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屏山

(福建省福州市山峯)

鎖定
屏山,位於福州老城正北,形如屏狀,故稱屏山。又因為越王故都建在山麓處,所以又名越王山
中文名
屏山
外文名
The Pingshan Hill
別    名
越王山鎮海樓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
海    拔
500 m
面    積
1000 畝

屏山歷史沿革

鎮海樓 鎮海樓
明朝曾於山上蓋有城樓樣樓,是當時福州最高的建築物,又稱鎮海樓。登樓眺望,可極目閩江口。不幸的是此樓毀於“文化大革命”中。2006年在原址重建新樓。
屏山高62米,東南為冶山,旁有歐冶池,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鑄劍處,又稱劍池,華林寺。北麓有1987年新闢的屏山公園,園中有不少遊覽點。
漢閩越王無諸建冶城,相傳就在山的東南冶山一帶。冶山北有福州最早的冶煉遺址歐冶池。晉子城、唐羅城,也都是從此向南擴展的。越山巔舊有環峯亭、絕學寮,為宋丞相張浚讀書處。又有天泉池、泉山堂、玩琴石,相傳為閩越王鼓琴處。山下一泓清泉,傳為閩越王飲馬泉,在今華林寺大殿前院東南。山南麓有福州第一座佛寺——乾元寺,毀於明初,今半野軒系其殘餘部分。山南現存五代十國之一吳越鮑修讓興建的“越山吉祥禪院”,即今之華林寺。“寶剎越城邊,千花繡佛前”,越王山在宋代就是福州的遊覽勝地。南宋高宗趙構曾御書“越山”、“環峯”刻石於寺,今殘碑猶存。寺幾經興廢,僅存大殿,經專家學者論證和C14測定,確認華林寺大殿是千年以前原構,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國古建築中佔有一席之地。明洪武初,跨越王山砌石城,建城樓於其上,稱為“樣樓”,後更名鎮海樓,屢毀屢建,民國時期改為林森紀念堂,“文化大革命”中被炸燬。山西北有井“苔泉”,又稱龍舌泉。水從山的峭壁裂縫中湧出,流注井中,微呈澄藍色,味清甜,宋代書法家蔡襄知福州時,喜用這裏的水烹茶,今井旁一方石碑,刻“苔泉”,相傳是蔡襄的手跡。越王山因為是閩越國發祥地,早在唐宋就禁止樵採,是福州最早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主峯從南向北居高臨下,勢如率領羣山奔向大海,為主村之屏風,故名。宋理學家朱熹結舍講學于山旁,因此又叫賢人山。古時還叫魁山,唐代以前,山的前面一片汪洋,民居只能沿山建屋,唐末至兩宋間,這裏人才輩出,高魁蟬朕,故得名魁山,境為魁山境。山旁路邊大崖面上勒有楷書“魁山”二字,後因建設水渠被打掉,福建省副省長潘心城在原處補書“魁元”二字,裏面有一處山峪,地名叫魁山裏,故屏山、賢人山、魁山,三名並傳。
該山海拔500米,面積約1000畝,北面臨鼎溪,與柏山對峙,東面一片平原,萬畝良田,距山三公里就是大海。西面是蓄水一千萬立方米的三溪水庫,以及環山諸村。南面與邦上村、犰侖山及福清七社諸村交界。山巔羅列大小不一、千姿百態、挺秀而出的奇峯怪石,猶如萬笏朝天,生長有兩面針、鳳尾草等多種藥材,種植地瓜(甘薯)、果樹等,並儲存大量優質花崗石。有天龍井、豸石、龍嗡泉等名勝古蹟和邑十二大景之一“屏嶂鋪霞”,千年古剎——朝元觀,朱熹講學處——紫陽閣,香梅軒,鍾秀毓英牌坊等古建築,明代陳省崖刻等亦在其旁。來在山上新建觀海亭、望月亭和各種休閒場所,通往各個景點道路都鋪上石條。岩石中有華國鋒賈慶林田紀雲王兆國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陳明義袁啓彤遊德馨何少川張家坤潘心城陳奮武等省領導和書法名家的書寫巖刻。

