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被囊動物

鎖定
被囊動物是網狀的小型生物,遍佈於海中。如常見的海鞘,因覆蓋在身體上的堅韌纖維狀皮膜而得名。它們過着獨居或寄居的生活 [1]  。是小型海洋動物,大量遍佈於世界各大海域。
拉丁學名
tunicate
別    名
尾索動物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被囊動物亞門
分佈區域
世界各大海域
中文名
被囊動物

被囊動物簡介

被囊動物(tunicate)亦稱尾索動物(urochordate)、被囊類。屬脊索動物門(Chordata)被囊動物亞門(Tunicata或Urochordata)。小型海洋動物,大量遍佈於世界各大海域,或營固着生活(永久地附着在海底或其他物體表面),或營浮游生活 (漂浮)。
種種特徵顯示被囊動物與脊索動物有關,如有健壯的尾部、鰓裂、脊索,幼體期有一個神經索,變態後再併入體內。其名稱源自其特有的被囊,這是具有分泌作用的一個保護層,內含纖維素(這種多醣葡萄糖在動物身上罕見)。

被囊動物種類

被囊動物有2,000種以上,分為3個綱:海鞘綱(Ascidiacea)、海樽綱(Thaliacea)和尾海鞘綱(Appendicularia)。
海鞘綱(或海鞘)營固着生活;海樽類則營浮游生活,常成羣; 尾海鞘類是可自由游泳的。海鞘類附着於船底、樁基側面、海藻、珊瑚礁、甲殼類動物上及海底。大小從幾公釐(幾分之一寸)到30公分(1尺)都有。
海樽類常形成漂浮羣,長達4公尺(13尺)。
尾海鞘類一般很小,肉眼很難看得到。

被囊動物主要特徵

除有尾綱以外,成體一般沒有脊索的結構,但在幼體,其尾部卻有脊索存在。所以,這類動物也稱為尾索動物。成體呈囊狀或圓桶狀,被由其皮膚分泌的、近似植物纖維質的被囊(tunica)所包圍,因而也稱為被囊動物。成體以鰓裂進行呼吸。成體沒有感覺器官和狀神經系統,而具有開管式的脂環系統。

被囊動物體態特徵

典型的被囊動物,被囊上有兩個開口,或稱虹吸管。攜帶食物與氧的水經鰓裂進入體內,過濾後經圍鰓口排出。海鞘類羣體中,單一個體(稱zooid)可保留個體的鰓裂,但共用一個共同的鰓裂或者保留個體的鰓裂,這取決於種羣的結構。有些海樽類羣體形成嵌環形,水從圍鰓口排入嵌環內,可以使整個種羣前行。

被囊動物生理特徵與繁殖

多數為雌雄同體,以兩性生殖、出芽生殖等方法進行繁殖。各類浮游被囊動物的繁殖和發育方式各不相同。有尾綱為直接發育,不經過變態;海樽綱的生活史較為複雜,有世代交替現象。但類別不同,其繁殖方式也有差異 [2] 
參考資料
  • 1.    (美)帕姆·沃克,(美)伊萊恩·伍德著;王中華譯,大陸架動物=The continental shelf,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06,第95頁
  • 2.    李洪武,宋培學主編;錢軍,王婷,吳小梅等參編人員,海洋浮游生物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