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就業

(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進行的活動)

鎖定
就業的含義是指在法定年齡內的勞動者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進行的務工勞動。
中文名
就業
外文名
obtain employment
拼音名
jiù yè
契約關係
僱傭
社會命名
就業率

就業概念

就業基本含義

就業界定:一是就業條件,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二是工資條件,指獲得一定的工資;三是時間條件,即每週工作時間的長度。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與前提。實現社會的充分就業,提高人力資源的運營效率,是實現就業與社會經濟良性互動的必然選擇。 [1] 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就業的本質是指生產資料與人結合後的生產勞動 [1] 目的而言,就業,從個人的角度來看, [1]  是每一個勞動者生存經濟基礎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會、共享發展成果的基本條件。 [4]  從用人單位角度來看,則是找到合適人才,以推動本單位的生存發展;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是實現雙方需求的共同滿足,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1]  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行政法規規定的範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為羣眾提供工作崗位,增加就業。
大型人才招聘會 大型人才招聘會
通過鼓勵富裕階層,能人,大學生創業,振奮企業家精神,為人民羣眾提供工作崗位以實現就業。國家對各類企業實行在資金、貨源、場地、原輔材料、税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照顧的政策。

就業新概念

企業界學術界提出“可就業性”新概念。
就業諮詢 就業諮詢
具體説來,勞動者隨時有“下崗”另謀職業或改變工作崗位的可能,但每個人必須提高自己的“可就業性”,意味着人人都要爭取掌握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專業和技能。
失業人員提高知識和技能,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是就業的關鍵。
由於對領取失業救濟金有規定期限,所以失業者有儘快找到工作的強烈願望真是一個頭疼的話題。

就業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本質上是勞動力資源與生產要素在供需條件約束下形成的一種特定生產服務方式和工作形態。雖然作為政策概念提出時間較晚,但作為一種事實存在卻伴隨着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從農業經濟時代的零工勞動,到工業經濟時代的靈活就業現象,再到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就業形態,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時期有不同的表現。 [9] 

就業就業率

就業率不僅影響學校的口碑和聲譽,也關係不同學科專業的生存生態。一方面,高校會按照規定對學科專業進行動態調整,而就業率是衡量學科專業的重要指標,直接關係到資源配置和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就業率影響考生和家長的報考意願,從而影響一個學校的招生質量。 [10] 

就業重要性

就業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也是每個大學生人生髮展的重要課題。大學生就業指導對於大學生自身的就業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和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當前高校亟待加強的重要工作。 [11] 

就業就業能力

就業基本含義

就業能力是指獲得某項崗位的全部能力的總稱。一個人想要順利找到工作,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包括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 [1] 

就業一般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就業能力更為重要。這是因為:1.社會在發展,科學技術的更新在加快,從而 [6]  ,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對人們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日新月異,學習主要在學校完成的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人們不斷更新知識和能力,以滿足職業要求社會進步的需要, [5]  要求人們從學校畢業後繼續學習, [5]  而一般就業能力強的人能更好適應社會,在掌握新知識、更新技術方面更具主動性積極性;2.從事某種職業必須具備這種職業所需要的特殊就業能力,因此容易引起個人、學校或單位的足夠重視,而一般就業能力由於與工作的關係不是十分明顯,因而很少被注意到,而事實上,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一般就業能力,許多求職者就是因為一般就業能力不強而未被錄用;3.一般就業能力與失業關係密切。許多研究表明,人們失去工作不是因為缺乏特殊就業技能,而是缺乏一般的就業能力。美國一份有關失業的報告説,失業中的90%的人不是因為不具備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因為不能與同事、上司友好相處,或者經常遲到。實際上,這些人失業是因為他們缺乏一般就業能力而不是特殊就業能力。平時我們常説的就業能力通常是指一般就業能力。

