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中宰相

鎖定
山中宰相,讀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漢語成語,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出自《南史·陶弘景傳》。
中文名
山中宰相
拼    音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釋    義
比喻隱居的高賢
出    處
南史·陶弘景傳》

山中宰相出處

唐.李延壽《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解釋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山中宰相示例

元.王子一《劉晨阮肇誤入桃源》第一折:我那裏看家猿鶴年高大,當門松檜樹槎枒。常則是道書堆玉案,仙帔疊青霞。端的個山中閒宰相,林下野人家。“

山中宰相成語故事

江蘇南京不遠的地方,有座連綿幾十裏的句曲山,傳説漢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稱茅山。梁武帝蕭衍在位時,常有朝廷的使者帶着皇帝的信件風塵僕僕地前往茅山,得了回書又急匆匆趕回,一月常有那麼幾次。有時遇有重大事件,往來頻繁,前頭剛剛派人捧着詔書、敕告出發,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辦。梁武帝那麼重視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這人並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隱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軍國大事,都要徵求他意見,他身在方外,卻儼然是朝政決策人物,所以當時人都稱他為“山中宰相”。
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場裏滾過。他原籍丹陽(今屬江蘇省),從漢到南朝宋、齊之間,他祖上和父親,都有人做過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聰明,四五歲時便喜歡讀書,九歲便讀熟《禮記》、《尚書》、《周易》等深奧經書,十一歲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歲做過南齊巴陵王的侍郎,以後又擔任過諸王侍讀一類官職,兼掌書記。當時陶弘景所撰的各類官方文件,同行中奉為定式。然而他儘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卻都是沒有實權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書一類大官,也不是治理一縣一地的實權官職,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歲那年,決意辭官修道,來到茅山。他以為此山號稱“華陽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於是自號為“華陽隱居”,在山中築道館居住。
梁武帝蕭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蕭衍初奪得大權預備立國,但取什麼朝代名稱,一時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據當時流傳的童謠和預卜吉凶的書籍,説其國號應當是“水刃木處”,拼起來是“梁”字,蕭衍採納了他的建議,定國號為梁。事後,蕭衍當然感謝弘景,派人進山慰勞,同時也讓陶為他探求些長生不老的道理,煉些丹藥。史書上稱當時武帝對陶弘景“書問不絕,冠蓋相望”——書信、問候不停傳遞,使者車輛在途中一輛接一輛,可以相互遠遠地望見。武帝知道陶弘景是個奇才,幾次想請他出山做官,但陶堅辭不出。皇帝的詔書採得急了,他就畫了兩頭牛讓人帶去呈給武帝。畫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間,一牛則被加上了金籠,有人執着鞭子在驅趕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説道:“這人沒有什麼榮華富貴的慾念,看來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烏龜(語出《莊子》比喻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哪有招徠的辦法?”只是有軍國大事,仍然派人諮詢,“山中宰相”的名聲便是這樣形成的。
陶弘景所屬的道派叫上清派,從他隱居茅山之後,茅山實際成了該派的中心,史稱茅山宗。從他開始,上清派名聲大振,從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會影響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於撰述,寫有道教教理、歷史、養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種。其中像《神農本草集註》是中國藥物學的重要著作,《養性延命錄》是養生學方面的著作,《效驗方》、《肘後百一方》是中醫學方面的著作,在歷史上都有相當的影響。

山中宰相陶弘景

山中宰相生平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號華陽居士,諡"貞白先生"。 [1]  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書法家,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陶出身於江東名門丹陽陶氏,祖父陶隆,於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因征戰有功,封晉安侯。父親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史書稱,陶弘景幼有異操,年四五歲乃好書,“恆以荻為筆,書灰中學字”。九歲即能讀《禮記》、《尚書》、《周易》、《春秋》、《孝經》、《毛詩》、《論語》等儒家經典。十歲得葛洪神仙傳》後,“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及長,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十五歲作《尋山志》,述説自己傾慕方士的隱逸生活。十七歲後,以才學聞名,與江斅褚炫劉俁合稱升明四友。齊高帝蕭道成及其子蕭賾在位時(477~493),陶弘景曾先後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諸王侍讀,兼管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書事務。永明10年(492年),陶弘景36歲時,辭去官職。《南史?陶弘景傳》裏説陶,“脱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歸隱以後的陶弘景,仍能“知時運之變,俯察人心,憫塗炭之苦”。故梁武帝蕭衍“恩禮愈篤”,且“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往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功績

