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尾斑瘰螈

鎖定
尾斑瘰螈(學名: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是蠑螈科、瘰螈屬有尾兩棲動物。雄螈全長134毫米,雌螈144毫米左右。頭部略扁平,前窄後寬。全身滿布小痣粒,背中央及兩側有3縱行密集瘰2;吻長明顯大於眼徑;指、趾寬扁,兩側均有緣膜。雄瘰螈尾部兩側有鑲黑邊的紫紅色圓斑或長條形斑。
尾斑瘰螈生活在海拔800~1800米的回水凼、小流溪及大河邊,有時亦見於溪邊靜水域內。主要分佈於中國重慶、貴州、湖南、廣西。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尾斑瘰螈
拉丁學名
Paramesotriton caudopunctatus
外文名
Spot-tailed Warty New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有尾目
蠑螈科
瘰螈屬
尾斑瘰螈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蠑螈亞目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u et Hu,1973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9] 

尾斑瘰螈動物學史

弗賴塔格(Freytag,1983)依據斯巴魯博姆(Sparreboom,1981)報道的在室內人工飼養條件下尾斑瘰螈的繁殖行為,結合對該種骨骼系統的透視研究,提出尾斑瘰螈的繁殖行為特殊;其吻部寬扁與其他瘰螈屬物種有區別;頭骨窄長,骨化較弱,頭背面骨質嵴發育較差等特徵,建議將尾斑瘰螈作為模式種定立為新屬Allomesotriton,該新屬僅含尾斑瘰螈一種。龐家慶等(1992)對其曾做過討論,認為:尾斑瘰螈的特徵符合瘰螈屬的特徵;其繁殖行為是在飼養下觀察的,缺乏自然條件下的觀察,而且繁殖行為與瘰螈屬模式種 Mesotritondeloustali的極為相似;瘰螈屬物種的骨骼形態差異較大,不應過分強調這種差異的系統發育意義等,因此,認為將Allomesotriton改隸為瘰螈屬的亞屬。費梁(執行主編,1999)一書對蠑螈科各屬的外部和骨骼形態做了對比研究,並參考Chang與Boring(1934、1935),Chang(1935、1936),斯巴魯博姆(Sparreboom,1981、1983、1986)和龐家慶等(1992)文獻,認為根據現有資料將其作為瘰螈屬的一個種組為宜。後採用後者將尾斑瘰螈作為瘰螈屬的一個種組的意見。 [4] 

