“世紀曙猿”化石的發現,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約在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原始人羣就在山西晉南地區繁衍生息,其中運城芮城縣西侯度文化遺址發現的火燒骨,把中國範圍內發現的人類用火歷史向前推進了100萬年;約在10—2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山西汾河兩岸和大同、朔州一帶,已出現比較集中的原始人羣和村落。新石器時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經成為當時諸多邦國的中心。對臨汾襄汾縣陶寺遺址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這裏是帝堯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國所在區域。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後中國史前傳説的堯舜禹時代由傳説成為信史,中華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證實。
春秋時期,晉國發展強大,逐步兼併了周邊小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大約包括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陝西東部,設置有50餘縣,其中山西境內有10餘縣。晉國是郡縣制的起源地,後來秦將這種制度推廣向全國。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晉國卿族趙、魏、韓三家三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趙、魏、韓三分晉國,成為實際上的三家諸侯國。在山西,趙國轄中部、東北部、東南部少部,魏國轄西南部、東南部少部,韓國轄東南大部和西南少部。起初,趙國的都城在晉陽(今太原晉源區東北),韓國的都城在平陽(今臨汾堯都區),魏國的都城在安邑(今運城夏縣北),後來隨着疆域的擴大移向河南、河北。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東周天子正式承認趙、魏、韓三家為諸侯,中國歷史由此開始進入戰國時期。山西分屬趙、魏、韓三國領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定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分為36郡,後又不斷增設到40餘郡。今山西及周邊河北、內蒙古一帶為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雁門郡、代郡、雲中郡分轄,其中代、雲中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內置有70餘縣。
西漢基本沿襲秦代郡縣制,地方實行州郡縣制,全國劃分為13州。今山西及周邊陝西、河北、內蒙古一帶為幷州、幽州、司隸州(京畿長安範圍)3州領屬,並歸太原、上黨、雁門、西河、代、河東6郡分轄,其中西河、代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內置有90餘縣。
部分景點(4張)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結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山西為北魏領地。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山西絕大部分為東魏領地,南部餘部為西魏領地。後來,北齊取代了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山西統一為北周領地。
隋朝建立後,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級建制,在要衝諸州設總管府,以州刺史兼總管,統領鄰近數州。山西境內幷州、代州、隰州、朔州設總管府。後來又改州為郡,地方實行郡縣兩級制,最多時全國置190郡。山西及周邊河北、內蒙古一帶為太原郡、定襄郡、馬邑郡、雁門郡、婁煩郡、西河郡、離石郡、上黨郡、長平郡、臨汾郡、龍泉郡、文城郡、河東郡、正平郡分轄,其中14郡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內置有90餘縣。
宋代,山西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發達地區。
元代,全國共11個行省,山西與山東、河北,並稱為元朝“腹地”,大同、平陽(今臨汾)、太原三城則成為黃河流域的著名都會。
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山西的經濟、文化發展受到嚴重破壞。
山西作為革命老區,在民國十年(1921年),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高君宇在太原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展革命活動。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毛澤東率領紅軍主力渡河東征(詳情見:紅軍東征),在晉西、晉中、晉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種。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挺進山西,創立了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山西境內有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
[160]
十四年抗戰中,山西是全國抗戰的重要戰略支點;山西地方黨組織培養了15萬名共產黨員,根據地向八路軍輸送了60萬熱血青年。
山西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市轄區26個、縣級市11個、縣80個
[4-6]
。省會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餘10個市從北到南分別是:大同、朔州、忻州、陽泉、呂梁、晉中、長治、晉城、臨汾、運城。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太原市小店區省府街3號。
[13-14]
山西地理環境
編輯山西位置境域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毗連。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間距較長,縱長約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縣南張村南,北緯34°34′;最北端在天鎮縣遠頭村北,北緯40°44′。東西間距較短,寬約385千米:最東端在靈丘縣南坑村東,東經114°33′;
[169]
最西端在永濟市長旺村西,東經110°14′。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
山西地形地貌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貌從總體來看是一個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整個輪廓略呈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佔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佔20%。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與其東部華北大平原相對比,呈現為強烈的隆起形勢。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台山葉頭峯,海拔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峯;最低處為南部邊緣運城垣曲縣東南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境域地勢高低起伏異常顯著。
山西省總的地勢是“兩山夾一川”,東西兩側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佈其間。東部是以太行山為主脈形成的塊狀山地,由北往南主要有恆山、句注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嶽山和中條山脈及其所屬的歷山、析城山等
[28]
,其山勢挺拔雄偉,海拔在1500米以上。西部是以呂梁山為主幹的黃土高原,自北向南分佈有七峯山、洪濤山和呂梁山脈所屬的管涔山、蘆芽山、雲中山、黑茶山、關帝山、紫荊山、龍門山等主要山峯,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關帝山海拔最高達2831米。由北而南珠串着彼此相隔的雁北、忻州、太原、呂梁、陽泉、長治、晉城、臨汾、運城九大“多”字形斷陷盆地
[29-30]
。全省主體輪廓很像一個“凹”字形。
[27]
[31]
山西氣候特徵
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温懸殊、晝夜温差大的特點。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氣温介於4.2—14.2℃之間,總體分佈趨勢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於358—621毫米之間,季節分佈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對集中,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內降水分佈受地形影響較大。
[27]
山西水系水文
山西省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000餘條,主要特點是河流較多,以季節性河流為主,水量變化的季節性差異大。山西河流源於東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屬黃河水系,向東流的屬海河水系。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條;屬於黃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丹河等142條,流域面積97138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62%;屬於海河水系的有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81條,流域面積59133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38%。黃河沿山西境界流程968千米,汾河是山西境內第一大河,幹流全長694千米。
[32]
山西自然資源
編輯山西水資源
山西省是黃河與海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省內黃河流域面積97138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的62.2%,海河流域面積為59133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的37.8%。除了流經省界西、南兩面長達965千米的黃河干流以外,全省流域面積大於10000平方千米的較大河流有5條,分別是黃河流域的汾河、沁河,海河流域的桑乾河、漳河、滹沱河;流域面積小於10000平方千米、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中等河流有48條;流域面積小於1000平方千米、大於100平方千米的小河流有397條。山西省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河流水源來自大氣降水,絕大部分河流發源於境內,向省外發散流出。山西是海河主要支流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衞河的發源地,因此也被譽為“華北水塔”。
[27]
山西植物資源
山西省已知的維管植物有27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有463種。山西植被從南到北可分為:南部和東南部是以落葉闊葉林和次生落葉灌叢為主的夏綠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分佈區,也是植被類型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中部是以針葉林及中生的落葉灌叢為主、夏綠闊葉林為次分佈區,是森林分佈面積較大的地區;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帶灌草叢和半乾旱草原分佈區,森林植被較少,優勢植物是長芒草、旱生蒿類和檸條、沙棘等。山西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連香樹、翅果油樹、水曲柳、核桃楸、紫椴等。野生藥用植物有1000多種,廣泛分佈在丘陵山地,比較著名的有黨蔘、黃芪、甘草、連翹等。2019年末全省森林面積357.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2.8%。
