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

英国1978年约翰·古勒米执导的悬疑片
展开3个同名词条
同义词尼罗河惨案(1978年英国电影)一般指尼罗河上的惨案(英国1978年约翰·古勒米执导的悬疑片)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由Mersham Productions Ltd.、G.W. Films、EMI Films Ltd.联合出品,约翰·古勒米执导,安东尼·沙弗尼、阿加莎·克里斯蒂编剧,彼德·乌斯蒂诺夫、简·伯金、洛伊丝·奇利斯、贝蒂·戴维斯主演的悬疑片。该片于1978年9月2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同名侦探小说,讲述了一艘在埃及尼罗河上满载着异国旅人的豪华游轮发生了三起 ... >>>
精彩图集查看更多
概述图册
《尼罗河上的惨案》海报
英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剧照

基本信息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由Mersham Productions Ltd.、G.W. Films、EMI Films Ltd.联合出品 [1]约翰·古勒米执导,安东尼·沙弗尼阿加莎·克里斯蒂编剧,彼德·乌斯蒂诺夫简·伯金洛伊丝·奇利斯贝蒂·戴维斯主演的悬疑片。该片于1978年9月29日在美国上映 [12]
该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同名侦探小说,讲述了一艘在埃及尼罗河上满载着异国旅人的豪华游轮发生了三起诡异杀人事件,而在船上度假的侦探波洛也被卷入其中,最后波洛解开了这个悲剧事件真相的故事 [13]
1978年,该片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女配角奖 [14]。1979年获得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15]。截止至2024年5月23日,该片在全球累计票房14,569,266美元 [16]
中文名
尼罗河上的惨案
外文名
Death on the Nile
Agatha Christie's Death on the Nile
Muerte en el Nilo [1](等)
其他译名
尼罗河上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 [1]
类    型
犯罪、剧情、悬疑、惊悚 [1]
出品公司
Mersham Productions Ltd.、G.W. Films、EMI Films Ltd.
制片地区
英国 [1]
发行公司
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1](等)
导    演
约翰·古勒米
编    剧
安东尼·沙弗尼阿加莎·克里斯蒂
制片人
John Brabourne
片    长
140 分钟 [1]
上映时间
1978年9月29日(美国)
票    房
约 1456 万美元 [16](截止至2024年5月23日)
对白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 [1]
色    彩
彩色 [1]
imdb编码
tt0077413 [11]
主要奖项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1978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女配角奖
在线播放平台
优酷 [10]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拥有故旬笑巨大财富的林危和格内特小姐(洛伊丝·奇利斯饰)境举主同新婚丈夫西蒙(西蒙·永套麦克金代背兆尔饰)一起登上了“卡纳克号”游艇,继续她的蜜月旅行。但是当游船在迷人的尼罗河溯江而上的时候,在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年轻、美丽又有钱的林内特在睡梦中遭到枪杀,她的头部中了一枪,而且是致命的一枪,桌上那条价值五万英镑的项链同时也不翼而飞了。
船上的人陷入了恐慌之中,因为谁都有嫌疑。正在船上度假的比利时侦探波洛先生(彼德·乌试凝甩斯蒂诺夫饰)立即在为了金钱而聚集在船上的游客中间进行调查。
航行于尼罗河上的豪华游轮里,在一件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发生之后,接着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死者。谋杀案都发生在一个相当封闭战体纸的空间中。看上去,游船上的每个人好像都有杀宙趋赠担死美丽的女继承人林内特·里奇韦以及其他受害者的动机,其中有一个人的嫌疑特别强烈,那就是林内特的情敌——杰奎琳(昵称杰基)·德·贝尔福特(米亚·法罗饰)。唯一没有凶嫌的,是死者的新婚丈夫——西蒙·道尔。而最终的结局出人意料 [2]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洛伊丝·奇利斯 饰 林内特·里奇威
配音  李梓李世荣
备注  千金小姐
简·柏金 饰 路易斯·波尔热
配音  丁建华
备注  林内特的女仆
玛吉·史密斯 饰 鲍尔斯小姐
配音  潘我源
备注  范斯凯勒太太的贴身护士
奥丽维娅·赫西 饰 罗莎莉·奥特伯恩
配音  程晓桦
备注  小说家莎乐美太太的女儿
I.S. Johar 饰 Manager Of The Karnak
配音  -
Harry Andrews 饰 Barnstaple
配音  -
Sam Wanamaker 饰 Rockford
配音  -
François Guillaume 饰 Doublure lumière
配音  -
Barbara Hicks 饰 Schoolteacher
配音  -
西莉亚·伊姆瑞 饰 Maid
配音  -
Andrew Manson 饰 Egyptian
配音  -
大卫·尼文 饰 雷斯上校
配音  邱岳峰赵述仁