尾斑瘰螈形態特徵

尾斑瘰螈外部形態

成體:雄螈全長134毫米,雌螈144毫米左右。頭部略扁平,前窄後寬,呈梯形,長大於寬;吻較長,吻端平切,突出於下唇,吻稜明顯,頰部向外傾斜;鼻孔位於吻兩側端,眼中等大小,口角位於眼後下方,上唇褶甚明顯;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列呈“∧”形;舌小,長圓形,兩側遊離,前後端粘連於口腔底部。
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8張)
軀幹渾圓。四肢適中,前肢比後肢略細長,前肢貼體前伸,指端超過眼前角;前後肢貼體相對時,多數標本指、趾末端互達掌、蹠部,個別的僅相遇。指、趾寬短,兩側有緣膜,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4個,第一指極短小,第三指最長,第二、四指略等長;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掌突、蹠突均不明顯。
尾較頭體短,雄螈尾長為體長的91%(雷山)、77%(江口),雌螈為84%(雷山)、82%(江口);尾基部圓柱狀,向後逐漸側扁,尾背腹鰭褶較薄而幾乎平直,尾末端鈍圓。肛部圓丘狀隆起,雌螈更為明顯,肛孔成縱裂。
皮膚較粗糙。背脊稜明顯隆起,其前端在枕部分叉達眼后角。體側及尾前段有不規則的橫溝,橫溝之間密佈小痣粒。從頭的背面至軀幹兩側,達尾基部兩側自背脊中央至尾背鰭褶和四肢的背面痣粒密集,較粗大者成為瘰疣;下頜的痣粒較少,唇褶及腹中線、指、趾、掌、蹠的皮膚較光滑;頸褶明顯。
生活時頭部、軀幹和四肢背面的瘰疣部位為土黃色,其餘部位為橄欖綠色,因而在軀幹部的背脊和兩側形成3條明顯的土黃色縱紋,分別從眼后角、枕部延伸至肛後,尾部後段縱紋不清晰。在尾部橄欖綠色逐漸成淺土黃色,尾側下方色淺,散有小黑斑點。雄螈近尾中段和尾末端兩側都有鑲黑邊的紫紅斑點;末端多為1~2個窄長斑,中段有若干個大小不一的圓形斑;咽喉部灰綠略帶紫色,有米黃色顆粒;自體側到體腹面由淺綠過渡到桶紅色,並有零星分散的黑點或黑紋。液浸標本背面棕篩色,凜粒與小痞、粒仍為土黃色;咽喉部為紫灰或淺灰黃色,體腹面橘紅色轉為灰黃或黃白色,黑色部位轉為紫黑色。
第二性徵雄螈尾端及尾中段靠近腹側均有鑲黑邊的紫紅色圓形或長條狀斑,而雌螈尾部全無紫紅色斑;肛部均肥厚隆起,雌螈隆起部位小而高,肛裂小,橢圓形,內側無指狀乳突;雄螈隆起部位大而矮,肛裂為一縱縫,長約5毫米,其內側有指狀乳突。
頭骨頭骨長明顯大於頭骨寬,約為頭骨寬的1.44倍;前頜骨單枚,上頜骨外側間距略小於方骨外側間距;左右鱗骨後突連線超過枕髁後緣水平位置。犁骨齒列呈“∧”形,前端會合;前頜骨一枚,其鼻突長,與額骨連接;鼻骨大,左右鼻骨被前頜骨鼻突分開,位於前頜骨鼻突和上頜骨之間;額骨大,頂骨相對較小,額鱗弧較窄,額鱗窩較小;上頜骨較短,不與方骨連接,且相距甚遠,翼骨前端與上頜骨連接,不連接者間距甚窄;方骨外側無鈎狀突。角舌骨中部較寬為軟骨質,左右不相連;上舌骨骨化;基舌軟骨有1對輻射狀的指狀突;鰓弧2對,角鰓骨2對,均骨化;上鰓骨1對,為硬骨。
橢圓形,卵徑3毫米×2毫米。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黃或乳白色;卵膠膜3層,外層堅韌,生活時卵膠膜透明。
變異:尾斑瘰螈各個體色斑變異較大。雄螈尾部中段下方及尾末端,從無斑到最多的有8個斑點,有的成為長條狀,左右側的斑紋不對稱,分佈亦不均勻,大小也不一致,有的鑲有黑緣,有的則沒有或不全,大多數標本圓斑分散,有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圓斑彼此相連或形成長條狀;尾末端窄長斑之前緣有的有圓斑,有的則無。成體腹部的斑紋變異也很大,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1. 黑斑點大,排列成兩縱行;數目有多有少,一般在10對左右,腹面橘紅色較為明顯。
  2. 黑斑點較小,也有較大者,但滿布於腹面;腹面的橘紅色相對不明顯。
  3. 黑斑窄長形,在腹面有成兩縱行的趨勢。
  4. 斑點不明顯。 [4] 
尾斑瘰螈成體量度(貴州:雷山)

總長度
眼 徑
頭體長
尾長
頭長
頭寬
雄性
122-145.5毫米
3.0-3.8毫米
66.5-78.5毫米
55.0-68.5毫米
6.9-23.0毫米
13.0-16.5毫米
雌性
131毫-154毫米
3.0-3.9毫米
69.0-79.0毫米
56.5-79.0毫米
16.0-21.5毫米
12.0-14.5毫米


尾基寬
尾高
頭高
前肢長
吻長
後肢長
雄性
8.4-10.4毫米
9.2-11.2毫米
9.0-12.1毫米
21.3-25.3毫米
6.6-8.5毫米
21.0-23.6毫米
雌性
7.5-10.6
9.0毫米
8.2-10.2毫米
8.5-11.3毫米
18.7-24.0毫米
6.2-8.5毫米
21.1-24.9毫米

尾斑瘰螈解剖結構

尾斑瘰螈的心臟位於胸腔中端,呈桃形,粉紅色,心室和心房之間有瓣膜,兩心室之間的隔膜不完善。肝臟較發達,位於腹腔前部偏右側,呈紫黑色,表面有灰色小點,分為縱向狹長的左右兩葉,右葉稍大,左葉偏小,約為右葉的2/3,膽囊在肝臟右葉的右下方。脾臟位於腹腔右側,呈紫紅色,柳葉狀。肺臟呈囊狀,形狀纖細,壁薄。腎臟位於體腔背壁、脊柱的兩側,呈帶狀,寬約4毫米,最厚處約為3毫米,有許多皺褶,腎臟發達的血管與中央一條大血管相連,呈紫紅色。兩條輸尿管細小而明顯,蜿蜒曲折。胃位於腹腔左側,起於圍心腔後壁,上端與食管相連,胃與體軸平行末發生扭轉,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呈灰白色,長囊狀,其下端由左向右稍彎曲,呈“J”字形。尾斑瘰螈的腸分前、中、後段,前段稍細,呈灰白色,向左方彎曲;後段較粗。泄殖腔膨大呈紡錘形。 [5] 

