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尼克·克萊格

鎖定
尼克·克萊格,1967年1月7日出生於英國英格蘭南部的白金漢郡,英國政治家
現任Facebook全球事務和通信副總裁。 [1] 
中文名
尼克·克萊格
外文名
Nick Clegg
別    名
尼可拉斯·威廉·彼得·尼克·克萊格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967年1月7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
職    業
(前)英國自由民主黨主席 [2] 
主要成就
曾擔任英國自由民主黨主席、副首相
出生地
白金漢郡

尼克·克萊格人物經歷

1967年1月7日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白金漢郡(Buckinghamshire)查爾方特聖吉爾斯。曾任英國自由民主黨主席、英國副首相。
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畢業後,克萊格在明尼蘇達大學和比利時布魯日市的歐洲學院攻讀碩士,憑語言優勢和自身的出色,他從政前經歷已十分豐富,在紐約做過記者、在倫敦做過企業諮詢顧問,在布達佩斯特撰文談經濟改革,還曾拿過《金融時報》獎學金。
克萊格在2007年自民黨一次會議上,也曾自曝年少時的輕狂歲月。他承認年輕時在慕尼黑作交換生,一次醉酒後惡作劇地將教授兩個温室的仙人掌焚燒,之後當發現自己幾乎毀了德國最重要仙人掌收藏家的部分珍藏時,他才知羞恥,其後並接受園藝種植的小區服務懲罰。
2010年副首相兼自由民主黨領袖克萊格説,保守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將終結“那種秘密監視本國公民的政治文化”,廢除工黨政府耗巨資推行的身份證制度,放棄實施新一代生物特徵護照,這種新型護照能包含大量個人信息。克萊格説,政府今後攔截、控制個人互聯網電子郵件信息以及儲存沒有犯罪的公民脱氧核糖核酸(DNA)數據時,將進一步受約束,新政府還打算對公共場所數以萬計閉路電視攝像頭施加限制。 [3] 
2022年2月。Meta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宣佈了一項高管晉升消息,尼克・克雷格(Nick Clegg)被提拔為負責全球事務的副總裁。這意味着讓克雷格承擔起更多職責,讓Meta安然度過全球針對該公司掀起的監管風暴。 [8]  同月,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宣佈一項重要人事任命,公司政策主管Nick Clegg將晉升為全球事務總裁,領導Meta所有的政策事務。 [9] 
2022年3月1日,臉書公司副總裁尼克·克萊格表示,臉書將限制用户訪問今日俄羅斯(RT)電視頻道和俄羅斯衞星通訊社在歐盟的賬户。 [10] 

尼克·克萊格家庭狀況

克萊格有兩兄弟一妹妹,在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父親尼古拉斯·克萊格CBE是聯合信託銀行主席,有一半俄國血統、一半英國血統;母親是荷蘭人
妻子米里亞姆‧岡薩雷斯‧杜蘭特斯,二人育有3子。與眾不同的是,她嫁給克萊格後沒有隨夫姓,而是保留原有的姓氏。 [4] 

尼克·克萊格早年生活

克萊格16歲便到德國慕尼黑做交換生,加上母親傳授與自己的母語,因此懂得英語、德語、荷語、法語、西班牙語五國語言。畢業於劍橋大學羅賓森學院,主修社會人類學。之後還到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歐洲學院深造。
克萊格年少時就讀威斯敏斯特中學,那是英國頂尖中學之一。在校期間,他力求成為話劇舞台的中心。朋友們則稱呼他為“粉刺男孩”。
克萊格畢業於劍橋大學羅賓森學院,主修社會人類學。之後還到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及歐洲學院深造。
劍橋大學攻讀人類學期間,克萊格撰寫了數部小説,後來他自己決定那些文字“很糟糕”。畢業後,克萊格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獎學金,專業方向為環保運動的政治哲學。
1993年,克萊格成為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被派往匈牙利報道當地大規模的工業私有化運動。

