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屏風馬

鎖定
屏風馬,象棋術語。一種開局着法。一方雙馬並踞(馬8進7,馬2進3),保護中卒(兵),故名。有先手屏風馬和後手屏風馬之分,其中對抗中炮的後手屏風馬運用最為廣泛,一般所説屏風馬是指後手屏風馬。 [1] 
中文名
屏風馬
名稱來歷
狀如屏風
佈局開始發展
明朝即有萌芽
進    步
開始側重雙方的牽制互動
作    用
保護中兵
性    質
象棋術語

目錄

屏風馬佈局

佈局在,只是限於當時鬥炮局(順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見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譜》,提出屏風馬必破當頭炮的論點,屏風馬布局才得以重新發揚。當然王再越的觀點也有偏頗,但仍舊對後世影響深遠。屏風馬布局鋒芒內斂卻彈性十足,立足防守展開反擊,狀如屏風。中炮對屏風馬仍舊是名手對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佈局。 [1] 

屏風馬發展

隨着佈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佈局體系的概念不再是“關門造城”,而,“屏風馬布局”已經不易單獨論述,其命名開始雙方並稱。例如圖1所示,稱為中炮對屏風馬,並可以根據進一步的着法分為中炮對屏風馬進七兵、中炮對屏風馬進三兵、五七炮雙直車對屏風馬7卒等佈局體系。
可用五七炮、五八炮盤頭馬、後手屏風馬、反宮馬、探花陣(一分魅惑)、單提馬抵禦屏風馬。 [1] 
圖1 黑方後手屏風馬 圖1 黑方後手屏風馬
注:圖1黑方的兩馬為屏風馬。

屏風馬地位

自清朝《梅花譜》流傳開來,其便與明朝的《橘中秘》爭鋒相對,屏風馬布局橫空出世。從此,就中炮對屏風馬孰優孰劣的爭論永未停歇,拉開了“馬炮爭雄”三百年的傳奇佳話。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