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羅河鱸

鎖定
尼羅河鱸( Nile perch)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100種入侵物種中的一種。又名維多利亞鱸魚,是非洲東部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鱗淡水魚。它們在非洲分區分佈很廣,會出現於乍得湖、剛果河、尼羅河、塞內加爾河、圖爾卡納湖及其他河川流域,亦曾在埃及馬雷奧蒂斯湖帶微鹹的水中被發現。
中文名
尼羅河鱸
產    地
非洲分區分佈很廣
別    名
維多利亞鱸魚
鱸形
鋸蓋魚
特    點
最大淡水魚之一

尼羅河鱸簡介

這種食肉性魚吃食很兇猛,上鈎後,它會不停地跳出水面,試圖脱鈎。尼羅河鱸魚是踞蓋魚科的最大成員,據説曾有過400多磅的大魚,但國際釣魚聯合會的世界紀錄是191.5磅,由安迪·戴維森1991年在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上釣獲。
尼羅河鱸魚能長到200公斤重,體長可達兩米。1954年尼羅河鱸魚被引入到了非洲的維多利亞湖,它不僅和別的魚類爭奪食物,還大量捕食其它魚類,先後造成了近兩百種魚類的滅絕。
是鱸形目的鋸蓋魚科中淡水的一個物種。它們在非洲分區分佈很廣,會出現於乍得湖、剛果河、尼羅河、塞內加爾河、圖爾卡納湖及其他河川流域,亦曾在埃及馬雷奧蒂斯湖帶微鹹的水中被發現。在非洲不同語言中有大量其俗名。
尼羅河鱸呈銀色,帶淡藍色。它們有特別黑的眼,外圈呈鮮黃色。它們是最大淡水魚之一,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尼羅河鱸是很重要的食用魚類,對水產業極為重要。
尼羅河鱸圖冊
尼羅河鱸圖冊(5張)

尼羅河鱸相關介紹

尼羅河鱸( Nile perch)是非洲東部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有鱗淡水魚 [1]  。上世紀50年代,人們在克約伽湖放養了這種魚,讓尼羅河鱸來捕食當地漁民不捕的小麗魚科魚類,這樣,鱸魚就能長得更大且肉質會更鮮美在人們還未來得及對在克約伽湖放養鱸魚的影響進行評估之前,尼羅河鱸已經被引進維多利亞湖。自從20世紀50年代把它引入到東非維多利亞湖以來,它已經給這裏的環境造成致命影響。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規定,出售或者餵養這種魚屬於違法行為。據悉,尼羅河鱸魚已經導致維多利亞湖裏的數百種魚類慘遭“滅門”。
尼羅河鱸魚把吃藻類的魚消滅一光後,維多利亞湖裏的水藻開始瘋長。由於這種鱸魚富含脂肪,人們喜歡用木柴燻烤着吃,而不是把它們曬乾,因此這種魚還大大增加了當地人對木柴的需求。成年尼羅河鱸魚體重可達440多磅,它們不僅吃昆蟲、甲殼動物和其他魚類,有時甚至連它們的同類都是它們的捕食對象。10年之間,克約伽湖的河鱸已經站穩腳跟、繁衍後代了,到了80年代,尼羅河鱸已成為維多利亞湖上的主要肉食性大魚。它們以幾十種小魚為食,並使其中的幾種已經滅絕。引進河鱸給湖中的土生魚帶來災難並使商業捕魚量減少,但另一方面,它們的成長也給這一地區提供了很好的垂釣魚種。我們可以預言,維多利亞湖上將會產生更多的垂釣紀錄。尼羅河鱸在1954年被引入東非的維多利亞湖時是為了減少當地魚類的數量,但是尼羅河鱸通過獵食魚類以及同
  當地魚類爭奪食物,導致當地200多種魚類滅絕 [2] 

尼羅河鱸生存危機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非洲最大淡水魚產區—維多利亞湖內的尼羅河鱸魚種羣數量鋭減,東非3國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決定聯手設立保護基金,發起“拯救尼羅河鱸魚行動”。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為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3國共有。有數據顯示,湖區內平均年產魚約80萬噸,價值超過5.9億美元,其中僅尼羅河鱸魚出口一項每年就能帶來約2.5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湖區內尼羅河鱸魚產量已經從2000年的120萬噸驟減至2008年的33.1萬噸,而漁民和捕魚船的數量卻分別增加了52%和63%。 維多利亞湖漁業組織指出,近年來非法捕撈設備的過度使用是導致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小網等非法捕撈設備的使用導致大量未長成的幼魚被捕撈,破壞了湖區內魚種孵化區域。 一般而言,體長超過50釐米的尼羅河鱸魚被視為成魚,但如今在湖區附近很多水產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體長僅20釐米左右的幼魚。

尼羅河鱸採取措施

鑑於上述情況,肯尼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發表聯合聲明表示,3國決定分別出資60萬美元,為“拯救尼羅河鱸魚行動”提供緊急行動資金,以期儘快杜絕湖區內的非法捕撈,恢復尼羅河鱸魚種羣數目。 此外,目前湖區內有超過200萬人依靠捕魚為生,如何平衡資源保護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係,也將成為該項目的關注重點之一。
參考資料
  • 1.    李國英,劉文濤編著,膠原化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04,第144頁
  • 2.    喬建國主編,自然科學基礎導論=ZIRANKEXUE JICHU DAOLUN,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05,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