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居延遺址

鎖定
居延遺址(Juyan Site),史稱遮虜障,是漢代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所轄邊塞烽隧遺址,因該遺址所在地古代泛稱“居延”(漢以前稱“弱水流沙”),故名。居延遺址分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境內,是張掖郡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所轄居延邊塞上的烽燧亭障和天田塞牆等遺址在內的遺址羣。 [1]  [6] 
居延遺址自東北斜向西南,全長約280千米,始建於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廢棄於東漢末年。居延遺址發現有青銅時代遺址一處,不同時期的城址十三處,墓葬六處,漢代烽燧一百餘座,西夏至元代的廟宇、佛塔十多處和大片的屯田區和縱橫曲折的河渠遺存,20世紀,居延遺址出土漢簡約4萬餘枚。居延遺址是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對研究絲綢之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居延遺址發掘出土的漢代簡牘大部分是漢代居延邊塞的屯戍檔案,是研究漢代邊塞屯戍制度、社會經濟、文書簿籍、語言、書法等的重要史料。居延遺址的發現,不僅彌補了史書記載中的闕略,而且為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民族往來關係等提供了珍貴史料。 [1]  [8] 
1988年,居延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黑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居延遺址。 [3]  [5] 
中文名
居延遺址
外文名
Juyan Site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和甘肅省酒泉市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1.96萬平方千米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3-209-005-029

居延遺址歷史沿革

漢武帝時(前156年~前87年),始見“居延”之名,“居延”一詞為匈奴語,《水經注》解其意為弱水流沙。漢代居延地區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漢廷防禦匈奴的戰略屏障。
《漢書·武帝紀》記載,西漢漢元狩二年(前121年),“將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斬首虜三萬餘級”。師古註文曰“居延,匈奴中地名也”。
西漢太初三年(前102年),“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漢武帝令路博德沿河築塞牆、城、障、烽台及塢壁、房舍。沿線現存有著名的居延城、破城子、大方城、小方城、肩水金關、雙城子及烽台等建築遺蹟二百餘處。據《大腕列記》記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徵發18萬戍邊甲卒,在張掖、酒泉北置居延都尉、休屠都尉。
民國十六年至十七年(1927~1928年),著名學者、西北科學考察團成員黃文粥先生對遺址進行了踏勘。
民國十九年至二十年(1930~1931年),西北科學考察團成員瑞典人貝格曼對古居延地區包括居延遺址在內的二百餘座城鄣烽燧進行了調查編號,並試掘了其中二十九個地點,獲漢簡一萬四千餘枚,總稱“居延漢簡”。
1972~1986年,甘肅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居延遺址進行了全面勘察並在幾個地點進行了發掘,又獲大批漢簡及其他遺物。
2006年,由內蒙古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航空遙感考古中心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居延遺址進行航拍考古。 [6]  [1]  [8] 
居延遺址 居延遺址

居延遺址建築格局

居延遺址綜述

居延遺址甘肅境內部分位於金塔縣縣城東北145千米處的黑河兩岸,分為大灣城、地灣城、肩水金關三部分。居延遺址包括烽燧、塞牆、城址、墓葬、綠城遺址羣、寺廟、佛塔、古代房址八個類型,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漢時期長城防禦體系中的烽燧亭障遺址。 [6] 

居延遺址大灣城

大灣城分為東、西兩城,中有黑河流過。漢張掖郡轄肩水都尉治所。 [6] 
  • 東大灣城
東大灣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50米,由外城、內城和郭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8.7萬平方米。外城僅東牆較完整,東牆開門。東南隅有一座烽火台,台之東、南各有一屋,已傾。東屋出有漢簡九百餘枚,各長23釐米。城外環壕溝。內城位於外城東北部,東、北二牆保存較好,北牆正中開門,在西南角和東牆中間,各有一望樓,東北角築烽火台。內城及其邊沿出土漢簡五百餘枚。鄣位於內城西南部,南北方向,牆體版築,殘高8.5米、基寬4~6米,中有椽柱孔,頂部殘存矮堞。南牆出土有一小壇,內有西夏文印版文書和西夏文絲綢各一件。郡四周又有兩道平行土牆,與鄣東牆間有一道寬7米的壕,應為宋元時期建築。 [6]  [8] 
  • 西大灣城
西大灣城因瀕臨黑河,南部和東部損毀嚴重。 [6] 

