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羊血

(中藥材)

鎖定
【出處】出自《本草匯言》1.《粵西偶記》:山羊,生得剖者,心血為上,餘血亦佳。如跳墜山谷跌死者,速剖之,其血已凝,力為又次。2.《本經逢原》:山羊,苗人以麋竹通節削鋒利,活刺心血收幹者良,宰取者不堪用。3.《綱目拾遺》:山羊血,以產滇、黔及蜀者佳,其血成條,深紫有光,他省產者,較次於滇、黔山羊血。
中文名
山羊血
外文名
The blood of goats
別    名
野羊
山羊
別    名
斑羚
拼音名
Shān Yánɡ Xuè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血
藥材基源
為牛科動物 羊及盤羊的的血

山羊血山羊血版本一

【拼音名】Shān Yánɡ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雜質,去淨腸膜(《規範》)。
二、切制 搗碎(《規範》)。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痛接骨。主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嘔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經不調;難產;癰腫瘡癤
【別名】原動物青羊又名:野羊、山羊斑羚

山羊血山羊血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青羊、北山羊及盤羊的的血。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2.Capra ibex Linnaeus3.Ovis ammon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取鮮山羊血盛在平底器思皿中曬乾,節成小塊或將血灌入羊腸內,用繩紮成3-4cm長的小節,曬乾後取出。

山羊血原形態

青羊
青羊(8張)
1.青羊,體長0.9-1.1m,尾長13-17cm,重約30kg。四肢短,蹄狹窄。眶下腺甚為退化,有足腺,無鼠踩腺。雌雄皆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後上方伸出,二角基部很靠近,尖端略向下彎。餘部角有環稜。一般身體色為灰棕色,個體有差異或呈深灰或為棕褐色。喉部後方有一白斑。四肢、腹部、尾幾同身色。
北山羊
北山羊(16張)
2.北山羊,個體大,肩高約1m,尾長超過耳長,重40-50kg。雄羊頜下有須,長約15cm,雌羊須很短。無眶下腺,雄羊有尾下腺,前肢有足腺。雌性角小,雄性角發達,長達1m左右,斜向後方生長,形如彎刀,角橫切面呈三角形,平面朝前,角上有許多大而顯着之橫稜。自頭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有一條黑色縱紋。胸部及腹側黑色,腹面白色。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縱紋,尾向體背色,尾尖棕黑色。
3.盤羊,體形中等大,健壯,身高1.1m,長約1.5m左右。肩高大於臀高。耳較小,尾短不及耳長。雌雄均有角。雄性角粗大,尤以基部為甚。角往側面彎曲成360度的圓形螺旋。角鞘外面有明顯而狹的環稜。近基部則消失。角長1m。雌性角小,約為雄性角的1/5。體背淺灰棕或暗棕色,胸腹部黃棕色,下腹及鼠踩部白色,臀部有白斑。尾色與體背相似,尾上面並有一棕色中線。

山羊血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棲息於較高的人跡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陽坡活動。居洞或岩石下,以草、樹枝葉等為食。
2.棲息於高原岩石和石質流砂上,或沿荒裸地生活。喜登高山,可達海拔6000m高度。羣居,以禾本科植物為食。
盤羊
盤羊(19張)
3.棲息於無林的高原、丘陵地帶。以禾本科、葱屬及雜草為食。
資源分佈:1.分佈於東北、華北入陝西、甘肅、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2.分佈於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
3.分佈於西北、華北入西藏等地。
蒸的山羊血 蒸的山羊血
【性狀】性狀鑑別,由於加工方法不同,其形狀也有所不同。置器皿中多為不規則的碎塊,其底面平滑,稍有光澤;裝入腸中乾燥者,則呈橢圓形。腸皮光亮,黑紫色。兩端有許多皺紋及繩扎的痕跡。血塊呈黑褐色或深紫色,略具光澤。體輕,易碎。氣腥味鹹。取山羊血少許,置於清淨涼水中則有線形血絲由底部向上升起。許多假品可由此法鑑別,其血散開,無上升的線形血絲。
【性味】味鹹;甘;性温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接骨。主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嘔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經不調;難產;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鮮血,酒調,30-50ml;幹血,研末酒調,每次1-2g,每日3-6g;或入丸劑。
【注意】陰虛血熱者慎服。
【各家論述】1.《本草匯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撲內損,血脹垂絕,或內傷藏腑筋骨膜絡,外損血脈破裂,皮肉色變,氣將絕者,用一、二釐,温酒調化,灌入喉中。2.《藥性考》:療跌撲損傷,咯、吐、嘔、衄、便溺諸血,能止血消瘀。3.《祝穆試效方》:能解鮮菌、河魨毒。4.《黑龍江中藥》:療婦女經血病。5.《四川中藥志》:治一切癰腫。
【摘錄】《中華本草