[7]
山西動物資源
山西省野生動物以陸棲類為主,已知的有439種(含歷史記錄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17種:褐馬雞、金雕、朱䴉、白鸛、黑鸛、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丹頂鶴、大鴇、胡兀鷲、遺鷗、虎、金錢豹、梅花鹿、原麝、林麝。二級保護動物有54種,包括鳥類42種,兩棲類1種,獸類11種。屬於省級重點保護的有蒼鷺、星頭啄木鳥等27種。屬於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315種。
[27]
山西是中國擁有野生華北豹數量最多的省份,包括榆次、靈丘、五寨、寧武、和順、左權、陵川、陽城、沁縣、翼城、夏縣、平陸、交口、平遙、沁源,都發現了華北豹
[33]
。2017年5月,山西省確定可識別華北豹個體達80只。
[34]
山西礦產資源
山西省已發現的礦種達120種,其中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3種。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位的礦產有煤層氣、鋁土礦、耐火粘土、鎂礦、冶金用白雲岩等5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主要礦產為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金紅石等32種。其中,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09.01億噸,佔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17.3%,居全國第三;煤層氣剩餘經濟可採儲量為2304.0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鋁土礦資源保有儲量15.27億噸(礦石量),居中國第一,佔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32.44%;鐵礦保有資源儲量39.37億噸,居全國第八位;銅礦集中分佈於山西省中條山區,保有資源儲量229.94萬噸(金屬量);金紅石保有資源儲量426.38萬噸,居全國第二位。煤、鋁土礦等沉積礦產分佈廣泛,鐵礦、銅礦等重要礦產分佈相對集中,但是重要金屬礦產貧礦多、富礦少,共伴生礦多、單一礦少。
[27]
山西國土資源
2022年1月27日,山西省公佈第三次國土調查(下稱“三調”)主要數據,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濕地、城鎮村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其中,全省耕地5800餘萬畝。山西全省耕地共5804.25萬畝。其中,水田7.53萬畝,佔比0.13%;水澆地1571.73萬畝,佔比27.08%;旱地4225.00萬畝,佔比72.79%。忻州、臨汾、呂梁、朔州、運城等5個市耕地面積較大,佔全省耕地的61%。
[179]
園地961.38萬畝,主要分佈在運城、呂梁、臨汾等3個市,佔全省園地的75%。林地9143.50萬畝,呂梁、臨汾、忻州、晉中等4個市林地面積較大,佔全省林地的55%。草地4657.66萬畝,主要分佈在忻州、大同、呂梁、晉中、臨汾等5個市,佔全省草地的73%。
濕地全省涉及5個二級地類,共81.64萬畝,主要分佈在忻州、運城等2個市,佔全省濕地的46%。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526.35萬畝。其中,城市用地162.23萬畝,佔比10.63%;建制鎮用地160.42萬畝,佔比10.51%;村莊用地979.78萬畝,佔比64.19%;採礦用地198.84萬畝,佔比13.03%;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5.07萬畝,佔比1.64%。
交通運輸用地404.74萬畝,包括鐵路、軌道交通、公路、農村道路、機場用地、港口碼頭、管道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59.62萬畝,運城、呂梁、忻州等3個市水域面積較大,佔全省水域的42%。
[179]
山西人口民族
編輯山西人口
山西民族
山西政治
編輯班子 | 職務 | 姓名 |
---|---|---|
書記 | 藍佛安
[201]
| |
副書記 | 商黎光、金湘軍
[202]
| |
常委 | ||
秘書長 | 李鳳岐
[164]
| |
主任 | 林武
[168]
| |
副主任 | ||
秘書長 | 郭海剛
[162]
| |
省長 | ||
副省長 | ||
秘書長 | ||
黨組副書記 | 張吉福
[171]
| |
黨組副書記 | ||
副主席 | ||
秘書長 | 張岐雲
[161]
|
山西經濟
編輯山西綜述
2020年,山西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651.9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6.68億元,增長3.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5.4%;第二產業增加值7675.44億元,增長5.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43.4%;第三產業增加值9029.81億元,增長2.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51.2%
[10]
。
2021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2590.16億元,繼2011年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後,2021年首次邁上“兩萬億”新台階;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兩年平均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286.87億元,增長8.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1213.13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090.16億元,增長8.3%。全省人均GDP繼2020年突破5萬元後,2021年邁上6萬元新台階
[178]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4821元,按2021年平均匯率計算為10047美元。
[185]
2021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首次突破2000億元關口,達到2230.3億元,同比增長48.3%。其中,出口1366億元,同比增長56.3%;進口864.3億元,同比增長37.1%;貿易順差501.7億元,擴大106%。
[182]
- 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省、農户)比上年增長10.6%。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1.4%,民間投資增長10.2%。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投資增長10.9%;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下降5.5%。分構成看,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增長13.4%,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3.6%,其他投資增長4.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2.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6%。工業投資中,企業技改投資下降3.3%;製造業投資增長25.9%;煤炭工業投資下降13.0%,非煤工業投資增長23.2%。全年全省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項目)1168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536個,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6.1%。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830.4億元,增長10.5%。其中,住宅投資1431.8億元,增長10.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48.6億元,增長7.4%
[10]
。
2021年,山西省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省、農户)比上年增長8.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長6.9%,民間投資增長10.1%。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投資增長8.7%;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增長10.3%。分構成看,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增長15.0%,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下降8.9%,其他投資下降5.7%。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3.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1%,其中,工業投資增長5.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0%,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2%。工業投資中,企業技改投資增長11.3%;製造業投資增長24.5%;煤炭工業投資增長10.3%,非煤工業投資增長4.5%。
[183]
- 財税收支
2020年,山西省收入完成2296.5億元,比上年下降2.2%。税收收入完成1625.9億元,下降8.8%,其中,國內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資源税和城市維護建設税共計完成税收1327.7億元,下降10.8%。
2021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34.6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94.7億元,增長28.8%。税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資源税和城市維護建設税共計完成税收1757.6億元,增長32.4%。
- 人民生活
2020年,山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4元,比上年增長5.8%,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733元,下降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3元,增長4.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332元,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290元,增長5.8%。按全省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城鎮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8元,增長6.0%;農村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494元,增長10.2%。
- 財政收入
2021年山西財政收入明顯好於預期。這一年,全省財政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實做細各項工作,全年財政收入呈平穩較快增長態勢,超額完成全年收入調整預算,規模首次突破2800億元。
[181]
山西第一產業