“六朝霸業成誓水;千古名山猶姓陶。”最先知道陶弘景,即是從清人唐黼墀題陶山寺的這副楹聯開始的,“陶山”兩字沿用至今想必已經千載,可見陶弘景的個人魅力與歷史功績。

山中宰相人物介紹

就在陶弘景隱居的這一段時期,寫下了千古絕唱《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贈君。
我讀陶弘景的這首詩,是在汪曾祺寫楠溪江的文章裏,一讀之下,立即被陶弘景這首晶瑩透亮灑脱自如,仿若山嶺上悠閒漂浮的白雲般的文字所征服。這20個字彷彿脱口而出明白如話,又幽默雋永,絕無卑躬屈節之態,如朋友間坐對調侃,字裏行間飄着仙氣,顯得是那麼的怡然自得。從此我記住了陶弘景,記住了陶山。現在選入初中課本的《答謝中書書》也是一篇佳作:“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峯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現在專家們都在考證,他筆下的實景到底是哪裏。我卻覺得他所描繪的就是温州鄉間的典型景色。你看陶公筆下的景觀:高山、流雲、溪水、翠竹、青林……至紅日去時,潛游在水底的魚兒,爭相躍出,一派濃重景色。永嘉瑞安文成平陽,哪一個地方不是如此?哎,還考證什麼啊!
陶弘景曾在我市的福泉山、寺山採藥、煉丹,據説為窮苦人治病,分文不取。百姓感其恩德,稱他住過的地方為“陶山”,他種的甘蔗為“陶蔗”。傳説,陶弘景修道練功的地方,長年雲霧縹緲,詩中又有“白雲”一詞,所以把張染、沙門山一帶稱為:“白雲鄉”(1956年後和另兩鄉合併為陶峯鎮)。現在的福泉山上尚有福泉寺、煉丹巖、白雲嶺等古蹟。
福泉山因為有了這些淵源,所以在鄉人的心目中就顯得特別神聖。我曾在福泉山腳下的桐浦鄉中學擔任過3年校長。那是一所處境窘迫的農村學校,學生大量流失,我臨危赴任,壓力頗大。所以每天總覺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3年間,我一直想找個機會,上山拜謁一下陶公,但直到卸任也未能成行,深以為憾。
今年的10月2日,是國慶假期。我終於能自己駕車奔赴福泉山了。福泉山剛剛新通了公路,路上汽車還比較少,所以開起來很順暢,誰知開到半山腰,一輛大型拖拉機在拐彎處迎面向我衝來,差點相撞。當時,我緊踩車剎,腦裏一片空白,兩車相隔不到20釐米,總算是停下。陶公保佑啊!至福泉寺,個個虔誠地燒香叩拜,細看座中的陶公,容顏生動,平靜地注視着眾生。出寺門,頭頂白雲飄飄,門前翠竹漪漪,清風怡然,正是陶公筆下景緻:綠水淙淙,篁竹深碧,一派幽清旖旎風光。眾人皆忙着拍照,我卻在心中早已釀好了數篇稿子,現抄錄如下:
《登福泉山祀陶弘景
掛冠神武遁人間,濟世懸壺猿戲閒。
兇吉未卜詔令至,白雲翠竹真仙顏。
《題福泉山聯》
煉丹台邊,翠竹、白雲依舊昔人去;
盤轉路上,青山、道院不改霧靄來。
白雲繞翠竹,覺真人至今未遠;
峽谷築丹台,迷虹彩到此探望。
丹灶有否高千尺;
東南可期第一山
平仄如何姑且不論了。算是表達了自己對陶公的敬仰之情。
陶弘景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藥物學家,在醫藥方面的最大貢獻,是對《神農本草經》的整理校訂,是本草學發展史上貢獻最大的早期幾個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餘家之多,無統一標準,臨牀運用相當不便,於是他“苞綜諸經,研括煩省”,將當時十幾家的本草著作分別整理成《神農本草經》及《名醫別錄》,加上自己的心得體會,後編成《本草經集註》七卷,該書新增藥物365種,合計730種藥物,成為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作為魏伯陽葛洪之後的中國著名煉丹家,陶弘景對後世的貢獻之一,是記載了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先時有人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朴硝大同小異﹐朏朏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雲是真消石也。”所謂的“紫青煙起”,是鉀鹽所特有的性質。陶弘景這一記載,是世界化學史上鉀鹽鑑定的最早記錄。