山羊血山羊血·版本二

【拼音名】Shān Yánɡ Xuè
山羊
山羊血 山羊血
【別名】青羊血
【來源】為牛科動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的血液幹塊。
【捕捉加工】四季均可捕捉,捉後殺取放於盆內,再把羊腸子取出,颳去油質,把血灌入腸中,用細繩紮成一寸多長的小節,曬乾。成品血色紫而有光,無雜質。
【性味歸經】鹹,熱。①《本草匯言》:“味甘,性熱,無毒。”②《玉楸藥解》:“味鹹,甘,氣平。”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大熱,有小毒。”入心、肝經。①《本草新編》:“入肺、心二髒。”②《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用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 1~2錢,酒沖服或入丸劑服。
【備註】(1)山羊Capra hircus L.的血液幹塊亦同作山羊血用。
活血,散瘀,止血 活血,散瘀,止血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1] 

山羊血山羊血·版本三

【出處】《本草匯言》
【拼音名】Shān Yánɡ Xuè
【來源】為牛科動物青羊的血。一般採用套索、下網和陷阱等方法獵取。捕得後,用注射器刺入心臟,抽取心血;或殺取鮮血。置盆內曬乾後切成小塊。也可將鮮血復灌於刮淨油脂的羊腸內,紮成3~4釐米長的小節,曬乾後取出。
【原形態】
山羊 山羊
肯羊,又名:野羊(《字林》)、山羊(《日用本草》),斑羚。
體長0.9~1.1米,尾長13~17釐米,雌者較小。四肢短。眶下腺退化。雌雄均有角,角短而直,長10~14釐米,色黑,斜向後方,二角基部很靠近,除尖端外,其餘部分都有橫稜。通體毛色灰棕褐色,底絨灰色。額、下頰及喉部均呈棕色,喉後部有一塊白色大斑。尾基部近乎灰棕色,末端棕黑色。
多棲於高山森林,也常在山頂裸岩一帶。夏日居於巖洞,冬季下到森林。善爬懸崖,早晚覓食。冬季以樹枝、地衣、苔蘚等為食,春、夏、秋食草類及果實。冬季交配,懷孕期6個月,每胎產1~2仔。
山羊
山羊(5張)
本動物的角(山羊角)、肉(山羊肉)、肝(山羊肝)、脂肪油(山羊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佈】分佈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陝西、山西、湖北、浙扛、廣東、廣西、西藏、四川、雲南等地。產四川、廣西、雲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等地。
【性狀】乾燥血,呈塊狀或片狀,黑褐色或深紫色,稍現光澤。體輕。氣腥。以色深紫有光澤者為佳。以清水一碗,入血少許,其血即由碗底上升成線形血絲不散者為真。
【性味】
鹹,熱。
山羊血 山羊血
①《本草匯言》:味甘,性熱,無毒。
②《玉楸藥解》:味鹹,甘,氣平。
⑧《本草再新》:味甘,性大熱,有小毒。
【歸經】
入心、肝經。
①《本草新編》:入肺、心二髒。
②《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經。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通絡,解毒。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癰腫。
①《本草匯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撲內損,血脹垂絕,或內傷藏腑筋骨膜絡,外損血脈破裂,皮肉色變,氣將絕者,用一、二釐,温酒調化,灌入喉中。
②《藥性考》:療跌撲損傷,咯、吐、嘔、衄、便溺諸血,能止血消瘀。
③《祝穆試效方》:能解鮮菌、河魨毒。
④《黑龍江中藥》:療婦女經血病(效果不錯呦)。
⑤《四川中藥志》:治一切癰腫。
山羊血 山羊血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酒化0.3~1錢;或入丸劑。
【注意】陰虛血熱者慎服。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山羊血一錢,三七三錢。為末。黑糖五錢,童便一合,酒一碗,調勻飲之,不必大醉。(《洞天奧旨》山羊酒)
②活血散瘀,續筋接骨:山羊血、脆蛇、三七。共為末,兑酒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軟組織損傷:青羊血、衞矛皮、赤芍、鐵棒七。研末,衝酒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④治吐血:廣西真山羊血。臨卧時每服三分,能引血歸源。(《蔣莘田經驗方》)
取羊血 取羊血
⑤治急心痛:山羊血一分。燒酒化下。(《年希堯集驗良方》)

