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尹至

鎖定
《尹至》,尚書類文章,出土於清華簡,收錄於《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
篇    名
尹至
創作年代
出    處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

目錄

  1. 1 原文
  2. 2 譯文
  3. 3 註釋
  1. 4 《尚書》簡介
  2. 5 試論

尹至原文

惟尹自夏徂亳(bó),彔至在湯。
湯曰:『格,汝其有吉志。』
尹曰:『後,我來越今旬日。餘微其有夏眾不吉好,其有後厥志其喪,寵二玉,弗虞其有眾。民允曰:「餘及汝皆亡。」惟茲虐德暴僮亡典。夏有祥,在西在東,見章於天。其有民率曰:「惟我速禍。」鹹曰:「曷今東祥不章?」今其如台?』
湯曰:『汝告我夏隱,率若時?』
尹曰:『若時。』
湯盟質及尹,茲乃柔大禜。湯往徵弗附。摯度,摯德不僭。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夏播民入於水,曰:『戰。帝曰:「一勿遺。」』

尹至譯文

伊摯自夏地去往亳地,夜間到了湯處。
湯説:『來,你帶好消息來了嗎?』
伊摯説:『君主,我從夏出來,至今已經走了十天。我伺探到夏的百官對其君主夏桀不友好,夏君玩物喪志,寵愛琬、琰二女,不顧念他的臣下。人們都説:「我寧願和你一起滅亡!」夏的君主就是這樣殘虐於德,殘害欺凌人民,行事不循典常。夏有災祥,天上出現了一東一西兩個太陽。夏的人民都説:「這會給我們招致禍患。」都説:「為什麼東方的災祥不明顯了?現在怎麼辦?」』
湯説:『你告訴我的夏的隱情都是這樣嗎?』
伊摯説:『是這樣。』
湯和伊摯盟信,並舉行了禜祭活動。湯去征討不歸附的方國,伊摯的謀略與湯同心同德沒有差失。商湯從西方攻打翦滅西邑夏,戰勝了夏。夏的遺民逃往『水』地,湯説:『戰鬥到底。天帝説:「一個都不要放過,全部殺死。」』 [3] 

尹至註釋

尹至

伊摯,即伊尹,『尹』為官名,『伊』為氏名。『摯』為私名 [5]  [4]  為商之名臣,居於偃師東南部伊洛河南岸的有莘之野。為商朝肇建立下汗馬功勞,雖非商人,然亦為商人虔祀。 [6]  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獻中多有記載,且稱呼多樣,主要有摯、伊摯、阿衡、伊小臣、小臣、小子之稱。 [7] 

尹至

即夏都邑,夏桀所居之都邑、夏代最後之都邑,在今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8] 

尹至

夜間時稱。『彔至在湯』即『夜間到達湯所居之亳地』意。 [9-10] 

尹至

古代祈求神靈消除災禍的一種祭祀活動 [11-12] 

