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屈原

(郭沫若的歷史劇)

鎖定
《屈原》是郭沫若影響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劇作。郭沫若以10天時間完成的5幕話劇劇作《屈原》於1942年4月由中華劇藝社在重慶國泰大劇院公演。此後曾在蘇聯日本上演。這部作品被公認為是郭沫若歷史劇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 芳華越劇團於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該劇的移植本,馮允莊編劇,司徒陽導演,尹桂芳屈原徐天紅張儀許金彩南後戴忠桂飾嬋娟、尹瑞芳宋玉。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戲曲會演,嬋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劇中“誣陷”和“天問”兩折已為越劇經典。
作品名稱
《屈原》
作    者
郭沫若
創作年代
1942年1月
文學體裁
話劇
首次公演
1942年4月
背    景
皖南事變的第二年

屈原簡介

1941年端午節,舉行了第一屆詩人節的慶祝活動。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文章説:“抗戰以來,由於國家臨到了相當危險的關頭,屈原的生世和作品又喚起了人們的注意。端午節的意義因而也更被重視了……”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五幕歷史劇《屈原》,自元月二十四日起在《中央日報》連載十五天,四月二日起公演,引起巨大轟動,與之寂寥恰成鮮明對比。 [1] 

屈原創作背景

在這個熱鬧的時代,讓我們重讀《屈原》,回望詩人的命運。
上個世紀初話劇出現於中國,帶着新鮮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機,以及明顯稚嫩的特徵,中國人並沒有完全瞭解話劇的構造和編織的規律,就已經開始把它當做傳遞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郭沫若1942年1月寫的話劇《屈原》便是這樣的作品,它不成熟卻切中時代的要害,那些看來十分明顯的文學缺陷,都被鮮明的主題和昂揚的激情所掩蓋,成為呼喚愛國主義、抵抗日本侵略的風雲之作。 [1] 

屈原劇情

屈原南後的陰謀

劇照 劇照
劇本《屈原》中的故事極其簡單:第一幕,屈原教育學生宋玉,要像橘樹一樣“獨立不倚”,在大波大瀾的時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並且通過侍女嬋娟的口頭交代,秦國使者張儀遊説楚王,詭稱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條件是楚齊絕交。屈原則主張“聯齊抗秦”,目標是成就統一大業。第二幕,南後在楚宮內廷設計陷害屈原,假裝暈倒在屈原懷裏造成調戲自己的假象。楚王罷了屈原的官並且改變主張,宣佈和齊國絕交同秦國修好。第三幕,屈原跑回自己家,他的憤怒被大家認為是瘋了,於是鄉鄰為其招魂,屈原出走。第四幕,屈原路遇眾人,痛罵張儀怒責南後,楚王大怒之下把屈原關進東皇太一廟。第五幕,嬋娟找到屈原,誤服毒害屈原的毒酒而死,屈原逃往漢北。
《屈原》最重要的戲劇性事件在第二幕,南後假裝暈倒以陷害屈原,以達到“短期間內打破國王對於屈原的信用”的目的。此事件是全劇的樞紐,也是邏輯中心,其他場次都是此事件的鋪排和延展。
但是,劇本里沒有一句話直接説明南後陷害屈原的動機。只是説張儀要選個美人進獻給楚懷王,上官大夫靳尚還提到南後陷害魏美人奪寵,劇本似乎是暗示南後害怕張儀獻美人會奪了她的寵愛,所以要陷害屈原。然而陷害屈原與南後專寵,與楚懷王改聯齊為聯秦的主張,實在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劇本的結尾,屈原又對太卜説,“請你相信我,我只恨張儀……是那張儀在作怪啦。”這意思是説張儀通過南後陷害屈原,從而達到楚懷王改變主張的目的。但是南後和張儀在陷害屈原之前從未見過面,劇中也沒有張儀收買南後的描寫,反而是南後派靳尚給張儀“送了一千五百個大錢”。
由此看來,南後陷害屈原的動機不足,而且是混亂的,對於劇作來講這是核心性的硬傷。退一步講,假設南後陷害屈原的動機成立,楚懷王看到屈原懷抱南後,便立即決心“一定要和齊國絕交,要同秦國聯合起來,接受秦國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認為屈原道德敗壞便不假思索地迅速改變了國策,邏輯上也實在有些牽強。你也可以説這正是楚懷王昏庸的表現,但是這樣的塑造實在是過於粗糙、簡單和幼稚了。

