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皂莢

鎖定
山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Lodd. ex W. Baxter)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植物, [5]  別名山皂角、皂莢樹、皂角樹 、莢果樹。 [6]  株高達25米;莖刺略扁,常分枝;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卵狀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圓鈍,有時微凹,基部寬楔形或圓,微偏斜;花黃綠色,組成穗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萼管外面密被褐色短柔毛,裂片兩面均被柔毛,萼片和花瓣兩面密被柔毛,子房無毛;莢果帶形,扁平,不規則旋扭或彎曲作鐮刀狀,果瓣革質,常具泡狀隆起; [7]  花期4-6月;果期6-11月。 [8] 
山皂莢產於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9]  喜光,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在海拔100-1000 米的微酸性土壤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長,生長於向陽山坡或谷地、溪邊路旁,耐乾旱瘠薄,生長緩慢,壽命長。 [10]  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1] 
山皂莢的刺辛,温。活血祛瘀,消腫潰膿,下乳。用於瘰癧,乳癰,惡瘡,癰腫。山皂角辛、温,有小毒。祛痰開竅。用於中風,癇症,痰涎湧盛,痰多咳喘。 [12]  木材堅實,可作建築、器具、支柱等用材。株形優美,可用作園景樹、行道樹及庭蔭樹等。莢果含皂素,可代肥皂用以洗滌,並可做染料。嫩葉可食。 [13] 
中文名
山皂莢
拉丁學名
Gleditsia japonica Lodd. ex W. Baxter [3] 
別    名
山皂角
皂莢樹
皂角樹
懸刀樹
莢果樹 展開
別名
山皂角
皂莢樹
皂角樹
懸刀樹
莢果樹
烏犀樹
日本皂莢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皂莢屬
命名者及年代
Miq.,1867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4] 

山皂莢形態特徵

山皂莢
山皂莢(2張)
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植物, [5]  別名山皂角、皂莢樹、皂角樹 、莢果樹。 [6]  ,高達25米;小枝紫褐色或脱皮後呈灰綠色,微有稜,具分散的白色皮孔,光滑無毛;刺略扁,粗壯,紫褐色至棕黑色,常分枝,長2-15.5釐米。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具羽片2-6對),長11-25釐米;小葉3-10對,紙質至厚紙質,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7(9)釐米,寬1-3(4)釐米(二回羽狀複葉的小葉顯著小於一回羽狀複葉的小葉),先端圓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微偏斜,全緣或具波狀疏圓齒,上面被短柔毛或無毛,微粗糙,有時有光澤,下面基部及中脈被微柔毛,老時毛脱落;網脈不明顯;小葉柄極短。花黃綠色,組成穗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被短柔毛,雄花序長8-20釐米,雌花序長5-16釐米;雄花:直徑5-6毫米;花托長1.5毫米,深棕色,外面密被褐色短柔毛;萼片3-4,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兩面均被柔毛;花瓣4,橢圓形,長約2毫米,被柔毛;雄蕊6-8(9);雌花:直徑5-6毫米;花托長約2毫米;萼片和花瓣均為4-5形狀與雄花的相似,長約3毫米,兩面密被柔毛;不育雄蕊4-8;子房無毛,花柱短,下彎,柱頭膨大,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形,扁平,長20-35釐米,寬2-4釐米,不規則旋扭或彎曲作鐮刀狀,先端具長5-15毫米的喙,果頸長1.5-3.5(5)釐米,果瓣革質,棕色或棕黑色,常具泡狀隆起,無毛,有光澤;種子多數,橢圓形,長9-10毫米,寬5-7毫米,深棕色,光滑。 [1]  花期4-6月;果期6-11月。 [8]  [14] 

山皂莢近種區別

山皂莢
絨毛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velutina L. C. Li)
滇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delavayi (Franch.) L. C. L.)
——
莢果上密被黃綠色絨毛。
——
——
——
雌花長7-8(9)毫米,莢果長30-54毫米,寬4.5-7釐米。 [1] 
山皂莢 山皂莢
絨毛皂莢 絨毛皂莢
滇皂莢 滇皂莢

山皂莢產地生境

山皂莢產於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9]  生於海拔100-1000 米的微酸性土壤及石灰性土壤,生長於向陽山坡或谷地、溪邊路旁 [10] 

山皂莢生長習性

山皂莢喜光,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生長緩慢,壽命長。 [10] 

山皂莢繁殖方法

山皂莢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1] 