山羊血山羊血 版本四

漢語拼音
Shan yang xue
蒙藥名
伊麻音-赤素
別名
拉日哈
考證
本品載於《論説醫典》。《無誤蒙藥鑑》該條目下所附的山羊圖與飼養的山羊一致。故認定歷代蒙醫藥文獻所載的拉日哈即伊麻音-赤素(山羊血)。
中藥材基原
為牛科動物山羊的血。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
山羊 Capra hircus Linnaeus 體長1~1.2m。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皆有1對角,雄性的角特長;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後彎,角質中空,表面有環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顎下有總狀長項。四肢細。尾短,不甚下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或黑白相雜等多種。為飼養家畜。遍及全國各地。
栽培與養殖
山東河南有零散養殖,放牧式養殖,主要吃野草,肉比較鮮美。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但秋、冬季採收質佳。一般殺後取血置平底器皿中曬乾後切成小塊。也可將鮮血灌於刮淨油脂的羊腸內,紮成3~4cm長的小節,曬乾。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乾燥血呈塊狀或片狀,黑褐色或深紫色,稍顯光澤。體輕。氣腥。以色深緊有光澤者為佳。以清水1碗,人血少許,其血即由碗底上升成線形血絲不散者為真。
化學成分
山羊或綿羊的血主要成分(除含水約4/5外)為多種蛋白質,此外尚含少量脂類,包括磷脂(phosPhatide)和膽甾醇(cholesterol),葡萄糖(glucose)及無機鹽等。蛋白質主要是血紅蛋白(hemoglobin),其次是血清蛋白(serum albumin),血清球蛋白(serum globulin)和少量纖維蛋白(fibrinogen)。羊血豆腐(羊血凝塊)的組成,每100g約含水分82g,蛋白質16.4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0.1g[1]。血清含鐵傳遞蛋白(transfer-rin)B、C、D、E,脂蛋白(fetoprotein)[2]。
藥理作用
-
炮製方法
-
性味
味甘,性涼。
功效
解毒,愈傷,接骨,止血,燥協日烏素。
主治
主治楊梅瘡,黑、白天花,肌肉損傷,骨傷,外傷腫痛,各種癬。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
附方
治梅毒 訶子、川楝子、黃芩、山羊血、黃連、五靈脂各10g。製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温開水送服。(《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六味山羊血散)
製劑
-
藥物分類
動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1)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7.960 (2)《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中國藥用動物志(第二冊).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471
蒙藥名出處
《無誤蒙藥鑑》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2] 
參考資料
  • 1.    山羊血  .《全國中草藥彙編》.2010-07-12[引用日期2012-08-11]
  • 2.    山羊血  .醫學全在線[引用日期201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