陶弘景還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其祖、父皆有書名。《華陽隱居錄》稱其祖父陶隆善寫行書,其父陶貞寶因襲祖藝,善藁隸書,書體以羊欣、蕭思話為法。陶弘景則工草隸兩體,尤擅長行書,師法鍾繇、王羲之,採其氣骨成自己風格。傳世書跡有《屈畫帖》。被宋代黃庭堅稱為“大字之祖”的《瘞鶴銘》,傳為陶公所書。《瘞鶴銘》刻在江蘇鎮江焦山崖石上,字體厚重高古,用筆奇峭飛逸,既有帖學的流暢,又有北碑的氣勢和開張,所以雖為楷書,卻兼有隸、行兩體的意趣,是書法從隸書向楷書轉變的產物。所以歷代對此碑的評價甚高,被譽之為碑帖交融創新的典型代表,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和書法地位。
陶弘景還著有《與梁武帝論書啓》一書,是其與梁武帝論書的信札集,討論的是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的優劣,文辭優美,議論深刻,為後世書家所看重。
經過五胡亂華後,中原基本已經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詔合道事佛,就連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煉,也要在道館兩旁各修青壇和佛塔一座,以表兩教雙修,死後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殮,陪葬器物。齊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於天保六年(555 年) ,齊文宣帝高洋便滅道興佛,強迫道士 削髮為僧。據《資治通鑑》記載,高洋下令境內穿黃衣的道士要麼歸俗為民,要麼剃度為僧,並連殺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後,北齊境內再無道士蹤跡。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齊、梁三代,經歷可謂複雜。雖然梁武帝對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譽。但在南梁時期,舉國崇佛的大環境下,陶弘景作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以道教上清派宗師的身份,前往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陶弘景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註》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
據宋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載,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現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誥》、《真靈位業圖》、《登真隱訣》、《本草集註》、《陶隱居本草》、《藥總訣》、《導引養生圖》、《養性延命錄》、《集金丹黃白方》、《太清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曆》、《華陽陶隱居集》等。如此看來,蘇東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實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林新榮文)

