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達奧河之戰

鎖定
尼達奧河之戰,又稱聶道河之戰,發生於公元454年。以格皮德人領袖阿爾達裏克為首的日耳曼各部落組成聯軍反抗匈人霸權,與阿提拉長子埃拉克率領的匈人軍隊決戰,埃拉克戰敗身亡,匈人勢力遭受重創。
中文名
尼達奧河之戰
別    名
聶道河之戰
發生時間
454年
主要人物
格皮德人領袖阿爾達裏克為首的日耳曼各部落組成聯軍

尼達奧河之戰匈人的內部矛盾

早期的匈人 主要在羅馬邊境上攻擊日耳曼部族 早期的匈人 主要在羅馬邊境上攻擊日耳曼部族
匈人政權的日耳曼問題可謂是由來已久。早在他們擊敗南俄草原上的哥特人後,就將大量戰敗的日耳曼部族收歸麾下。此後的西遷路上,又是每到一地就把被征服者納入自身體系,由此裹挾起越來越多的藩屬人口。等到阿提拉繼承王位,僅在匈牙利平原就擁有幾十萬至上百萬的日耳曼臣民。這還不包括那些分佈於北海波羅的海沿岸的名義效忠者。
起初,這些日耳曼部落也確實為匈人軍隊的實力增漲做出貢獻。由於匈人往往只擅長傳統的騎射打法,所以在遇到堅城堡壘時就顯得束手無策。但在加入日耳曼部族和羅馬變節者後,工程技術立即突飛猛進。能夠熟練製造和操作攻城錘,連看似固若金湯的馬爾古斯城堡也不能在圍攻戰中倖免。此外,數量龐大的日耳曼部落還可以為匈人統治者提供豐厚的軍費和士卒,得以讓他們的戰爭機器能始終開足馬力。
匈人軍隊的主要前進線路 匈人軍隊的主要前進線路
然而,輝煌背後卻是足以威脅匈人霸權存續的嚴重隱患。因為日耳曼人絕非甘做俯首聽命的奴才,時刻想要擺脱這個強加在自己頭上的枷鎖。對他們最為有利因素,就是匈人的數量非常稀少。而且在文化組織層面也非常落後,根本不可能如羅馬那樣將征服居民同化為拉丁文捍衞者。反而必須依賴原有首領去間接管理部落內部事務,讓自己得以保留相當程度的自治權力。
此外,迫於對方的巨大體量優勢,強如阿提拉這樣的匈王也必須分配戰利品犒勞。借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才能勉強維繫內部脆弱的平衡。一旦強勢的君主去世,而後繼者又無力繼續維繫,匈人的統治平衡就會迅速瓦解。
日耳曼部族的加盟 讓匈人得以屢屢攻克羅馬城市 日耳曼部族的加盟 讓匈人得以屢屢攻克羅馬城市

尼達奧河之戰泛日耳曼同盟

公元453年春季,阿提拉在自己的新婚之夜突然暴斃。他的兒子們就迫不及待地瓜分王國版圖,其中的三位還都具有較大勢力與影響力。他們分別是阿提拉的長子埃拉克、幼子鄧吉茲克和另一位不知排序的王子赫爾納克。倘若條件具備,或他們當中的某位能順利繼承先王衣缽。
但歷史卻沒有讓這個假設成為現實。阿提拉的寶貝兒子們很快忙於互爭競爭,並都試圖瓜分到對自己最為友善的蠻族部落管轄權。但日耳曼人的脆弱效忠已基本斷裂。特別是部分利用阿提拉對外征戰才壯大起來的部族,不再滿足於遵循匈人為共主,開始暗中積極準備予以反抗。其中就包括了最早舉事的格庇德人
根據古典時代留下的點滴記錄,格庇德人是與哥特有共同起源的日耳曼部族。在公元269-276年間,曾兩次襲擊羅馬帝國的達契亞行省,卻先後被“哥特徵服者”克勞狄二世皇帝與“日耳曼征服者”普羅布斯皇帝擊敗。此後就一直停留在蒂薩河多瑙河之間的平原,直到被匈人征服也未能再度遷移。由於就毗鄰新主核心領地,所以受到更嚴格的控制和沉重剝削。正因如此,他們比其它日耳曼部落更為仇視匈人,並在重壓下更加快形成統一領導。所以在阿提拉死前,已經有位名叫阿爾達裏克的國王負責管轄。當幾位匈人王子企圖用抽籤來決定諸部族的命運歸屬,這位深感受到奇恥大辱的格庇德君主便當即決定揭竿而起。
不過,阿爾達裏克也並非有勇無謀的莽夫。他深知匈人的軍事力量尚未削弱,只靠格庇德人自己去單打獨鬥會很難獲勝。所以早就開始尋求聯盟對象,主動聯繫到東哥特人魯吉人蘇維匯人赫魯利人和斯基爾人等勢力,以及並不屬於日耳曼系的阿蘭人薩爾馬提亞人。因為同樣深受匈人剝削之苦,上述部族內部也存在程度不等的仇視情緒,迅速組建起一個針對匈人及其支持者的泛日耳曼同盟。
不滿匈人統治的日耳曼部落 很快形成臨時同盟 不滿匈人統治的日耳曼部落 很快形成臨時同盟

