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層控礦牀

鎖定
層控礦牀(stratabound ore deposit) 產於一定的地層中,並受一定地層層位限制的。
層控礦牀的概念最初由德國A.毛赫爾(1939)提出,是指礦牀與地層之間的幾何形態特徵或產狀關係,而沒有特定的成因概念。不同學者關於其含義、範圍與分類一直存在不同認識,總起來説,可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概念。狹義的指由沉積、火山-沉積作用初步形成的礦胚層或,經後期改造富集或再造疊加而形成的礦牀;而廣義的是指不管其成因如何,受地層或層狀岩石控制的礦牀。
中文名
層控礦牀
外文名
stratabound ore deposit
提出者
A.毛赫爾
提出時間
1939年

層控礦牀礦牀介紹

所謂受地層層位控制的礦牀,一般理解為: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產於一個或幾個特定的地層單元內的礦牀,它們常與一定的沉積、火山-沉積岩類相組合,明顯受其層位、巖性和巖相控制。有的層控礦牀可局部交切圍巖層理。因此,層控礦牀並不一定是層狀礦牀。限定層控礦牀的地層單元一般是組和統,但有時也擴大到羣或建造。 [1] 

層控礦牀礦牀分類

按成因,層控礦牀主要可分為以下5類。
沉積-成巖型層控礦牀
礦牀形成於沉積-成巖過程中,明顯受水的深淺和微地貌控制,與原生沉積環境關係密切。硫源主要來自有機物和硫酸鹽在成巖期的分解和還原產物。如與薩布哈環境潮上帶鹽灘有關的銅、鉛、鋅礦牀和某些直接受礁灰巖控制的菱鐵礦、鉛、鋅礦牀。
後成層控礦牀
這類礦牀的礦化作用發生於後生期或更晚階段,指在圍巖發生構造斷裂、岩溶或其他有利於沉積交代的部位,由來自較老的巖系、礦源層和礦牀的成礦物質,經地下水搬運再集中而形成的礦牀。礦體所在部位在同生-成巖期並無工業礦體,甚至也缺少礦源層,成礦物質來自異地、異層位。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鉛、鋅礦牀。
噴流-沉積型層控礦牀
成礦作用主要與海底噴流-熱泉活動有關。包括產於地槽和斷裂坳陷帶中的各種塊狀硫化物礦牀,火山噴發沉積型鐵、 錳、 、鉛、鋅、金、銀、、汞及其他金屬、非金屬礦牀。這類礦牀的層狀-似層狀礦體主要經同生沉積作用形成,但部分礦體下盤的網脈型或角礫岩型礦化與熱液交代、充填作用有關。金屬大部分是通過下滲海水的作用,淋濾圍巖中有用組分而獲得的。硫主要來自海水的硫酸鹽和火山-沉積岩。
火山沉積(或沉積)-熱液疊加改造型層控礦牀
這類礦牀既保留了火山沉積(或沉積)成礦的某些特點,又有後期與熱液活動有關的礦化疊加其上,使其具有後期成礦的某些特點(疊加礦化與區域變質過程無關)。按疊加改造程度的不同,可劃分為3類:①弱熱液疊加改造型,沉積型結構構造明顯,如湖北黃梅菱鐵礦牀;②中等程度疊加改造型,沉積型結構部分保留,但成礦物質已發生局部活化轉移,如南京棲霞山鉛鋅礦牀;③強烈疊加改造型,沉積結構構造僅少量殘留,成礦物質不僅發生活化轉移,並且有岩漿-熱液帶入部分成礦組分,如產於侵入岩接觸帶的安徽銅官山礦體。
變質型層控礦牀
主要經區域變質改造的沉積、火山沉積礦牀,如海南島石碌鐵礦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