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藥炭疽病

鎖定
山藥炭疽病是由膠孢炭疽菌等引起的、發生在山藥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藥葉片、葉柄、莖等。葉片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褐色至暗褐色,上生小黑點,後期病斑中尖褪色至灰白色,並破裂或穿孔。 [1-2] 
山藥炭疽病是山藥種植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使山藥減產20-30%,嚴重者可達50%以上,更嚴重者絕收。温濕度適宜、連作、種薯資源不佳以及管理措施不當是引發山藥炭疽病的主要原因。 [3] 
山藥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耐病品種、實行輪作、收穫後清除病殘體、加強田間管理以及採用高支架管理。播種前將山藥種切塊,進行消毒;出苗後噴灑1:1:50的波爾多液預防,每10天次連噴2-3次;發病後可用化學藥劑噴霧防治,間隔7-10天,連用2-3次。 [4] 
中文名
山藥炭疽病
病    原
膠孢炭疽菌等
為害植物
山藥
為害部位
葉片、葉柄、莖等

山藥炭疽病病原特徵

山藥炭疽病病原為膠孢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num gloeosporioide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後突破錶皮呈盤狀,盤褐色,大小為87.5-175.0微米。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兩頭鈍圓,無色,單胞,具油滴1-3個,大小為9.6-16.0微米×3.1-6.0微米。病菌的有性態為圍小叢殼(學名:Glomerella cingulata),該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圍小叢殼在PDA培養基上產生子囊殼,集生,近球形,大小104-168微米,殼高91-155微米;子囊棍棒狀,單層壁,大小(47-62)微米×(10-14)微米;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至長卵形,略彎曲,大小(13-19)微米×(4-6)微米。 [1]  [4] 
分生孢子萌發的適宜温度為22-27℃;病菌生長的適宜温度為24℃,8℃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長;發病的最適温度為24℃,潛育期3天。
另有報道,山藥炭疽病病原菌還有辣椒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num capsici)、薯蕷盤長孢菌(學名:Gloeosporium pestis)、山藥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num dioscoreae)等。 [1] 

山藥炭疽病為害症狀

山藥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藥葉片、葉柄、莖等。染病葉片、病斑近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邊緣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顏色較淺,病斑稍凹陷;潮濕時,正面輪生橘黃色黏質小點,後變黑色。病斑大小:近圓形病斑直徑0.6-2.1釐米,橢圓形病斑(0.6-1.5)釐米×(0.6-2.1)釐米,不規則病斑(0.4-1.6)釐米×(0.6-2.0)釐米。染病莖部或葉柄,初有黑色小點,逐漸擴大至長條形或不規則形、邊緣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顏色較淺、病部明顯凹陷的病斑;潮濕時輪生橘黃色黏質小點,後變黑色;嚴重時,病斑環繞莖部,致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1] 
山藥炭疽病

山藥炭疽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擬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越冬。翌年環境條件適宜時,越冬後的菌絲體和擬菌核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成為初侵染源。山藥發病後,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藉助雨水、灌溉水、農事活動和昆蟲進行傳播,引起再侵染。 [1] 

山藥炭疽病流行規律

低温、高濕適於山藥炭疽病的發生,温度高於30℃、相對濕度低於60%,病勢發展緩慢。氣温22-24℃、相對濕度95%以上、葉面有露珠時易發病。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護地內光照不足,通風排濕不及時,均可誘發此病。一般6-9月為發病期。 [1] 

山藥炭疽病防治方法

山藥炭疽病農業防治

選用日本白山藥、毛山藥、早白薯山藥等耐病品種,發病地塊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收穫後清除病殘體,集中燒燬,並深翻土壤。採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間小氣候。加強田間管理,適時中耕除草,鬆土排漬;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性。 [4] 

山藥炭疽病化學防治

播種前將山藥種切塊,用40%甲醛80倍液浸種20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30分鐘,置陰涼處晾乾後播種。 [4] 
出苗後噴灑1:1:50的波爾多液預防,每10天次連噴2-3次。發病後用30%苯甲·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或50%咪鮮胺1500倍液,或25%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倍液噴霧,間隔7-10天,連用2-3次,施藥後4小時內遇雨需補噴。7月底至8月中旬遇連續陰雨,雨後應及時防治。另外,50%醚菌酯幹懸浮劑3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10天一次,連噴2-3次,收穫前10天停止用藥,效果更佳。 [4] 
參考資料
  • 1.    曾令祥.藥用植物病蟲害.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17.02:252-253
  • 2.    劉宜生.蔬菜生產技術大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02:527
  • 3.    吳建靜, 龔亞麗, 張成兵等. 山藥炭疽病的病因及綜合防治技術[J]. 安徽農學通報, 2019, 第25卷(22):93-94.
  • 4.    楊軍玉.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北京:金盾出版社,2016.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