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紫菀

鎖定
山紫菀(Aster takasagomontanus Sasaki),中藥名。為菊科橐吾屬植物蹄葉橐吾Ligularia fischeri(Ledeb.)Turcz.的根及根莖。植物蹄葉橐吾,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祛痰,止咳,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氣喘,百日咳,腰腿痛,勞傷,跌打損傷。
中文名
山紫菀
拉丁學名
Aster takasagomontanus Sasaki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紫菀屬
山紫菀

山紫菀形態特徵

蹄葉橐吾,別名水荷葉(陝西)。多年生草本,高80-200cm。根肉質,黑褐色,多數。莖高大,上部及花序被黃褐色有節短柔毛,下部光滑,基部被褐色枯葉柄纖維包圍。叢生葉與莖下部葉具柄,柄長18-59cm,基部鞘狀;葉片腎形,長10-30cm,寬13-40cm,先端圓形,基部彎缺寬,邊緣有整齊的鋸齒;莖中上部葉具短柄,鞘膨大,寬超過於長。總狀花序長25-75cm;苞片草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向上漸小,邊緣有齒;花序梗細,向上漸短;頭狀花序多數,輻射狀;小苞片狹披針形;總苞鐘形,總苞片2層;舌狀花5-9,黃色,舌片長圓形,先端鈍圓;管狀花多數,冠毛紅褐色,短於管部。瘦果圓柱形,長6-11mm,光滑。花果期7-10月。

山紫菀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700m的水邊、草甸、山坡、灌叢、林緣及林下。

山紫菀別名

葫蘆七、大救駕、荷葉七《陝西中草藥》,馬蹄紫菀、土紫菀、硬紫菀《中藥材品種論述》,蹄葉紫菀《全國中草藥彙編》。

山紫菀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山紫菀性味

味辛,性微温。

山紫菀歸經

入肺、肝經。

山紫菀功效

祛痰,止咳,理氣活血,止痛。

山紫菀主治

咳嗽,痰多氣喘,百日咳,腰腿痛,勞傷,跌打損傷。

山紫菀相關配伍

1、治感冒咳嗽,蹄葉橐吾15g,蘇葉10g,杏仁10g。水煎,日服2次。(《東北藥用植物》)
2、治風寒咳嗽,蹄葉橐吾25g,百部10g。共研細末,每次5g,日服2次。(《東北藥用植物》)
3、治咳嗽,痰中帶血,蹄葉橐吾200g,五味子100g。做蜜丸。每次口含化服15g,每日2次。(《東北藥用植物》)
4、治肺結核咳嗽,蹄葉橐吾、貝母、知母、五味子各15g,驢皮膠(烊化)、甘草、桔梗各lOg。水煎服。(《東北藥用植物》)
5、治腰腿痛,葫蘆七60g。研粉,每次4g,每日2次,涼開水沖服。(《陝西中草藥》)
6、治勞傷,葫蘆七、小救駕各3g,紅三七、四塊瓦、紅毛七各6g。水煎服,黃酒為引。(《陝西中草藥》)

山紫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8-15g;或研粉。

山紫菀藥理作用

祛痰、鎮咳作用。

山紫菀使用注意

忌漿水;陰虛、肺熱、乾咳者慎服。

山紫菀炮製

山紫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除去莖葉,洗淨,晾乾。

山紫菀鑑別

山紫菀藥材性狀

根莖橫生,為不規則塊狀,上方有莖基痕及殘存葉柄,下方密生多數細長的鬚根。根長3-10cm,直徑0.1-0.15cm,集成馬尾狀或扭曲成團塊狀;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密生黃色或黃棕色短絨毛,有縱皺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淺黃色木心。有特殊香氣,味辛辣。

山紫菀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植物圖鑑》:“鎮咳祛痰,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咽喉腫痛,神經性咳嗽,咳嗽吐血及小便帶血等。”
2、《陝西中草藥》:“理氣活血,止痛,止咳祛痰。主治跌打損傷,勞傷,腰腿痛,咳嗽氣喘,百日咳,肺癰咳血。”

山紫菀附註

橐吾屬(Ligularia)植物在中國有30種以上,其中有一些種的根及根莖作為藥材山紫菀,在部分地區已使用多年,但多自產白銷。今將該屬較重要的種類簡述如下:
1、總序橐吾(川紫菀的一種)Ligularia sibiricaCass.var.racemosaKitam.分佈於四川涪陵、達縣、萬縣、樂山、温江、雅安,綿陽等地,又稱細鬚毛紫菀。
此外,四川產山紫菀的原植物尚有以下數種,藥用根及根莖,或除去鬚根只用根莖。鄂貴橐吾L. wilsoniana ( Hcmsl. )Greenm、寬戟橐吾L. latihastata (W.W.Smith.)Hand-Mazz.、鹿蹄橐吾L. hodgsonii Hook.的根部。商品上習稱“毛紫菀”,前二種為川東主流品種;後一種為川西的主流品種,即帶根莖的根,以鬚根為主。
另有狹苞橐吾L. IntermediaNakai的塊狀根莖,商品上習稱“光紫菀”。川東產,此種使用範圍不廣,為歷史習用品,即為除去鬚根的根莖。
西泊利亞橐吾(又稱箭葉橐吾、橐吾)L. sibiricaCass.在四川一些地區也作“山紫菀”收購,此外,在新疆、江西、湖南等地也作山紫菀使用,河北也稱為“山紫菀”。
2、雲南地區所用山紫菀,稱滇紫菀(山紫菀、南瓜七、馬蹄當歸),原植物為四川囊吾(牛尾參)L. hodgsoniiHook. var.sutchuensis(Franch.)Henry也是四川常用中草藥,又名馬蹄當歸或馬蘭花。
其他如大葉橐吾L. macrophylla(Ledeb.)DC.(新疆)、齒葉橐吾L. dentata (A. Gray) Hara(陝西)、裂葉橐吾L.przewalskii(Maxim.)Diels(陝西、寧夏、甘肅等地)的根在不同地區也有做山紫菀用的。
[1-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