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就業結構

鎖定
就業結構是指社會勞動力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各領域的分佈、構成和聯繫。按照不同的分佈方式,就業結構可分為就業的部門結構、就業的城鄉結構、就業的所有制結構、就業的地區結構、就業的知識結構以及就業的性別結構、職業結構、技術結構等。根據一定的規律和法則,就業結構還可劃分成不同層次: 宏觀就業結構、中觀就業結構和微觀就業結構。 [1] 
中文名
就業結構
外文名
Social labor distribution structure
劃    分
產業結構、職業結構等
又    稱
社會勞動力分配結構
釋    義
各部門勞動數量、比例及相互關係
演變規律
庫茲涅茨法則等

就業結構簡介

就業結構又稱社會勞動力分配結構,一般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所佔用的勞動數量、比例及其相互關係。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就業結構又可分為產業結構、職業結構、地區結構、知識結構等。 [2] 

就業結構演變規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
17世紀後期,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ny)研究發現,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演進,從有形財物的生產向無形服務性的生產轉變已成趨勢。1676年,威廉·配第在其完成的《政治算數》(1690)一書的第一章中將英國與荷蘭、法國等國家作比較時指出,"工業的收益比農業多得多,而商業的收益又比工業多得多”。在這種狀態下,勞動力必然從農業領域向工業領域轉移,隨後將會從工業領域轉向商業領域。
庫茲涅茨法則
以配第克拉克定律為基礎,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完善。出版了專著《各國的的經濟增長總產值和生產結構》。該書對西方諸多市場經濟國家進行了比較和分析,研究了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的演變規律。他將三次產業分別稱為農業部門、工業部門和服務部門,並得出。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既是經濟長期增長的保證、同時也是經濟增長造成的結果。的論斷。與此同時,人均收人變化引起勞動力流動,促成就業結構的相應調整。在生產的初級階段,農業部門一般佔據了大部分勞動力資源,產業的演進促使現代工業部門的日漸興起,大量的勞動力就會從農業部門轉移出來而被工業部門吸納就業。但隨着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逐步提升,這就出現了機器排斥勞動力的現象,工業部門的勞動力繼而轉往快速發展的服務業部門就業。西蒙·庫茲涅茨還指出,即使在各部門內部,也存在就業結構變化的差異。例如·在生產製造業內部,與現代技術密切聯繫的新興部門增長得最快,新興部門容納的就業人數也多,而一些傳統的製造業部門就業人數反而降低。在服務業內部,需求增長較快的部門接收就業的比例也上升較快。上述研究成果被人們稱為庫茲涅茨法則。
錢納裏模式
1975年,美國經濟學家霍利斯·錢納裏與塞爾奎因合著出版《發展的型式1950-1970》一書。在該書中,作者靈活運用統計歸納等方法,對101個國家特別是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在1950-1970年這個時間區間內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勞動力就業狀態進行調研、梳理和分析,得出了著名的就業結構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NP)變化的勞動力正常發展型式。
根據大量數據統計計算表明,包括農業、礦業在內的初級產業的產值佔GNP的比重和勞動力就業的比重均隨人均收人的增加而下降,而工業和服務業的產值佔GNP的比重以及接納就業的比重卻在不斷上升。 [2] 

就業結構我國就業結構

一、就業結構總體上從“一、二、三”轉化為”一、三、二”結構型式,並有向”三、二、一”型式轉變的趨勢。30多年來,第一產業勞動力就業比重持續下降,從改革初期的70%的高份額下降至2008年的39.6%,就業比重的降幅接近30%與此同時,勞動力不斷從第一產業轉移到第二、三產業、就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第二、三產業就業比重分別從1980年的18.2%和13.7%上升至2008年的27.2%和33.2%,三次產業就業比重初步形成了三分天下的雛形。這也意味着中國勞動力就業結構基本完成了從以農為主向非農為主的結構轉變過程。
二、就業結構與產出結構總體上都趨向高度化,但兩者變動的差異較大。第一產業在就業結構中佔有較大比重而在產出結構中佔有較小比重,兩者明顯不成比例,這意味着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的低下和存在中國城鄉的二元發展結構。其次,第二產業產值貢獻最大,但其就業貢獻還不如第三產業。另外,從結構變化來看,就業結構變化遠大於產值結構,而且變化速度更快。在90年代以前,產值結構變化大於就業結構變化,然而,隨着勞動力的流動和各種限制的放鬆,就業結構變化隨之大於產值結構的變化,從1980年到2008年,產值結構變化值和就業結構變化值分別為37.8%和58.2%。這説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以後,中國勞動力就業結構進人了一個快速轉變階段,勞動力在三次產業間的配置結構更趨合理。 [3]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 2.    吳曉著.《我國大城市流動人口就業空間解析 面向農民工的實證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 3.    崔煥金著.全球價值鏈分工與中國產業結構演化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