就業技巧

隨着中國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臻激烈,對就業者的各種壓力勢必愈來愈大,若要在就業競爭中取勝,擁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要的。
  1. 首先要給自己職業定位。在擇業之前,必須要明確自己“想幹什麼和最擅長於做什麼”,整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專業或經驗,制定兩個或兩個以上比較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藐視自己,分階段性進行,職位、工資待遇等等均應循序漸進。如果你真的感到定位無所適從,那你就根據你的興趣或愛好先“拜師學藝”,或先從業“普通工”(無需特殊要求的或作業簡易的工作,如剪線工、裝配工、送貨員等),或請家人、親朋好友當你參謀作定奪。古人云“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職業無貴賤之分。事事皆要有人為,行行都有狀元出。
  2. 多渠道捕捉就業信息。有了目標之後,你就要廣泛收集相應的就業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從網絡、報刊、廣播電視,從職業中介機構、勞動力和人才交流市場,也可托熟人、親戚朋友、同學,多渠道獲取謀職信息,為自己拓寬就業門路奠定基礎。
  3. 分析對比,鎖定崗(職)位。從就業信息中,選擇自己的理想職位,然後按此單位招聘(工)要求,與自己現有的能力條件作比較,認真分析自己能否勝任。在此同時,你還必須從網上或通過熟人、電話諮詢等等方式瞭解該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單位的性質、從事行業、工作方法和單位的價值觀、經濟效益、工資待遇等等,便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能準確地鎖定符合自己目標的且“力所能及”的崗(職)位,如果僅是關於“年齡、學歷、身體狀況”等條件不符合招(工)聘要求,但經分析這些條件又不影響你勝任工作的,你也可鎖定。一般你至少要鎖定2個職位,3個單位。
  4. 做好應聘前的必要準備。鎖定現有的單位與職位,求職者就得做些必要的應聘準備:1、根據應徵崗(職)位寫簡歷,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易扼要,特出崗(職)位相關的經歷、技能和榮譽,以便順利獲得面試機會;2、有計劃向單位預約面試時間,不同單位約見時間間隔2-3天為宜;3、温習應聘職位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鞏固一下專業技巧,避免面試或筆試不知所措,給人留下“濫竽充數”的印象;4、不妨預先託人向鎖定單位介紹和推薦自己,尤其當求職者的年齡學歷、身體狀況等條件不符合招(工)聘要求的情況下,切忌過火弄巧成拙;5、儘可能打聽到鎖定單位歷任此崗(職)的人員,向他(她)們討教一下工作要領和經驗,特別是關於面試的;6、通過上網搜索和實際觀察來了解和加深應聘職業的形象,並以此強化自己。
  5. 規範面試的容貌、衣着和言行,塑造職業形象。1、面試去時,需根據應聘職位修飾一番自己的容貌、衣着,俗話説得好“做什麼應該像什麼”,切忌當管理去的如癟三,做普工去的似老闆,給人留下不踏實的感覺;2、時常注意言行舉止,把握每一個細節,它是求職者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求職者塑造形象和表現自己的機遇。如進辦公室要敲門,看到雜物擋道要摒除,移開椅子要歸位,介紹情況和回答問題時要緊扣主題,發表意見和相互交談時要措詞恰當、多用職業語,等等;3、要充滿信心,設法通過容貌手相、衣着打扮、知識能力等多種形式表現自己,讓招聘方感到應聘者很像是從事這類工作的;4、當求職者某幾個條件不符合招聘要求,但求職者又是真才實學的,不妨大膽提出“真金不怕火燒”的試證,讓用人單位征服於事實面前。
  6. 要把單位當成學府,要把工作視為深造。就業之後,要居安思危,要把單位當成學府,要把工作視為深造,在工作中要不斷培養自己、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取同事之長補自己之短,學多種知識、習多種技能,有條件還需考取職業資格證書、職稱證書,為自己的晉級轉業再就業夯實基石。這樣求職者才會是直木做梁,肩負千斤;是彎木成犁,耕耘大地!

就業保障措施

就業就業服務

提供優質就業服務。就業工作的痛點和難點在基層,需更好發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的功能,做好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着力在“優質”上下功夫。 [12] 

就業重點羣體

全力促就業 全力促就業 [13]
精準服務重點羣體。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等羣體是就業幫扶的重點。做好重點羣體的就業工作,要求高、難度大,需要精準發力。 [12] 

就業創業就業

大力引導創業就業。要鼓勵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一是要更新觀念。就業服務部門要創新思維,牢牢樹立“抓創業就是抓就業”的觀念,主動貼近創業、服務創業、助推創業。創業者也要突破傳統就業觀念,主動選擇創業、擁抱創業、成就創業夢想。 [12] 

