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鎖定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是山東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是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委員單位之一、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可追溯到成立於1901年官立山東大學堂濟南)的歷史課程。1996年7月,山東大學在原歷史系的基礎上組建歷史文化學院。
截至2019年9月,學院下設5個學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類別2個;有教職員工120餘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3人。 [2] 
中文名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DU
簡    稱
山大歷史院
創辦時間
1901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特色
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2019年)
主管部門
山東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方輝、黨委書記:劉軍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4個
自設二級學科1個
專業類別2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3個
博士後
3個科研流動站
國家重點學科
1個二級學科
院系設置
5個學系
地    址
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
知名校友
趙惠令姜傑蒿峯張慶盈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辦學歷史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4張)
1901年,官立山東大學堂(濟南)創建之初即開設歷史課程。後在濟南省立山東大學(1920年後)、青島山東大學(1930年後)、齊魯大學、臨沂抗日根據地山東大學中,歷史學科有極大的發展。
1949年6月2日,日青島解放,山東大學實行軍管,開始整頓,中文系和歷史系單設,這是歷史系首次以單獨的名稱出現在山東大學的學科序列中,但時間很短,此後不久,文史再度合併為文史系。
1950年11月,山東大學與華東大學合併,組建山東大學歷史系,齊魯大學撤併後的歷史系師資併入山大歷史系。
1972年,創建考古專業。
1986年,考古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6年7月,山東大學在原歷史系的基礎上組建歷史文化學院。
2000年7月22日,原山東大學、原山東醫科大學、原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成新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保持原名稱、建制、人員不變。
2003年11月,山東省委宣傳部批准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設立“山東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
2004年1月,教育部在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四所高校首次增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2005年4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學系成立。
2006年,東方考古研究中心被列為山東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同年“考古學與博物館學”被列為山東省級重點學科。
2007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山東大學設置“文化產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是全國高校管理學門類中第一個文化產業管理碩士點。
2008年,山大歷史文化學院開始招收文化產業方向博士後,率先在全國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學科領域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培養體系。
2010年,山東大學增設文化產業管理雙學位,系國內該專業首次實現雙學位教育招生。
2012年5月,以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了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為學校直屬獨立建制科研機構,黨羣關係掛靠歷史文化學院,位於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同時世界史學系成立。
2016年,考古與歷史學科被列入山東大學“學科高峯計劃”首批重點學科名單,與耶魯大學共建的國際合作環境與社會考古聯合實驗室獲教育部批准成立。
2019年2月,學院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考古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2]  [4] 
2021年3月,歷史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7]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辦學條件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19年9月,學院設有5個學系(歷史學系、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秘檔案學系、文化產業管理學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 [2] 
專業設置
歷史學
世界史
考古學
文物與博物館學
檔案學
文化產業管理 [2]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9月,學院有教職員工120餘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導師近30名,碩士生導師近80名。學院有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含青年長江)2人,中組部“萬人計劃”人選1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中宣部“馬工程”首席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委員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含青年泰山)5人。1名教授當選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 [2]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陳尚勝、欒豐實等 [15] 
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方輝等 [18]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華民族精神概論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名師:王育濟
山東省文化產業專家庫成員:王育濟、昝勝鋒等 [9] 
山東省檔案專家:趙愛國、劉旭光、王雲慶、曲春梅等 [14] 
山東省檔案系統領軍人才:趙愛國、王雲慶等 [21]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9月,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山東省品牌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考古學、歷史學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考古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考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 
山東省品牌專業建設點:考古學 [5]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考古學導論、人類骨骼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 [23]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9月,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類別2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個。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自設二級學科碩士點:文化產業管理
專業學位碩士類別:文物與博物館、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2]  [6]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研究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9月,學院有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3個山東省重點研究基地,設有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2]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聯合實驗室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環境考古學創新引智基地
山東省重點研究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山東省東方文化研究基地、山東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心 [2] 
院系研究所(中心)
文化遺產研究院
考古學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
中國古代史研究所
美術考古研究所
現代化與當代中國研究所
中外關係史研究所
世界史研究所
義和團運動與近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心
黃河文化研究所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所
歷史語言研究所
濟南文化旅遊研究中心
山東區域歷史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加拿大研究所
韓國研究所
華人華僑研究所
公共藝術產業研究中心
古籍電子化實驗室
華夏文化研究中心
齊魯影視產業研究中心
文秘檔案與公務員制度研究所
品牌學校研究所
蘭陵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9月,學院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主持和參與的發掘成果已有8次被評為當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分別是:山東鄒平丁公龍山文化城址(1991)、山東長清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地(1995)、山東長清雙乳山西濟北王墓(1996)、山東章丘洛莊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2000)、河南鶴壁劉莊遺址(2005)、山東濟南大辛莊商代遺址(2010)、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2015)、山東章丘焦家遺址(2017)。另外,山東濟南大辛莊商代遺址還先後獲評“2003年度六項最具學術價值的考古新發現”、“2010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質量獎’三等獎”。 [2] 
截至2019年9月,學院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後期資助項目等36項。《宋代三衙管軍制度研究》(2014)與《中西中古税制比較研究》(2015)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多篇論文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歷史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考古學報》《考古》《世界歷史》、Antiquit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等權威期刊。5項成果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10項成果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 [2]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東嶽真形圖的地圖學研究
第六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
中國文化產業學術年鑑(1978-2008年卷)
第六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 [13] 
魯東南沿海地區系統考古調查報告
第七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 [2] 
中西中古税制比較研究
第八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
兩城鎮——1998-2001年發掘報告
第八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二等獎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交流

2015年,山東大學與中國史學會共同承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2018年7月,承辦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檔案學者學術論壇。 [2]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東方考古》自2004年以來連續出版十集,並於2012年入選CSSCI來源集刊。 [4] 
文史哲》連續獲得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首屆國家期刊獎、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國家期刊方陣雙獎期刊、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首批11家入選學術期刊之一。2012年首批入選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重點資助期刊”,2013~2018年連續三屆入圍全國“百強報刊”。 [22] 
  •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9月,學院圖書資料室是山東大學藏書最多的兩個院部資料室之一,有中外文藏書14.7萬種(其中線裝古籍藏書4萬餘卷冊),中外文期刊200多種,3萬餘冊。考古資料室有考古類圖書5萬餘種。檔案資料室、韓國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中國古代史研究所有圖書資料2萬餘冊。宗教、科學與社會問題研究所則是目前收藏山東道教碑刻資料最全的機構。古資料庫藏有一萬餘件文物(包括一級文物75件;學院收藏的丁公陶片上的文字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大辛莊甲骨文字是殷墟之外首次發現的甲骨卜文),是中國高校中文物收藏最多的資料庫房,其中95%以上是本科教學實習時發掘的成果。 [5]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9月,學院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萊頓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巴黎第一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等學術機構建立了雙邊關係,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師生往來。 [2]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化傳統

  • 院徽
院徽 院徽
標誌的主體圖形以漢畫像石中車馬出行圖的圖案為基礎,演變歸納而來。漢畫像石在民族文化遺產與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其中的車馬出行畫像圖案形式,藴含了兩漢時代普遍認可的中國傳統思想與文化。
以此為主體圖案,體現了歷史文化學院對於中華優秀民族文化遺產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向前奔騰的車馬代表了歷史文化學院在歷史文化的底藴中不斷前進的步伐。中文字體運用篆體,體現了文化的歷史感與厚重感。整個標誌色彩運用山大紅,體現了內斂和厚重,突出了山大文化特色。 [1]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院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書記
劉軍
副院長
副院長
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
張偉
文研院副院長
孫強 [3]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