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層狀銅礦牀

鎖定
銅礦牀成因類型之一。包括含銅砂岩礦牀(cupreous sandstone),含銅頁岩礦牀和含銅碳酸鹽巖礦牀。含銅砂岩,常與紅色巖系伴生,故也稱為紅層銅礦(red-bed copper);含銅頁岩則與黑色頁岩有關。層狀銅礦的重要性在世界上僅次於斑岩銅礦。
中文名
層狀銅礦牀
外文名
tratiform copper deposit
學    科
礦牀地質學
包    含
含銅砂岩礦牀
重要性
在世界上僅次於斑岩銅礦

層狀銅礦牀定義

詞目:層狀銅礦牀
英文:stratiform copper deposit

層狀銅礦牀按地質和礦牀特徵分類

層狀銅礦牀三個亞類

①前寒武紀(大多為元古宙)地槽相沉積岩系中的層狀銅礦;②後寒武紀海相岩層中的層狀銅礦;③陸相紅色岩層中的銅礦。

層狀銅礦牀三類的共同特點

含銅巖系,主要是在潮濕與乾燥氣候轉換的情況下形成,往往產於紅色巖系中的淺色岩層中;含礦岩層,多半在還原環境下形成,顏色為暗灰、灰黑、綠灰等色,其中常含有少量炭質、有機質以及星散狀的黃鐵礦、綠泥石和碳酸鹽礦物的膠結物質。礦體呈層狀、似層狀或扁豆狀。礦層厚自十幾釐米至幾米以上,含銅常有一層至數層,個別達十幾層至幾十層。礦物成分比較簡單,常見的是輝銅礦、斑銅礦,其次是黃銅礦及自然銅等,次生礦物有孔雀石、藍銅礦等。礦石中交代現象比較明顯。礦石礦物常呈帶狀分佈。礦石一般品位較富,含銅可達1%~3%。一部分層狀銅礦的銅質來源可能與火山作用有關。有時,礦石中含硒、碲、銀和鈷等,是鈷的重要來源,可綜合利用。礦牀的成因有分歧,但大多數人主張是同生沉積成岩作用(包括成巖過程中溶液的作用)以及成巖後熱液的改造和疊加作用而成。

層狀銅礦牀分佈

以非洲剛果—贊比亞銅礦帶最為著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