2021全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包括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356.88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全省糧食總產量142.1億公斤,比上年下降0.2%,總量仍保持在140億公斤以上;其中夏糧產量24.3億公斤,增長2.8%,秋糧產量117.8億公斤,下降0.8%;糧食畝產301.9公斤,下降0.5%。全省生豬存欄740.2萬頭,增長30.0%;其中能繁母豬71.4萬頭,增長11.5%;生豬出欄1130.5萬頭,增長41.7%。牛出欄56.6萬頭,增長18.1%;家禽出欄19005.5萬隻,增長16.2%。豬牛羊禽肉產量134.4萬噸,增長32.3%;牛奶產量135.1萬噸,增長15.5%;禽蛋產量112.3萬噸,增長3.3%。全省瓜果產量55.0萬噸,增長6.2%。
[178]
- 種植業
2020年,山西省農作物種植面積3541.5千公頃,比上年增加17.1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130.0千公頃,增加3.9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88.3千公頃,減少11.4千公頃;中草藥材種植面積77.5千公頃,增加16.4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89.0千公頃,增加8.6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742.2千公頃,增加27.2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535.9千公頃,減少10.9千公頃。果園面積381.1千公頃,增加6.2千公頃。糧食產量1424.3萬噸,比上年增產62.5萬噸,增長4.6%。其中,夏糧236.8萬噸,增長4.0%;秋糧1187.5萬噸,增長4.7%
[10]
。
2021年,山西省農作物種植面積3588.0千公頃,比上年增加46.5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138.1千公頃,增加8.0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84.3千公頃,減少4.0千公頃;中草藥材種植面積97.6千公頃,增加20.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216.2千公頃,增加27.2千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1772.6千公頃,增加30.3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536.8千公頃,增加1.0千公頃。果園面積387.7千公頃,增加6.6千公頃。
- 林業
- 畜牧業
2020年,山西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101.6萬噸,增長12.7%。其中,豬肉產量62.8萬噸,增長10.6%;牛肉產量7.4萬噸,增長11.5%;羊肉產量8.6萬噸,增長6.9%;禽肉產量22.9萬噸,增長22.1%。禽蛋產量108.8萬噸,下降2.4%。牛奶產量117.0萬噸,增長27.4%。水產品產量4.7萬噸,增長1.0%。年末生豬存欄569.4萬頭,增長26.1%;生豬出欄797.6萬頭,增長7.8%
[10]
。
2021年,山西省豬牛羊禽肉產量134.4萬噸,比上年增長32.3%。其中,豬肉產量88.4萬噸,增長40.8%;牛肉產量9.0萬噸,增長21.7%;羊肉產量10.4萬噸,增長21.0%;禽肉產量26.7萬噸,增長16.5%。禽蛋產量112.3萬噸,增長3.3%。牛奶產量135.1萬噸,增長15.5%。年末生豬存欄740.2萬頭,增長30.0%;生豬出欄1130.5萬頭,增長41.7%。
[183]
- 漁業
- 生產條件
山西第二產業
2021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7%,比全國快3.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1%,比全國快3.0個百分點。從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長10.8%,製造業增長1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6%,製造業帶動作用明顯。從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長11.2%,非煤工業增長14.5%,增速明顯快於煤炭工業。
[178]
- 工業
2020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其中,採礦業增長8.0%,製造業增長4.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0%。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其中,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1.5%;高技術製造業增長9.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3.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2.8%,節能環保產業增長8.5%。新產品中,光伏電池增長35.8%,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增長22.8%,移動通信手持機增長21.4%,電子計算機整機從無到有,達到13.1萬台。年末全省發電裝機容量10383.1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2.3%。其中,火電裝機容量6877.6萬千瓦,增長2.8%;併網風電裝機容量1974.0萬千瓦,增長57.7%;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308.7萬千瓦,增長20.3%;水電裝機容量222.8萬千瓦,與上年末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673.3億元,比上年下降1.7%。分門類看,採礦業7118.2億元,下降6.1%;製造業11015.2億元,增長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539.8億元,下降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63.8億元,下降2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1.97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66%;年末資產負債率為71.7%,比上年末下降0.3個百分點
[10]
。
2021年,山西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0159.2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10.8%,製造業增長1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6%;分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長11.2%,非煤工業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396.2億元,比上年增長49.3%。分門類看,採礦業13588.4億元,增長76.2%;製造業15814.8億元,增長39.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993.0億元,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49.9億元,增長2.0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8.9元,比上年減少3.1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9.1%,提高4.5個百分點;年末資產負債率為71.2%,比上年末下降0.6個百分點。
[183]
- 建築業
2020年,山西省建築業增加值952.5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年末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662家,比上年末增加370家;完成總產值5113.6億元,增長9.9%,共簽訂合同額12031.0億元,增長15.1%
[10]
。
2021年,山西省建築業增加值1065.3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年末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4197家,比上年末增加535家;完成總產值5677.7億元,增長11.0%,共簽訂合同額13327.7億元,增長10.8%
[183]
。
山西第三產業
2021全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0090.16億元,首次邁上1萬億新台階;比上年增長8.3%,增速較上年加快6.6個百分點。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17.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1.8%,衞生和社會工作增長10.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9.7%,帶動服務業較快增長。
[178]
- 國內貿易
2020年,山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6.3億元,比上年下降4.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570.0億元,下降4.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76.3億元,下降3.8%。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6172.9億元,下降3.4%;餐飲收入573.4億元,下降10.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129.6億元,下降2.7%
[10]
。
2021年,山西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47.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376.7億元,增長14.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70.5億元,增長16.5%。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6992.9億元,增長13.1%;餐飲收入754.4億元,增長33.9%。全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505.9億元,增長17.6%。
- 對外經濟
2020年,山西省進出口總額1505.8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進口額628.8億元,下降1.9%;出口額877億元,增長8.7%。全年出口煤炭(煤及褐煤)18.6萬噸,增長1.6倍;出口焦炭(焦炭及半焦炭)8.9萬噸,下降50.4%;出口鎂及其製品7.4萬噸,增長26.0%;出口鋼材82.8萬噸,下降26.3%。出口機電產品688.1億元,增長17.1%;出口高新技術產品607.8億元,增長18.5%。全年進口鐵礦砂(鐵礦砂及其精礦)861.0萬噸,下降7.7%,進口金額60.2億元,下降1.7%;進口機電產品383.3億元,增長7.3%。全年全省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114家;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6.9億美元,增長24.4%。全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28.5億美元,增長1倍,完成營業額12.8億美元,增長19.0%。
[10]
2021年,山西省進出口總額2230.3億元,比上年增長48.3%。其中,進口額864.3億元,增長37.1%;出口額1365.9億元,增長56.3%。全年出口煤炭(煤及褐煤)32.7萬噸,增長76.5%;出口焦炭(焦炭及半焦炭)19.7萬噸,增長1.2倍;出口鎂及其製品7.6萬噸,增長1.9%;出口鋼材67.1萬噸,下降19.0%。出口機電產品1097.2億元,增長60.1%;出口高新技術產品976.1億元,增長61.3%。全進口鐵礦砂(鐵礦砂及其精礦)955.0萬噸,增長10.6%,進口金額95.3億元,增長57.1%;進口機電產品528.7億元,增長38.5%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9家;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7.0億美元,增長0.6%。全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29.2億美元,增長2.5%;完成營業額16.0億美元,增長24.9%。