就業就業培訓

人才招聘會 人才招聘會
就業培訓通常是由資深HR專家或者擁有豐富求職工作經驗和職業發展規劃經驗的資深職場人士進行求職就業方面指導。隨着高校擴招工作的開展,1999年全國高校擴招48%;2002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2005年,全國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達2300萬人,規模居世界第一。2010年大學畢業生達到630餘萬人,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2010年待就業畢業生超過700萬。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把解決就業問題當成一個首要任務來抓,北京、天津、上海等23個省(區、市)在2009年陸續出台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府文件。
招聘會現場位置劃分 招聘會現場位置劃分
就業培訓面向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所有求職者,旨在幫助他們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提高求職面試技巧就業能力。中國國內某就業培訓指導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專業的就業培訓機構應該專注於職涯規劃、求職面試以及職前培訓,有效緩解國內高校對大學畢業生進行的就業培訓指導不足的現狀。同時我認為高等教育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培訓,更好的讓大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社會最迫切的需求進行結合。大學生面臨的不再是先擇業再就業還是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而是如何擇業如何就業。作為擇業和就業的關鍵內容,職業生涯規劃和麪試技巧等在網絡裏比比皆是,但是充斥着大量粗製濫造的面試技巧分享,常常造成誤導。面試求職不僅是技巧,更是一門系統的學科,是一門知識,系統的進行學習不僅可以讓你在面試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性,更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要實現求職者的高質量就業,要採取以下更加有力的舉措。
第一,要推動經濟增長、科技進步和產業的升級換代。 [1] 
第二,引導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
第三,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的主渠道。
第四,大規模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我們對農民工培訓實施“168”計劃,一年培訓600萬人,給予每人800塊錢的培訓補貼。大學生到企業、到科研項目見習,也給予當地最低工資80%左右的生活費補貼。
第五,解決工、農、商、學、兵的就業、創業問題。

就業方式

就業相關機構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這裏,大學生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擇業期望值,不要訂得過高;要堅持有效的擇業原則,以減少彎路;要選擇好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是繼續學習、考公務員、當志願者、從基層做起?還是自主創業、自我發展?
一些企業設有校企合作部門,受企業委託,開展人才招聘和創業項目招商,幫助廣大畢業生到企業就業或選擇適合的項目創業。搭建企業和學校之間的橋樑,積極促進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幫助學校進行相關專業建設和教學。

就業雙選會

即畢業生雙選會,是由畢業生與單位相互選擇,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簽定三方協議。“雙選會”的舉行可以給雙方更多面對面的機會。

就業協議書

簽訂就業協議書 簽訂就業協議書
應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後,須簽訂由學校發放的就業協議書。該協議書是轉遞畢業生檔案和户口關係,辦理報到落户手續的依據,學校憑畢業生已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派遣畢業生的檔案、户口等關係。如果不簽訂就業協議書,畢業生畢業後的人事檔案、户口等關係就可能會被派回到生源地,因此,畢業生在找到合適的工作單位後,就可與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就業協議書上除了用人單位蓋章外,還需由用人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蓋章。
畢業生到民營企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等單位工作時會碰到一個具體問題——這些法人實體沒有上級人事主管部門。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到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人事代理手續,來解決該單位接收畢業生人事關係的問題。只要用人單位持營業執照和公章到有關人才交流中心免費辦理人事代理開户手續,就業協議書的鑑證、檔案的接收、進榕落户、黨組織關係、甚至駕駛員安全組關係等,都可由有關人才交流中心來為用人單位接收和辦理。
就業協議書除了作為學校轉遞畢業生人事關係的依據外,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也具有一定的約束力,畢業生應比較慎重。在對用人單位有一定了解,確定要留下來工作後再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
2004屆的畢業生小李,在2004年5月份找到一份工作,他見很多同學都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就不假思索地與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書,並把協議書反饋到了畢業學校。在公司工作了一個月,小李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沒有辦理任何手續就不去上班了。8月份當小李找到一份新工作時,新單位提出要與他簽訂就業協議書,此時,小李遇到了麻煩,學校已根據就業協議書將檔案、户口等關係轉到了小李的原公司,該公司要求他支付一筆不小的違約金。
由此提醒畢業生,如果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書,後又覺得不適合這份工作,必須與原單位解除就業協議,並持證明回到學校辦理相關手續,找到新單位,可到其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辦理改派手續,把自己的檔案、户口等人事關係改派到新的用人單位。
從2005年開始,中國國家有關部門規定,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後,如畢業生出現違約情況,違約金被限定不超過畢業生一個月的工資。這對於在求職中處於弱勢的畢業生來講是個好消息,用人單位對違約金再也不能漫天要價
這個規定維護畢業生的利益,但也希望畢業生能講誠信,不要頻繁流動。畢業生在就業之初頻繁的流動,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就業政策法規

