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鎖定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俗語,意思是形容戰鬥極其激烈殘酷,殺死的人極其多。 [1]  出自《舊唐書·李密傳》。
中文名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類    別
俗語
出    處
《舊唐書·李密傳》

目錄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解釋

形容戰鬥極其激烈殘酷,殺死的人極其多。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轉引隋·祖君彥《檄洛州文》:“屍骸蔽野,血流成河,積怨滿於山川,號哭動於天地。”
舉例:
《三國演義》三九: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水滸全傳》六三:宋江鞭梢一指,大小三軍,一齊卷殺過來。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大敗虧輸。
《説岳全傳》二七:嶽元帥在後邊催動人馬,急急追趕,直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參考資料
  • 1.    翟建波 編著.中國古代小説俗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