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幹

鎖定
尼幹,漢語詞語,拼音ní gàn,佛教外道之一。 [1] 
中文名
尼幹
拼    音
ní gàn
釋    義
佛教外道之一
出    處
《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

目錄

尼幹解釋

亦作“尼犍”。梵語nirgrantha的省音譯。佛教所説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1] 

尼幹典籍

《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國王事尼乾道,鑄金銀人像大十圍。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摩呾吒國》:天祠百所,異道雜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天主教論》:《西域記》雲:缽羅那迦天祠,人露形,旦上高柱,一手執柱端,一手躡旁杙,一手一足,虛懸向外,視日影,求出生死,所謂裸形求仙,是尼犍法。 [2] 
參考資料
  • 1.    尼幹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5-31]
  • 2.    尼幹  .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