[183]
- 房地產業
截至2021年11月,山西省共辦理完成房屋首次登記(初次為開發企業頒發“大證”)154.8萬套(其中,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房屋133.8萬套,新建房問題房屋21萬套),辦理轉移登記(為羣眾頒發不動產權證書)76.9萬套。
[172]
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945.2億元,增長6.3%。其中,住宅投資1556.1億元,增長8.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47.8億元,下降0.5%。
[183]
- 郵電通信
2020年,山西省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50.7億元,增長29.5%;電信業務總量3091.3億元,增長30.2%。年末移動電話用户4022.8萬户,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户3318萬户。全省寬帶接入用户1252.1萬户,增長11.2%。
[10]
2021年,山西省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30.8億元,增長30.2%;電信業務總量373.7億元,增長23.6%。年末移動電話用户4126萬户,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户900萬户。全省寬帶接入用户1350.4萬户,增長7.9%
[183]
。
- 旅遊業
2020年,山西省商業住宿設施接待入境過夜遊客1.7萬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3.3億人次,分別下降97.8%和60.1%;旅遊外匯收入605.1萬美元,下降98.5%;國內旅遊收入2919.7億元,下降63.5%;旅遊總收入2920.1億元,下降63.6%。
[10]
- 金融業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2497.1億元,比年初增加4115.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0640.9億元,增加2521.5億元。年末全省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9379.6億元,比年初增加1020.7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5888.7億元,增加572.8億元。
[10]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共有上市公司39家。各類證券成交額79099.9億元,增長35.9%。其中,股票成交額30043.9億元,增長63.5%;基金成交額1081.1億元,增長50.2%;債券成交額47925.3億元,增長22.6%。年末投資者證券賬户開户數508.6萬户,增長13.8%。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6813.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2%,比年初增加4316.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4214.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7%,比年初增加3574.0億元。年末全省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1044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4%,比年初增加1069.6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6565.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5%,比年初增加676.5億元。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共有上市公司41家。全省轄區證券市場各類證券成交額89096.9億元,增長12.6%。其中,股票成交額37814.2億元,增長25.9%;基金成交額1347.8億元,增長24.7%;債券成交額48841.4億元,增長1.9%。年末投資者證券賬户開户數580.0萬户,增長14.0%。
[183]
- 保險業
2020年,山西省保費收入932.8億元,增長5.6%。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517.0億元,增長5.1%;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156.9億元,增長7.7%;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21.0億元,增長13.3%;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37.9億元,增長4.6%。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11.3億元,增長11.7%。
[10]
2021年,山西省保費收入997.5億元,增長7.3%。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578.5億元,增長11.9%;健康險業務保費收入166.9億元,增長6.4%;意外險業務保費收入21.7億元,增長4.2%;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30.5億元,下降1.8%。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37.0億元,增長8.8%。
[183]
山西交通運輸
編輯山西交通
- 公路
山西省公路密度87千米/百平方千米,“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成型;96.3%的國道、85.5%的省道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準。實現農村交通“兩通一硬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車和街巷硬化“全覆蓋”;13%的鄉鎮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城市公交、出租車分別完成客運量13.2億人次和10.7億人次。太原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公交都市”試點示範城市。2013年,太原、大同兩市分別被確定為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36]
- 鐵路
山西省是華北重要交通樞紐,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中銀、太焦、神黃、石太客專、大西客專等重要幹線交匯處。山西省主要客運火車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大同南站、朔州站、忻州站、忻州西站、原平站、陽泉站、陽泉北站、晉中站、榆次站、介休站、呂梁站、臨汾站、臨汾西站、侯馬站、長治站、長治東站、晉城站、晉城東站、運城站、運城北站等。
航空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有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4E)、運城張孝機場(飛行區等級4D)、長治王村機場(飛行區等級4C)、大同雲岡機場(飛行區等級4C)、呂梁大武機場(飛行區等級4C)、臨汾堯都機場(飛行區等級4C)、忻州五台山機場(飛行區等級4C)等7個民航機場。
[37]
山西運輸
2020年,山西省旅客運輸量13757.3萬人,比上年下降38.3%。旅客運輸週轉量226.3億人公里,下降42.8%。貨物運輸量19.0億噸,下降1.0%。貨物運輸週轉量5711.8億噸公里,增長4.5%。民航旅客吞吐量1298.6萬人次,下降36.3%。年末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768.4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3.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7.6%,其中,私人汽車691.2萬輛,增長7.3%。本年新註冊汽車62.9萬輛,下降2.6%。年末轎車保有量472.1萬輛,增長6.7%,其中,私人轎車451萬輛,增長7.0%
[10]
。
2021年,山西省旅客運輸量13267.4萬人,比上年下降3.6%。旅客運輸週轉量221.3億人公里,下降2.2%。貨物運輸量21.8億噸,增長14.4%。貨物運輸週轉量6444.7億噸公里,增長12.8%。年末全省公路通車裏程14.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63.0公里。
[183]
山西地鐵
2018年2月28日,太原地鐵全線實現“洞通”。
2019年7月16日,太原中鐵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成立;8月12日,車站主體結構全面封頂;12月31日,全線實現“軌通”“電通”。
2020年9月1日,開始空載試運行;10月23日,初期運營行車方案通過評審和;11月1日,按開通載客標準進入“跑圖”模式;12月6日,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起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12月19日,太原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
[174]
山西社會事業
編輯山西科技事業
山西教育事業
山西部分高校LOGO(4張)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共有幼兒園7252所,小學4668所,初中1538所,普通高中517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11所,普通高等學校82所,成人高等學校9所。全省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5.78%,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47%。
[183]
山西文化事業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共有文化館130個,文化站1410個(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1196個)。公共圖書館128個。出版報紙60種(不含高校校報)、18.6億份,各類期刊201種、2088萬冊,各類圖書3229種、10955萬冊。廣播電視台119座,中短波轉播發射台18座,調頻轉播發射台203座,一百瓦以上電視轉播發射台169座。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共有文化館130個,文化站1350個(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1141個)。公共圖書館128個。出版報紙54種(不含高校校報)、22.5億份,各類期刊198種、1902.4萬冊,各類圖書4051種、7744.0萬冊。廣播電視台112座,中短波轉播發射台18座,調頻、電視轉播發射台182座,一百瓦以上電視轉播發射台154座。
[183]
山西體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有體育場地面積8036.8萬平方米;體育場地108776個,基礎大項場地數量為5670個,球類運動場地58481個,冰雪運動場地64個,體育健身場地40226個,大型體育場館56個。全年我省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53枚、53枚和80枚(包括非奧運項目比賽)。全年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1365萬人,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00項。全年全省銷售中國體育彩票24.4億元,下降21.5%。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有體育場地面積8389.0萬平方米;體育場地112588個,基礎大項場地數量為5720個,球類運動場地60623個,冰雪運動場地53個,體育健身場地41723個,大型體育場館56個。全年我省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40枚、28枚和38枚(包括非奧運項目比賽)。全年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1290萬人,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00項。全年全省銷售中國體育彩票36.5億元,增長49.7%。