山中宰相民國時期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干支紀年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由革命黨策動的湖北新軍起義在武昌爆發,經一夜激戰,起義者奪取省城,次日即佈告天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成立,九角十八星鐵血旗取代黃龍旗,飄揚在武昌城頭。此後40多天,民軍在漢口漢陽與南下清軍激戰,湖南陝西江西江蘇等省則紛起宣佈對清廷易幟獨立,260餘年的清王朝以及沿襲2000餘年的專制帝制的崩潰,已成不可阻擋之勢。
值此歷史關頭,革命黨的“共主”孫中山美國轉赴英國,為未來的共和政權爭取外交及財經支特;革命黨的另一領袖、多次武裝暴動指揮者黃興則從香港趕往上海,偕宋教仁等奔赴武漢前線,隨即投入陽夏苦戰。
清政府方面,在怒斥棄武昌而逃的湖廣總督瑞澄、統制張彪的同時,立即派遣陸軍大臣蔭昌率領北洋新軍,以及海軍大臣薩鎮冰率領艦隊,從水陸兩線合擊武漢。然而北洋新軍並不聽調於滿洲貴族蔭昌,清廷只得曲意敦請三年前罷官在家鄉河南彰德洹上的袁世凱,袁氏則一面與朝廷討價還價,一面集結北洋部屬徐世昌馮國璋段祺瑞等,對湖北民軍給予軍事打擊,在奪取漢口、漢陽之後,又與民軍停戰議和。袁氏的謀劃是,以民軍及各省獨立的威勢,迫清廷交權給袁氏,又以手握重兵及漢陽一勝之威為資本、以清帝退位為誘餌,迫民軍讓權。
英、法、日、俄、德、美列強,密切關注中國政情的劇變,一面競相往長江中下游調集軍艦等戰力,對民軍保持軍事壓力,一面在清民兩方加緊外交斡旋,試圖火中取栗,保護並擴大其在華利益。辛亥年末的中國,確乎存亡危急之秋,既預留着創建共和的機遇,也面臨着分崩離析、列強幹涉瓜分的危險。
當此千鈞一髮之際,一批江浙滬士紳聚會於上海南陽路10號的一座名叫“惜陰堂”的小洋樓,商討中國的去向,而樓主是布衣趙鳳昌常州人趙鳳昌(1856―1938),不僅是惜陰堂聚會的東道主,更是民國建立前後這關鍵的一年間一系列聚會的精神主腦。
趙鳳昌曾任湖廣總督張之洞首席幕僚,昔時武昌有“湖廣總督張之洞,一品夫人趙鳳昌”的戲語流傳,足見趙氏在張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中的作用不可小視。後因政敵攻訐,張之洞忍痛罷黜趙鳳昌,趙氏自此脱離官府,卻攜帶着張氏的關係,以一介布衣活躍滬上,趙宅不僅成為張之洞蒐集內外信息的基地,也是湖北派往海外留學者的中轉站。趙鳳昌更在工商經營、政治交際中,建立起廣泛的中外人脈,社會影響力日漸壯大,在戊戌變法東南互保、《蘇報》案中,趙氏皆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由於趙氏明確了自己的清朝體制外身份,又在華洋雜處的上海不斷汲納新知,故其政治傾向日趨進步。至辛亥首義前後,他的反清立場已基本形成,不過他決非那種呼喚高調的孟浪之士,而是實實在在地於沉潛中推助時代大潮。他與其密友莊藴寬(1866―1932)等江蘇常州系人士,在辛亥首義前後運籌帷幄,折衝樽俎,同革命黨人、立憲派、清朝漢官均有深度聯繫,並與英、法、日、俄的駐華使團相溝通。其在上海的寓所惜陰堂,成為辛亥首義後一段時間江浙滬政要、士紳與革命黨聚會議事的要地。武昌起義不久,趙鳳昌即擬訂政見五條:
保全全國舊有疆土,以鞏固國家之地位。
消融一切種族界限,以拜永久之競爭。
發揮人道主義,以圖國民之幸福。
縮減戰爭時地,以速平和之恢復。
聯絡全國軍民,以促共和之實行。
此確為老成謀國之金玉良言。為實現此五條,趙鳳昌等仁人志士進行了不懈努力。
武昌起義消息傳至上海,趙氏即邀集張謇、莊藴寬及同盟會會員黃炎培、立憲派人物雷奮孟森等來惜陰堂會商應對之策。上海光復,趙鳳昌又與張謇居中調停,趙氏寓所惜陰堂成為南北代表幕後商議地點,並約定在上海,由江蘇代表雷奮致電各省,派代表前來討論“將來國體、政體根本計議”。
惜陰堂為樞紐,江浙滬士紳與孫、章及宋教仁、張謇(季直)、莊藴寬(思緘)、湯壽潛(蟄仙)等人議及民國創建的種種關鍵問題,又與湖北軍政府及袁世凱、馮國璋的北洋勢力交相往還,並同外國使團反覆溝通,竭力預防列強幹涉,促成清帝退位,從而對辛亥首義以後的中國政局走勢發生影響。
辛亥年底,革命中心已從武漢轉移到滬寧,當然是全國大局演變、各方力量對比所致,然與趙鳳昌等人前台幕後的縱橫捭闔有相當關係。人稱趙鳳昌為“民國產婆”、“山中宰相”,實不為過。此時的趙鳳昌鼎力支持孫中山、黃興。後來袁世凱稱帝野心日益昭著,趙鳳昌等又首先主張袁世凱從大總統位下台。
趙鳳昌等常州系人士在辛亥首義、民國創立這一歷史關頭,心憂天下,超越黨派,運籌帷幄,大處着眼,實處着手,且始終與歷史前進的大方向相切合,誠古今中外罕見之布衣謀略大師,稱之為“民國諸葛”頗為恰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