尼克·克萊格政治生涯

“粉刺男孩”的政治生涯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9年,克萊格當選歐洲議會議員,贏得個人政治生涯首場重要選戰;為此在比利時度過了近十年的時光。
2005年英國大選,克萊格當選國會議員。
2006年擔任自由民主黨國內事務發言人。
在2007年的自由民主黨黨魁選舉中,以50.6%的得票率,擊敗競爭對手克里斯·胡尼(Chris Huhne),當選成為自由民主黨新任黨魁至今。
2010年英國大選前,三大黨黨魁舉行電視辯論,由於克萊格於第一場電視辯論表現出色,令自由民主黨支持率急升,甚至一度超越執政的工黨,由於沒有政黨於選舉中取得國會過半數議席,故此成為保守黨與工黨兩大黨拉攏的對象,克萊格與在大選贏得最多議席的保守黨黨魁卡梅倫組織聯合政府,並擔任副首相以及樞密院議長。2007年,克萊格當選自由民主黨領袖。當時英國媒體評論説:“沒有人質疑他擔當這份工作的能力。許多人只是懷疑,他是否願意承擔這份工作。”在就職演説中,尼克·克萊格承諾打破英國政壇沉悶的“工黨與保守黨”的兩黨體系,給英國政治帶來真正的變革。
由於自由民主黨支持率有限,克萊格的知名度和媒體曝光率遠遠不及工黨和保守黨的領袖,他的角色常常被定位成“千年第三”。克萊格於07年成為自由民主黨領袖,2010年他憑藉在英國首屆電視競選辯論上的突出表現贏得舉國矚目,大選後他將成為二戰以來最資深自由民主黨議員。
2010年英國首相大選情況
2010年4月,英國工黨領袖戈登·布朗、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和自由民主黨領袖尼克·克萊格4月15日舉行大選電視辯論。這是英國曆史上首次舉行的大選電視辯論。此前支持率落後的克萊格爆冷贏得辯論。
尼克·克萊格此前並不被看好,但他在辯論過程中注重與觀眾交流,還能記住所有向他提問的觀眾的姓名。而選民對卡梅倫期望太高,失望也越大。外界也不看好布朗,但之前他的支持率高過克萊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尼克·克萊格為選民提出新的選擇,令人印象深刻。
辯論後的即時民意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克萊格表現最棒;68%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因為克萊格而更願意選擇自由民主黨。英國一家民意調查機構4月19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克萊格本人的支持率飆升到72%,僅次於丘吉爾1945年曾取得的83%支持率。
2010年4月29日,在英國伯明翰工黨領袖現任首相戈登·布朗(右)、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左)和參加電視辯論。英國三大政黨領導人當日在此參加大選前的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主題為當前的經濟政策問題。兩個即時調查顯示,卡梅倫在這場辯論中勝出。英國《太陽報》委託YouGov所做的調查顯示,卡梅倫獲得41%支持,克萊格得32%,布朗得25%。ComRes為ITV所做的調查表明,卡梅倫獲得35%支持,克萊格33%,布朗26%。
大選後出現的政治僵局持續五天,布朗繼辭職掉工黨黨魁後,接着又辭職掉英國首相一職,使得在國會大選中得票最高的保守黨領袖卡梅倫順利聯盟組閣,擔任英國新首相。2010年5月11日,英國首相辦公室確認自由民主黨領袖克萊格(Nick Clegg)將任副首相,同時該黨將擁有5個內閣職位,這將確保新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保守黨政府成為完整的聯合政府。 [5] 
大選後的輿論
卡梅倫與克萊格的牽手,意味着英國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首個聯合政府。由於保守黨與自民黨的執政理念存在諸多差異,外界對它們的“聯姻”充滿疑問。有人嘲諷,兩黨基於實用主義締結“沒有愛情的婚姻”。有人預言,這將是一場短暫的“露水姻緣”。有人調侃,兩黨“性格”互補,更利“婚姻”美滿。
卡梅倫在新聞發佈會上説,兩黨制定了新執政策略。“在這一策略中,國家利益重於黨派利益。”克萊格也表態,新政府將是一個嶄新、持久、改革和有進取心的政府。
親密關係獲好評
英國媒體評論,作為兩個不同政黨的領袖,卡梅倫與克萊格的聯合“首秀”讓人有理由相信,保守黨與自民黨的“婚姻”能夠持久。
卡梅倫與克萊格同齡,同屬政治精英、少壯派,有許多共同語言,這本身就是一個有利因素。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政治學講師埃因馬萊説:“在政黨領袖關係融洽的歐洲國家裏,聯合政府通常能夠順利運作。”
克萊格:英國將繼續財政緊縮政策
英國副首相克萊格在接受BBC的採訪時指出,雖然英國經濟在2012年四季度有所萎縮,英國政府仍將繼續堅持實施二戰以來最大的財政緊縮政策。
克萊格指出,英國需要支付的預算赤字規模非常大,當然不會在支付過程中改變路線。雖然就業情況有所好轉,但英國仍面臨着一條漫長艱難的道路。英國經濟的一些方面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當我們經濟復甦如此脆弱時,投資者不會對這樣的投資環境感興趣。但是諸如汽車製造業這樣的產業對投資者的依賴性卻又很高。對於遭受2008年經濟危機並處於恢復中的經濟體來説,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 [6] 
競選失敗 [7] 
自民黨也在這次大選中慘敗,僅獲得8個議席,遠低於上屆選舉的57席。自民黨領袖克萊格雖然在自己的選區當選議員,但他領導的政黨遭此慘敗,他自然難脱其咎。“我必須為敗選承擔責任。”克萊格在辭職聲明中説,看到這麼多為選民服務了很多年的朋友和同事突然失去了自己的議員席位,這個結果是令人心碎的。
自民黨在2010年的大選中成為國會第三大黨,並與保守黨聯合執政。這次大選的重大失利,將使該黨在未來面臨分裂的危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