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尹村鄉

鎖定
山尹村鄉位於石家莊市鹿泉區 [1]  最南部,與元氏縣接壤。轄7個行政村,33個村民小組,總户數3524户,其中農業户3182户,農業人口11531人;總面積23.7平方公里,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總耕地21797畝,人均耕地1.86畝。
京贊公路(北京過行唐縣、靈壽、鹿泉等縣市至贊皇縣),南北向穿過本鄉中部。莊院公路(石家莊至元氏縣境內的裝甲兵學院),在本鄉併入京贊公路,直通元氏縣蟠龍湖和井陘縣。石南路(實際上始於107公路高遷道口至元氏縣南佐鎮),在本鄉併入莊院路、京贊公路。交通便利,距省會10公里。
中文名
山尹村鄉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石家莊市鹿泉區
地理位置
河北省石家莊市
面    積
23.7 km²
下轄地區
山尹村、南平同、東郭莊等
人口數量
11531人

山尹村鄉建制沿革

山尹村鄉解放之前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清光緒四年(1878年)《獲鹿縣志》記載:山尹村鄉屬“甘子社領村七,……山下尹村、南平同、山南張家莊。”等和“太平社領村五,……西郭莊、東郭莊。” 民國初期山尹村鄉屬第五區即銅冶區。1943年1月,中共元(氏)獲(鹿)縣委和元獲縣,政府在井陘縣長峪村成立。下轄五個區,獲鹿路南村莊分屬四區和五區。
永壁以南封龍山以東地區屬四區,轄獲鹿縣現山尹村鄉等村和元氏縣城郎等村,因此亦稱元獲區,至1945年2月。1944年冬,上級派遣20餘名工作人員,到元氏縣割髭嶺籌建獲鹿(路南)縣委、抗日縣政府。1945年2月,獲鹿(路南)縣委、抗日縣政府在井陘縣鴨莊成立。機關駐地有獲鹿縣的嶺底、上寨、常河,元氏縣的西嶺底、北紫溝、高家峪以及井陘縣的割髭嶺的鴨莊,至1945年10月撤銷。1945年8月,上級派員籌建中共獲鹿(路南)縣委,9月,正式成立。1945年10月,上級撤銷獲鹿(路南)抗日縣政府,設立獲鹿(路南)縣政府。機關駐地先後在梁家莊、常河、南故邑、南銅冶和元氏縣的西嶺底、石板溝、北馬村、北紫溝等村。1948年1月12日,獲鹿縣路南、路北合併,獲鹿縣劃為10個區(市)至1949年9月。現山尹村鄉的村莊屬銅冶區即第九區,轄25村。

山尹村鄉解放之後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1949年10月,全縣設九個區和城關區。現山尹村鄉村莊屬第九區(駐南銅冶)轄24個行政村。1950年1月——5月,全縣八區設置。現山尹村鄉村莊屬第三區(駐南銅冶)轄24個行政村。1950年6月——1953年夏,全縣六區設置。現山尹村鄉村莊屬第三區(駐南銅冶)轄37個行政村。1953年5月——全縣下設6區(鎮)和57個鄉5個鄉級鎮。銅冶一帶屬第三區,管轄14個鄉鎮,其中有:山尹村鄉,轄山尹村、南平同。東郭莊鄉,轄東郭莊、西郭莊、韓家園。山南張莊鄉,轄山南張莊、底下園。1956年7月撤區並鄉全縣下設24個鄉(鎮)東郭莊鄉,轄東郭莊、西郭莊、韓家園、山南張莊、南平同、山尹村6村。(先駐東郭莊,後駐山尹村)1958年8月,全縣成立5人民公社。永壁一帶為第二人民公社(原二區範圍), 9月25日改為永豐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為永壁人民公社。下設永壁、崗上、高遷、山尹村、寺家莊5個管理區,轄28個村。1958年11月6日,獲鹿縣與井陘縣合併,接受井陘縣領導。1958年12月11日,井陘、獲鹿分設,獲鹿縣管轄部分改為石家莊市獲鹿區。1960年3月,石家莊專、市合併,撤銷石家莊市獲鹿區,改為井陘縣領導。1960年6月30日,從井陘縣析出,改受石家莊市橋西區領導。1961年5月1日,公社規模劃小,原獲鹿縣轄區劃為22個公社(包括王角)。原山尹村管理區劃為山尹村公社。永壁、高遷、寺家莊三個公社繼續留橋西區,其餘第三次併入井陘縣。1962年1月1日,恢復獲鹿縣建制,原獲鹿縣轄區復歸獲鹿縣,沿襲22個公社,受石家莊專區領導。山尹村公社,轄山尹村、南平同、東郭莊、西郭莊、韓家園、山南張莊、底下園7個生產大隊(村),從此區劃穩定下來。1967年1月,造反派奪權,公社、大隊分別成立三結合領導小組。1968年1月,公社、大隊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元化領導。1970年10月,公社、大隊復建黨委。1981年12月,撤銷公社革命委員會,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4月,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山尹村鄉原駐山尹村村中,——年遷移山尹村北路南,2007年遷現址。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行政區劃

