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屠述濂

鎖定
屠述濂:字南州,號蓮仙,一號守素。湖北孝感人,仕滇二十五年,政績甚多雲南士民請入祀名臣祠。官至雲南按察使,宣封緬甸。恩賜花翎身歿軍營,諭賜祭葬。誥授朝議大夫,晉贈通奉大夫。
本    名
屠述濂
南州
蓮仙、守素
所處時代
出生地
湖北孝感
屠述濂:
屠述濂:字南州,號蓮仙,一號守素。湖北孝感人,仕滇二十五年,政績甚多雲南士民請入祀名臣祠。官至雲南按察使,宣封緬甸。恩賜花翎身歿軍營,諭賜祭葬。誥授朝議大夫,晉贈通奉大夫。
乾隆時期任騰越知州的屠述濂。按我們今天的話説,屠述濂是一位“好官”。這位湖北孝感人,由保山知縣升任騰越知州到任後,便視察學官(即今天的學校)等地,接着便是倡修位於騰衝來鳳山麓的來鳳書院,為莘莘學子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特別值得讚賞的是,屠述濂在騰衝任職期間,完成了騰衝現存時間最早的首部地方誌《騰越州志》的最後編纂出版工作。此外,在騰衝任職期間,屠述濂還做了一系列愛民惠士、深得人心的事情,之後便被朝廷升任為永昌府知府,擢迤南道,加按察使銜。然而,正當屠述濂位高權重,打算做一番事業之時,不幸染上瘴癘(惡性疾病),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滇西這塊他所熱愛的土地,乾隆皇帝得知屠述濂病故的消息後,下旨給予褒揚,並且惋惜地説:“此人可惜” [1]  。 屠之申《南洲公傳》雲:公諱述濂,字蓮仙,號南洲,宋御史百年公裔太乙公十九世孫也。父可村公,乾隆己未進士,知直隸寧河長垣縣事,遷安徽安慶府通判,循績昭垂,載在志乘。子嗣二人,公其季也。少承彜訓,擅經濟才。乾隆乙未(1775)歲,以國子生筮仕雲南,由縣丞洊升文山縣、騰越州、永昌府,調東川府,五轉而至迤南道。中間歷署祿豐、羅次兩縣,晉寧、鎮雄兩州,迤東、迤西兩道按察使兼驛傳。公宦績在滇者,若鹽、若銅、若驛務、若錢法、若倉儲、若籌邊、若軍旅,不畏難,不辭過,亦不居功,卒之獲上宜邀聖明眷顧之恩,獨厚公之由文山擢知騰越州也。州南野人獷悍,遏緬甸國使不得內附會,野人劫掠漢寨,公奉檄剿撫,軍聲大震。緬目孟幹叩鐵壁關求謁,公宣上威德,示以大義。幹稽首申言國主久願歸欵,且修貢獻。公諾之,已而貢馴象土物,輸誠祝釐。奉旨錫公花翎,命往宣封,野人望旄節伏不敢動。馳至阿瓦,彼國坐擺,持經敬收敕印,旋遣使隨公入朝。公蒙召對,恩賜有差。緬夷自用兵後十餘年,抗不臣附,至是懼,備外藩禮,時乾隆辛亥八月也。旋以功擢永昌守,攝迤西道篆。時制錢不行,私鑄充塞,乃設局改鑄,收買小錢,以一易三小錢,輳集私鑄一空。調東川守,舊缺銅銀額鉅萬。公給本收課,預籌接濟,周履銅銀諸廠以察之。由是丁爐倍興,常額乃足。前署鎮雄時,知派夫運銅,屢以道遠而口糧不給為病,公均勞逸,請以鎮城上游五跕歸威寧,下游五跕歸鎮雄,大府入告,遂著為例。丁巳夏,攝迤東道篆,值黔省南籠狆苗叛,奉檄率官兵土練五千拒之。駐平彝以一面當賊。賊入滇,凡三路,一由黃泥河,一自江底,一自樓下河。公於黃泥河獲賊,諜釋之使為內應,連戰皆捷,· 1 1 2 · 斬獲偽元師總兵數人,生擒賊目仙故、仙達無算。焚其糧械,餘悉遁,往援黃草壩,賊出戰,公併力御之,半日而圍解,城乃獲全。進攻樓下河,賊會土兵及黔兵夾擊之,搗穴擒渠,降眾數萬,計在路,千里有奇,接仗七十餘次,不期月,凱旋。初公精法家,學折獄如神,不聞其知兵也,及獨建方略,莫不嘆異雲。值緬寧猓黑作亂,方任迤南道署按察使,制府富公奏授。公翼長為先鋒,進攻蠻茂,耕恆章外,皆克之。遂會制府兵攻南灑河及怕札怕木拱幹丙別柏木壩下諸地,深入瘴鄉,盡破險隘。賊竄山谷,協從者盡降。猓黑平,奏上加按察使銜。返次緬寧,議留守防禦,瘴發患痢,卒于軍。上聞悼惜,再三諭賜祭葬,蔭爵一人,以侄之璜承襲。時嘉慶五年庚申四月也。公宦滇三十年,大邑劇郡不以脂膏自潤,至於利民之事,毅然必為。雖遭譴負累,弗顧也。往守東川,小除夕,城中火四千餘家。公按户口遽發倉庫,人給米二斗,錢一千,俾得度歲。乃請捐廉俸償之,上官以為專,弗能責也。滇鹺政計口授鹽,奸胥因緣舞弊,人額常浮。又有派課法,凡十户中有逋賦者,分責諸户代納,民病甚。公請民煎民運官,即竃地徵課。大府從公議奏,上著為定例。他如除文山秋糧之折色、禁永昌軍食之採買及清釐驛政、革里胥之包攬需索,皆因時因地權宜。活民之大者,滇省士民舉名宦焉。櫬歸自緬寧,所經州郡,父老皆白衣冠,焚香泣送,道為之壅。辛酉八月,與沈淑人合葬孝感縣屬之黎家堰。
屠述濂生平圖冊詳細的記錄了屠述濂一生,特別是在雲南為官25年的政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