[183]
山西衞生事業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共有衞生機構(含診所、村衞生室)4.2萬個,牀位22.4萬張。專業公共衞生機構440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9個。全省衞生機構共有衞生技術人員26.8萬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2.3萬人,其中,農村鄉鎮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2.1萬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衞生技術人員1.2萬人,專業公共衞生機構技術人員1.7萬人,婦幼保健(所、站)衞生技術人員0.8萬人。截至年末,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3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34例,累計死亡0人。全省共有353家醫療衞生機構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服務,總檢測能力達到95萬份/天。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共有衞生機構(含診所、村衞生室)4.1萬個,牀位22.9萬張。專業公共衞生機構43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9個。全省衞生機構共有衞生技術人員28.2萬人。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2.4萬人,其中,農村鄉鎮衞生院衞生技術人員2.2萬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衞生技術人員1.3萬人,專業公共衞生機構技術人員1.7萬人,婦幼保健(所、站)衞生技術人員1.1萬人。截至年末,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3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38例,累計死亡0人。
[183]
山西勞動就業
山西社會保障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4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2.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638萬人,增加10.2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16.4萬人,增加14.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28.7萬人,減少35.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469.4萬人,增加25.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629.5萬人,增加5.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476.7萬人,減少12.9萬人。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01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637.9萬人,減少0.0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31.6萬人,增加15.2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15.0萬人,減少13.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504.5萬人,增加35.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640.1萬人,增加10.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487.8萬人,增加11.1萬人。
山西社會福利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城鎮有各種社區服務設施8552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475個。各類收養性單位牀位數101384張,收養人數37074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1萬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8.7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99億元,接受社會捐贈款0.43億元。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城鎮有各種社區服務設施21136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016個。各類收養性單位牀位數107526張,收養人數43842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1萬人。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5.1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1億元,接受社會捐贈款0.2億元。
[183]
山西環境保護
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大型水庫蓄水量8.1億立方米。黃河、海河流域山西段共監測58個斷面,全部退出劣Ⅴ類水質標準,達到Ⅲ類以上(包括Ⅰ、Ⅱ、Ⅲ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70.7%,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24.1%,達到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5.2%。
[10]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大型水庫蓄水量14.7億立方米。黃河、海河流域山西段共監測94個斷面,達到Ⅲ類以上(包括Ⅰ、Ⅱ、Ⅲ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72.3%,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22.3%,達到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佔4.3%。黃河流域國考斷面全部退出劣Ⅴ類。
[183]
山西安全生產
山西脱貧攻堅
山西歷史文化
編輯山西方言
山西戲曲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戲曲搖籃”。漢代時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北宋年間,山西各地活躍多種土戲——這些土戲是中國戲曲的雛形;元代時山西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都在山西(晉南);至明代時,山西蒲州、陝西同州、河南陝州一帶的民間藝人把北雜劇唱腔進行改革,演變出了“蒲州梆子”戲;蒲州梆子後分別與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的土戲相結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清朝中葉,中國戲曲開始了“花部”(即梆子戲)和“雅部”(即崑曲)之爭,山西民間賽戲之風也盛行開來,大村鎮往往同時邀兩個戲班演出,唱“對台戲”。1980年晉查顯示,山西地方劇種達54個,佔300多個劇種的六分之一。
[40]
- 大戲
山西地方劇種中的“大戲”即人稱“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其中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同根異枝。梆子戲的曲體結構是首創的“兩句式”“板腔體”劇種。蒲劇又稱蒲州梆子,因起源於蒲州(今永濟)而得名,形成於明末,盛行於清代,是山西四大梆子戲中最古老的劇種,劇目多達1000餘個;蒲州梆子傳到晉中,與當地的秧歌及説唱藝術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同治以後,隨着晉中地區經濟的繁榮,中路梆子名氣愈益響亮,以“晉劇”稱名於世;明朝末年,二次大規模移民使大量晉南人遷居晉北,移民喜聞鄉音,使蒲劇在晉北漸漸傳播開來,受到蒲劇傳播的影響,晉北產生了聲腔激越的北路梆子;上黨梆子起源於古上黨郡澤、潞二州,由明清時期外地傳來的羅羅戲、卷戲和地方小戲俗曲,融匯從晉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而成。
[41]
- 小戲
上黨落子和晉南眉户是小劇種中的大劇。受宗教文化影響,山西有晉北道情、洪洞道情、臨縣道情戲、永濟道情戲等道情戲;山西各地的秧歌戲有16種;“碗碗腔”劇種代表為“曲沃碗碗腔”、“孝義碗碗腔”;其他小戲有二人台、小花戲、繁峙蹦蹦、耍孩兒、鳳台小戲、蛤蟆翁、拉活戲、跳戲、河東線腔、上黨皮簧等。
[41]
山西節令
山西是歲時節日民俗最早出現的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長期奉行夏曆,而夏曆是歷史上夏王朝使用的歷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區是夏代的發祥地之一,北部地區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胡漢雜居,形成了地方特色節令民俗。
[42]
添倉節
添倉就是預祝農家糧倉裏添滿糧食。添倉節在每年農曆正月的二十五日,實際含意是要往糧倉裏添東西,指望當年增產增收。到了添倉節,山西的講究是喜進厭出:囤裏要添糧,缸裏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上了年紀的居民習慣在添倉日購米買面,以兆全年豐衣足食。
[43]
- 六月六節
六月初六日,晉南地區稱為“回孃家節”。六月六日前後,小麥已經收打完畢,正處在一個農閒階段,是探親的絕佳時期,民間遂有“六月六,走罷麥”的俗語。六月初六日,在山西許多地方演化成了廟會。
[44]
山西廟會
山西人通過廟會上的商貿交易,將多餘的農產品出售,換回自己不能生產的物品如農器之類,同時也參與鑼鼓、秧歌、車船轎、閣蹺、燈火等各種民間社火文藝表演。山西民間古廟會代表:太原動物園廟會;晉祠古廟會;鄉寧縣四月初八“油糕會”;洪洞廣勝三月十八古廟會;芮城縣三月三古廟會。
[45]
山西藝術
- 山西鑼鼓
山西的鼓品種達數十種,其中代表為山西威風鑼鼓。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着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46]
- 剪紙
“廣靈窗花”以造型寫實、刻制精巧著稱。原料是一種單一的雪白宣紙,工具是幾把刀刃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紙成品,再點染着色。民間巧匠非常講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藝,採取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辦法制出成品。着色時用上好白酒調色,調配較深的顏色可加少量白礬。
[47-50]
- 麪塑
- 旺火
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户户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裏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單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
[52]
- 炕圍畫
炕圍畫的形式構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兩組邊道,按照一定的規格佈置而形成其主體框架,中間等距離安排以各種畫空。既具完整對稱的裝飾形式,又具簡繁對比的表現內涵。炕上部分是其主體,鍋台畫、灶頭畫、看牆畫是其外延部分。
[53]
山西宗教
