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

鎖定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西新軍的骨幹力量。共分4個縱隊。1937年8月,閻錫山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提議,在太原組建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總隊。杜春沂任總隊長,薄一波任政治委員,牛佩琮任政治部主任,下轄三個大隊,12箇中隊,共1500餘人。部隊政工幹部絕大多數為共產黨員擔任。11月初擴編,正式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旅,簡稱決死第一縱隊,魯應麟任縱隊長,下轄三個總隊、九個大隊。後陸續組建遊擊第一、第二、第三團,保安第五、第六團。1940年1月,決死第一縱隊在沁源納入八路軍序列,仍保留決死第一縱隊番號,薄一波任縱隊長兼政治委員,劉珮琮任副縱隊長,顏天明任參謀長,王鶴峯任政治部主任。6月,決死第一縱隊組建太嶽軍區第二、第三軍分區。1941年1月,兼太嶽軍區。8月,編入太嶽縱隊,改稱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一旅。1938年1月,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二總隊改編成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二縱隊,正式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旅,簡稱決死第二縱隊。陳清華任縱隊長,張文昂任政治委員,艾子謙任參謀長,韓鈞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四、第五、第六總隊。7月至8月,決死第二縱隊擴編到12個團。1939年夏,部隊整編為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五團和遊擊第三團。1940年初,決死第二縱隊在沁源納入八路軍序列,保留決死第二縱隊番號,隸屬晉西北新軍總指揮部。韓鈞任縱隊長,張文昂任政治委員,下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團。11月,決死第二縱隊編入晉西北軍區序列,併兼第八軍分區。1942年,決死第二縱隊下轄部隊編為兩個支隊,隸屬晉西北軍區第八軍分區。1937年9月,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十團改編為決死第三總隊。李冠軍任總隊長,戎子和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1月,董天知任政治部主任。年底,決死第三總隊轉移至晉南曲沃縣地區。1938年1月,決死第三總隊改編成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三縱隊,正式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三旅,簡稱決死第三縱隊。陳光鬥任縱隊長,下轄第七、第八、第九總隊。1939年底,決死第三縱隊發展到六個團。受晉西事變影響,決死第三縱隊內部反動軍官發動叛亂,有三個多團被內部反動軍官帶走,同時被捕、被俘黨員幹部和政工幹部150餘人。餘部一部分前往屯留西北松交一帶,靠攏決死第一縱隊;另一部分在高平以東地區集結,於1940年3月重新整編為新的決死第三縱隊,戎子和任司令員,董天知任政治委員,李壽軒任副司令員,劉昌義任參謀長,車敏瞧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團。12月,決死第三縱隊兼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保留番號。抗戰勝利後,編入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1938年1月,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四縱隊正式組建,正式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四旅,簡稱決死第四縱隊。梁浩任縱隊長,雷任民任政治委員,馬驥任參謀長,劉玉衡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總隊。隨後又組建遊擊第六團、第七團。7月,第四縱隊改編為獨立第七旅和獨立第二○三旅,決死第四縱隊番號形式上取消,但中共決死第四縱隊黨委仍然存在,故部隊一直延稱決死第四縱隊。1939年晉西事變發生,決死第四縱隊主動逮捕了縱隊中的反共頑固分子,並迅速向嵐縣普明一帶轉移。1940年1月,恢復決死第四縱隊番號,雷任民任縱隊長兼政治委員,王金任參謀長,劉玉衡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三十五團和教導營。2月,改屬晉西北新軍總指揮部。11月,決死第四縱隊編入晉西北軍區序列,與一二○師獨立第一旅共同組建晉西北軍區第四軍分區。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