山皂莢種子處理

種子消毒:將種子先用1%-2%的硫酸亞鐵溶液浸泡4小時,再用1%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4小時,之後用清水淘洗2次。
種子催芽:山皂莢種子外殼堅硬,且富含膠質,常態下不易浸水,很難在短期內破殼萌芽。在自然界中,山皂莢種子需要經過12個月至15個月的漚化才能出芽,發芽率在50%以下。所以,播種前須進行催芽處理。秋末冬初,將已消毒的種子放入45℃水中浸泡48小時,撈出與優質純淨的濕沙混合進行層積催芽。
山皂莢
山皂莢(5張)
選擇向陽、乾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坑的大小根據種子的多少而定,一般以20-30釐米為宜。坑底鋪厚約3釐米的牛糞、羊糞、騾糞、馬糞,糞上撒1-2釐米厚的細沙,然後將種子均勻鋪在沙上。種子厚2-4釐米,不宜過厚,以免影響催芽效果。種子上撒1層薄沙,再鋪3釐米厚牛糞、羊糞、騾糞、馬糞,糞上再撒1層沙即可。
日常管理:山皂莢種子在浸泡脱脂過程中已充分吸收水分,所以在沙藏催芽中,除非沙土十分乾燥,否則一般不澆水,以防種子胚芽腐爛。每個月檢查、攪拌1次,當發現有40%-50%的種子破殼、胚芽處於萌動狀態時即可進行播種。
硫酸處理:將幹藏越冬的種子,於播種前5天左右,用硫酸進行處理,使其脱鹼、種皮軟化。方法:先用90-100℃的熱水浸泡種子1-2天,將吸水膨脹的種子篩選出來。將仍未膨脹的種子放入塑料盆中,加入硫酸浸泡。因硫酸的濃度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一樣。98%的硫酸,浸泡2.5小時即可;65%的硫酸,需浸泡3.5小時;30%的硫酸,則需浸泡16-17小時.硫酸溶液的用量以漫過種子為好。在浸泡過程中,要用小玻璃棒每隔15分鐘攪拌1次,如發現有30%左右的山皂莢種子種皮有細小的裂紋時,應馬上停止浸泡。然後倒入温水盆內浸泡2-3天,每天需換等體積的温水2次,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值得注意的是,在種子處理的過程中,切忌用手直接觸摸種子。 [2] 

山皂莢整牀播種

苗地選擇:圃地應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不宜選擇鹽鹼地、重粘土地、澇窪地和地下害蟲嚴重的土地。
作牀:播種前4-5天澆足底水,用50%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用量10克/平方米,整細耙平後作牀。苗牀方向應按地塊形狀及坡度的大小而定,儘可能沿南北方向作牀,以利於通風透光。高牀、低牀均可,生產上常用低牀,牀面低於步道15-20釐米,寬1.0-1.5米,長10-20米;步道寬30-50釐米;要求牀直、面平、沿正。
播種:播種時間以春播為好,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播種前1周,將牀和大壟灌足底水,等表面陰乾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開溝條播,溝深5-6釐米,條距20-25釐米,播種量15-20粒/米,一般用種375-450千克/公頃,將種子的胚根朝下排放在溝內,上面覆蓋2-4釐米厚的細土,覆土後再輕輕鎮壓,上面平鋪地膜。當發現有60%的種子破土時,揭去地膜。注意觀察水分狀況,保持土壤濕潤。 [2] 

山皂莢栽培技術

山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Miq.) 山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Miq.)
整地施肥:在整地前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用肥量45000-75000千克/公頃,具體視土地肥沃程度而定。施肥後要深翻土壤,使肥土充分混合,翻耕深度20-25釐米,隨翻隨靶。要求整地後地平土碎,無雜草、樹根、石塊。整地時間春、秋季均可,春季播種前20-30天進行,秋季依據土壤墒情和種植情況而定。
出苗管理:山皂莢出苗時間不同,在出苗期間切忌翻土,以免損傷種子和胚芽,只需輕輕疏鬆表土即可。出苗前,白天温度應保持在25-30℃,夜間不低於15-18℃.出苗後,白天注意放風,夜間加強保温。出苗期間需保持土壤濕度,提高地温,防止凍害、鳥害發生。
起苗定植:當苗高10-15釐米,外界温度達到15-20℃時,即可進行定植,株距10-15釐米.定植前5-7天,要通風煉苗,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夜間保持在15℃左右。定植前2天,澆1次透水,保持土坨不散,以利於起苗。定植後要注意保温防寒。 [2] 

山皂莢病蟲防治

蟲害: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地老虎,主要危害苗木根系,使苗牀缺苗斷壟。可用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治,也可用人工捕殺的方法進行防治。
病害:常見病害有立枯病葉枯病,主要危害莖、葉,使幼苗發黃。防治方法:每10天噴1次等量式波爾多液(100-150倍),連噴3次;或用硫酸銅100倍液澆灌苗木根部;或用福爾馬林200倍液每週噴1次,連噴3次。 [2] 

山皂莢主要價值

山皂莢藥用價值

山皂莢種子入藥,刺辛,温。活血祛瘀,消腫潰膿,下乳。用於瘰癧,乳癰,惡瘡,癰腫。山皂角辛、温,有小毒。祛痰開竅。用於中風,癇症,痰涎湧盛,痰多咳喘。 [12] 

山皂莢經濟價值

山皂莢的莢果含皂素,可代肥皂用以洗滌,並可作染料 [1]  。木材堅實,心材帶粉紅色,色澤美麗,紋理粗,可作建築、器具、支柱等用材。 [13] 

山皂莢觀賞價值

山皂莢株形優美,可用作園景樹、行道樹及庭蔭樹等。 [13] 

山皂莢食用價值

山皂莢嫩葉可食。 [13] 
參考資料
  • 1.    山皂莢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宋素平,宋衞平.山皂莢育苗技術[J].山西林業科技.2016.42:43
  • 3.    山皂莢 Gleditsia japon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5]
  • 4.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引用日期2023-03-23]
  • 5.    山皂莢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5]
  • 6.    周繇編著,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 上,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6.07,第546頁
  • 7.    山皂莢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5]
  • 8.    山皂莢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5]
  • 9.    李忠宇,曹偉,認識中國植物 東北分冊,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06,第78頁
  • 10.    孫國山,桐柏山區木本藥用植物,黃河水利出版社,2019.06,第89頁
  • 11.    苟祥臣主編,黃河三角洲常見樹木花卉圖鑑,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5.01,第115頁
  • 12.    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主編,山東藥用植物志,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08,第318頁
  • 13.    周繇編著,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 上,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6.07,第546頁
  • 14.    山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