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尤溪河

鎖定
尤溪是閩江中游支流,發源於戴雲山西北麓(即大田縣屏山鄉),源頭為屏山溪。紅湖至白馬寨稱均溪,白馬寨至尤溪縣城關稱坂面溪,尤溪縣城關以下稱尤溪,有文溪、湆頭溪、青印溪等匯入。尤溪自南向北,於尤溪口鎮注入閩江,流域面積5436平方公里,河長20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0%。
尤溪是閩江上游三大支流在南平市延平區匯合始稱閩江之後,匯入閩江干流的第一條大支流。它發源於戴雲山北麓,主要源頭在大田縣屏山鄉的溪頭鄉,當地稱為均溪。
中文名
尤溪
所屬水系
閩江
地理位置
福建尤溪
流經地區
屏山溪,紅湖,白馬寨,尤溪縣,
發源地
屏山溪
主要支流
文溪,湆頭
河    長
202 km
落    差
河道平均坡降2.0‰
面    積
5436 km²

尤溪河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均溪兩岸早在周代之前就有人聚居耕耘。漢代置南平縣,大田地屬其管轄;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設縣治,取名大田縣。千百年來,大田的貨物運輸除了手提肩挑,翻山越嶺外,主要依靠一條水路,即順着均溪漂流而下抵達福州;然後由福州乘船溯流而上至尤溪口,再由尤溪口從文江道挑運而回。均溪雖然河面不寬,但水流湍急,兩岸或懸崖峭壁,或綠樹掩映,水中礁石嶙峋,且多深潭。其中以南門溪潭最深,稱“南澗”。潭中盛產鰱魚,魚肉質細嫩鮮美。城關所在地為均溪鎮,城東有一座橫跨均溪的鎮東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1年)重建時增加了規模宏偉的大橋亭。後來鎮東橋又幾毀幾建,距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1987年政府再次撥款重修,使之面貌煥然一新。
均溪從大田縣東部出境,注入尤溪縣坂面鄉的厚祿坪村(現閩湖村),與發源於永安市青水鄉文江溪合,當地稱之為坂面溪。再往下走,便是水東水電站了。登上高62米,長202米巍峨的大壩頂,壩下泄水孔濤聲如雷,水流噴湧,爆出驚天巨能。這座電站是福建省重點工程,裝機容量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2.5億千瓦時。1995年水東水電站的建成,掀開了尤溪河水電梯級開發新局面,如今,尤溪水電裝機總容量19.6萬千瓦,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3位。
尤溪縣城地處縣境中部,坂面溪從城東繞過,與發源於沙縣東南、橫穿尤溪西北部的涪頭溪相匯,縣城以下始稱尤溪。尤溪設縣於唐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當時稱沈溪縣。王審知入閩後改稱尤溪。尤溪是朱熹的誕生地。在縣城南面有兩座氣勢磅礴,遙遙相對,環抱着南溪書院(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朱熹生於此)的高山,一稱公山,一稱文山。這裏被看作鍾靈毓秀,興賢育哲的勝地,是孕育大賢朱熹的搖籃。這兩座山有許多傳説:一説兩山一似“文”字,一似“公”字,合起來就是“文公”兩字,與以後朱熹的諡號“文公”相符,似乎是天設的“祥瑞”;一説是朱熹降生時,對面山上正好迸發火山,故以後就從“火”字取名朱熹,這似乎又是一種讖語。幾百年來,這些近似神話傳説的記載,為朱熹的誕生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也為尤溪風物增添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趣。今天,在這裏仍留下許多朱子勝蹟。在縣城南公山麓朱子祠側,有古樟2株,樹圍10.8米,高達30餘米,樹幹參天,蒼翠挺秀,為朱熹親手之植,稱“沈郎樟”。“半畝方塘”為南溪書院的一個組成部分,始建於宋,復浚於明,今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活水亭”始建於明,重建於清。因該處山高水清,引其水注入方塘,乃本朱熹所詠“向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之意。

尤溪河歷史文化

昔日“朱子故里”如今已建成名副其實的“閩中明珠”,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城”、省級“文明縣城”。朱熹以畢生心血所弘揚的崇文重教已根植尤溪人的血脈,是一泓代代承傳又注入每個時代的源頭活水,養育着尤溪這一方靈山秀水。在尤溪縣城中心廣場旁豎立着尤溪精神“勤奮愛鄉,創先爭強”,這8個大字在新時代顯得特別光彩奪目、催人奮進。
從城關至注入閩江的尤溪口,尤溪河面越來越寬,下游的梅仙鎮、西濱鎮、尤溪口鎮,皆得益於尤溪河、利益於閩江水口水電站,這幾個鎮如今都已發展成為富饒美麗的庫區,成為三明市和尤溪縣聯辦的經濟開發區,名優水果、特種養殖、尤溪麻雞養殖等基地帶來了運輸業、倉儲業、工企業等業興旺。尤溪河畔每一個鄉鎮、每一處村落彷彿都是一個音符,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主旋律中,組成了一曲雄渾的時代交響樂章! [1] 
參考資料