尹至《尚書》簡介

2010年1月5日,清華大學公佈了清華簡的首批研究成果,九篇清華簡中的先秦文獻經過2000多年的輾轉流傳後終於得以面世,這些文獻也證明了目前有一些流傳的《尚書》中的篇章是後人的偽作。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戰國竹簡。經過兩年的努力,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共整理出60餘篇文獻,計劃出版十五輯整理報告。
此次面世的九篇文獻中,前八篇都屬於《尚書》或類似《尚書》的文獻。孔子刪減《尚書》之後《書》仍有百篇之多,但經孔子刪減的篇章,大多失傳。清華簡是首次發現《尚書》以及類似的典籍。
現存的有一些《尚書》篇章,經過宋代許多學者研究已定論為後人偽作,這次清華簡的出現,證明了其中一些為偽作。
《(上夕下錄)》,整理者李學勤先生讀為“逯”,認為意為“行也”。單育辰先生屬上與“亳”連讀為“亳麓”。郭永秉先生將“(上夕下錄)”字屬下讀。他指出,“(上夕下錄)”見於甲骨,合集20964+21310“乙巳(上夕下錄)雨”,黃天樹先生疑“(上夕下錄)”即甲骨文夜間時稱“中(上夕下錄)”之省,應當是正確的(《殷墟甲骨文所見夜間時稱考》,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185-188頁)。頗疑“(上夕下錄)至在湯”之“(上夕下錄)”,就是這個夜間時稱。宋華強先生讀為“從”。
關於“(上夕下錄)”字的解釋,筆者目前比較傾向於郭先生的説法。才,整理者讀為“在”,認為意為“存問”。郭先生認為“(上夕下錄)至在湯”猶古書“夜至於楚軍”(《左》宣十二年),可見他認為“在”相當於“於”。廖名春先生、宋華強先生也有相同的意見。
筆者贊成郭先生等人的意見,“至在湯”即“至於湯”,指的是至於湯的處所。“至”、“至於”後面加人名的句式,目前還沒有找到完全相同的例證,不過文獻中的幾個例子可以作為間接的證明。首先,《詩·衞風·氓》:“自我徂爾,三歲食貧。”鄭玄箋雲:“徂,往也。我自是往之女(汝)家。”“自……徂……”的句式古書習見,此處是用人稱代詞“我”、“爾”來指稱“我家”、“汝家”。這與簡文用“湯”指代湯的處所是有相似之處的。其次,《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尚書大傳·湯誓》(輯本)“是以伊尹遂去夏適湯”,“去”、“適”的後面可以加人名“湯”。這説明“至”的後面接“湯”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清華簡《尹誥》簡1“惟尹既及湯鹹有一德”,郭店簡和上博簡《緇衣》作“惟尹允及湯鹹有一德”。“及”,學者一般認為是並列連詞,相當於“與”,比如季旭升先生就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伊尹與湯並列‘鹹有一德’”。廖名春先生認為《尹誥》的“既”當讀為“暨”,連詞,是與、及、和之義。“惟尹既及湯”,即“惟尹暨及湯”,也就是“惟尹與湯”。“暨”、“及”複詞同義。
筆者認為,《尹誥》此句應該斷句並標點為:“惟尹既及湯,鹹有一德。”“及湯”與《尹至》的“至於湯”含義相同,“及”的意思也是“至”。《孟子·告子下》曾言及伊尹五就湯、五就桀,“就”的意思是“歸於”,與“至”、“及”含義近似。“既”如字讀,意思是“已經”。簡文是説伊尹歸湯之後,君臣同心同德,不互相懷疑。正因為如此,所以《禮記·緇衣》中孔子引用這句話和《詩》“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尚書》中的《尹至》和《尹誥》是有關伊尹和商湯的重要文獻,涉及商湯滅夏的史實,極為重要。其中的《尹誥》又稱為《鹹有一德》。把清華簡《尹誥》與傳世的偽《古文尚書·鹹有一德》相比較,可以判斷現存的偽古文系後人偽作。清華的專家解釋,偽作和真作在價值觀和歷史觀上大不相同,偽作受到之後儒家文化的影響,講了很多大道理,但是真作更具有神話色彩。 [1] 

尹至試論

清華簡《尹至》簡1首句作:
惟尹自夏徂亳,(上夕下錄)至才(在)湯。
”來佐證“為上可望而知也,為下可述而志也,則君不疑於其臣,而臣不惑於其君矣”的言論。
鹹有一德,整理者已經指出:
《禮記·緇衣》鄭注:“鹹,皆也。君臣皆有壹德不貳,則無疑惑也,”《書·鹹有一德》孔傳:“言君臣皆有純一之德”,解釋略有不同。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鄭注更為準確。 [2] 
參考資料
  • 1.    現存《尚書》部分為偽作 
  • 2.    孫飛燕:試論《尹至》的“至在湯”與《尹誥》的“及湯”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01-10[引用日期2019-06-28]
  • 3.    史興明. 清華簡《尹至》《尹誥》《程寤》集釋.
  • 4.    趙思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集釋及專題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2017.
  • 5.    清梁玉繩《古今人表考》卷二雲伊尹『伊氏,尹字,名摯。』
  • 6.    陳民鎮:清華簡《尹至》集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06-20[引用日期2022-03-15]
  • 7.    李爽. 清華簡"伊尹"五篇集釋[D]. 吉林大學.
  • 8.    鄒衡. 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M]. 文物出版社, 1980.
  • 9.    黃天樹. 黃天樹古文字論集(精)[M]. 學苑出版社, 2006.
  • 10.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九簡研讀札記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05-30[引用日期2022-03-16]
  • 11.    《左傳・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則水旱疫癘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杜預注:『有水旱之災,則禜祭山川之神,若台駘者。《周禮》「四曰禜祭」,為禜欑用幣,以祈福祥。』
  • 12.    《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四曰禜。』,鄭玄注:『禜,日月星辰山川之祭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