尾斑瘰螈近種區別

尾斑瘰螈
香港瘰螈
織金瘰螈
龍里瘰螈
廣西瘰螈
螈頭長大於頭寬
頭寬大於頭長
——
——
——
體背脊稜瘰粒大,背脊稜突凹不平;背側稜由兩行密集的瘰粒組成。
——
體背脊稜上有橫行的溝紋,背側稜相較平整。
體背脊稜上有橫行的溝紋。
——
腹面為橘紅色或橘黃色,鑲嵌以黑色斑紋,斑紋不規則。腹部散佈有大小不一的圓斑點。
——
雄螈尾部後端兩側無鑲黑邊的圓斑和長條形斑和粟海軍曾報導的貴州省小鯢屬新物種尾腹部綴有灰褐斑點有別。
雄螈尾部後端兩側無鑲黑邊的圓斑和長條形斑和粟海軍曾報導的貴州省小鯢屬新物種尾腹部綴有灰褐斑點有別。
腹面綴以不規則的橘紅、土黃或淡米黃大型板塊。 [5] 
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
香港瘰螈 香港瘰螈
織金瘰螈 織金瘰螈
龍里瘰螈 龍里瘰螈
廣西瘰螈 廣西瘰螈

尾斑瘰螈棲息環境

尾斑瘰螈生活在海拔800~1800米的回水凼、小流溪及大河邊,有時亦見於溪邊靜水域內。產於貴州江口縣月亮壩的尾斑瘰螈,所棲息的流溪坡大流急,底部全為較平滑的石板及大小石塊,兩岸雜生喬木與灌木,周圍數十里無住户,植被較密,環境陰濕。成體多分散匍匐於不同深度的水下較光滑之石灘上或水邊腐枝爛葉下。 [4] 

尾斑瘰螈生活習性

氣温20℃,水温14℃,出來活動的較多,翌日晨水温僅8℃,出來活動的很少。生活的尾斑瘰疣受到刺激時,皮膚即分泌出乳白色黏液,散發出似濃硫酸的氣味,將活體投入70%的酒精中亦是如此。該螈捕食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蜻蜓目、蜉遊目、直翅目、膜翅目、螢蠊目、半翅目、同翅目和革翅目等昆蟲及其幼蟲,亦食蟲蜈蚣、蝦、蟹、螺、蚯蚓、蛙卵等其他動物以及少量植物的葉片。雄螈比雌螈的食物量大,吞食的成蟲多,幼蟲少。 [4] 
人工飼養條件下的尾斑瘰螈未見疾病發生和死亡現象,可安全過冬,無明顯冬眠現象。當低温季節來臨時,尾斑瘰螈通常鑽入池底泥沙、假山石縫處隱藏不動,若給予機械刺激仍可見其緩慢爬動。尾斑瘰螈在人工飼養池中活動較為規律,一般其活動高峯期即覓食高峯期。尾斑瘰螈在冬季攝食量減小,活動頻率較低;隨着季節變化和温度的升高,其攝食量逐漸增大,活動頻率明顯增加。
尾斑瘰螈對給予餌料均採食。在攝食時,尾斑瘰螈邊運動邊搜索食物,若發現食物,立即快速爬向或遊向食物,頭對準食物,用嘴咬住併吞下。一般情況,尾斑瘰螈的性情較温和,但在攝食時存在因爭搶食物而打鬥的的現象,表現為直接對食物進行搶奪;相互攻擊時,通常咬住對方的四肢或尾巴,身體盤卷相互纏繞在一起。 [5] 

尾斑瘰螈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重慶(西陽)、貴州(雷山、江口縣梵淨山)、湖南(西南部的江永)、廣西(富川)。 [4] 
分佈於貴州(雷山、梵淨山)、湖南(西南部)。廣西(富川) [6]  武陵山系的貴州江口縣、重慶的酉陽縣,以及湖南和廣西兩省交界的都龐嶺地區。
尾斑瘰螈分佈圖 尾斑瘰螈分佈圖

尾斑瘰螈繁殖方式

雌螈產卵63~72粒,卵單粒狀,卵羣呈片黏附在石縫內。 [7]  在飼養情況下對尾斑瘰螈的繁殖行為做了觀察,發現該螈的求偶行為與歐螈屬物種的求偶行為相似,即雄螈以扇動尾部誘導雌螈,一旦雌螈應答,雄螈轉身180度向前爬行,其尾部做波浪狀運動,雌螈緊隨其後,常用吻部觸及雄螈尾部。此時,雄螈抬高和伸展尾部,僅尾端部彎曲顯露出尾末端的鮮豔斑點,同時張開泄殖孔產出片狀精子團,一端附於水底,其長約5毫米。隨後,雌螈前行,其泄殖孔部位粘住精子團後並將其納入泄殖腔內。雌螈在水內石洞或石穴間卵產,單粒粘附在石上,卵羣多呈片狀。 [4] 

尾斑瘰螈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3]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頒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中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 [8] 

尾斑瘰螈主要價值

尾斑瘰螈吞食的有害動物種類為有益動物種類的2.3倍,數量達2.8倍,其有益係數為43.85%。可見,該螈是一種對農林業有益的動物。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