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展花烏頭

(中藥)

鎖定
展花烏頭,中藥名。為毛莨科烏頭屬植物展花烏頭Aconitum chasmanthum Stapf.的塊根。植物展花烏頭,分佈於我國西藏中南部。具有祛風勝濕,止痛之功效。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中文學名
展花烏頭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毛茛目
毛茛科
烏頭屬
展花烏頭
分佈區域
我國西藏中南部
採收時間
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5-3g;宜久煎
毒    性
有毒

展花烏頭入藥部位

塊根。

展花烏頭性味

味辛、苦,性熱。

展花烏頭歸經

入脾、腎經。

展花烏頭功效

祛風勝濕,止痛。

展花烏頭主治

風寒濕痹,關節疼痛。

展花烏頭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宜久煎。

展花烏頭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各種熱證患者及孕婦禁服。老弱及嬰幼兒慎服。反半夏、栝樓、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白蘞、白及。內服須炮製後用,入湯劑應先煎1-2h,以減低毒性。酒劑,酒煎服,易致中毒,應慎用。內服過量可致中毒。忌豉汁。畏飴糖,黑豆、冷水,能解其毒。

展花烏頭炮製

採集加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莖葉、泥土,曬乾。

展花烏頭形態特徵

展花烏頭 多年生草本,高約50釐米。塊根胡蘿蔔形,長約7釐米,直徑約8毫米。莖直立,無毛。葉互生;葉柄長3-5.5釐米,無毛;葉片五角狀圓形,長4.2-4.8釐米,寬4-5.6釐米,3全裂幾達基部,中央全裂片菱形,3深裂,深裂片多少細裂,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兩面無毛或幾無毛。總狀花序狹長,有約25朵密集的花;花序軸和花梗被伸長的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線形;下部花梗長4-7毫米;小苞片生花梗上部,線形;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片,花瓣狀,藍堇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船狀鐮刀形,基部至喙長約1.8釐米,下緣稍凹,與外緣形成狹喙,側萼片寬倒卵形,長約1.3釐米,下萼片長圓形;花瓣2,長約1.5釐米,爪有少數毛,瓣片長約5毫米,無毛,唇長約2.5毫米,距極短,半球形,長約0.7毫米;雄蕊多數,花絲全緣,無毛,或偶有短毛;心皮5,被疏柔毛。蓇葖果。種子多數。花期9月,果期10月。

展花烏頭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600米的山地草坡。

展花烏頭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草藥》:“鎮痛、祛風、治風濕。”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 下》: 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