就業政策

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消除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勞動力市場的第一重分割是城鄉分割;第二重分割是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分割。這一分割通過把人分成不同身份而拒其於特定的市場之外。消除勞動力市場的多重分割,才能整合出一個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勞動力資源統一的市場。
建立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和培訓體制。大學生就業難並不完全是總量過剩的問題,而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正規的教育體制也應該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不同類型的高校應有不同的定位,不能把全國所有相同專業的學生,都定位在同樣的需求層次上。
加大積極就業政策的力度,不斷提高失業者的就業能力。
實現經濟政策和勞動力市場政策的整合,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擴大就業的最根本途徑當然還是依賴於經濟增長。要使經濟增長中就業的含量不斷增加,就應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國有經濟民營經濟,鼓勵創造各種各樣的就業形式。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部分重點工作: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 [7] 

就業法律制度

市場經濟國家,通常將充分就業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之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促進就業歷來為各國學術界和政府所關注。中國正在着力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自然亦應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促進就業法律制度。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狀況下,這一要求顯得更為迫切。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將為中國解決就業問題提供長效的、穩定的制度保障。
以中國促進就業法制建設提供系統的思路為目的,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論證中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構建的現實基礎、理論支持及所應涵蓋的內容等問題,就業解決方法可以分為2個部分。
第—部分——就業的基本理論,旨在為促進就業尋求理論上的支持。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況相比,“就業”與“失業”在學術上有着更為嚴格的、特定的涵義,對促進就業的研究有必要以明確就業、失業的學術涵義為起點。就業問題的現狀是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研究的現實基礎。中國就業問題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的主次矛盾在不同階段又有所區分。要加強制度和政策的針對性,就要對中國的勞動力供需總量、供需結構及勞動力素質等方面做詳細的分析。就業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它不僅關係到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影響着社會的穩定與進步。促進就業在經濟學、社會學勞動權領域都可以找到相關的理論依據,這些理論依據論證促進就業實施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同時藴涵促進就業的某些價值追求。
第二部分——國外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的比較,意在通過介紹世界較發達經濟國家的就業促進法制,為中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提供借鑑。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都有較為健全的促進就業法制和豐富的失業治理的經驗,但因市場經濟模式和具體就業狀況的不同,它們在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時各有側重。美國再就業模式屬於“儲備型就業”,即通過對勞動者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其自身素質,以適應經濟發展用人單位的需要。英國在促進就業中更加重視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的作用,跟蹤式的職業指導服務和完善的職業介紹的網絡是英國促進就業制度的特色。日本的僱傭保險制度在堅持保障失業者基本生活這一傳統的制度功能前提下,強化失業保險制度的促進就業功能,走出一條主動型的失業保險的道路。

就業依據

就業國際呼籲

2012年10月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王民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説,各國應通過擴大就業和加強弱勢羣體保護等來促進社會發展。第67屆聯合國大會第三委員會當天就社會發展問題舉行會議。王民在發言時説,在當前形勢下,聯合國應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問題。各國在推動經濟復甦的同時,應儘可能減少危機對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
王民指出,穩定和擴大就業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各國應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實施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發展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要大力加強職業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尤其要加強針對年輕人的就業指導和服務。
他強調,加強弱勢羣體保護是社會發展的關鍵。王民説,多重危機面前,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羣體處境更為艱難,農村和邊遠地區貧困狀況加劇。各國應努力減少金融危機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社會救濟水平的衝擊,通過政策傾斜增強其應對危機的能力,加大扶貧力度,促進社會和諧。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支持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在減貧、促進就業、保障弱勢羣體權益等方面面臨着比發達國家更為嚴峻的形勢。他呼籲發達國家拿出政治意願和實際行動,認真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承諾,兑現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轉讓承諾,切實減免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避免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與發展中國家攜手合作,共渡難關。

就業財政投入

2021年,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559億元,增加2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3]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部分重點工作: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 [7] 
2023年3月,財政部發布2022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17.58億元,增長9.1%。提前下達2023年就業補助資金432.3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8] 
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預算667億元,支持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