居延遺址地灣城

地灣城,又名哨馬營,位於甘肅金塔縣城東北125公里的黑河東岸戈壁上,距大灣城大約9公里左右。是漢代張掖郡轄肩水都尉肩水候官治所。遺址面積506平方米,由障和三道塢組成。現僅存一鄣,正方形,邊長22.5米,牆體夯土版築,基寬5米、殘高8.4米,西牆開一穹頂門。堡外有房屋和兩道圍牆遺址。鄣外共有三道塢,塢內有長方形房屋遺蹟,俱為西漢昭帝至王莽時期物品。民國十九年(1930年)發掘出土漢簡兩千枚,帛書三件及木、竹、葦、角、陶、鐵、銅等器物和皮革、絲織品,1986年又發掘獲簡千餘枚。 [4]  [8] 
航拍甲渠候官治所 航拍甲渠候官治所

居延遺址肩水金關

肩水金關為漢代張掖郡肩水都尉治所(肩水都尉府),是肩水候官所屬的一座烽塞關城,位於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城東北約130公里處。遺址由關口、烽燧、塢等構成。金關四周有土牆,關門設於北門內側。牆內有障塢、烽台等建築。門道寬5米,兩側有左右對峙的門闕,各長6.5米,寬5米,夯土建築。從其門道兩側排立的木柱推測,兩門闕之上原有門樓建築。西闕內也應有台階蹬道通往闕頂。塢在關門的西南側。塢牆以土夯成,厚0.7~0.8米,殘高0.7米。塢西南角是峯台和方堡遺蹟。堡門內有迂迴夾道,兩側有住室、灶房、倉庫,中有院落。肩水金關是屯戍、斥候、驛廄的咽喉門户,肩負着拱衞南面不遠的肩水都尉府大灣城和肩水候官所在地地灣城。
肩水金關因常年遭風沙侵蝕,自然破壞嚴重,地面現除一烽燧外,其餘不存。民國十九年(1930年)發掘出土簡八百五十餘枚。1973~1974年發掘出土漢簡一萬一千五百七十七枚,其他器物一千三百餘件。 [6]  [8] 
肩水都尉府 肩水都尉府

居延遺址黑城遺址

航拍黑城遺址 航拍黑城遺址
黑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達來庫布鎮東南25千米的荒漠上(蒙古語稱“哈拉浩特”)。黑城遺址是北方草原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由早晚兩座城址組成。小城始建於西夏,稱黑水城,為威福軍駐地,平面呈方形,東西長421米,南北寬374米,城牆夯築,殘高9米,城內有民居和店鋪遺址。元代擴建為亦集乃路城,設總管府,面積超過15.7萬平方米。亦集乃路城平面呈長方形,四周城垣保留較好,東西各設城門,有正方形甕城,城垣外側設有馬面。總管府位於西門北側。城內外發現多處寺廟遺址和佛塔羣。城四角設向外突出的圓形角台,城垣外牆體四周設馬面19個,在西北角的城牆上聳立着5座覆缽式白色佛塔;城外西北角殘存兩列南北向的覆缽式白色佛塔,共12座;西南角有1座穆斯林禮拜寺,南牆外有1座覆缽式白色佛塔;城內有4條東西向主要大街,6條南北向的經路;大街兩側多集中店鋪和民居建築基址,佛寺遺址散見於城中各處;東門外有大片密集的民居遺蹟,城南有一條幹涸的古河牀自西南向東北延伸。遺址出土有西夏瓷器、彩塑、西夏文佛經及大量元代文書、紙幣等。 [6]  [8] 
黑城遺址內的白色覆缽塔 黑城遺址內的白色覆缽塔

居延遺址文物遺存

居延遺址實物類

1973~1974年,居延遺址發掘出土的實物共2300餘件,其中有弓、箭、刀、劍、表、轉射等武器,積薪、五銖、半兩等貨幣,鐵工具和農具、竹木器等屯戍用具,陶、木、漆、竹器等生活用品,絲、麻、毛、革制的衣物,魚網、網墜、織網梭等漁具,大麥、小麥、糜、谷、青稞、麻籽等糧食,棨信、印章、倉印、封泥等印符,筆、硯、麻紙等文化用品以及尺、木板畫等。 [1] 

居延遺址簡牘類

1972~1976年,居延遺址發掘出土漢代簡牘約 2萬枚,這些簡牘大部分是漢代居延邊塞的屯戍檔案,是研究漢代邊塞屯戍制度、社會經濟、文書簿籍、語言、書法等的重要史料。
1999~2003年,出土實物有陶器、木器、轉射、銅箭鏃、草苣等,漢簡500餘枚。 [1] 
居延漢簡 居延漢簡

居延遺址研究價值

居延遺址是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對研究絲綢之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居延遺址發掘出土的漢代簡牘大部分是漢代居延邊塞的屯戍檔案,是研究漢代邊塞屯戍制度、社會經濟、文書簿籍、語言、書法等的重要史料。 [1] 
居延遺址的發現,不僅彌補了史書記載中的闕略,而且為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民族往來關係等提供了珍貴史料。與此同時,也有力地表明,古代居延地區並非一般人想像的純屬荒涼戈壁,而是一處草木繁茂的肥沃綠洲,它對於今天綜合開發治理西北地區荒涼戈壁的社會環境,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8] 
城外烽燧 城外烽燧

