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

鎖定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是山東大學下轄學院,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國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 [1] 
2023年9月,微電子學院正式更名為集成電路學院。 [4] 
中文名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
創辦時間
2016年4月26日
地    址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1500號山東大學軟件園校區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歷史沿革

2016年4月26日,山東大學與濟南高新區共建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簽約揭牌儀式在中心校區舉行。 [2]  現設有微電子系、集成電路工程系、微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所、集成電路與系統研究所、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微電子與集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學院凝練學科方向,規劃4個研究室:微納寬禁帶與柔性電子器件研究室,集成電路與智能系統研究室,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室,生物微電子與健康醫療研究室。微電子系主要培養具有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工藝專業知識結構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集成電路工程系主要培養具有電路設計和系統集成專業知識結構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微電子學本科專業自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並開始招生,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本科專業自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並招生,2007年成為“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學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具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等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另有集成電路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微電子學院在微電子領域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長期以來積累了厚重的基礎,為學院的學科專業今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 [1] 
2023年6月,山大聘請孫丕恕擔任微電子學院院長;7月,濟南晶谷研究院揭牌;9月,微電子學院正式更名為集成電路學院。 [4]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學術研究

微電子學院成立以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3項,經費總額達3500萬元。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項目2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總經費約2813萬元;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7項,總研究經費373萬元;橫向項目11項,總研究經費229萬元;擁有國內外發明專利51項;承擔省部級教研項目9項,總經費96萬。學院發表SCI文章158篇,EI文章39篇,ISTP文章6篇,發明專利27項。學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 [1]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43人,其中包括特聘教授2人。現有國家電子元器件清洗技術研究應用推廣中心、山東省“高性能微納器件與芯片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微電子材料與器件”高校重點實驗室、、校級“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器件工藝加工平台、“山東大學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設計平台、山東大學-閃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平台,可承擔微納電子核心器件、大規模專用集成電路與可編程片上系統的科學研究工作。微電子學院具有開展薄膜材料生長、納米器件工藝加工和集成電路芯片設計等前沿科學研究的完備實驗平台,各類設備總值近5500萬元。投資4000多萬建設完成的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器件加工精度可達7nm(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器件測試頻率高達750 GHz(國內一流),該中心研製的柔性晶體管工作速度至今仍保持着最高的世界紀錄。在強有力的硬件條件支撐下,微電子學院科學研究已融入微電子前沿主流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全面覆蓋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電路與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設計及數字信息處理與電子醫療等微電子領域的重要學科研究方向,並與工業界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1]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現任領導

院長:孫丕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