屈原屈原的憤怒

被楚懷王稱為“楚國的大事大計、法令規章,都出於你一人之手”的屈原,被南後陷害了,並不急着辯解被誣的真相,而是反覆説“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們的國王,是我們的楚國,是我們整個兒的赤縣神州呀”,意思是説,屈原憤怒得“發瘋”,是因為國家被出賣。然而他很快被挾持下場,沒有機會聽到楚懷王“絕齊聯秦”的決定。也就是説,從屈原被罷官到他回家,再到他出走這段時間,其實屈原一直不知道“國家被出賣了”,直到第四幕釣者告訴屈原,楚懷王“決定和秦國要好”。所以這之前屈原的憤怒就顯得莫名其妙。
但是屈原必須憤怒,而且必須憤怒得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瘋得鄉鄰都“務必要替他招招魂啦”。這是張儀、南後們想要看到的結果,這樣人們就不會再相信屈原了。屈原被陷害後的瘋態描寫還可以解釋為憤怒,但是第四幕屈原披頭散髮手持寶劍頸戴花環的描寫,給人感覺屈原的精神真的不怎麼正常了。
《屈原》劇照 《屈原》劇照
憤怒實在是這個戲要傳達的主旨,屈原的重頭戲是被囚之後在神殿上激情飽滿的《雷電頌》,以表達屈原的憤怒並且實現劇作者對現實社會憤怒的吶喊,是最被人推崇的著名獨白。如此重要的一段戲,之前沒有任何情緒和事件的鋪墊先暫且不説,獨白之後屈原的一段話,更令人匪夷所思。在一番吶喊之後他卻表示“對於南後倒並不怨恨”,並且出人意料地進行了自我反省:“我的性情太激烈了,我自己也覺得有點偏,要想矯正卻不能夠。你(鄭詹尹)看我怎樣的好呢?我去學農夫吧?我又拿不來鋤頭。我跑到外國去吧?我又捨不得丟掉楚國。我去向南後求情,請她容恕我吧?她能夠和張儀合作,我卻萬萬不能夠和張儀合作。你看我怎樣辦的好呢?”這段話不僅是自我反省,甚至想要向南後求情,而原因僅僅是不能和張儀合作。更令人不解的是,胸懷國家社稷的屈原居然向太卜鄭詹尹詢問起自己未來的出路來了,而此人正是南後派來給他下毒的,是南後的父親。 [1] 

屈原評價

縱觀全劇,屈原從來沒有主動做過什麼事,除了罵張儀、罵南後,屈原始終是被動的,被陷害、被招魂、被囚禁、被解救……就連屈原最後出逃的方向都是衞士甲指引的。屈原在最後説:“好的,我遵從你(衞士甲)的意思。我決心去和漢北人民一道,就做一個耕田種地的農夫吧。”計謀比不過南後,城府比不過張儀,決斷比不過楚懷王,情操比不上嬋娟……一個遇到突發事故便異常憤怒,憤怒到發了瘋,甚至茫然無所適從的人,實在不像是一個地位顯赫的政治家,無意中流露出的懦弱和無所適從更與偉大的愛國詩人形象相去甚遠。
歷史的面目
《屈原》在文學上的稚嫩似乎並不影響此劇上演造成的轟動,想當初中華劇藝社公演《屈原》的場場滿座金山張瑞芳白楊顧而已等大牌在重慶國泰大劇院舞台上的熠熠星光,以及左右翼文化陣營的唇槍舌劍,國共間宣傳陣地的明爭暗鬥……實在是熱鬧非凡。《屈原》作為激發愛國熱情的藝術作品,時值抗戰相持之時,人民的憤懣之情更容易通過話劇的形式抒發出來,屈原在《雷電頌》中發出的“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的怒吼聲,一度響徹重慶的上空。後來的很多話劇都可以證明,切中時代的脈搏發出真誠的吶喊,哪怕是稚嫩的作品,仍然能夠得到熱情的呼應。
由於此戲的上演恰值皖南事變的第二年,代表愛國路線的屈原與代表賣國路線的南後等人之間的戲劇衝突,很快就被國民黨認為是對政府的隱秘攻擊。根據當時周恩來在《新華日報》發表的文章、郭沫若的自述,以及當時左翼文化人士關於此劇大量唱和的詩詞來看,這個戲的演出也是共產黨政治鬥爭的一種方式,周恩來甚至認為“《屈原》演出的成敗關係到重慶左翼文化運動的興衰成敗”。此劇由於從一開始便涉入政治過深,當時的褒貶也都是從各自的政治立場出發評論的,甚少從純粹的文學角度和戲劇角度來看待此劇,甚至在人物該不該遵從歷史真實的地方糾纏了很久。解放後郭沫若的文學地位僅次於魯迅,與老舍曹禺並稱為“郭老曹”三大家,成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文學基石。話劇《屈原》也被認定為“散發着愛國主義豪情”的歷史劇而奉為經典,更鮮有批評之聲。
歲月遠去,距離讓我們逐漸看清一部劇作的真實眉目,使我們認識並分清一部戲的歷史作用和藝術價值成為可能。一部劇作到底有多大藝術分量,它為什麼在當時引起轟動而後又少人提及,都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作者自己可以不知道,當時的人可以不知道,但是後人不能不知道。 [1] 

屈原作品影響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閲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