居延遺址文物保護

1988年,居延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1年,黑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居延遺址。 [5] 
2016年,居延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2021年10月12日,居延遺址(含甘肅部分)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居延遺址歷史文化

居延漢簡是居延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簡牘。時代約自西漢武帝末年(前1世紀初)至東漢中葉(2世紀初)。居延漢簡的發現第一次發現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由西北科學考察團發掘採集。第二次發現在1972—1976年,由甘肅居延考古隊發掘採集。
居延漢簡從製作材料來看,系“簡牘”中的“牘”類。以其本身形狀書寫名稱區分,有牒、檢、板、檄、槧、簡、兩行、觚、冊、符、傳、過所、削衣等類。有例行公文、官吏任免、人事變動、邊塞動靜、軍紀處理、奉廩勞作、物資輸調、物品出入、檢核、折傷等。此外,還有郵信、名籍、牒書、爰書、勳狀、存檔公文底稿以及吏民之間的買賣和借貸契約等等。以其性質和用途區分,一是文書類,有書檄、封檢、符券、刑訟:二是簿冊類,有烽燧、戍役、疾病死亡、錢穀、名籍、資績、器物、車馬、酒食、計簿、雜簿;三是信札類;四是經籍類,有歷譜、小學、六經諸子、律令、醫方、術數;五是雜類,包括無年號者、有年號者。
居延漢簡反映出的內容非常豐富,它不僅真實記錄了居延地區的原始屯戍活動和興衰歷史,而且還保留了從西漢中期到東漢初年的重要檔案和文獻資料,涉及到整個漢代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法律、哲學、宗教和民族等多領域的實際情況,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與文物價值,對歷史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 
居延漢簡 居延漢簡
  • 絲路要道
自漢代(前202年~8年,25年~220年)興起的絲綢之路,將居延作為重要的中轉地。經過河西走廊的綠洲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線路就是從甘肅向北經居延地區中轉,再從居延向漠北進發;還有一條從草原上通行的絲綢之路,在漠南地區呈東西走向延伸,從東部地區的遼中京城、上京城以及元代的大都、上都城向西,經過集寧、黃河北岸的河套地區,再向西進入居延地區,然後從居延處折而向北。居延地區是穿過戈壁便捷的交通節點,過往的行人、商隊可在此備齊補給,再向戈壁進發,然後再走向中亞、歐洲。
唐代(618年~907年)居延地區是溝通農牧文化的交融地帶,是北方草原民族“參天可汗道”的必經之地。政府在此設“寧寇軍”統領居延軍務,築大同城,防禦突厥、回鶻等北方民族,併為歸附的突厥、回鶻部眾提供安定的生活家園,同時也為絲綢之路上過往的客商提供了歇腳、中轉之地。詩人王維曾經到達居延,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篇章。
  • 沙漠古城
西夏(1038年~1227年)至元代(1271年~1368年)是居延地區繼兩漢(前202年~8年,25年~220年)後又一個重要發展時期。西夏(1038年~1227年),在居延設立了黑水鎮燕軍司,即黑水城(黑城遺址),繼續同西域乃至遙遠的歐亞大陸保持密切聯繫。元代(1271年~1368年)時期,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是從西域經過黑水城(黑城遺址)到達上都城,他的行記裏説這裏的城叫“亦集乃”(即額濟納)。亦集乃路總管府的治所就建在西夏黑水城之中,其城址在原有基礎上擴建,形成黑城遺址的規模。西夏(1038年~1227年)和元代(1271年~1368年)時期,居延地區的農業非常發達,留下了較多的農田和河渠遺址,宗教也有了較大發展,寺廟、佛塔等宗教建築隨處可見。
  • 東歸文化
土爾扈特人東歸是居延地區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徙居伏爾加河地區的土爾扈特部500餘人在阿拉布珠爾的帶領下返回中國。雍正九年(1731年),額濟納河流域被劃為土爾扈特部駐牧地。乾隆年間,4萬餘土爾扈特人在渥巴錫汗帶領下到達新疆伊犁,伊犁河到額濟納一帶成為土爾扈特部駐牧地。

居延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居延遺址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境內,沿額濟納河流域呈扇形分佈 [2]  ,地處古代絲綢之路重要通道上,北起額濟納旗蘇古淖爾地區古居延澤的殄北塞,南至金塔縣鼎新(毛目)地區的肩水塞 [1]  ,西至納林河,東到居延澤,南北寬約70千米。
  • 交通
額濟納旗——居延街——環城東路——312省道——G7京新高速——居延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