- 佛教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山西境內。南北朝時期山西佛教盛行,據《魏書·釋老志》記載,北魏太武帝討滅北涼後,將信奉佛教的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3萬户遷徙到平城(今大同),由於鮮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權後亟需安撫漢人,所以具有麻痹作用的佛教在北魏境內興盛起來。唐朝是山西佛教發展的極盛時期,佛教的各個宗派如紛紛來到山西建立基地,以五台山為中心的山西佛教社會地位越來越高。
[54]
- 道教
東漢時期,道教在山西基本形成,少數地方修建了道教廟觀。《清涼山志》記載:東漢永平年間五台山境即有道士,道教稱五台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南北朝是山西道教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北魏王朝統治下的山西是北天師道的策源地和活動中心,山西道教進入了第一個歷史高峯期。唐朝統治者欲借用老子李聃鞏固統治地位,山西道教進入又一個歷史興盛時期。清朝尊佛抑道,道教各派均有所停滯。
[54]
山西文化村鎮
批次 | 類別 | 村鎮名稱 | ||
---|---|---|---|---|
第一批 | 名鎮 | 靜升鎮(靈石縣) | - | - |
名村 | 西灣村(臨縣磧口鎮) | - | - | |
第二批 | 名鎮 | 磧口鎮(臨縣) | - | - |
名村 | 皇城村(陽城縣北留鎮) | 張壁村(介休市龍鳳鎮) | 西文興村(沁水縣土沃鄉) | |
第三批 | 名鎮 | 汾城鎮(襄汾縣) | 娘子關鎮(平定縣) | - |
名村 | 梁村(平遙縣嶽壁鄉) | 良户村(高平市原村鄉) | 郭峪村(陽城縣北留鎮) | |
小河村(陽泉郊區義井鎮) | - | - | ||
第四批 | 名鎮 | 大陽鎮(澤州縣) | - | - |
名村 | 師家溝村(汾西縣僧念鎮) | 李家山村(臨縣磧口鎮) | 夏門村(靈石縣夏門鎮) | |
竇莊村(沁水縣嘉峯鎮) | 上莊村(陽城縣潤城鎮) | - | ||
第五批 | 名鎮 | 新平堡鎮(天鎮縣) | 潤城鎮(陽城縣) | - |
名村 | 店頭村(太原晉源區晉源街道) | 大陽泉村(陽泉郊區義井鎮) | 西黃石村(澤州縣北義城鎮) | |
蘇莊村(高平市河西鎮) | 湘峪村(沁水縣鄭村鎮) | 王化溝村(寧武縣涔山鄉) | ||
北洸村(晉中太谷區北洸鎮) | 冷泉村(靈石縣兩渡鎮) | 閻景村(萬榮縣高村鄉) | ||
光村(新絳縣澤掌鎮) | - | - | ||
第六批 | 名鎮 | 周村鎮(澤州縣) | - | - |
名村 | 丁村(襄汾縣新城鎮) | 郭壁村(沁水縣嘉峯鎮) | 大周村(高平市馬村鎮) | |
攔車村(澤州縣晉廟鋪鎮) | 冶底村(澤州縣南村鎮) | 奧治村(平順縣陽高鄉) | ||
谷戀村(祁縣賈令鎮) | 伯方村(高平市寺莊鎮) | 屯城村(陽城縣潤城鎮) |
山西地方特產
編輯城市 | 名優特產 |
---|---|
太原 | |
大同 | |
朔州 | |
忻州 | |
陽泉 | |
呂梁 | |
晉中 | |
臨汾 | |
長治 | |
運城 | |
晉城 |
山西風味小吃
編輯城市 | 美食小吃 |
---|---|
太原 | |
大同 | |
朔州 | |
忻州 | |
陽泉 | |
呂梁 | |
晉中 | |
臨汾 | |
長治 | |
運城 | |
晉城 |
山西風景名勝
編輯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佔中國的70%以上。至2013年底,山西省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忻州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大同雲岡石窟是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大同北嶽恆山為中國五嶽之一;懸空寺為國內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晉中平遙古城是現存三座古城之一;運城解州關帝廟是規模最大的武廟。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常家莊園、申家大院、孟門古鎮、孔祥熙故居等為山西的民居代表。
[72]
類別 | 名單 |
---|---|
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 |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
國家濕地公園 | |
國家森林公園 | |
紅色景區 | |
關隘 |
山西著名人物
編輯山西古代
時期 | 人物 |
---|---|
史前 | |
先秦 | |
兩漢三國 | |
兩晉 | |
南北朝 | |
隋唐 | |
五代 | |
宋遼 | |
金元 | |
明朝 | |
清朝 |
山西近現代
分類 | 人物 |
---|---|
革命家 | |
開國將領 | |
將領 | |
政界 | |
社科 | |
勞模 | |
書畫 | |
作家 | |
導演 | |
演員 | |
音樂 | |
歌唱 | |
戲曲 | |
體壇 | |
IT | |
媒體 | |
商界 | |
科學界 | |
其他 |
山西榮譽稱號
編輯稱號 | 城市 |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
(2014-2016) | |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區 | |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
山西對外交流
編輯友好城市 | 締結時間 | 友好城市 | 締結時間 |
---|---|---|---|
朔州市—美國波莫納市 | |||
呂梁市—法國塞米爾昂諾克蘇瓦市 | |||
運城市—法國馬爾芒德市 | 太原市—法國聖但尼市 | ||
太原市—俄羅斯薩拉托夫市 | 山西省—美國田納西州 | ||
山西省—美國愛達荷州 | |||
太原市—美國納什維爾市 | |||
太原市—俄羅斯瑟克特夫卡爾市 | 太原市—澳大利亞朗塞斯頓市 | ||
平遙縣—法國晉羅萬市 | 陽泉市—美國芒特弗農市 | ||
晉中市—瓦爾斯西岑海姆市 | |||
陽泉市—英國切斯特菲爾德市 | 長治市—法國勃利耶市 | ||
大同市—英國貝利市 | |||
長治市—德國瑪爾市 | 大同市—日本大牟田市 | ||
長治市—美國雷丁市 | 太原市—英國紐卡斯爾市 | ||
山西省—匈牙利索爾諾克州 | 晉城市—羅馬市 | ||
太原市—日本姬路市 | 臨汾市堯都區—秩父市 | ||
山西省—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 晉城市—卡卡杜市 | ||
運城市鹽湖區—意大利蘭恰諾市 | 晉中市—越南會安市 |
山西相關信息
編輯2022年12月22日,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佈山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標識(LOGO)徵集活動評選結果,經組織專家嚴格評選,最終確定入圍作品3件,其中1件作品被採用作為山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標識(LOGO)。
[200]
- 參考資料
-
- 1. 山西概覽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31]
- 2.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31]
- 3. 氣候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31]
- 4. 山西省(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3-11]
- 5. 山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11]
- 6.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太谷縣撤縣設區若干問題的決定 .山西人民政府官網.2020-04-02[引用日期2020-05-02]
- 7. 山西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 .山西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3-09]
- 8. 山西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9-26]
-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〇一七年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9-11]
- 10. 山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山西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24]
- 11. 歷史人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1-31]
- 12. 歷史沿革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9-21]
- 13. 山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3-20]
- 14. 山西省人民政府機關遷址公告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2]
- 15. 太原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3]
- 16. 大同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17. 朔州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18. 忻州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19. 陽泉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0. 呂梁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1. 呂梁概況 .呂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20]
- 22. 晉中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3. 長治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4. 晉城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5. 臨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6. 運城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0]
- 27. 省情概貌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06-22[引用日期2021-07-24]
- 28. 清史稿 卷六十 志三十五 地理七 山西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29. 清史稿 志三十五 地理七 山西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7-10-30]
- 30. 中國共產黨晉城歷史 1985-2011 .晉城黨史網[引用日期2017-10-30]
- 31. 自然環境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24]
- 32.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的通知(晉政發〔2010〕10號)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33. 榆次山區紅外相機拍到華北豹 .新浪山西[引用日期2020-03-13]
- 34. 近年華北豹蹤跡頻現 .中國綠色時報[引用日期2020-03-13]
- 35. 民族宗教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06-22[引用日期2021-07-24]
- 36. 高速公路年底要達5000公里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37. 山西五台山機場通航城市增至8個 旅客吞吐量近10萬人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38. 山西3年累計培訓305萬人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2-15]
- 39.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脱貧摘帽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3]
