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田村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下轄村)

鎖定
山田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 [4]  ,面積10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3489人,外來人口約850多人,耕地面積5912畝,是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及渡假於一體的好地方。山田村北面自1999年以來,就有17間大型企業落户於此,其中包括行盛玻璃廠、全成電子廠、威華纖板廠、金田傢俬廠等等,從而帶動了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地解決村民就業難的問題。近幾年來村共投入100多萬元,完善了道路硬底化、村容村貌整治、綠化工程建設
中文名
山田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朱村街道
面    積
10 km²
人口數量
3489人
山田村位於朱村街東部,距離朱村街道辦事處5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該村地處廣汕公路旁,與荔湖街、石灘鎮交界,轄山田、布隆、逕貝、京山、舊蓮塘面等自然村。
該村主要山丘有麒麟山、亞公山、嶺頭山、黃嶺頂山、逕貝嶺等。因周圍山丘石頭多,山下是水田,又稱石山田
世居村民石氏、黃氏、曾氏、張氏,均為漢族。石氏聚居於山田村、布隆村和逕貝村,於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從安徽徽州遷至廣東南雄珠璣巷,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從南雄珠璣巷遷入本地,為廣府民系;黃氏、曾氏聚居於京山村,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從廣東龍川縣水背遷入本地;張氏聚居於舊蓮塘面村,廣府民系,清朝從增城仙村沙頭村遷來。
該村建村700多年,留下眾多歷史印記。傳統民居現存30餘座,粵客特色明顯。廣府傳統民居如布隆、逕貝等,多為硬山頂,人字封火山牆,灰塑脊,青磚石腳牆,三間兩廊,設有閣樓。客家傳統民居保留較為完整的在京山村,為橫排圍龍屋,佈局上以宗祠為中心,民居建於祠堂兩邊,房門向着青雲巷,祠堂天井設廊道通往青雲巷,顯祠宅合一的客家風格。該村宗祠保留較為完整的有石氏宗祠、黃氏宗祠。 [5] 
山田村是朱村街轄區內一條行政村,位於增城市朱村街東部,地處廣汕公路旁,地處荔村街、石灘鎮交界處,面積10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3489人,外來人口約850多人,耕地面積5912畝,是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及渡假於一體的好地方。山田村北面自1999年以來,就有17間大型企業落户於此,其中包括行盛玻璃廠、全成電子廠、威華纖板廠、金田傢俬廠等等,從而帶動了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地解決村民就業難的問題。近幾年來村共投入100多萬元,完善了道路硬底化、村容村貌整治、綠化工程建設等。 [1] 
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2]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石少周
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負責村“兩委”全面工作
2
石連芳
黨支部副書記
負責協助村黨支部書記工作、黨務組織工作
3
石漢波
黨支部委員
負責文書、民政、扶貧工作
4
石子財
黨支部委員
負責治保、調解、綜治維穩工作
5
黃信忠
黨支部委員
負責青年、民兵、會計、水利工作
6
繆友濃
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
負責婦女、計生、出納工作
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3]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石少周
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負責村“兩委”全面工作
2
石耀林
村委會副主任
負責國土、農業生產工作
3
石連芳
黨支部副書記
負責協助村黨支部書記工作、黨務組織工作
4
繆友濃
支部委員、村委委員
負責婦女、計生、出納工作
5
石漢波
支部委員
負責文書、民政、扶貧工作
6
石子財
支部委員
負責治保、調解、綜治維穩工作
7
黃信忠
支部委員
負責青年、民兵、會計、水利工作
8
石文毅
村委委員
負責文教、衞生工作
9
黃文雄
村委委員
負責計生、出租屋管理工作
10
石浩坤
公共服務站聘請人員
負責公共服務站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