屏山五蛇落洋

山脈分出五支,俗稱五蛇落洋。
第一支
蛇頭山其形似猛蛇奪食,在陰雨天其形態更為逼真。山上古時住有王姓近百户人家,境,叫首山境,土名叫山頭王,蛇頭向左,旁邊人造壘起二個土墩,象徵二個青蛙(青甲),叫做蛇戲甲;向右邊有一座橋叫觀音橋,離橋不遠一處平地突起幾塊岩石,形似蓮花開蕾,故稱蓮花潭,還有一座小山叫羊尾山與潭相伴,這裏有一條古道叫大嶺,又叫爬嶺,是軍事要地。史載,明代倭寇三次進佔三溪,有兩次都是首先佔領此道的,因為它可通往福清、閩侯等地。
第二支
既象蛇形又似飛鷲墜地。山頭有千年古廟——鷲嶺祠,廟內供奉尊王(土穀神),香火鼎盛,有清乾隆間進士陳濟昆修著的籤譜,靈活應變,信者説是有求必應,求籤者絡繹不絕。廟旁還保留着宋代崖刻和古石碑等。建有鷲峯樓、五龍亭、怡和亭、毓秀亭等。廟的對面有塊特大岩石,像一隻鳳凰,周圍眾多的岩石都似鳥形,故有百鳥朝鳳凰之説,山上景色清幽,令人神往。
第三支
山脈形貌猙獰,如蛇下山,叫蛇趕甲(指青蛙),甲指是下面一汪青甲潭,蛇耳葬有董姓古墳,今屬前董村祖墓。山上有靈石庵、山頭寺二座古廟,山坡下古時有宋進士、殿中丞潘仁杲建的福興寺,清康熙乙卯(1675年),鄉人陳則襄重建,後何時何因被廢不詳。
第四支
因山頭被挖土採石,變成破腦蛇,這個地方古時住有花、柳、薛、藍、劉、張、曾等姓人家,很早就已遷走,僅存一口水井,叫“藍劉井”。而今三溪第二小學建在此處。
第五支
就在屏山上,天龍井旁,一塊岩石直插雲霄,稱仰天蛇(其實就是豸石),明時被雷電轟去四分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又被人打去四分之一,今存一半。附近有一巖洞,面積約二十米見方,供人棲息與躲雨,洞頂部有田紀雲書勒“頑石生花,山注成韻”的題刻,這裏前觀海,後看山。遠眺長樂南北鄉之山、水、村莊。向前有岩石成斜坡而下,地名叫後路,三溪潘氏始祖首遷地就在於此。原有報先祠、東壁精舍(二難進士讀書處),已廢,東壁石刻有“東壁”二字尚存。明嘉靖間抗倭殉節的三溪潘氏二十三世崇簡墓就在此山腳。沿山伸展,古時的沃前套、南溪兩岸、後洋已成萬人集居的主村。向後即屏山低谷處,叫魁山裏,這裏盛產優質大岩石,是建築的特產地材,在“文化大革命”中每天均有幾百人開採,因而變成破殘不堪之地。文化名村成立後,特別是在福建省副省長、鄉人潘心城關心指導下,將這塊廢墟山坡加以整治,還將中央文化部交辦、國家圖書館舊存本五百羅漢雕像刻在岩石上,成為永久性檔案與精美藝術品。美籍華人謝心坦、林輝、鄭建華三位先生獻資將一塊高9米大岩石刻為釋迦牟尼佛像,僑屬潘鳳英捐刻1尊2.5米高岩石觀音菩薩像。企業家潘福安石刻一尊7米高彌勒佛像。在大佛背後特大岩石上刻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佛像前挖一口放生池,使這裏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天然佛殿。此間,周邊有幾個好去處:
1、七柱厝,由幾塊大岩石壘成一間大厝,外觀峭壁絕巖,其石大無可比(七柱之屋,指古屋,形容再大也沒有),此厝通道神秘,極少人進去。清末民初有人在洞內私辦“衡仔廠”,造假銀幣。
2、觀音三姐妹,在眾多的岩石中有三塊岩石直豎而上,其形態十分像女人,中間大姐高,三妹最矮胖。 3、三奇墳,説的是在清咸豐年間的三位奇人,一個是來自福州的新城禪寺主持、釋通化法師在三溪朝元觀作客,這位法師手指甲長1.2尺,可算一奇,一個是三溪鄉紳潘孝鬱,鬍子4.2尺,也是一奇,再一個是三溪鄉耆陳維春,頭髮長7.2尺,又是一奇,這三人結為好友,相約將墳墓建在一起,為死後繼續結緣,這三墳墓確是相鄰,而今傳為佳話。
4、十八洞,在屏山之旁,水電站後,有100米長的大岩石結成崖洞,洞內呈現大小、彎曲、高低、光暗等不同狀態,洞大的可容幾十個人,小則僅可捱過一個人。在洞內側耳可聞澗水之聲,仰首聽得枝頭鳥語。夏天,不少老人在此乘涼。還有一口池水從石縫湧出,叫源泉,清甜可口。洞內岩石上刻有十幾尊羅漢佛像,福建省副省長葉雙瑜書寫“登山觀海,積健為雄”、老書法家趙玉林書寫的“三溪風月”等都刻在岩石上。
5、金花石,或叫單牌,在三奇墳對面一座小山上,從村莊方向看上去成塔形,故叫塔山坪,頂端又似一頂古代官帽,帽旁一塊牌石,有十多米高,插在右邊,酷似金花。
6、中丞石,又號懸鐘,是一塊巨石,形似紗帽,潘氏始祖潘肇墓在此前方,潘肇子孫四代連出五個中丞,故三溪潘謂中丞潘,此石叫中丞石,有賈慶林楷書“中丞石”三大字刻在上面。
7、犰頭石,在屏山西邊半山中,有二塊大石重疊,上石一塊活似犰頭,所以叫犰頭石,下面有一條古道可通往環山、福清。宋時,狀元鄭性之墓葬在三溪阮山,他的墓葬神道碑就在此處。
8、三溪水碓,就是古時的碾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