轄轄山尹村、南平同、東郭莊、西郭莊、韓家園、山南張莊、底下園7個行政村,33個村民小組。

山尹村鄉區域位置

山尹村鄉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市最南部,境域東北靠寺家莊鎮,西北連銅冶鎮,南與元氏縣接壤。

山尹村鄉社會事業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在加強道路、電力等企業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羣眾澆地難、制約高效農業發展的實際問題,2000年投資327萬元建設引崗渠馬山頭支渠。協調開通了通往省會的公交車,既方便了羣眾出行,又改善了投資環境;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九年一貫制學校;財政補貼5萬餘元,協調客運車輛接送5個山區村小學生上學;投資120萬元新建醫技綜合樓,改善了羣眾就醫環境;7個行政村中4個村開始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融入省級鹿泉市綠島火炬開發區,投資環境大大改善。農民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教學設施先進,建有高標準教學樓11座,教學環境、教學質量一流。衞生事業發展迅速。村鎮建設全面啓動,農民住宅不斷改善,新型住宅小區已具雛形。同時,還有甲級敬老院等一批福利設施。目前,全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山尹村鄉依山傍水、交通方便、資源豐富,更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優良的革命傳統,這裏藴藏着極大的發展潛力。

山尹村鄉經濟概況

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總耕地21797畝,人均耕地1.86畝,交通便利,距省會10公里。全鄉完成農業投入740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2863萬元。種植苗木1200畝;奶牛存欄703頭。完成酸棗嫁接大棗8萬株。9700畝小麥、9455畝玉米喜獲豐收,糧食總產達到8300噸。全年植樹6萬株,秸稈綜合利用連續三年達到100%。

山尹村鄉農業狀況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以“調結構、促增收”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和山區綜合開發為手段,向實現農業市場化、產業化邁進,立足本鄉優勢,種植業以發展苗木為重點,從1999年起步,到止前建成規模達到400畝的苗基地,帶動農户200多户,苗木品種達到近20個。2000年,苗木基地被中國技科院定為“中國林科院鹿泉苗木基地”,同年,被鹿泉市委、市政府評為十大優秀建設項目之一,畜牧業以發展奶業為重點,建成山尹村、西郭莊兩大規模奶牛基地,全鄉奶牛存欄達到450頭。山區綜合開發依託山南張莊封龍山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開展酸棗嫁接大棗,目前累計完成大棗嫁接20萬株。200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467.6萬元,是2005年的近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74元。 這裏已經形成以苗木基地、林果基地、奶牛基地為依託的綠色生態發展模式,並正在優化提升傳統塑料產業。

山尹村鄉工業發展

山尹村鄉 山尹村鄉
初步形成以塑料、建材、鑄造等為支柱的新興工業體系,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制定優惠政策,在資金、土地、技術、信息等方面提供高質量全方位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外來項目繼落户該鄉,引資是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依託塑料產業園區建設,按照小規模、大羣體的思路,狠抓塑料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形成了全鄉支柱產業,目前全鄉塑料企業達到32家,其中銷售收入達500萬元以上企業6家,塑料業已形成為鹿泉市有影響力、有發展前景的區域特色產業。境內西部有海拔811米的河北文化名山封龍山。有離石家莊市最近的水域旅遊休閒景點龍鳳湖。此湖在韓家園村西南,原名韓家園水庫。水庫南有鳳凰山,北有青龍山,開發旅遊改名龍鳳湖。現在旅遊熱、房地產熱,這裏成為投資開發的熱土。近年來,山尹村鄉以建設經濟強鄉為目標,認真貫徹實施鹿泉市委、市政府抓投入、打基礎、增後勁的經濟工作思路,狠抓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等重點工作,全鄉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保持了快速發展。2001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87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20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