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

鎖定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Nick Broomfield),1948年1月30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英國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
1971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誰在乎》 [1]  。1975年,擔任紀錄片《Juvenile Liaisonent Strike》的導演。1981年,執導紀錄片《女兵》,該片獲得第3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佛拉哈迪紀錄片獎 [2]  。1988年,執導紀錄片《讓我瘋狂》 [1]  。1991年,執導紀錄片《The Lead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該片入圍第4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弗拉哈迪紀錄片獎 [3]  。1992年,執導的紀錄片《箱子裏的怪物》上映。1995年,擔任紀錄片《海蒂・弗蕾絲:好萊塢女人》的導演。1998年,自導自演音樂紀錄片《科特和考特妮 [4]  。2003年,執導犯罪紀錄片《一個連環殺手的生與死》 [1]  。2007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哈迪塞鎮之戰》上映 [5]  。2009年,擔任紀錄片《流着淚走開》的製作人。2013年,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性:我的英國工作》在英國BBC第四頻道播出 [6]  。2014年,由其執導的犯罪紀錄片《殘酷睡客的故事》上映 [7]  。2017年,執導紀錄片《惠特尼·休斯頓》 [8] 
中文名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
外文名
Nick Broomfield
國    籍
英國
星    座
水瓶座
出生地
倫敦
出生日期
1948年1月30日
職    業
導演、編劇、製片、演員
代表作品
科特和考特妮哈迪塞鎮之戰性:我的英國工作、惠特尼·休斯頓
主要成就
第55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演藝經歷

1971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誰在乎》 [1] 
作品海報
作品海報(6張)
1973年,執導紀錄片《Proud to Be British》。1975年,擔任紀錄片《Juvenile Liaisonent Strike》的導演。1979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Behind The Rent Strike》上映。
1981年,執導紀錄片《女兵》,該片獲得第3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佛拉哈迪紀錄片獎 [2]  。1983年,執導紀錄片《Chicken Ranch》 [9]  。1986年,執導紀錄片《Lily Tomlin》,該片入圍第3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1988年,執導紀錄片《讓我瘋狂》 [1]  。1989年,執導紀錄片《智慧殺手》。
1991年,執導紀錄片《The Lead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該片入圍第4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弗拉哈迪紀錄片獎 [3]  。1992年,執導的紀錄片《箱子裏的怪物》上映。1993年,執導紀錄片《America Undercover》 [10]  ;同年,執導紀錄片《Aileen Wuornos: The Selling of a Serial Killer》,該片入圍第9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
1995年,擔任紀錄片《海蒂・弗蕾絲:好萊塢女人》的導演。1996年,執導紀錄片《戀物情緒》。1998年,自導自演音樂紀錄片《科特和考特妮 [4]  。2002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Biggie and Tupac》上映 [11]  。2003年,執導犯罪紀錄片《一個連環殺手的生與死》 [1]  ,該片入圍第1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2004年,與奧利弗·斯通、Jon Alpert聯合執導紀錄片《尋找卡斯特羅》。2005年,在紀錄片《50部最偉大的紀錄片》中出鏡。2006年,執導紀錄片《鬼佬 [1]  ,該片入圍第23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同年,自導自演紀錄片《His Big White Self》。
2007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哈迪塞鎮之戰》上映,該片由艾略特·魯伊斯、邁凱輪·恩斯合作主演 [5]  。2008年,在紀錄片《Capturing Reality》中出鏡。2009年,擔任紀錄片《流着淚走開》的製作人;同年,執導紀錄片《A Time Comes》。2011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Sarah Palin: You Betcha!》上映。2012年,執導紀錄片《The Catastrophist》。
2013年9月23日,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性:我的英國工作》在英國BBC第四頻道播出 [6]  。2014年,由其執導的犯罪紀錄片《殘酷睡客的故事》上映 [7]  。2017年,執導紀錄片《惠特尼·休斯頓》 [8]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主要作品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惠特尼:我可以做我自己嗎》紀錄片
2014年《殘酷睡客的故事》紀錄片
2013年《性:我的英國工作》紀錄片
2012年《The Catastrophist》紀錄片
2011年《Sarah Palin: You Betcha!》紀錄片
2009年《A Time Comes》紀錄片
2007年《哈迪塞鎮之戰》電影
2006年《鬼佬》紀錄片
2006年《His Big White Self》紀錄片
2004年《尋找卡斯特羅》紀錄片
2003年《一個連環殺手的生與死》紀錄片
1998年《科特和考特妮》紀錄片
1996年《戀物情緒》紀錄片
1995年《海蒂・弗蕾絲:好萊塢女人》紀錄片
1993年《America Undercover》紀錄片
1993年《Aileen Wuornos: The Selling of a Serial Killer》紀錄片
1992年《箱子裏的怪物》紀錄片
1991年《The Lead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紀錄片
1989年《智慧殺手》紀錄片
1988年《讓我瘋狂》紀錄片
1986年《Lily Tomlin》紀錄片
1983年《Chicken Ranch》紀錄片
1981年《女兵》紀錄片
1979年《Behind The Rent Strike》紀錄片
1975年《Juvenile Liaisonent Strike》紀錄片
1973年《Proud to Be British》紀錄片
1971年《誰在乎》紀錄片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惠特尼:我可以做我自己嗎》紀錄片
2013年《性:我的英國工作》紀錄片
2012年《The Catastrophist》紀錄片
2007年《哈迪塞鎮之戰》電影
2006年《鬼佬》紀錄片
1996年《戀物情緒》紀錄片
1971年《誰在乎》紀錄片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7年《惠特尼:我可以做我自己嗎》紀錄片
2011年《Sarah Palin: You Betcha!》紀錄片
2009年《流着淚走開》紀錄片
2007年《哈迪塞鎮之戰》電影
2006年《鬼佬》紀錄片
1998年《科特和考特妮》紀錄片
1986年《Lily Tomlin》紀錄片
1983年《Chicken Ranch》紀錄片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剪輯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86年《Lily Tomlin》紀錄片
1981年《女兵》紀錄片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參演紀錄片