- 40. 【週刊】山西戲曲 一顆耀眼的舞台明珠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41. 山西戲曲 .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11-10]
- 42. 山西省民俗風情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43. 獨具特色的山西民俗風情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44. 獨具特色的山西民俗風情(組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11-10]
- 45. 民俗風情 .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11-10]
- 46. 晉善晉美 晉風晉韻(組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11-10]
- 47. 廣靈彩色點染剪紙 給單調剪紙增添明亮色彩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48. 剪紙的流派 .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49. 剪紙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0. 大美山西 道不盡文化風流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1. 晉善晉美 晉風晉韻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2. 【“朔州年”系列二】朔州“旺火”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3. 大俗大雅炕圍畫(圖)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4. 宗教藝術 .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11-10]
- 55. 住建部公佈第六批178箇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村)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56. 太原美食 .太原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57. 大同美食 .大同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58. 朔州特色農產品網上展播 .朔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59. 陽泉特產 .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60. 風情特產 .呂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61. 名優特產 .晉中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62. 地方特產 .長治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17-12-14]
- 63. 晉城特產 .中共晉城市委 晉城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4]
- 64. 吃遍山西各地美食之太原小吃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2]
- 65. 大同美食 .大同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22]
- 66. 吃遍山西各地美食之朔州小吃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2]
- 67. 吃遍山西各地美食之陽泉小吃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2]
- 68. 柳林:為扶貧下單 為脱貧助力 .呂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8-05]
- 69. 吃遍山西各地美食之長治小吃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2]
- 70. 山西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精彩紛呈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7-05]
- 71. 吃遍山西各地美食之晉城小吃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2]
- 72.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1-10]
- 73. 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來滬推介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74. 世界文化遺產 .山西省文物局[引用日期2017-12-14]
- 75. 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來滬推介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76. 晉中平遙古城景區晉升國家5A級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77. 壺關縣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成為5A級景區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3]
- 78. 三家自然保護區的困擾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79. 山西黑茶山自然保護區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4]
- 80. 山西省6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全部編制完成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81. 山西三大旅遊板塊首次走進長三角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82. 山西新增三處國家地質公園 包括五台山、太行山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4]
- 83. 山西省兩濕地公園晉升“國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引用日期2017-12-14]
- 84. 表裏山河 資源富省(組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4]
- 85. 山西省森林旅遊發展緩慢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4]
- 86. 缺錢少宣傳森林旅遊發展緩慢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87. 感知晉風晉韻 從這裏開始(圖)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88. 我省又添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89.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公佈 山西省9景區入選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12-14]
- 90. 石泰峯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圖/簡歷)--組織人事-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0-19]
- 91. 陰和俊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圖/簡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0-19]
- 92. 王偉中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0-31]
- 93. 漢學家,用外語寫作“中國故事”(記者觀察)--國際--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6-30]
- 94. 現任領導 .中央財經大學官網.2017-11-24[引用日期2020-05-27]
- 95. 山西五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96. 長治成為我省第五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97. 山西11市縣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98. 山西11市縣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99. 山西:晉城、長治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100.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山西樣板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101. 長治、晉城、潞城3市獲評國家衞生城市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102. “雷鋒——我們與你同在”作品展在山西長治展出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1-02]
- 103. 長治市三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背後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104. 國際花園城市山西晉城湖南推介 邀民眾走進王莽嶺(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105. 山西運城楊趙:火紅燈籠迎新春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106. 2004年度中國十大魅力城市揭曉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1-01-28]
- 107. 長治:精心打造“宜遊”魅力城市(組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6]
- 108. 長治市上榜2016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2-16]
- 109. 山西9城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110.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山西佔12席(2014-12-24 03:06:00)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3]
- 111. 山西12地上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112. 汾陽當選文化先進縣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13]
- 113.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0-12-30]
- 114. 澳大利亞傑爾頓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15. 西弗吉尼亞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16. 光州廣域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17. 美國波莫納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18. 友好城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引用日期2017-12-16]