尼達奧河之戰決戰尼達奧河

決戰前夕的格庇德國王 阿爾達裏克 決戰前夕的格庇德國王 阿爾達裏克
公元454年夏季,雙方在潘諾尼亞境內的尼達奧河爆發決定性衝突。匈人軍隊由大王子埃拉克指揮,並幾乎是全部由各類騎兵組成。因為失去了日耳曼諸部的加持,使得全軍規模驟減。即使加上部分還支持他們的阿蘭附庸,總計都不會超過20000人。
相比之下,以格庇德人為首的泛日耳曼同盟軍則完全具有數量優勢。而且兵種齊全,可以讓參與者都各司其職地進行協調作戰。比如東哥特人與斯基爾人就很擅長重騎兵突擊、赫魯利人的輕騎兵機動也堪稱日耳曼一絕,剩下的格庇德人和魯吉人則堅持步兵結陣的古老傳統。因此,阿爾達裏克把他們部署在最前排位置,兩翼均是以東哥特和斯基爾人為主的重騎兵提供護持。至於輕裝的赫魯利騎手,則很有可能被其當作預備隊使用。
公元5世紀的日耳曼重騎兵 公元5世紀的日耳曼重騎兵
戰鬥開始後,性情急躁的日耳曼騎兵搶先衝鋒,卻在第一時間就遭到對面的阿蘭具裝騎兵阻遏。雖然他們有着不遜於東方同行的騎術,自己卻和胯下坐騎都卻少重裝防護,很容易成為對方的攻擊目標。再加上匈人騎射手的遠程火力攻勢,開戰未幾便損失了大量馬匹。一些失去戰馬的蘇維匯人只得繼續步行搏殺,隨即落入非常危險的境地。
不過,日耳曼聯軍畢竟人多勢眾,而根本沒有步兵支持的匈人則明顯後勁不足。隨着雙方騎兵的廝殺陷入僵持,由格庇德人與魯吉人領銜的步兵也開始奔赴戰場。這些日耳曼重步兵雖然大多數沒有穿戴盔甲,但僅憑虎背熊腰的體魄也足以讓匈人騎手叫苦不迭。與此同時,居於後排的弓箭手也受命射擊,阻止遊牧騎射手的支援企圖。日耳曼聯軍就憑藉着上述輕重兵種的配合,成功消弭掉匈人部隊的些許騎兵優勢,並逐步將戰線反推回去。當匈人因數量劣勢而左支右絀之際,阿爾達裏克將留作預備隊的赫魯利騎兵派遣上場。這支輕裝上陣的生力軍,遂成為壓垮匈人武裝的最後一根稻草。
儘管以埃拉克為首的匈人貴胄拼死抵抗,但勢單力孤的他們還是因無法承受壓力而徹底崩潰。許多四散奔逃的阿蘭騎兵還因慌不擇路而自相踐踏,造成了比交戰時還慘重的傷亡,包括王子在內的上萬名騎士喪命 。阿爾達裏克則趁勢把對手全部趕出匈牙利大平原方才罷休。
當戰場的硝煙散盡,那個曾讓東西羅馬帝國都為之色變的匈人帝國便不復存在。留下的富庶領地被革命成功的日耳曼諸部瓜分。其中,東哥特人收穫了沿多瑙河岸分佈的潘諾尼亞弧形地帶。斯基爾人和魯吉人等日耳曼部落,也紛紛攻下匈人王帳附近的肥沃平原。至於始作俑者格庇德人,則如願以償地拿到了特蘭西瓦尼亞。他們的王國還將在此延續了一個世紀。
尼達奧河之戰讓匈人的優勢蕩然無存 尼達奧河之戰讓匈人的優勢蕩然無存
儘管考古發現和相關史料都顯示,匈人並不甘心徹底退出喀爾巴阡山脈以西。他們在短時間內仍有餘力不時征討叛亂者,將不少日耳曼小部落嚴格管控起來。但尼達奧河之戰的失敗,將落在廣大蠻族頭上的枷鎖也被打破,並提前預示了匈人種羣的完全消亡。
此戰還對暮年的西羅馬帝國有深刻影響。由於失去了匈人震懾,眾多散居西帝國境內的半獨立蠻族都不用再有所顧忌。原本尚可苟延殘喘的拉文納政權,便在20年後遭僱傭兵首領取代。至於獲勝的格庇德人等日耳曼部族,才剛剛開始享受戰勝者的政治紅利。未來的半個世紀,他們會把紅旗插遍整個西地中海。至此,蠻族制霸的時代才算是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