時間名稱
2013年《性:我的英國工作》
2008年《Capturing Reality》
2006年《His Big White Self》
2005年《50部最偉大的紀錄片》
2003年《一個連環殺手的生與死》
1998年《科特和考特妮》
1996年《Fetishes》
1995年《海蒂·弗蕾絲:好萊塢女人》
1993年《Aileen Wuornos: The Selling of a Serial Killer》
1991年《The Lead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
1986年《Lily Tomlin》
1983年《Chicken Ranch》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獲獎記錄

歐洲電影獎
  • 2004    第17屆    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    一個連環殺手的生與死    (提名)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1992    第45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弗拉哈迪紀錄片獎 [3]     The Leader, His Driver and the Driver's Wife    (提名)    
  • 1982    第35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佛拉哈迪紀錄片獎[2]     女兵    (獲獎)    
聖丹斯電影節
  • 2007    第23屆    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    鬼佬    (提名)    
  • 1993    第9屆    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    Aileen Wuornos: The Selling of a Serial Killer    (提名)    
  • 1987    第3屆    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     Lily Tomlin    (提名)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 2007    第55屆    最佳導演獎[12]     哈迪塞鎮之戰    (獲獎)    
  • 2007    第55屆    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    哈迪塞鎮之戰    (提名)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人物評價

尼克·布魯姆菲爾德的作品緊跟時代脈搏,選取題材廣泛,涉及時政、偷渡、種族、連環殺手、名人、性交易、反戰等內容。他在紀錄片創作還處在觀察記錄的拍攝方式的階段毅然走入鏡頭,舉起麥克風採訪被拍攝者,加入旁白。他頗受爭議的另類技術和對非傳統的拍攝對象的選擇,使他在重塑風格和當代紀實內容上發出了主要的聲音。他總是能從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地方進入事件的核心,他總是拍攝一些大多數人覺得瘋狂或者無謂的東西。布魯姆菲爾德總是擅於和敢於挖掘和調查人物和事件背後的故事,帶領人們去尋找隱藏在形形色色社會新聞下的事實真相,讓觀眾知道這個社會的真實邏輯 [13]  (上海戲劇學院史曉峯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