- 119. 雷健坤率團訪問美國波莫納 .朔州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6]
- 120. 塞米爾昂諾克蘇瓦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21. 友好城市建立後咋往來 與我們的生活有啥關係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6]
- 122. 山西省首屆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將於2013年舉行(組圖)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17-12-16]
- 123. 太原與法國聖但尼市結為友好城市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2-16]
- 124. 老撾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25. 袁純清訪問老撾並出席晉琅兩市友好城市簽署儀式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6]
- 126. 穆列什縣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27. 埼玉縣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28. 卡內洛內斯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29. 阿布魯佐大區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0. 德比郡(達比郡)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1. 薩拉托夫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2. 田納西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3. 開姆尼茨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4. 愛達荷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5. 杜阿拉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6. 納什維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7. 瑟克特夫卡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8. 朗塞斯頓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39. 普羅萬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0. 芒特弗農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1. 上哈特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2. 瓦爾斯西岑海姆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3. 切斯特菲爾德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4. 勃利耶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5. 索爾諾克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6. 貝利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7. 瑪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8. 大牟田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49. 雷丁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0. 紐卡斯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1. 索爾諾克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2. 羅馬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3. 姬路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4. 秩父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5.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6. 卡卡杜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7. 蘭恰諾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12-16]
- 158. 我省獲國際友好城市特別貢獻獎 .網易[引用日期2017-12-16]
- 159. 讓魅力吸引世界 運城市榮獲中國十佳魅力城市 .中國新聞網 山西新聞[引用日期2021-03-03]
- 160. 山西抗戰歷史貢獻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3-20]
- 161. 省政協領導 .山西省政協[引用日期2021-04-20]
- 162. 常委會領導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引用日期2021-04-20]
- 163. 省政府領導 .山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4-20]
- 164. 山西黨政領導人物庫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4-20]
- 165. 於英傑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1-04-23]
- 166. 陳安麗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 常委 組織部部長 .太原日報[引用日期2021-05-04]
- 167.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三號)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5-11]
- 168. 藍佛安當選山西省省長 .人民日報[引用日期2021-06-25]
- 169.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柳科鄉南坑村地名介紹 .博雅地名網[引用日期2021-09-19]
- 170. 南村城址(第六批國保 .山西省文物局網站[引用日期2021-09-22]
- 171. 卸任大同市委書記後,山西省委常委張吉福任省政府黨組副書記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09]
- 172. 山西省辦理完成首次登記154.8萬套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1-11-11]
- 173. 山西省委常委名單和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11-23]
- 174. 太原地鐵 .太原地鐵[引用日期2021-12-13]
- 175. 湯志平已任山西省副省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1-16]
- 176. 任免 .微信[引用日期2022-01-22]
- 177. 兩會“晉”行時|羅清宇當選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2-01-23]
- 178. 2021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 .山西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24]
- 179. 山西公佈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 全省耕地5800餘萬畝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1-27]
- 180. 景海鵬 劉旺 劉洋飛天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2-01-30]
- 181. 山西省去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800億元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09]
- 182. 山西省去年進出口首次突破兩千億元 .百度[引用日期2022-02-11]
- 183. 山西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高平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3-29]
- 184. 中國發布丨13省份人口出現負增長 專家:構建人口監測體系 提前制定應對預案 .中國網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01]
- 185. 山西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山西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4-04]
- 186. 學院簡介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4-06]
- 187.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4-06]
- 188. 30省份人口數據公佈:廣東出生人口最多,浙江淨增人口最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8]
- 189.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5-27]
- 190. 劉 暘 .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5-27]
- 191. 15省份發佈2021年平均工資,這些行業有“錢途”-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6-07]
- 192. 山西省的由來 .山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6-22]
- 193.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 喜獲豐收--經濟·科技--人民網 .人民網.2022-07-14
- 194. 省政協十二屆二十四次常委會議在太原舉行 .山西日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2-08-03]
- 195. 2022版山西省標準地圖已上線!可免費下載! .山西發佈.2022-10-22[引用日期2022-10-22]
- 196. 馬曉偉掌舵國家衞健委首任主任 .百度網[引用日期2022-11-21]
- 197. 山西省啓動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專項監督 .中國經濟網.2022-11-25
- 198. 吳偉任山西省副省長 .澎湃新聞.2022-12-09[引用日期2022-12-09]
- 199. 吳偉任山西省副省長 張吉福、孫洪山不再擔任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户.2022-12-09[引用日期2022-12-09]
- 200. 山西省未成年人保護標識出爐 .百家號.2022-12-23
- 201. 山東、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 .澎湃新聞.2022-12-29[引用日期2022-12-29]
- 202. 金湘軍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山西綜合廣播.2022-12-29[引用日期2022-12-29]
- 203. 金湘軍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界面新聞 · 快訊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12-3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