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屏山爵府

鎖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鶴峯縣新莊鄉屏山村,距縣城11公里。是容美土司的世襲領地。屬於以古遺址類人文景觀為主的的綜合風景區。平山,又名屏山,地形狹長,山頂較平緩,四周十分險峻,絕壁千仞,易守難攻,容美土司曾有8代司主在此苦心經營,營建了規模宏大的爵府等建築羣落,現雖絕大部分建築蕩然無存,但遺蹟遍佈整個屏山。屏山遺址中的爵府約1200平方米,尚存司署、街道、大堂、中堂、“山高水長”摩崖石刻等建築遺蹟。另有萬全洞、寨洞等洞府建築,還有七丈五土城、大荒口關隘、平步橋、鐵鎖橋、土司屬官向氏墓羣,以及與土司活動有關的箭牌、閲台、涼風台、跑馬紅武場、天牢、地牢、殺人溝等遺址。
中文名
屏山爵府
位    置
鶴峯縣新莊鄉屏山村
類    型
綜合風景區
景    觀
古遺址類人文景觀
屏山爵府 屏山爵府
文物介紹
屏山土司爵府建於明萬曆年間,由土王田楚產主建,容美土司王田氏世襲相承、苦心經營,在這裏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土司爵府建築羣,不僅設有爵府正堂、二堂、三堂、歷代土司行宮、司署大街、后街、花園、戲樓、小崑崙讀書枱等,還設有跑馬場、習武場、閲兵台、地牢、殺人台、殺牛台、榨油作坊等,形成“三堂二街”的佈局。寬大威嚴的正堂是土王議政場所,豪華幽深的二堂為土司王族居所,三堂為土司行署的前門。司署大街由巨石鋪砌,可供十馬並行,后街為土民居住之地,土民多喜歡栽種桃柳樹,槿樹園為讀書處,下坡為優人教歌處的戲房,而西街的盡頭就是陡壁深澗,為了避免行人們失足,因此插上竹籬笆攔住。
這個讓雍正皇帝也敬畏三分的土司爵府,宛然一個設施齊備、自給自足的山中獨立王國,在這被稱為“蠻荒之地”的土地上,居然有這樣一位有閒情雅緻的土司,居然有這樣一位善於學習漢文化的土司,使得顧彩在這裏流連忘返,使得《容美紀遊》有如此豐富的內容,顧綵帶着漢文化走進這裏,土司王秉承着土司文化接納漢文化的精髓,不斷充實完善土司戲劇文化。傳説顧彩曾與土司王隔山吟歌對詩,演繹出漢文化與容美土司文化的驚天碰撞,在屏山灑下點點文化墨跡,留下豐富的文化韻味。
然而這位土司也應當是有着雙重人格的,雅緻到極致,嚴酷也到極致,既是文人也是英雄,同時似乎也無法擺脱土司王的傳統蠻俗,那殺人台雖然已經沒有一點痕跡,但似乎仍能嗅到一絲血腥味;那地牢雖已坍塌,站在旁邊,仍能感覺到寒氣從腳下慢慢襲來;那在顧彩規勸下改掉的“每日必割人耳”的習慣,也使我們窺到了“蠻荒”二字的由來。所以顧彩最後也選擇了逃避。
屏山似乎與許多戰爭聯繫在一起,為躲避戰爭而居住深山的人們,既經歷了清朝與土司之間的征戰議和,也經歷過內戰中的熱血拋灑。古榨油坊遺址處,一扇石磨靜靜地躺在一角,似乎已倦怠了經久不息的磨礪,超然於世外。那竹林深處的小道,那桃花樹旁的人家,那一片片田園,都在告訴我們,昔日的土司爵府,今日的屏山村寨,在看慣了世事風雲、經歷了風雨滄桑後,這裏仍有着桃花源的幽靜與悠然,這裏的人們也依然淳樸熱情,如同生長在路旁的大樹,點綴得屏山風景更加鮮活起來。經歷過繁華,經歷過戰爭,經歷過磨難,如今的屏山,更有一種蜕變後的清新與自然。
2024年3月23日,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遺址入選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