职员表

制作人John BrabourneRichard B. GoodwinNorton Knatchbull
原著阿加莎·克里斯蒂
导演约翰·古勒米
副导演(助理)Chris CarrerasSteve LanningTed SturgisPeter Waller
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摄影杰克·卡迪夫
配乐尼诺·罗塔
剪辑Malcolm Cooke
选角导演Dyson Lovell
配音导演伍经纬卫禹平
艺术指导Peter Murton
美术设计Brian Ackland-SnowTerry Ackland-Snow
服装设计Anthony Powell
展开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配音毕克
波洛是比利时侦探,心思缜密。他偶然乘坐游艇游览,顺便受到林内特的委托,劝告杰基不要继续纠缠二人,但还是发生了凶杀案。他经过精细的侦破工作,最终抓获真凶。
配音李梓
林内特是富有的女继承人,富贵令她自私残忍,嚣张跋启,强势任性。她和闺蜜杰奎琳的男友西蒙一见钟情,并迅速结婚,之后前往埃及度蜜月。在深夜被人用小手枪在睡梦中打死。
配音刘广宁
杰奎琳是西蒙的前女友,林内特的闺蜜。一直深爱西蒙,在西蒙和林内特结婚之后始终跟踪二人,伺机报复。在船上与西蒙发生争执,用手枪打伤了西蒙。为此整夜被其他人看守监视,而拥有不在场证明。
配音乔榛
西蒙是林内特的丈夫,被杰奎琳介绍给林内特,随后与林内特迅速结婚。在游艇上与杰奎琳发生了争执,被杰奎琳打伤腿部。
配音苏秀
小说家,因为写了部关于林内特的传记小说,且内容过于庸俗,被林内特告上法庭,面临巨额赔偿。林内特遇害后,她意外洞悉到了凶手。在其故弄玄虚即将说出凶手之时,被窗外的一颗子弹击毙。
配音赵慎之
来自美国的贵太太,讲话尖酸刻薄、不留情面。喜欢收集各类珠宝,对林内特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觊觎已久,一心想要占为己有。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3]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曲目
其他信息
Main Titles
Journey on the Nile
Arrival at Wode Hall
The Temple of Karnak
The Steamboat Departs
The Carriage Ride
Camels and Donkeys
Jackie's Theme
Duet (Main Love Theme)
Fox Trot -- Don't Say No to the Rain
The Great Pyramids
Linnet's Pearls
I Love My Baby (My Baby Loves Me)
Waltz -- The White Nile
艺人: Nino Rota
The Statues of Rameses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发行时间: 2006年07月11日
Jalousie
End Titles
专辑类别: 原声带、影视音乐 [4]

幕后花絮

播报
编辑
  1. 1.
    因为最高温度将近5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剧组每天中午都必须停止拍摄。
  2. 2.
    在船上拍摄的时候,因为空间有限,没有演员有单独的化妆间,所以贝蒂·戴维斯、玛吉·史密斯和安吉拉·兰斯伯瑞三个人共用一个房间。
  3. 3.
    影片是在一艘名为Memnon(片中命名为Karnak)的明轮船上拍摄的,这是在尼罗河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明轮船之一。
  4. 4.
    片中出现的尸体总数为5具。 [5]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年份
奖项名称
单项奖名称
获奖结果
获奖方
1979年
第5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服装设计
获奖
Anthony Powell
1979年
第36届美国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
《尼罗河上的惨案》
1979年
第3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服装设计
获奖
Anthony Powell
最佳男主角
提名
彼德·乌斯蒂诺夫
最佳女配角
提名
安吉拉·兰斯伯瑞
最佳女配角
提名
玛吉·史密斯
1978年
第50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安吉拉·兰斯伯瑞
参考资料 [6]

制作发行

播报
编辑
制作公司
Mersham Productions Ltd. (英国)
G.W. Films
EMI Films Ltd. (英国)
上映日期
国家
日期
国家
日期
美国
1978年9月29日
丹麦
1978年11月6日
中国香港
1979年6月1日
意大利
1978年11月16日
西德
1978年10月13日
日本
1978年12月9日
法国
1978年10月27日
芬兰
1979年2月9日
瑞典
1978年10月30日
菲律宾
1979年10月9日
CCTV6电影频道
2018年12月14日
参考资料 [9]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统计截止日期
豆瓣
8.6/10
173629
2024/9/15 [11]

专业评价

该片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使表面上看上去可能发生的事成为不可能,而不可能发生的事却真实地发生了。这对于片中人物而言,是一种形象塑造的必然,而从引申的意义上看,则是对人类邪恶意识的一种嘲讽。作为侦破片,编导者并没有一味地铺陈情节,而是注意到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影片中的波洛机敏、深沉、幽默,其个性相当有特色。特别是影片最后,他从被洒的酒、有枪眼的披肩、留有红墨水的指甲等细节入手,通过一些特殊语言,探幽发微找出其内在联系的剖析,精确得当,显示出神通广大的大侦探的魅力。 [2](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戴剑平评)
该片人物众多,主要人物的关系变化十分迅速、剧烈,但是影片将各种人物的性格、动作编写得井井有条,将复杂的案情交代得清清楚楚。 [7](北京电影学院研究所教授郝建评)
该片揭示了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正值青春年华的林内特小姐自从继承了父亲的巨额财产以后,实际上已经陷入一个危机四伏、生命随时都会遭人暗算的险恶环境。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的极度不均,和人们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是林内特小姐送命的原因,也是这部影片所反映出来的严峻的社会现实。 [8](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章柏青、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边国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